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于敏中 張廷玉得意門生竟然大肆貪污

風雲人物 閲讀(3.02W)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間的軍機大臣,是張廷玉的得意門生。他前半生處事謹慎,後結交太監,貪污數百萬兩。死後被撤出賢良祠。

于敏中 張廷玉得意門生竟然大肆貪污

于敏中出生在江蘇金壇,於氏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乾隆二年,二十四歲的于敏會考中狀元,在翰林院供職七年,被調任“起居注官”。起居注官工作不過是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但只有皇帝最信任的臣子才能擔任。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被調入軍機處,此後一直在乾隆身邊出謀劃策。第二次金川戰役中,由於敏中負責諭旨的擬定工作,他一絲不苟,俯查機要,與萬里之外的武將不謀而合。在劉統勛、劉綸去世之後,于敏中擔任首席軍機大臣自然是眾望所歸。

于敏中之前,歷任軍機大臣雖然位極人臣,無不謹慎,惟恐過於招搖,導致皇帝忌諱。訥親雖被斬首,但在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期間,為人嚴苛,不通人情,門庭冷落,無人過來鑽營。劉統勛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時更以清廉聞名。

于敏中初入軍機處時也能愛惜羽毛,注意與京內大臣保持距離。但做了首席軍機大臣以後,奉迎吹捧的人多了,他也就不再掩飾,他廣結外吏,軍機處的風氣為之一變。傅恆在世的時候還表達與乾隆相左的意見,而於敏中卻從來不敢這樣做,此時的朝臣主要忙於書寫頌詞,編纂官方刊印的書籍。中樞的奢靡之風,不久就蔓延到了全國,後世常認為,乾隆朝中後期的貪腐之風實源自於敏中。

擔任軍機大臣沒多久,乾隆三十九年,于敏中便捲入了太監高雲從一案。

清朝對太監的管教很嚴格,順治帝立鐵牌於內務府,“永禁內監干預朝政”。並規定太監不得結交外官,不得假借親戚之名購買田產,如有違背者,一律凌遲處死。

乾隆對太監的防範一直很嚴格,雖嚴厲禁止太監和官員往來,但卻屢禁不止。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到八月,乾隆一直駐蹕避暑山莊。皇帝不在京師,京內的大員就定期開會,互通信息,傳達政務。七月中旬,兵部侍郎高樸在開會時,聽到左都御史觀保等人湊在一起議論“道府記載”。

“道府記載”是皇帝私人的小祕密,上面記載着各省道府官員政績優劣,直接關係到官員升遷或獎勵。“道府記載”由執筆太監書寫,屬於最高機密,其內容除了皇帝及執筆太監外無人知曉。

高樸知道“道府記載”的內容已經泄露,便立即趕往避暑山莊向乾隆告狀。但高樸也是聽説,卻不知是那個太監泄露的。乾隆為此詢問軍機大臣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首席軍機于敏中認為此事不必當真,定是謠傳。但因為此事關係重大,乾隆還是決定加以清查。

不想一追查,發現“道府記載”果然泄露,泄密者是宮內寫字處太監高雲從。高雲從被捕後,乾隆親自審問,當得知于敏中也向高雲從打聽過“道府記載”之後,乾隆驚詫萬分。隨着追查的深入,發現高雲從不但泄露機密,與京內高官如於敏中等人交往甚密,更與諸多各省高官往來頻繁。

高雲從結交諸多大員,舉手間可以翻雲覆雨。高雲從一案讓乾隆目瞪口呆,嚴厲責問羣臣:“朕如此開誠佈公以待羣臣,諸臣不思以恩圖報效,良心何在?”而羣臣結交高雲從,不外乎是為了探悉乾隆心意,好謀取官職,這干預了乾隆的用人權,也是對皇權的極大冒犯,故而乾隆大怒道:“豈容此等事置之不問乎?”

此案發生後,牽涉的大臣都被革職,高雲從即被斬首。于敏中從政多年,自然知道不該與太監來往,卻做出讓乾隆失望的事情來,本來也要被嚴厲敲打的。但此時正值金川戰役最為激烈的時候,乾隆需要于敏中來輔政,所以暫時免治其罪,做革職留任處理。

于敏中此時已是驚弓之鳥,只能賣力幹活,以求饒恕。至大小金川平定之後,乾隆表揚他:“自辦理軍務以來,承旨書諭,夙夜殫心”,於是重新恢復了他的職位,並賞給雙眼花翎。但乾隆心裏對於敏中還是心存芥蒂。

乾隆四十四年,六十五歲的于敏中去世,乾隆讓他入了賢良祠。賢良祠是雍正時所設,祭祀清開國以來滿、漢大臣中功勛卓著者。

不想于敏中死後,卻被查出涉及諸多貪污案。于敏中遺留下來的家產估算下來有二百多萬兩,乾隆聞聽後不由怒道:“朕重用敏中幾十年,一直以為他清廉,不想有這麼多財產。”

查出于敏中貪污受賄,營私舞弊,乾隆雖然沒有將他的子孫治罪,可怎麼也要將他從賢良祠撤出。

到了乾隆六十年,記仇心切的乾隆將賞給於敏中後代世襲罔替的一等輕車都尉爵位給革去了,又狠狠痛罵了于敏中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