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南齊皇帝蕭鸞竟以佛祖之名推行屠殺同宗計劃

風雲人物 閲讀(2.27W)

蕭鸞是南齊開國皇帝齊高帝的侄子,因父母早亡,他從小就被齊高帝收養。公元493年,齊高帝的兒子齊武帝已氣若游絲。臨終前,齊武帝立南郡王為皇太孫,任蕭鸞為侍中、尚書令,以輔佐皇太孫。齊武帝駕崩後,南郡王登基為帝。按説,身為皇親貴族且身兼重任,蕭鸞應該好好為國效力,以報答齊高帝的養育之恩。然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隨着地位提高,蕭鸞的野心越來越大,並於公元494年廢殺南郡王,自立為帝,史稱齊明帝。這一年,蕭鸞42歲。蕭鸞(452年―498年9月1日),字景棲,小名玄度,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南北朝時期南朝齊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5日―498年9月1日在位。

南齊皇帝蕭鸞竟以佛祖之名推行屠殺同宗計劃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大權在握之後,蕭鸞甚至把屠刀對準了齊高帝、齊武帝的後人。

因蕭鸞的篡位行徑引起朝中非議,蕭鸞害怕平靜下的暗湧會瓦解他的統治,於是心生歹念要想堵住漏洞,就要掐滅源頭之水!他一不做二不休,將齊高帝和齊武帝后輩中那些有能力的子孫一一處死,只有幾個涉世不深的孩子因為年幼,僥倖逃過一劫。

可惜登基四年後,一場大病就找上了蕭鸞,輾轉病榻,他忽然生出強烈的危機感。想到自己病入膏肓,而身後人丁不旺、兄弟稀少、子孫無幾,僅有的幾個孩子又個個年幼,而且當年自己手下留情的齊高帝和齊武帝的孩子如今都已漸漸長大,且能幹。兩相比較,蕭鸞覺得他們對自己的後代無疑是最大的威脅。蕭鸞坐不住了,要想實現權力的順利交接,就必須解決“近親寡弱,高、武子孫日益長大”這一問題。

想到這裏,蕭鸞渾身冒冷汗,簡直沒心思躺在牀上養病。他一骨碌爬起來,在屋裏踱來踱去想對策。閃念之間,一個罪惡計劃完整出爐。

第二天起,蕭鸞開始一反常態地拖着病體上朝,並且每次回宮後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心腹大臣陳顯達見他愁眉不展,也不敢多説話,只好身前身後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終於有一天,蕭鸞“無意”中吐露了心聲“我的兒子、侄子們都太小,而齊高帝和齊武帝的孩子都已經長大,真讓人擔心啊!”

陳顯達是職場老滑頭,聽出了言外之意,但也不好説什麼,只能安慰道“皇上不必憂慮,高、武二帝的後代雖然已經長大,可他們手裏沒有權力,就是想幹點什麼也興不起風浪,您大可不必憂慮。”蕭鸞覺得陳顯達説的這些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又把同樣的話題拋給了自己的弟弟。到底是親兄弟,弟弟建議“不如瞅準時機,將那些倒黴孩子逐個消滅。”兄弟倆研究了數夜,出台了一幕荒唐離奇的殺人方案和一份死亡名單。此後,蕭鸞便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殺人表演,並把禍根直接栽到佛祖頭上。皇宮東南角有個屋子,每天夜裏都燈火通明。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蕭鸞每晚都會命人拿來香火親自焚祭,他一面對着佛像唸唸有詞地禱告,一面淚流滿面、傷心欲絕的樣子,似乎是在祈禱佛祖保佑後人,尤其是齊高帝、齊武帝的後人。

然而,第二天天一亮,皇宮裏就會傳出齊高帝和齊武帝某位後人死亡的消息。就這樣,蕭鸞天天晚上都燒香拜佛,每次都流幾滴鱷魚的眼淚,次日一早就會有人死去。

蕭鸞想以此證明我已經向佛祖祈禱了,殺人不是我的意思,是佛祖的意思。時間長了,宮裏人都知道了這個祕密,一見皇帝拜佛就心驚膽戰,嚇得腿發毛。

蕭鸞太瞭解輿論的殺傷力了,他做賊心虛,擔心有些太正直的大臣弄出什麼實話實説,於是又策劃了一出別出心裁的表演。

殺人之後,蕭鸞會及時通知某心腹大臣準備好奏摺,第二天上朝時,這個大臣就會裝模作樣地奏明死者罪狀,説其死有應得。而蕭鸞呢,則無比憤怒地呵斥該大臣,説人都已經死了,你怎麼能控告他呢?而“堅持正義”的大臣再次義正詞嚴地上奏,説此人罪大惡極,不死不足以平民憤。然後,蕭鸞傷心欲絕、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會很痛心地抽搐過去,堪稱影帝級的演技派。接下來,那個倒黴的“罪犯”就在大臣的“堅持正義”中名正言順地死去了。

君臣把朝堂當成舞台,配合默契地把這個坑佛大戲演得入木三分。蕭鸞明明是自己想殺害無辜之人,還假惺惺地去拜佛,要請佛原諒他也是出於無奈。如此將虛偽、狡詐、殘忍集於一身的皇帝,又怎能真正得到人們的擁護呢?清代某學者對蕭鸞屠殺高帝、武帝后人的情況做過統計“高帝之子、孫及曾孫三世為鸞所殺者凡二十九人”,連襁褓中的嬰兒也難逃噩運,以至於“太祖、世祖及世宗諸子皆盡矣”。濫殺是有報應的。蕭鸞病死時年僅46歲,他身後的11個兒子也相繼在宮廷殺戮和其他政治事件中悉數被殺。

齊明帝追宋明帝所為,自翦宗枝。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削弱了齊朝的統治。其死後數年,南齊就滅亡了。

蕭鸞晚年病重,相當崇信道教與厭勝之術,將所有的服裝都改為紅色;蕭鸞還特地下詔向官府徵求銀魚以為藥劑,外界才知道蕭鸞患病。永泰元年七月三十日(498年9月1日),蕭鸞病死,時年四十七歲,諡號明皇帝,廟號高宗,葬於興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