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中醫養生>

養腎穴位有哪些呢?

中醫養生 閲讀(1.84W)

在冬季的時候天氣比較的寒冷,所以這是人的身體也會容易受到陰邪的傷害,不過要知道陽氣減弱都會生病,而腎是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器官,那麼養腎穴位有哪些呢?

養腎穴位有哪些呢?

1、商陽穴:調節消化功能,加快新陳代謝

商陽穴,是一個調理內息與腸胃的穴道。商陽穴位於大腸經脈上,經常掐一掐商陽穴,能旺盛大腸經的氣血,調節消化道功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有強壯身體的作用。專家指出,有便祕煩惱的女性朋友不妨按摩商陽穴,以緩解便祕症狀。

位置:這個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側,在指甲角正後方2毫米的地方。

原理: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末端,沿食指橈側經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入兩筋間,沿小臂橈側上行至肘外側,經上臂後側橈側緣上肩,出肩峯前側上行交會於頭部,下入缺盆絡肺,過膈肌屬於大腸。由鎖骨上窩分出支脈1上行頸旁,過面頰入齒槽,轉回出挾口旁,交會於人中部,然後左脈向右、右脈向左上挾鼻孔兩旁接足陽明胃經。

2、承扶穴:強化陰道收縮力

中醫認為,承扶穴主導了人體的生殖器官的神經,從此處經過。如果經常按壓承扶穴,就能夠強化陰道的收縮力,增加對性的感受力。因此,我們要經常按摩刺激承膚穴這樣可治療性冷感哦。

位置:在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位於左右臀下臀溝中心點,這裏是性感帶最為密集的地方,指壓時可以用力些。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於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幹(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於腦、出於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膕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沿大腿後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於膕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後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3、命門穴: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按摩命門穴,可以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另外,按摩命門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覆性功能。

位置:位於腰部,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約與肚臍在同一水平處。用手指按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原理:督脈起於少腹內,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脊柱內部,上達項後風府穴,進入腦內,上行巔項,沿前額下行至鼻柱。

4、腎俞穴:強壯腎氣

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如果經常按壓的話能夠強壯腎氣,增強你的腎功能,特別是對月經不調、性冷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月經不調的女性可以試試按摩腎俞穴,以此來解決月經不調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