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玉米和紅薯的引進為何沒拯救大明王朝

歷史解密 閲讀(6.25K)

玉米、紅薯(番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原產於美洲,具有耐旱、耐貧瘠、產量高等特點,被稱為“美洲高產作物”。在近些年流行的許多穿越小説裏,有志之士攜帶現代知識穿越到大明甚至大宋之後。

玉米和紅薯的引進為何沒拯救大明王朝

第一件事就是設法獲取這些高產作物,增加人口;然後就是設法修高爐鍊鋼。一個糧食,一個鋼鐵,這兩樣東西成為穿越小説中讓一個朝代稱王稱霸的根本。

在一些明代題材的穿越小説裏,崇禎年間天下大旱災,也是靠推廣玉米和紅薯解決了人們的糧食問題,消弭了農民起義,給“我大明”又續了一口氣

但是,玉米和紅薯在晚明真的會有這麼神奇的續命功效嗎?

實際上根據方誌記載,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玉米和紅薯。

生活在隆慶年間的徐渭更是詠過馬鈴薯“似芋而此差鬆甘”。由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收錄了紅薯在各省推廣種植的時間。

雲南1576年,廣東1580年,福建1593年,浙江、江蘇1608年,四川1733年,廣西、江西1736年,湖北1740年,山東1742年,河南1743年,湖南、陝西1746年,河北1748年,貴州1752年,山西1758年。

《中國史稿地圖集》還收錄了玉米在中國推廣種植的時間:廣西1531年,河南1543年,江蘇1559年,甘肅1560年,雲南1563年,浙江1573年,福建1577年,廣東1579年。

山東1590年,陝西1597年,河北1622年,山西1672年,江西1673年,湖北1669年,遼東1682年,湖南1684年,四川1686年,安徽1735年,新疆1846年。

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書的《鞏縣誌》中,稱其為“玉麥”,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則稱其為“番麥”。最早稱呼其為“玉米”的是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在明朝萬曆年間的小説《金瓶梅》裏面,提到過“玉米麪鵝油蒸餅”的做法:將玉米麪與小麥面摻勻,打好池子,澆入燒化的鵝油,再開水燙,邊燙邊攪,略冷用手搓揉成塊待用。

把搓揉好的面塊分成五大塊,每塊揉好擀薄,抹上鵝油,撒上鹽、花椒麪,卷出條按薄,逐塊如法待用。將搓好的椒鹽坯料,放籠中蒸二十分鐘,出籠待涼後,剁成二指寬條,擺盤上桌。

《金瓶梅》當中出現瞭如此講究的做法,可見當時玉米的各種食用方法也已經為北方人所熟知。

由此可見,玉米和紅薯在明朝中葉以後便已傳入中國。明朝晚期,許多有識之士大力推廣種植這兩種高產作物,比如徐光啟就為推廣紅薯種植而總結了“甘薯十三勝”進行宣傳:“一畝收數十石,一也。

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特為敻絕,二也;益人與薯蕷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四也。

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損,五也;可當米穀,凶歲不能災,六也;可充籩實,七也;可以釀酒,八也;幹久收藏屑之,旋作餅餌,勝用餳蜜,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