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一代才女林徽因三個愛情故事女主角 林徽因情史

歷史解密 閲讀(2.82W)

林徽因簡介

一代才女林徽因三個愛情故事女主角 林徽因情史

生辰:1904年6月10日

民族:漢

祭日:1955年4月1日

籍貫:福建閩候

職業:建築學家兼作家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樑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寫下有關建築方面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樑思成等合著的建築論文。

林徽因 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4-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人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復人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樑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裏有三個男人,一個是建築大師樑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説《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説《九十九度中》。

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只可惜她壯志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林徽因是20世紀中國的才女。

揭祕林徽因三段刻骨銘心情史:

徐志摩為她逼妻打胎離婚

孤獨的少女

有人崇拜她,把她當做女神、偶像;也有人放出話來,“喜歡林徽因的女人,品行有問題;喜歡林徽因的男人,腦子有問題。”

有這麼一個橋段:詩人徐志摩收到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電報,傾訴自己在美國的孤單苦悶,説只有他的來電,才能讓自己感到安慰。大詩人欣喜若狂,一顆心貓抓似的。第二天一早,就衝到郵局,要把自己熬夜寫下的情意綿綿的文字,發到遙遠的美人手中。

經辦人看了內容,面露驚愕:“今天在你之前,已經有四個人給這位密斯林發去電報了。”詩人搶過名單,全是熟人,遂一一對質,沒奈何,人家都收到了同樣內容的來信。

單看了這麼一段,難免會對這位林姓美人生出腹誹,認定錢鍾書的《貓》裏那個李太太分明就是林徽因,興趣在於隨意指使他那些男朋友,“好像變戲法的人,有本領或拋或接,兩隻手同時分顧到七八隻在空中的碟子。”

林徽因極有可能同時Copy好幾封信。但我們不妨看看這段場景描述,“我獨自坐在一間頂大的書房裏看雨,那是英國的不斷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我能在樓上嗅到頂下層廚房裏炸牛腰子同洋鹹肉。到晚上又是在頂大的飯廳裏(點着一盞頂暗的燈)獨自坐着(垂着兩條不着地的腿同剛剛垂肩的髮辮),一個人吃飯,一面咬着手指頭哭悶到實在不能不哭!”這是林徽因抗戰期間寫給沈從文的一封信,回憶了自己十六七歲,隨父親在歐洲生活時的一個片斷。

我想就在這樣的情境下,這個孤獨的女孩子,把寫信作為自己排遣憂鬱的一種方式,做着所有女孩做的夢,“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點浪漫的事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走進來,坐在我對面同我談話,或是同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要來愛我。”

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武士犯了重罪,由王后處理,王后讓他回答一個問題,答對了,就不砍他的頭。問題是,“什麼是女人最大的心願?”結果,那個武士給出了答案 “有人愛她!”經過所有貴婦人的討論,一致認為説出了心聲,武士因此保住了頭顱。

林徽因喜歡被人眾星捧月不假,喜歡爭強好勝也不假,像《我們太太的客廳》所説,“我們太太”只有一個女朋友,且黑且矮胖,以便陪襯出“我們太太”的白皙、苗條。為了不讓別的女人搶去男人對她的注意力,這樣的小心思或許也是有的。

可是,希望有人愛是女人共同的心願,希望有很多人愛是不是女人共同的心願呢?不是每個女人都“有本領或拋或接,兩隻手同時分顧到七八隻在空中的碟子”的男友,不過,是不是也存了這份幻想?那就誰想誰知道了。

天空的蔚藍愛上大地的碧綠

説起林徽因,人們最喜歡津津樂道她生命裏,出現過三個最重要的男人:徐志摩、樑思成和金嶽霖。在我看來,徐是她的初戀,她心底的情人;樑是她合適的伴侶,現實的選擇;而金是她的閨蜜,一生的藍顏知己。

1920年,十六歲的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在英國定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來到倫敦。詩人和父親一見如故,兩人甚至玩過互傳情書的遊戲,林長民扮演有室男子苣冬,徐志摩扮作已嫁少婦仲昭。在林去世後,徐志摩曾經公開一封苣冬致仲昭的信,還稱讚説,“至少比他手訂的中華民國大憲法有趣味有意義甚至有價值得多。”

