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華夏第一名相居然是烹飪鼻祖 名字還有點搞笑

野史祕聞 閲讀(1.14W)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小名阿衡,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之意。夏朝末年生於空桑(一説今河南杞縣,一説今洛陽伊川),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故名伊尹,甲骨卜辭單稱“伊”。他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他陪嫁到商湯進食的機會向其分析天下形勢。商湯很是欣賞,便取消了伊尹奴隸資格,並提拔他為宰相。公元前1600年,伊尹輔助商湯滅了夏朝,商朝建立。他執政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太甲即位時昏庸無能,伊尹軟硬皆施,還把太甲流放到桐達3年之久(《竹書紀年》記載為7年),並攝政管治國家。到太甲後悔了,才把他迎回繼續執政,使太甲變成了一位聖君。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朝50多年,為商朝立下汗馬功勞。伊尹死後,沃丁以天子之禮把伊尹安葬在商湯陵寢旁,以表達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

華夏第一名相居然是烹飪鼻祖 名字還有點搞笑

伊尹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而且始創用陶器煎服中草藥,以增其療效,為中草藥煎服第一人。除此之外,伊尹還精於烹飪,《呂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記載,伊尹説,烹調美味要先認識原料的自然屬性,如“水居者腥,肉矍者臊,草食者羶。臭惡猶美,皆有所以”。

伊尹説,“凡味之本,水最為始”,認為最好的水應該取自“三危之露,崑崙之井,沮江之丘”,還有“白山之水”以及翼州之原的“湧泉”。

伊尹認為烹飪用火要適度,不得違背用火規矩,“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羶,必以其勝,無失其理”。

在伊尹看來,調味之事異常微妙,要用心體會,“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

伊尹説,在烹飪過程中,鼎中的變化精妙而細微,難以用語言表達,更應悉心領悟,“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

伊尹還提出,美味之品應該達到這樣的境界,“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肺(膩)”。這也正是我們常説的“肥而不膩”一詞的出處。

被後人尊為“烹飪鼻祖”,中國餐飲業最權威的獎項“中華烹飪技術創新大賽”,即取名“伊尹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