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治療蛔蟲病的偏方是什麼

常見疾病 閲讀(3.16W)

其實一説到蛔蟲病的話,那麼問問是一種很不舒服的疾病的了。家人們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出現蛔蟲病。但是天不作美,其實蛔蟲病作為一種小兒常見寄生蟲病,是比較容易發展的了。這話似乎一旦有發展的時候,問問有肝部分不同程度的腫大的症狀的了。治療蛔蟲病的偏方是什麼?

治療蛔蟲病的偏方是什麼

臨牀表現:

1.有吐出或排出蛔蟲史。

2.臨牀有部分無症狀,其較顯著者:

(1)成蟲寄生在小腸內引起症狀:納差、腹痛、痛無定時,多無壓痛,可有營養不良,擇食,或異食癖、磨牙等。

(2)幼蟲遷移期症狀:

①幼蟲移至肝:肝大,肝功能異常,可引起多發性肝膿腫。

②幼蟲移至肺:可引起蛔蟲性嗜酸性肺炎,發熱咳嗽,重者有暴發喘憋。

(3)可有過敏性蕁麻疹或急性結膜炎。

化驗:

1.糞中找到蛔蟲卵、漂浮法陽性率高。

2.血白細胞分類嗜酸性細胞高。

本病屬祖國醫學“蚘蟲”、“長蟲”範疇。由飲食不潔所致。如蟲成團、阻塞腸道或竄入膽道,則劇痛,中醫稱“蛔厥”。

(一)衝醫辨證治療

1.蟲棲腸道。

主證:輕者無症狀,或繞臍疼痛,時作時止,腹痛時可有條索狀物,時聚時散,胃納差或有異食痺,夜睡不安或磨牙。重者面黃肌瘦,甚則愛挖鼻孔,咬脣角,嗜食土、菜葉、生米、火炭等。面部有淡色蟲斑,鞏膜有灰藍點,下脣內可出現顆粒樣透明小白點,舌尖紅,有刺點或舌尖紅赤,苔黃膩或花剝,脈弦滑。部分患兒有成蟲排出,偶見嘔蟲或大便鏡檢有蛔蟲卵。

治法:驅蟲導滯。

方藥:驅蛔連梅湯。

使君子12 克,榧實10 克,雷丸10 克,青皮5 克,檳榔8 克,花椒3克,烏梅10 克,枳殼8 克,苦楝皮15 克,川連3 克。

方解:川連、烏梅、花椒、苦酸辛並用以制蛔;使君子、榧實、雷丸、苦楝皮殺蟲;檳榔、枳殼、青皮導滯以下蟲。

加減法:大便堅實者可加大黃、元明粉。

2.蛔厥(膽道蛔蟲)。

主證:此為蛔蟲竄入胃或膽,突然右上腹或劍突下絞痛。並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彎腰曲背,或輾轉不安。劇痛時捧腹踡卧或哭叫打滾。噁心嘔吐,肢冷汗出,或吐出蛔蟲。腹痛陣作陣止,重者可持續腹痛。畏寒發熱,如因濕熱藴伏,膽汁外溢可見黃疽。

治法:安蛔定痛,繼以驅蟲。

方藥:烏梅丸。

烏梅10 克,細辛3 克,川椒3 克,川連3 克,黃柏6 克,當歸5 克,桂枝3 克,附子5 克,使君子12 克,乾薑3 克。方解:本方取蛔“得酸則安,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之意。烏梅、川椒、細辛、川連、黃柏是酸、辛、苦並用,以烏梅為主藥。乾薑、桂枝、附子温髒去寒,以助川椒、細辛以伏蛔。使氣機通達,調整胃腸,故又能止痛止嘔。

加減法:痛甚加元胡10 克。積實10 克;便結加大黃6 克。

3.膽道蛔蟲繼發感染出現黃疽時,可用清熱利膽驅蛔法。以小柴胡湯合驅蛔湯。茵陳12 克,白芍10 克,使君子12 克,柴胡6 克,法夏8 克,黃芩8克,元胡8 克,苦楝皮12 克,銀花10 克,檳榔8 克。

温馨提醒:蛔蟲病除了可以進行偏方的治療。而且其他治法也是很關鍵的了。一旦病人在劇痛無比的時候的話,那麼其實可以口服陳米醋的了。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的了。正確的做法,其實是每次吃20~30m1,隔1 小時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