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為官典範陳廷敬為何做官可以做到近乎完美

風雲人物 閲讀(2.74W)

陳廷敬為政清廉,為官時深受康熙重任,不僅博覽羣書甚有遠見,於朝政之事頗有見解,久居官場,甚知隱忍之重。在文學上具有多部書籍和寫過很多詩,對文學有一定的影響,且在政治事業上頗有成就,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為官典範陳廷敬為何做官可以做到近乎完美

關於陳廷敬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成為眾多文人學士筆下的靈魂人物,當代作家王躍文所著的《大清相國》中便塑造了陳廷敬為代表的大臣羣相,書籍中反映的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境遇中官場中的人物面對眼前之事所作出的決定,再現了歷史官場中的鬥爭和矛盾。

而陳廷敬作為身居官場五十載的人,曾任工、户、禮、刑四部尚書,就算辭官也會被重新召回任職,可見其貢獻之大。因而作者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從他的身份描寫清朝官場的風雲變化,在那個殘忍的官場中,一位清廉能幹的陳廷敬是如何將政治風氣轉向清明,又是如何憑藉其精明不懦弱的品性捍衞自己的權力,保障着百姓的利益。

此書描寫了陳廷敬的一生,從初出茅廬到官場的青澀和被人陷害,到認識到官場黑暗腐敗,豎立改變和懲治貪官的決心,展現了陳廷敬在官場洗禮下性格的變化,但這些變化的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便是為國盡忠和為民服務

此書展現的是一個歷經種種不安,但終不該初心,為國盡忠的陳廷敬,深受後世人的敬仰和佩服。

怎麼評價陳廷敬這個人

陳廷敬是平和時期為官的典範,他自由才華過人,五歲時便開始讀書,九歲時便能作詩,十九歲時中舉人,二十歲時中進士,開始他為期長達五十多年的從政生活,多大二十八次的升遷,歷任工、户、禮、刑四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經筵講官等職位,為康熙出謀劃策,為國為民。

關於陳廷敬的評價,康熙在陳廷敬逝世後對他的輓詩如下:“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歎,長嗟光潤生。”所講述的便是陳廷敬功名之大,文學詩賦精通,康熙對失去這名大臣甚感悲哀之類的。

其中康熙帝對陳廷敬更廣為人知的評價便是這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康熙帝認為陳廷敬為人寬厚,老成謹慎,不論是處理朝政之事或是文學方面超凡卓越,可見陳廷敬在康熙帝心中所佔分量之達。

而王躍文在《大清相國》中對陳廷敬的評價是“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王躍文很好的概括了陳廷敬的一生和品性,在他寫陳廷敬這個人物之前,他並沒有很大幅度走進公眾視野,這部小説使更多人開始瞭解他。

陳廷敬具有超凡智慧而且精明能幹,為政清廉,杜絕貪污,尤其注重舉薦賢人,一心為國為民。

陳廷敬後人

陳廷敬為清朝名士,曾為康熙皇帝器重,在官位數十載,嚴守克己,盡心盡力,深受好評。陳廷敬十分有才華,還對能人十分重視,常舉薦有識之士。康熙帝對陳廷敬的評價是“寬大老成,幾近完人”,陳廷敬逝世時,康熙甚感悲哀,可見其對他的重視。

陳廷敬的妻子是明代政治家王國光之玄孫女,隨時間推移,陳廷敬故居本在山西省,他的後人移居至四川省,他們的鄰居為郭沫若。

陳恩田乃是大清陳廷敬的後人,是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便以一首《耕田命》出名,加上是翰林學士陳廷敬後人,更是倍受關注,而他一直在國學領域成果卓著,加上很少露臉,致使外界一直認為他是一名八旬老人,卻不想是一名少年,少年得志,甚是令人敬佩。

陳恩田的名字還是郭沫若親自為其而取的,陳恩田的祖父是近代名士陳光美,在70年代的時候,陳光美前往拜訪郭沫若,兩人説説家鄉變化敍敍舊,後談起讓其為自己未出世的孫子(就是陳恩田)起名。

郭沫若便以國之棟樑為其取名,但是卻不得陳光美喜愛,因為政治糾紛,爭奪名利並非他們所追求的,還不如耕田種地,與世無爭,過着太平盛世令人嚮往,遂郭沫若以“陳霖降露,恩澤于田”之意,取名為“恩田”。陳光美愈覺此名甚有深意,很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