林長民和徐志摩互為知己,而林長民與女兒相互間也引為知音。借用數學公式,因為A=B,B=C,所以A=C,林徽因與徐志摩相見甚歡,頗多共同語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麼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能讓我匆匆行進的腳步停下,讓我在你的身邊停留一小會兒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着我的靈魂,”詩人激情洋溢,寫下一首首這樣的情詩。

少女的心絃被撥動了,據説她回了一封信。“我不是那種濫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夠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選擇。你不能對兩個女人都不負責任 ”

當時的徐志摩,二十四歲,兩個孩子的父親,第三個孩子,正懷在妻子張幼儀的腹中。他在最初看到張幼儀照片的時候,就不屑地説了三個字“土包子”,後來張幼儀隨他一起在英國生活,評價他的一個女同學説,“西裝和小腳不般配。”他頗有深意地重複強調:“西裝和小腳是不般配。”

冰火兩重天,説的是詩人的感情。他對林徽因有多麼熱情似火,對張幼儀就有多麼冷酷無情,接到林徽因的信,為了方便離婚,他甚至逼着妻子打胎,在妻子生產後不久,又逼迫她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了字,因此成為中國離婚第一人。

愛情令人瘋魔,寫詩的人就更添幾分瘋魔,一心追求愛、自由和美的詩人簡直瘋狂了。可是,現實粉碎了他的夢想,命運對他,正如同他對張幼儀一樣無情和冷漠!

林徽因和父親早詩人一年回國,一旦回到傳統的現實社會,那曾經發生過的愛情故事彷彿也變得不真實。家族中人一致反對,怎麼能容忍徽因插足別人的家庭?怎麼能容忍這樣的名節受污?林徽因回到了現實。

在那麼短的時間裏,林徽因為什麼毅然舍徐而選樑?依我推理,這和她的童年際遇分不開。我看過林徽因早年的一張照片:清秀的臉龐還沒退盡嬰兒肥,眼神裏就已經含着憂鬱了。她的朋友費慰梅曾經説:“家中的親戚把她當成一個成人,而因此騙走了她的童年。”的確,她幾乎沒有別人那樣天真爛漫的童年。

她的母親何雪媛,是林長民的第二任妻子。林的第一任夫人病逝,沒有留下子嗣。何雪媛運氣也不好,到林家八年之後,才生了林徽因,之後又生了一兒一女,都不幸夭折。到了第十年,林長民又娶了個妾,名叫程桂林,乖巧可人,還生下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完全奪去林長民的歡心。

人家熱熱和和一家子,住在寬敞明亮的前院,林徽因母女卻被安置在逼仄陰暗的後院。這也不能全怪林長民喜新厭舊,何雪媛出生在浙江嘉興小業主家庭,打小嬌生慣養,不會女紅,也不識字,脾氣又暴躁,還愛管閒事,全家上下沒有幾個人喜歡她。

父親一直是寵愛林徽因的,可是在大家庭里長大的她,作為長女 失寵的太太誕下的女兒,對人情世故,到底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體驗。

她終究不忍心別人因她,而像自己母親那般被遺棄吧?在1947年病危時,她以為自己不行了,特地央人請來張幼儀母子,雖然虛弱到不能説話,依然仔仔細細打量了眼前的兩個人。她這樣的舉動是耐人尋味的。

徐志摩瘋魔了,林徽因卻冷靜下來,那封要求離婚的信,有沒有試一試自己魅力的少女心思呢?也許她自己都説不清楚。可是關鍵時刻,她清楚誰才是真正適合陪她一生的伴侶。

林徽因不否認自己與徐志摩有一種靈性上的和諧與共鳴,也不隱瞞自己對他的真實情感,“他變成一種Stimulant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怨,或Happy或Sorry,或難過,或苦痛,我也不悔的。”

在志摩飛機失事以後,她發表悼文寄託哀思,更讓樑思成揀來一塊飛機殘骸懸掛在卧室,一直到死。她跟閨中密友費慰梅,有一個常常談起的話題,那就是徐志摩,這個名字就是她心頭的硃砂痣啊!

