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開宋四名將之一李繼隆 宋朝也有不坑爹的國舅

風雲人物 閲讀(2.99W)

奮以先登,勇常冠軍。李氏繼隆,字霸圖,大宋名將,北宋開國將領李處耘長子,以蔭補供奉官。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參與平定後蜀、江南,率兵擊敗擾邊,擒趙保忠,大破契丹兵。後解其兵權。

開宋四名將之一李繼隆 宋朝也有不坑爹的國舅

李繼隆祖籍上黨,其妹經趙匡胤撮合嫁與趙光義為妻,後為明德皇后。其弟李繼和為鎮守西北邊防名將。因其父與趙匡胤結拜大哥慕容延釗不和,李繼隆雖有才華,卻屢遭壓制,少年時只好每天遊獵練武等待機會

開寶年間,宋太祖為平叛軍盜賊,募兵剿匪。李繼隆年方弱冠便毅然從軍,每射必中,備受賞識。蜀道艱難,路上李繼隆連人帶馬掉入山溝,所幸被一棵樹掛住,遂得救,人馬皆無恙。隨後李繼隆被派去剿滅蠻族,武器只有刀與盾牌。其冒着毒箭身先士卒,擊敗敵軍。這一戰李繼隆以勇猛傳遍全軍。宋太祖聽聞後對其讚賞有加,南征金陵後派其負責水路運輸補給。唐軍全力攻擊宋軍的水運,但李繼隆屢屢擊敗南唐水軍,極力保障宋軍補給。

李繼隆作為先鋒參與幽州戰役,起初連連獲勝,可惜高粱河之戰,因宋太宗失誤導致契丹大破宋軍,慌忙敗退,只李繼隆所屬部隊且戰且退,安全撤離。遼軍隨後轉入反攻,契丹帶領大軍直抵滿城。宋軍按太宗部署分為八陣對峙,然軍中卻生異議。身為監軍,李繼隆當場表示“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以李繼隆為保,宋軍大膽違背太宗意圖,採用正確變陣。大戰過後遼軍慘敗,被斬首萬級俘三萬,殺敵約八萬人。同時其他各路宋軍也捷報傳來,遼軍損失慘重,落魄而逃。

後,遼軍不甘失敗,派耶律休哥再次大舉入侵,攻克多城,陷長城口。李繼隆領兵北上增援不敵耶律休哥,宋軍退保後方。耶律休哥領八萬精騎繼續南下。面對遼軍凌厲攻勢,李繼隆一面請求增援,一面設下二千名伏兵準備偷襲。不料,被耶律休哥識破。李繼隆見情況有變立即下令出戰救援,殺入重圍救出伏兵。遼將耶律休哥親率騎兵主力登上烽火台求戰,而後全力衝擊。李繼隆背水一戰,摧鋒先入,並乘勢掩殺,遼軍大敗,橫屍遍野,斬首一萬五千級獲馬萬匹。戰後遼軍南下的勢頭被初步遏制。大將裴濟本與李繼隆不和,但此戰摒棄前嫌奮力拼殺,同敵人短兵相接,戰後兩人成為莫逆之交。

次年,耶律休哥再率八萬鐵騎南下,宋朝內部展開激烈爭論,主戰派與主和派爭論不休。李繼隆頂着巨大壓力,召集各路精鋭人馬1萬人,毅然出發,與耶律休哥對峙。乘耶律休哥不備,從背後襲擊遼軍,遼軍頓時陷入混亂,狼狽逃竄。宋軍追擊了幾十裏,遼軍退到曹河又遭到宋軍伏擊。此一戰後,遼軍再無戰可宣。

真宗即位,李繼隆改領鎮安軍節度。逾月召還,解其兵柄歸本鎮。後因疾而卒,年五十六。車駕臨哭之慟,為制服發哀。贈中書令,諡忠武。

戰鼓聲聲,英雄氣短。勇武不敵猜疑,只歎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