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中醫養生>

不管男女都不能這麼“淫”

中醫養生 閲讀(5.04K)
六淫,是風、寒、暑、濕、燥、熱(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在正常的情況下,稱為“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條件,對人體是無害的。當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温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過劇的暴熱、暴冷),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便稱為“六淫”。淫有太過和浸淫的含意,由於六淫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其為“六邪”。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是:致病多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初秋多濕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濕地常有濕邪為病,高温環境作業又常有燥熱或火邪為病等。六淫邪氣除可單獨侵襲人體而致病外,還可兩種以上同時侵犯人體而致病。如風寒感冒、濕熱泄瀉等。

不管男女都不能這麼“淫”

六淫在發病過程中,不僅可以互相影響,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如寒邪入裏可以化熱;暑濕日久可以化燥傷陰等。六淫為病,其受邪途徑多侵犯肌表,或從口鼻而入,或兩者同時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稱。

【一風】

風為春季的主氣,但當其太過、不及時,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濕、燥、暑、熱等外邪,多依附於風而入侵人體。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如下。

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風邪善動不羈,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點,為陽邪。且易侵犯人體的上部(如頭面)和肌表,外感風邪可使皮毛、汗孔開泄,而出現汗出、惡風等病態。由於風性輕揚、無處不到,故風病症狀,可表現於身體的任何部分。

2、風邪善行數變。風邪致病,發病速、變化快、病位遊走不定。如癮疹之皮疹,遊走不定,此起彼伏;風痺證之四肢關節肌肉遊走性疼痛等。故《素問·風論》説:“風者,善行而數變。”

3、風為百病之長。風邪為六淫病邪的首要致病因素,凡寒、濕、燥、熱諸邪多依附於風而侵犯人體,即風邪常為其他外邪致病的先導。

【二寒】

寒為冬季的主氣,也可見於其他季節。外感寒邪,傷於肌表者,名“傷寒”;直中臟腑者,名“中寒”。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如下。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為陰氣盛的表現,“陰勝則寒”,“陰勝則陽病”。陽氣為寒邪所傷,失去温煦和氣化作用,則出現寒盛兼陽傷的虛實夾雜證。如寒邪直中脾胃,出現嘔吐清水、腹瀉、腹痛喜温等症。

2、寒性凝滯。人身氣血津液之運行全賴一身陽氣的温煦和推動,陰寒之邪偏盛,陽氣受損,經脈氣血運行受阻,凝滯不通,而不通則痛,故寒邪傷人多見疼痛。

3、寒主收引。收引,即收縮牽引,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如冬季受凍,則周身蜷縮,手足指趾不但疼痛而且屈伸不利;寒邪侵襲肌表,毛竅腠理閉塞,衞陽被鬱不得宣泄,可見惡寒發熱、無汗;寒客血脈,血脈攣縮,可見頭身疼痛、脈緊。

【三暑】

暑為夏季之主氣。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發生在夏至以後,立秋之前。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系夏日火熱之氣所化,人受暑氣,多見身熱、多汗、心煩、口渴飲冷,脈洪數等症狀。

2、暑性升散,傷津耗氣。暑為陽邪,陽性升發,故暑邪易升易散。其侵犯人體,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汗出過多,易傷津液,津傷則口渴喜飲;大汗出往往氣隨津脱而氣虛。

3、暑多夾濕。暑季氣候炎熱,且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空氣中濕度較大,故暑邪為患,常兼夾濕邪,形成暑濕夾雜證。臨牀表現為身熱不揚、煩渴、身重倦怠、胸悶、嘔惡、腹瀉、舌苔黃膩等症。

【四濕】

濕為長夏的主氣。由於濕為水濕之氣,故稱其為有形之邪。氣候潮濕、涉水淋雨或久居濕地,都可引起濕邪為病,所以四季均可發生。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濕性趨下。濕類於水,水性就下,故濕有趨下的性質。故人體的下半身容易感受濕邪而發病,或濕邪為病的症狀多見於下半身,如下肢的水腫、瘡瘍、關節肌肉疼痛,或小便淋濁、帶下、泄瀉、痢疾等,多與感受濕邪有關。

2、濕性重濁。濕邪有沉重、穢濁的特性,其致病多有身體困重不舒、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穢濁不潔的特點。濕邪犯表,則令人頭重身困,四肢酸楚,身熱不揚;若濕滯經絡,流注關節,則關節痠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若濕流下焦,則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膿血,甚至婦人帶下黏稠腥穢等。

3、濕性黏滯。濕邪具有黏着、停滯的特性。一方面可黏着停滯於人體,難化難解,使病程纏綿。另一方面,濕邪留滯於臟腑經絡,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日久損傷陽氣,如濕傷牌陽,可出現濕盛兼陽虛的虛實夾雜證,出現泄瀉、水腫、尿少等症。

【五燥】

燥為秋季的主氣。燥分温、涼兩類:初秋尚熱,易感温燥;深秋氣涼,易感涼燥。温燥致病,熱象明顯;涼燥致病,寒象明顯。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為乾澀之病邪,致病常損傷津液而表現出一系列乾燥徵象,如口鼻乾燥、咽乾口渴、兩目乾澀、皮膚乾燥皸裂等。

2、燥易傷肺。肺為嬌髒,喜潤而惡燥,燥邪傷人,自口鼻而人,最易傷肺。燥邪尤易損傷肺陰,除可見鼻咽乾燥外,還可出現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或痰中帶血等症。

【六熱(火)】

熱(火)邪致病一般沒有特定的季節性,但春夏較為多見。火熱為陽盛所生,與温熱異名同類。熱為温之漸,火為熱之極。熱(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如下。

1、熱為陽邪,其性炎上。火熱屬陽,陽主燥動而向上,故火熱傷人,除見熱象外,還可因火熱之邪炎上而擾亂神明,出現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神昏譫語等症。

2、熱易耗氣傷津。火熱之邪,易消耗人體正氣,並且最易迫津外泄,消耗陰液,使人體陰津虧損,常伴有口渴多飲、咽乾脣焦等陰傷的症狀。

3、熱易生風動血。熱邪侵襲人體,往往燔灼肝經,劫耗陰液,使筋脈失養,而致肝風內動,表現為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目睛上視、角弓反張等。同時,火熱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傷脈絡,而致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髮斑等。

4、熱易致腫瘍。火熱之邪入於血分,可聚於局部,腐蝕血肉而發為癰腫瘡瘍,其臨牀表現以局部紅熱腫痛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