但是林徽因是一個拎得清的女子,就在她的悼念文字裏,她依然説“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變”,“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

“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歎了聲 哎! ”,泰戈爾為他們,由感而發。

藍顏知己金嶽霖

而金嶽霖則是另外一段傳奇了。

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北平休養。當時樑思成還在東北大學執教,徐志摩經常去探望林徽因,為了避嫌,就叫上國外留學時的好友金嶽霖等人,這位很有名望的哲學家和邏輯學家,對於才貌雙全的絕代佳人,同樣沒有免疫力。

這也難怪,別説男人,就連冰心這樣的女人,雖然寫下《太太的客廳》那樣文章,卻也承認“林徽因俏,陸小曼不俏。”這兩位加上凌叔華、韓湘眉,也曾被稱做文界“四大美人”。説實話,除了林徽因,其他三位只能算是才女裏的美女,而林徽因,實在是美女裏的美女,才女裏的才女。

金嶽霖到底是哲學家,他的愛比詩人來得節制。他是單身漢,在徐志摩去世時,就住在樑家的後院。當時最多的話題就是徐志摩,對於詩人共同的思念和哀悼,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那時林徽因正懷着身孕,樑思成經常外出考察,老金必定對她悉心照顧,好言相勸。林徽因對他萌生了一種感情,這種感情與其説是男女相悦,還不如説,是理解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渴求。

於是,當樑思成考察回來,林徽因哭喪着臉,對樑思成説,她苦惱極了,因為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大約是對丈夫徹底的信任和依賴,林徽因這次的做法並不像她本人的一貫作派。樑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極,苦思一夜,終於告訴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金嶽霖,祝他們永遠幸福。

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訴了金嶽霖。金嶽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得令人驚異:“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這一場風波沒有影響到他們之間的友情,林徽因身上詩人的氣質,讓她渴望極端的感情,可是本性善良,加上清醒的理智,讓她不可能做傷害樑思成的事情,也不可能玩弄純潔的感情。樑思成更是坦蕩君子,相信妻子和朋友,因此表現出難得的氣量和風度。而金嶽霖沒有辜負這種信任,他發乎情止乎禮,終身未娶,他愛着林徽因,也愛着林徽因的全家,他後來幾乎一直和樑家住在一起。

抗日戰爭期間,他們曾經一度離散,金嶽霖説:“我離開樑家就像丟了魂一樣。”以後他們幾乎沒再分開過,而後來的林徽因在病魔的蹂躪下,經常不得不卧病在牀,已經不復是當年那個風華絕代的女子。金嶽霖依然每天下午三點半,雷打不動,出現在林徽因的病榻前,或者端上一杯熱茶,或者送去一塊蛋糕,或者念上一段文字,然後帶兩個孩子去玩耍。

樑思成一家跟他相處融洽,臨死前,他還和林徽因、樑思成的兒子樑從誡生活在一起,他們稱他“金爸”,對他行尊父之禮。而他去世後,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處公墓,像生前一樣做近鄰。

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君子,那個時代的愛情。這樣的愛情讓我相信,瑪格麗特那個著名小説開端的經典橋段,在林徽因那裏,成為現實。

琴瑟相諧——樑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很有情趣

因對學業的選擇也顯示出典型的林氏風格。她雖然熱愛藝術,卻選擇了需要藝術底藴、同時更加實用的建築學。她天性浪漫,後天經歷卻教會她,關鍵的選擇,必須有堅強的理性做支撐。

對夫婿的選擇,也同樣表現出她的聰明和冷靜。決定捨棄浪漫不靠譜的詩人,選擇各方面都堪稱優秀的樑思成。樑思成梁啟超的大公子,豈是等閒之輩?他受林徽因影響,也決定學建築學,夫妻倆不管順境逆境,一輩子相互扶持,相互關愛,共同創業,成就了一段好姻緣,這一切都讓林徽因為自己的選擇欣慰。

民國時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樑思成的説法卻是:“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別説樑思成自己引以為豪,一起在美國留學的同學也説:“思成能贏得她的芳心,連我們這些同學都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猶如過江之鯽,競爭可謂激烈異常。”

林徽因知道自己的美,也懂得享受自己的美,據説,三十年代初期,在北京香山養病期間,有了閒暇,她一卷書,一炷香,一襲白色睡袍,沐浴着溶溶月色,很小資、很自戀地對樑思成感慨:看到她這個樣子,“任何一個男人進來都會暈倒”。憨厚的丈夫卻説:“我就沒有暈倒。”這話怎麼聽着都像醉酒的人在説,“我沒醉、我沒醉。”

可是再美的女人嫁做人婦,就得過尋常日子。林徽因曾經給沈從文寫信説:“我是女人,當然立刻變成純淨的糟糠。”林徽因專注於事業,不喜歡別人拿家務活幹擾她,浪費有限的時間。可是不喜歡歸不喜歡,真做起來也漂亮得無可挑剔。

