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慈禧不為人知的貢獻 廢除凌遲烙印等酷刑

風雲人物 閲讀(1.75W)

慈禧並非一點貢獻都沒有,當初廢除凌遲、烙印、鞭笞、連坐等酷刑就是為人類做的最好的貢獻,否則這等酷刑真的有違揹人類的靈魂。慈禧認為起源於明朝的野蠻刑罰是違背了滿人仁慈之心的。因此應立即廢除殘酷刑罰。

慈禧不為人知的貢獻 廢除凌遲烙印等酷刑

“凌遲”可以説是“中國酷刑”的極致代表。一直都被用來處決罪大惡極之人,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忠良被奸臣構害處以凌遲的悲慘事件!清朝是凌遲處罰最為嚴重的朝代,得到了“發揚光大”也因此被外國人視為中國的極致酷刑。那麼,慘無人道的凌遲之刑是什麼時候廢除的呢?又是誰同意廢除的呢?

有崇禎時期的兩位社會名流,一位是忠誠報國的薊遼督師袁崇煥,罪名是叛國通敵,剮3543刀,殘肉被痛恨漢奸的沒腦憤青吃掉,另一位是喜歡高調進諫的翰林院為庶吉士鄭鄤,罪名是棒打後媽、奸兒媳、奸妹,剮3600刀,殘肉出售,做調製瘡疥中藥的原材料。

滿族入主中原後,很多法令都是沿襲前朝,為了穩固統治,實行的是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安撫百姓,減免税收,休養生息;另一方面,只要威脅到其統治,下手絕不留情。很多刑罰的使用範圍不斷地擴大,像劫囚、越獄、掘墳、逼人致死等等都得凌遲。

至於那些造反的農民起義首領,更沒有商量的餘地全都凌遲。如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將領林鳳翔、李開芳等八人被俘,押解到北京凌遲示眾。捻軍首領張洛行、賴文光兵敗被俘,也受了凌遲之刑。而石達開被俘受刑時,被割一百多刀,從始至終默然無聲。光憑這一點,也絕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

到了20世紀初,有法國使館士兵在北京菜市口刑場,拍攝到三個不同死刑犯的凌遲照片。照片顯示的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八刀刑”處決。所謂“八刀刑”,就是指劊子手利用一簍編上號碼的鋒利刀具對人進行分割:第一刀,切胸口(一律從左側開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切二頭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蓋;第八刀,梟首。支解後的屍體殘骸放入簍子裏,頭顱則公開示眾,期限不定。

此外,據説還有“十六刀”、“三十二刀”、“三百六十刀”刀數越多越接近正宗的凌遲。法國士兵的這些照片傳到歐洲後,引起極大的轟動,“凌遲”在法國也被視為“中國酷刑”的極致代表。估計那些西方人也不會明白,戰場上打仗很軟的中國人,在對付自己同胞方面怎麼如此的強硬?其實也不是強硬,主要還是對付自己人心裏有底。

但酷刑終究不是解決時局危機的法門,隨着文明的推進,西方國家都玩起了安樂死,你大清還搞得這麼血腥,明擺着讓人看不起麼。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奏請刪除凌遲等幾項重刑,這事得到慈禧的首肯,她在《刪除律例內重法折》的批覆中説:“我朝入關之初,立刑以斬罪為極重。順治年間修訂刑律,沿用前明舊制,始有凌遲等極刑。雖以懲儆兇頑,究非國家法外施仁之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