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他竟然是三國投降第一人 貢獻卻堪比孔明

風雲人物 閲讀(2.34W)

一直以來,中國人最痛恨的就是投降派。三國時期,譙周不僅是投降派,還先後投降了兩次,被後世的無數人唾棄。然而,在我看來,他的投降或許有其可取之處。

他竟然是三國投降第一人 貢獻卻堪比孔明

譙周是後漢時期有名的大儒家,同時在蜀國也是僅次於諸葛亮的星象師。他精研六經,為益州學者之首。後生學者們有疑問都喜歡去問譙周,而譙周也能引經據典來解答,這些學生最著名的一個叫陳壽。

公元217年,劉備大軍開入益州,馬超的援軍也成了催命鬼,劉璋在成都急的團團轉。劉璋猶豫是否要投降,眾人除了落淚皆不言,譙周以星象之言堅定劉璋投降的決心。成都不戰而定。未滿20歲的譙周從此登上歷史舞台。

孔明一出祁山,上出師表,譙周用星象勸同行孔明,北方氣盛,未可圖也。孔明置若罔聞。

六出祁山,後主勸孔明安享太平,丞相不聽;譙周也勸他“只宜謹守,不可妄動”,孔明以“誓竭力盡心,剿滅漢賊,恢復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回覆之。

姜維時期,譙周見姜維多次北伐而虛耗蜀國國力,著《仇國倫》力陳北伐之失。

公元263年,後主在成都,聞鄧艾取了綿竹,諸葛瞻父子已亡,大驚,急召文武商議。眾大臣有建議投南蠻的,有建議投東吳的,有建議與成都共存亡的。譙周建議投降“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則上能自守宗廟,下可以保安黎民”,後主遂令譙周作降書。

譙周是益州土著,是益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劉璋是東洲人,劉備來自荊州,這倆人在譙周眼裏,侵略者的角色恐怕要遠遠大於主公的角色。譙周之所以是個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主要是為了避免益州百姓遭受刀柄之苦,從而達到保全士族的力量罷了。

從史書到演義,對諸葛亮、姜維們孜孜不倦的連年征戰大書特書,然而,在我看來,譙周投降的歷史貢獻比諸葛亮的歷史貢獻更要大些,起碼對當時蜀地的百姓是如此的。在四川南充西山萬卷樓景區內,建有譙公祠和譙周墓,就很好地説明了蜀國普通百姓對譙周的懷念。

眾多三國迷最喜歡的這段歷史,事實上是我國曆史上死亡比例相當高的一個時期: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98.3。試問,如果那時候少些軍閥混戰,多些譙周式的投降派,百姓應該會更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