她在樑家是長嫂,在林家是長姐,常有親戚來往,單單安排好來客的吃喝拉撒睡就不容易。據説她畫過一張牀鋪圖,共計安排了十七張牀鋪,每張牀鋪標明誰要來睡。拿專業精神做家務事,家務自然也同她的專業一樣優秀。

林徽因心高氣傲,不願意和一般人多説話,認為無謂的廢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不説話不等於不願意幫助人,我注意到兩件情節相似的事情:沈從文一度經濟拮据,林徽因有意接濟,又怕他不肯接受,就讓表弟林宣向沈從文借書,還書時悄悄夾進一些票子;後來她拿自家的錢資助來北京求學的同鄉林洙,也是善意地欺騙,“是營造學社的錢借給你用”。可見林徽因的善解人意不止體現在太太的客廳啊!

樑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很有情趣,除了專注於事業。閒暇時,夫婦倆比記憶,互相考測,哪座雕塑原處何處石窟、哪行詩句出自誰的詩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圍,疑似李清照、趙明誠重返人間。

其實這一對夫妻間也不是不吵架,林徽因心直口快,好使性子。好在樑思成善於隱忍,被親戚稱做“煙囱”,但是煙囱偶爾也會堵塞。兩人都好面子,如果碰到傭人在旁邊,就改用英語交鋒。

在他們新婚之時,梁啟超曾經寫信囑託:“你們倆從前都有小孩子脾氣,愛吵嘴,現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變成大人樣子,處處互相體貼,造成終身和睦安樂的基礎。”這是一番慈愛之心,也是出於對兒子、兒媳秉性的瞭解。

錢鍾書在小説《貓》裏有一段情節,説女主人的丈夫在妻子男朋友們的“提醒下”,與一個姿色普通、言行拘謹的女學生乘火車出行,疑似婚外情。有人説這裏影射的是樑思成。

事實上,林徽因、樑思成夫妻的確發生過一次激烈爭吵,事後樑思成乘火車去上海出差。林徽因痛哭了二十四個小時,中間只睡了三四個小時。而樑思成在火車上連發了兩封電報和一封信,兩人重歸於好。

當時沈從文恰恰正高調愛慕高青子,跟張兆和鬧得很不愉快,寫信向他的教母林徽因訴苦、討教。剛剛痛哭了二十四個小時的林徽因,説起來特別有感觸,“在夫婦之間為着相愛糾紛自然痛苦,不過那種痛苦也是夾着極端豐富的幸福在內的”,她認為夫妻爭吵,是因為彼此在乎,“冷漠不關心的夫婦結合才是真正的悲劇。”

林徽因雖然浪漫,骨子裏卻是冷靜而清醒的。她能夠理智地面對婚姻,就如同她理性地面對愛情。

錢鍾書當時與他們毗鄰,是不是以他的所見和想象,將一些素材糅入小説?樑思成有沒有過出軌?而林徽因內心深處對徐志摩、金嶽霖究竟是什麼感覺?我們很難考證,每個感興趣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

在我看來,林徽因和樑思成就像齒軸和齒帽,經過旋轉、磨合,很合適地咬齧在一起,相互成全為更有用的一個整體。

他們情深意篤,得益於一個第三者他們共同的事業,雙方深情的目光除了相互凝視,更多時候,是在注視同一個方向。在事業上,他們有太多心血結晶,有太多的過程和回憶。説句閒話,在他們結婚二十週年家庭聚會上,林徽因招待茶點之餘,用來慶祝的一個重頭節目是做了一個關於宋代都城的建築學術報告。

平面三角形最穩定是公理,感情上也存在幾種三角形。有的夫妻獨自,甚至各自向外去找一個角;也有的獨自或者各自以事業為重,或痴迷於某項愛好;還有的夫妻會像樑、林伉儷,共同關注於某項事業或有着共同的興趣。

第一種也許穩定一時,卻存在着大動盪的隱患;第二種日子久了,非生物的第三者有被生物的第三者取代的可能,君不見本來是愛好攝影,後來連帶愛上同樣愛好攝影的人;最穩定的可能是第三種,即便激情轉化為親情,共同的事業和愛好卻像清新的風,讓夫妻間依然呼吸得到新鮮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