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乾隆帝坐擁三大私人金庫 究竟賺了多少錢?

風雲人物 閲讀(2.3W)

清代社會經濟史專家、台灣學者賴惠敏,查到了關於乾隆帝私人金庫的各種檔案,發現了這個祕密。

乾隆帝坐擁三大私人金庫 究竟賺了多少錢?

這説明乾隆帝每年要完成掙它個一百萬兩白銀的小目標,hin不成問題嘛。

然而錢從哪裏來?官莊、鹽業、關税。

|地租與房租

官莊管理官田,收入之一就是地租。

這是乾隆帝的爺爺以及曾爺爺,在圈地運動中為他掙來的遺產。

按照交租形式,官莊分納糧莊與納銀莊。皇帝自將上三旗的糧莊,每年能收到糧食9萬多石,每畝徵糧約0.07石(一石約80公斤)。銀莊每年能收到銀子3萬餘兩,每畝徵銀約0.06兩。

這部分錢並不多,特別是地租,比多數地區尤其是南方的都要低。乾隆九年湖南湘鄉某地4畝地每年納糧10石,乾隆十八年廣東東莞某地75畝地的租銀更是高達80兩。租種官田的老百姓,日子明顯比較好過。

官莊還經營房地產。入關後清廷趕走內城漢人並接管了成千上萬間房屋,然後租出去,躺着賺錢。乾隆四十四年,依靠5300餘間房子,每年收個2萬餘兩白銀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你回頭瞧見皇帝每年平均進賬的133萬餘兩,就會明白,銀莊交上來的每年3萬兩白銀真的只夠塞牙縫。

不過,皇帝也不指着官莊能給他掙到錢。

剝削農民,多難聽的名聲。

|鹽業和關税

關税和鹽業,這兩部分錢,就是8000萬兩以上的大多數。

清廷在各地設有税關,像山海關、張家口、殺虎口、天津關、淮安關、龍江關、左翼、右翼税務衙門等,就是錢眼。

關税原本都要進入户部衙門,但在税收定額制下,户部只要拿走規定的數就行,剩下的多出來的部分,就交給皇帝。

別以為剩下的錢就真的只是“剩下的”,有時它比交給户部的錢還要多。

乾隆十二年,張家口交給皇帝的錢21396.1兩,給户部的呢?2萬餘兩。又如左翼税務衙門,每年交完1萬多兩白銀後,至少還剩下1.4萬多兩。透過歷年的統計,每年關税剩下的約25萬-30萬兩銀子,都要擁入皇帝懷抱。

聰明的你會問,税務官會眼睜睜地把剩下的銀子全交給皇帝,自己不揩一點油嗎?

這個還真不敢,但總會有法子,譬如私自增加附加税,乾隆帝對此知情而放縱,畢竟,他本人也要拿走一點的。

比關税油水更足的是鹽業。

皇帝從這兒拿走的錢,又可以分為四塊:鹽商的孝敬錢、鹽政衙門陋規、鹽引(食鹽販賣經營許可證)附加費、放款的利息。

孝敬自不必説,屬於鹽商自願給的政治交易犧牲。比如乾隆九年,兩淮鹽商程可正情願捐16萬兩,乾隆二十二年,鹽商黃德源孝敬皇帝100萬兩。乾隆九年到乾隆五十七年之間,鹽商共有15次“孝敬”,總額高達526餘萬兩白銀,每次捐款均額為35萬餘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