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金匱藏密約 宋太宗繼位到底是否真是太后遺願

野史祕聞 閲讀(3.06W)

宋初太祖去世,為什麼不是其成年的兒子繼位,而是由弟弟太宗繼統大業?是否其母親杜太后有臨終遺囑?這遺囑是書面盟約,還是隻有口頭形式?甚或是宰相趙普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完全假造的故事?這一系列疑問,確實已很難搞清楚。

金匱藏密約 宋太宗繼位到底是否真是太后遺願

據《宋史·杜太后傳》和《續資治通鑑》諸書的記載,建隆二年(961),杜太后病重,宋太祖服侍藥餌不離左右。太后自知已病入膏肓,召宰相趙普入宮接受遺命。太后先問匡胤:“你登上皇位已一年有餘,可清楚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太祖嗚咽抽泣不能言對,太后堅持要兒子回答,匡胤隨口答道:“兒臣之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依賴祖上和母后的積德餘慶。”太后搖搖頭,認真地説:“不對,這實在是由於周世宗讓幼兒做皇帝、主宰天下,使羣臣不附之緣故啊。倘若周朝有年長之君主,天下哪裏會輪到你的手中。”太祖點頭稱是,太后又語重心長地囑咐道:“你百歲之後,當傳位給弟弟光義。四海之廣,億萬之眾,國有年長之君乃社稷之福,你當牢記。”太祖泣不成聲地回答:“一定聽從母后的教誨。”太后回頭看着趙普説:“你當同記我的話,不可違反。”接着,太后要趙普於榻前記下此遺囑,作為給子孫的約誓書,趙普在紙尾簽上“臣普書”三字,太祖手封其書,收藏於金匱之中,命可靠宮人謹密掌管。這就是歷史上稱之為“金匱之盟”的故事。

在此後漫長的古代社會中,很少有人懷疑宋初“金匱之盟”的真實性,將其作為宋初皇位繼統出現兄終弟及故事的依據。直到清代,古文學家惲敬對它提出懷疑,認為此盟約內容是虛飾之説。近代學者進一步對它進行仔細分析,許多人認為此故事是由於當時朝廷政治鬥爭需要而假造的。

張蔭麟《宋太宗繼統考實》一文對此事分析得最為透徹,指出“金匱之盟”存在五大不可解釋的破綻:一、杜太后死時,太祖才三十五歲,其子德昭十一歲,太后怎能預知太祖死時,德昭仍是兒童?事實上,太祖去世時,德昭已二十六歲,完全成年。二、太祖既然坦蕩無私地謹遵母命,又何必將盟約深藏封固?至少太宗即位之初,就應有人提出或公佈盟約內容,以正太宗繼統之名,然而卻無人提及此事,其緣由如何解釋?三、要直至五年之後的太平興國六年(981),才由已罷相多年的趙普密奏朝廷,太宗發金匱得誓書,這才將其盟約公之於世。趙普既是參與盟約之人,太祖在世時不敢泄露尚可理解,為什麼在太宗即位後還要蹉跎多年,不馬上疏奏和宣佈盟約的內容,而坐失儘快討得太宗歡心的良機呢?四、從史源上考證,太宗時修的《太祖實錄》,沒有記載“金匱之盟”之事,直到真宗鹹平二年(999)重修的《太祖實錄》才加進此事,記載中且説盟約時太宗也在場。這更是自相矛盾的説法,因為太宗如果預聞,那在其登位之初就應即時公佈,何須五年後等趙普上書,發之金遺?五、 “金匱之盟”可謂王室密約;藏之金匱,命可靠宮人謹密掌管,當是朝廷祕密文件;後來趙普上書又是密奏。為什麼此事需如此的保密?理由可能只有一個:即與此祕密相關者有四人,其中太后與太祖都已死無對證,惟剩下知情者太宗與趙普,兩人可以隨心所欲地解釋其事,而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金匱之盟”的真相。這些疑點已充分説明,“金匱之盟”故事是偽造的,出現的時間應在太平興國六年。

那麼,作偽的人是誰呢?許多學者都認為,從種種跡象分析,作偽者主要為趙普。宰相趙普識見過人,眷戀權力,又貪利好財,利用權勢展建宅居,常常幹些受賄營利的勾當,時還庇護違法謀利的屬下官吏。在太祖後期,有人上告趙普及其屬下許多不法之事,太祖震怒,欲擬旨嚴辦,在太子太師王溥等的營救下,方得免除重懲,其屬下官吏送御史台治罪,趙普被貶官,以同平章事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太宗即位之初,趙普上表請求入京參加太祖入陵葬儀,太宗準他回京,順勢罷其使相和地方之職,改授太子太保這一虛銜。因為趙普於太祖在位時曾阻撓太宗繼統而受到冷遇,居京數年,鬱郁不得志,嘗夠了失去權勢後的世態炎涼。且在新任宰相盧多遜的排擠打擊下,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這時,盧多遜與皇弟趙廷美相交甚密,引起太宗猜忌,想借重趙普這位元老重臣,打擊政敵,鞏固皇位。

