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薩特與存在主義的關係?薩特的戲劇作品有哪些

風雲人物 閲讀(1.33W)

薩特思想主要體現為存在主義,和胡塞爾提出的存在主義有着一些本質上的區別。胡塞爾認為“意識”是作為人存在的主要驗證方法,而薩特則認為,意識必須經過個人的本身,才可以體現其存在的價值。薩特曾經説過一句話“存在主義是人道主義的深化”。因此薩特思想在一定意義屬於人道主義。薩特認為,人的自由是賦予無限性和絕對性的,是人在意識之下自主選擇的行為。因此要研究人的自主性,就必須首先對人進行深入研究。在這種觀點之下,他認為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出於人本身的選擇。如果你選擇成為好人,那麼你就是好人。如果選擇成為壞人,那麼你就是壞人。即使人本身對此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即人個體對此做了一個不選擇的選擇。

薩特與存在主義的關係?薩特的戲劇作品有哪些

薩特認為,研究人的課題,應該先於研究其他的一切物體。因此人類社會本身組成部分就是人。而人的意識,可以給看到的物體進行肯定和否定,也可以進行一切思想和意識的行為,感知自身和自身以外的事物的存在。因此,對薩特思想進行歸類,應該屬於唯物主義的範疇。他以人為中心的哲學觀點,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也否定了宿命論的觀點。在薩特生活的那個年代裏,宗教影響對於人們潛意識下的思維中,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薩特思想是屬於進步的,他抗議了資本主義的罪惡行徑,鼓勵人民為自由而戰鬥。

薩特戲劇作品主要有《恭順的妓女》、《蒼蠅》、《死無葬身之地》、《骯髒的手》、《禁閉》和《魔鬼與上帝》等。《恭順的妓女》是薩特的第一部戲劇作品,也被翻譯成《可尊敬的妓女》。主要將的是一個名叫利茜的舞女,無意中捲入了一樁白人殺害黑人的案件之中。但是利茜拒絕接受白人的威嚇和利誘,堅持為死去的黑人伸張正義的故事。話劇《蒼蠅》是薩特根據古希臘神話故事改編的,賦予了存在主義色彩的作品,主要講訴了俄瑞斯忒斯鼓勵在戰爭之後的人們掃清悲觀情緒,重新投入現實生活的故事。《死無葬身之地》是作者薩特在1946年期間完成的一部戲劇作品。當時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此薩特的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也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講訴的是幾個抵抗組織的村民,被法西斯逮捕,被嚴刑拷打之後,依然慷慨赴死的故事。《骯髒的手》講訴的是一個名叫雨果的刺客,奉路易之命,前去刺殺他的政敵賀德雷。在雨果接近賀德雷的時候,他完全被賀德雷的領導才能所折服,因此導致他事情敗露。賀德雷原諒了雨果,但就在同時,雨果撞見了賀德雷正和自己的妻子接吻的場景,於是殺死了賀德雷。路易終於如願以償登上了權力的寶座,他試圖讓雨果妥協,但是雨果最終選擇自我毀滅的故事。《禁閉》説的是三個在地獄人,互相隱瞞自己生前犯下的罪惡,並對對方進行拷問折磨的故事。

由薩特本人所言,在他的戲劇作品中,《魔鬼與上帝》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因此這部主要講訴格茨棄惡從善經歷的作品,可以視為薩特戲劇作品的巔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