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文史百科>

宗教是維繫古代印度凝聚的主要力量嗎?

文史百科 閲讀(3.24W)

説印度社會極其雜多樣,説印度歷史“合少分多”,還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在複雜、多樣、分裂的背後,的確還有一些起着統一和凝聚作用的因素。正是這些因素賦予印度以統一的性質。否則,印度早就不成為印度,印度人也就不成為印度人了。

宗教是維繫古代印度凝聚的主要力量嗎?

古代印度的凝聚力量主要是宗教,宗教以外的凝聚力是較微弱的。

儘管各宗教哲學派別的學説有很大的不同,但幾乎所有的派別都接受業報輪迴的學説,並都將擺脱輪迴達到解脱樹為人生最高的目的。知識分子都關心着相同的問題,即探討紛繁世界背後的統一性和接近這個統一的途徑。對印度教經典的理解不僅僅限於少數的哲學家和學者。印度教習俗和印度教精神在次大陸的廣大鄉村也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無論走到哪裏,也不管哪個種族,操怎樣的語言,吠陀知識以及掌握這些知識的知識分子婆羅門普遍受到尊敬,不可接觸者受歧視的地位也都受到承認。

印度教經典《吠陀》和《往事書》有許多地方版本,為多數人所瞭解。古老的宗教能給次大陸各地的人民以慰藉。不管是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山之巔,還是在克里希納河與科佛裏河平坦的三角洲上,崇奉濕婆和毗濕奴的廟宇的尖頂高聳着。就是那些在信仰上不崇拜這些神祗的宗教團體也不能不置身於印度教環境中。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被翻譯成許多地方語言在次大陸廣為流傳,由這兩部史詩改編的故事、戲劇傳説在民眾中更是普及。這樣,兩大史詩不僅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起着統一印度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操泰米爾語和卡納拉語的地方的宮廷裏,古代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就像在西旁遮普的旦叉始羅和恆河流域上游的奈米莎林(印度教一聖地,在今錫塔普爾縣,相傳是古代聖者撰寫《往事書》的地方)的知識界中一樣被虔誠地研讀着。”印度教文化不僅影響了所有的印度教徙,甚至也影響了外來的基督教徙和伊斯蘭教徙。

宗教的統一作用還表現在民族認同上。在印度,宗教不僅是一種信仰和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民族認同,我們中國人把國家、民族看得比較重,正像“國家”、“民族”這兩個名詞本身表明的那樣,中國人把“國家”、“民族”與自己實際生活的圈子——家庭、宗族密切聯繫起來,“亡國”幾乎是“亡種亡族”、“亡教”的同義語,而在印度,對民族和文化的認同主要在宗教。人們生活的重心不在國家政治上而在宗教。在這種情況下,亡國未必等於亡族亡教。印度人曾經容許無數民族統治者君臨其上,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不大在意什麼人來統治剝削他們——無論是本地人或異邦人。對他們而言要緊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靈魂而非軀體;是無數的來生而非暫駐的今生。

外來民族可以佔領國土、掠奪財富、焚燒廟宇、屠戳人民,卻無法改變印度教信仰。國家滅亡而印度教不會亡,印度教不亡民族就不會亡。甚至那些最強有力的統治者也領略了宗教的力量:旃陀羅笈多皈依了耆那教,阿育王成了聖者,希臘人國王彌南陀虛心地向佛教徙請教,殘暴的遊牧民族首領迦膩色伽王最後成了虔誠的佛教信徙,阿克巴大帝幾乎皈依了印度教。在本世紀內史無前例地統一了印度全境的偉人甘地,與其説是一個政治家毋寧説是一個聖者。古代印度沒有使用武力,其文化卻在亞洲廣大地區內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宗教上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是印度屢被征服卻未被同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人引以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