太宗便召見了趙普,趙普看準時機,當即表示“願備樞軸,以察奸變”。退朝以後,趙普立即上了份密奏,打出“金匱之盟”這張王牌,使太宗的繼承皇位得到名正言順的依據。果然很快又受到太宗的召見,太宗甚至當面道歉説:“人誰無過,朕不到五十,已盡知四十九年非。”接着就日後皇位繼承問題試探趙普,趙普回答説:“自夏禹至今,只有傳子的公例,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一語正中太宗下懷,連連額首,兩人又密談許久。於是,趙普次日就恢復了相位,且兼領侍中和拜樑國公,這是宋初德高望重宰相的加銜。這樣,太宗與趙普為了各自的目標走到一起,“金匱之盟”便是兩人政治勾結的產物,是一件偽造的政治贋品。至此,經過這樣邏輯的分析,似乎已撥開了疑雲謎霧,窺見了歷史的真相。

其實,問題並不這樣簡單。如果説這一事情是徹頭徹尾的偽造,那麼為什麼太祖始終不立自己兒子為皇儲?其長子與第三子早夭,次子德昭已二十六歲,第四子德芳也已十八歲,不聞其兄弟有失德之處,都可以做皇帝。而太祖一開始就讓弟弟光義擔任最有權勢的開封府尹,聽其網羅大批幕僚,主持京師政務達十三年,後又進封光義為晉王,位居宰相之上。五代時期,親王尹京隱然已有繼位人的地位,進封晉王更是確認其皇儲的地位,如後周世宗即位前就是晉王兼開封尹。而太宗即位後,也讓弟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後改秦王,表明沿用太祖時皇弟尹京的舊制,廷美也基本獲得準皇儲的地位。宋初這一貫的做法,不會無緣無故發生吧。

同時,趙普曾在這問題上提醒過太祖,且有過阻止趙光義繼統的蛛絲馬跡,從而得罪了太宗。如太宗曾對趙普説:“朕幾欲誅卿!”何事使太宗如此不能釋懷呢?據《丁晉公談錄》載,太宗繼位後不久,曾漏出過一句話:“倘若還是趙普在中書,朕也不得此位!”趙普在其罷相後的奏章裏也談到:“外人謂臣輕議皇弟開封尹,皇弟忠孝全德,豈有間然。”這肯定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但為了將來的身家性命考慮,趙普不得不作此説明。後來趙普投向太宗懷抱,取得太宗信任後曾坦言:“先帝若聽臣言,則今日不睹聖明矣。”所以趙普死後,太宗還耿耿於懷地聲明:“趙普一向與朕有不足,眾人所知。”可見,趙普曾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給過太祖許多忠告,但太祖終不聽。且趙普罷相才一個月,就進封光義為晉王,位居宰相之上,光義隱然已定為皇儲。太祖為何如此聽不進趙普之忠言呢?

有學者從五代諸帝在位時間最長不過十年,平均在位不到四年的歷史出發,認為杜太后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因此太后臨死時有可能提出兄終弟及以保持長君在位的口頭遺言。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太祖遲遲不立皇儲了,因為立弟弟光義有些不太情願,而立親生兒子又有違母訓,實在左右為難。上面我們提出的“金匱之盟”故事的疑點,其實主要可以否定這盟約書面成文誓約的不存在,所以太宗即位初年無人提及,趙普也因為本來是站在反對太宗即位的立場上,所以一時不便提及此事,也沒有多少根據。而等到五年之後,太宗想拉攏趙普時,這才獻上此寶玉,當然是經過了再次的人工雕鑿。

上述分析,其關鍵還在杜太后有無口頭遺囑方面,倘若真有口頭遺囑,還存在其遺囑是“獨傳約”還是“三傳約”的區別問題。所謂“獨傳約”,即命太祖傳位給太宗;而所謂“三傳約”,即要求太祖傳位給太宗,再由太宗傳之廷美,廷美再傳給太祖之子德昭。以杜太后的立場比較兩者,應該説“三傳約”的可能性大。然而太平興國六年趙普重新炮製時,當然不能用“三傳約”,而只能改成“獨傳約”。因為倘若用前者,那無異是在宣傳趙廷美是當然的皇位繼承人,這簡直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造假者不會如此愚蠢。而“獨傳約”則突出太宗,為太宗即位贏得合法依據,也為趙普樹立了“顧命大臣”的高大形象。在逼死廷美后,太宗一系獨傳天下的局面就無可動搖了。

那麼,最終杜太后的口頭遺囑是如何的內容呢?還是找不到有關的文字檔案作佐證,仍帶有相當的猜測成分,謎底的完全揭開恐怕已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