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漢高祖為何對仇人網開一面 對恩人卻狠下殺手?

野史祕聞 閲讀(2.84W)

項羽當年手下大將季布,被漢高祖懸賞捉拿,先躲避於濮陽周家,再藏身於魯地朱家,後在朱家的努力下,輾轉千里找到滕公夏侯嬰當説客,讓高祖最終赦免了季布,還封了官。在改朝換代之際,季布也算朝秦暮楚、賣身為奴最成功的人之一。

漢高祖為何對仇人網開一面 對恩人卻狠下殺手?

然而,不是人人都有季布一樣的“運氣”,有的人甚至對高祖有恩,卻求當奴隸而不可得,誰呀?這人就是季布的舅舅丁公。

丁公,名固,薛縣(今山東滕縣)人,是季布同母異父的弟弟,季布父親早逝,再嫁後生下丁公。秦末大亂,丁公也與兄長季布一樣,加入了項羽的楚軍,成為項羽手下一員偏將。不過,他的戰功和影響力遠遠不如自己的兄長。

但有一件事卻讓他與高祖有了淵源。漢王二年(前205)四月,劉邦組織天下諸侯和自己的部眾共五十六萬大軍,攻打楚國首都彭城,被項羽區區三萬之師打得大敗虧輸,劉邦被殺得身邊只剩下數十人護衞,倉皇逃竄,結果還是被丁公率領的楚軍趕上了,兩軍短兵相接,楚軍密密麻麻地圍了上來,劉邦同他那少得可憐的護衞,如同幾隻羔羊面對成羣的獅子,眼看不是被擒就是被殺,劉邦急得大汗淋漓,臉色慘白,無奈之下對丁公説:“兩賢豈相戹哉!”意思是,你我皆賢人,本該惺惺相惜,何必相煎太急!丁公一聽,竟然立馬放走了劉邦,使他後來得以東山再起,最終奪取天下。

在你死我活的慘烈戰場前,大家都在為劉邦這顆含金量極高的頭顱在拼命,他丁公作為項羽手下將領,為何會蠢到私自放走劉邦這個大敵呢?或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劉邦的話讓他極為感動。丁公在項羽手下地位低、影響小、頗不得志,而聲名赫赫的漢王竟然與他稱兄道弟,這是多大的殊榮啊,人一感動,就會做出不一樣的事情來。二是他在有意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你想啊,漢王與自己稱兄道弟,萬一哪天他發達了,還會忘記我丁公?於是,丁公一咬牙一跺腳,意氣用事地放走了劉邦。

項羽滅亡後,樹倒猢猻散,他的舊部東逃西竄,各尋活路。丁公聽説季布遇赦,還封了官,心想兄長是劉邦的仇人,尚能封官,自己是劉邦的恩人,那還不官高數等?於是,丁公也風塵僕僕趕到洛陽,拜見劉邦。誰知,新皇帝劉邦非但不記他的恩,反而命人把丁公捆綁起來,捉到軍營前示眾,並對將士們説:“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隨後,毫不猶豫地將丁公推出斬首。

丁公恐怕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有這樣一個結局。但為什麼能收留一個仇人而不能包容一個恩人呢?難道高祖不怕擔恩將仇報的罵名?非也,收留季布,那是給項羽的殘部開闢一條招降的通道,仇人都可封官,何況那些不是仇人的其他呢?但對丁公卻不能這樣處理,因為“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項羽的滅亡,就是因為他有一批對他不忠貞的部下,如今新朝草創,正是天下歸心的關鍵時期,在這種時勢下對一個朝秦暮楚的人封官,忠臣會怎麼看?遊離於忠奸的人又會怎麼看?所以,高祖在擔罵名與培養忠臣之間,選擇了後者,因為只有這樣,他的江山才能更加牢靠穩固。

只可惜丁公美夢一場,最後橫屍漢營,泉下有知,當後悔莫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