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盤點那些年韓國搶的中國名人 真相究竟是什麼?

野史祕聞 閲讀(1.06W)

韓國人又出手了!據媒體近日報道,目前韓國、日本、印度等都已着手太極拳申遺工作,特別對太極拳覬覦已久的韓國,已將張三丰算做韓國 人,並大造他是太極拳始祖的輿論。這也意味着繼李白、西施等人後,又有一位中國歷史名人被改了國籍,引發中國網友的爭相吐槽。但且慢聲討,其實有些事韓國人也挺冤。

盤點那些年韓國搶的中國名人 真相究竟是什麼?

曾經,“中國造”紛紛變“韓國產”

案例一:李白是韓國人

曾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一份資料宣稱,據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金秉德考證,李白是韓國的後代。還説唐朝另一些重要的詩人如李商隱、李賀、李涉等“李”姓詩人,其實也都是韓國人的後代等等。據此,金秉德教授已經計劃向聯合國有關

機構提出申訴,抗議中國歪曲歷史事實,剽竊韓國文化,並申請將唐詩列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看到這份資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又覺得好笑,使人不得不翻閲一些史料,但沒有一絲透露李白身世是韓國人的點滴筆墨。然而金教授的依據是李白先祖是在戰鬥中俘獲返回長安,那麼,比李白先祖更早的李氏家族當然在韓國了?如果這樣的話,那李世民的先祖又在哪裏呢?李氏根源又在哪裏?這樣不得不從李姓之“根”來考證。李姓源出於堯時代,《春秋·元命苞》載:“堯得皋陶”,聘為“大理”,舜時為士師。皋陶,是我國古代東夷族的首領。堯聘任皋陶為掌管刑法的官,協助禹處理部落領導事務。皋陶提出“理出於天”,有“理”就有“禮”,“理”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禮”是束縛人們思想意識的枷鎖。如有違“禮”犯法,以刑糾之,“禮” 與“刑”互用。在當時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理氏集團”。

進入階級社會後,“刑”完全代替了“禮”,成為一種強暴的工具,起到對犯罪者嚴厲懲罰的目的。而皋陶的“理”失去了其意義。《左傳·昭公六年》載:“夏有亂政,而有禹刑”。所謂“禹刑”實際上是堯時皋陶所制定的“理法”。西漢時史游所編著的《急就章》載:“理,獄也,皋陶所造”。所以,皋陶又成為“獄神”。商紂王時期,“理氏”後裔有一位不為紂王所施暴的官員而株連理氏家族,慘遭殺害,其中有一後裔的妻兒在宮廷一大臣的幫助下亡命天涯,後來落荒野外,因摘“李樹”之果充飢,加之他們是“理氏集團”的後裔,故以果樹而將“理氏”改為“李”。

皋陶為“李”姓之根,皋陶後裔便是李姓始祖。之後,李氏家族因隱藏山澗,改姓為“李”,沒引起朝廷重視,漸漸發展。直到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李耳出任朝廷,李氏家族才出人頭地,李耳後人李崇出仕朝廷命官,委任其隴西,被封為“南鄭公”,成為隴西之王。之後,漢代飛將軍李廣、西涼武昭王李暠等都成為隴西房户。由於戰爭、升遷(做官移地)、經商等各種原因,李姓家族部分遷徙向東、西、南輻射,李氏家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斷壯大,遍及全國和港、澳、台以及東南亞,南閩一帶家家還有“隴西堂”匾額,“李氏”已成為一支龐大的“李氏”族人。

在隋朝後期,出生隴西成紀的李淵父子在鎮守太原郡時統率數十萬大軍打下一統江山,建立了唐朝,李世民昭令天下李姓以“隴西成紀”為“郡望”。詩人李白也自詡曰:“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

盛唐時期,高麗屬於大唐的附屬國,李氏族人有部分也遷徙於此。應該説先有中國的“李氏族人”,才有韓國的“李氏家人”。所以,《李白是韓國人》一文南轅北轍,純屬謬論,這樣的文章出自韓國有名望的一所大學的教授之手,讓人感到遺憾。

近日,筆者參看了蘭州大學張書誠的《李白家世之謎》一文,作者認為李白是西漢李廣、李陵、北周李賢、隋朝李穆等後裔,《李白研究》1990年第 2期發表的《對李白先祖的家世演變勾勒》以及最近雷達先生髮表的《李白“故里”在甘肅秦安》等文章,認為李白祖籍在隴西成紀,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案例二:曹操是韓國人

另一則網貼則稱:“來自《大韓民報》的消息,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駁曹操墓安陽一説,據鄭教授幾十年對中國以及韓國曆史的研究中發現,中國東漢末期著名梟雄曹操居然是韓國人。”

“據瞭解曹操祖上夏侯一族原本是高麗貴族,公元117烏桓入侵高麗,同年因宮廷政變原曹操先祖流落中原改為複姓夏侯氏,後曹嵩又過繼給當時著名宦官曹嵩為繼子。曹操雖身在漢朝,但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本是高麗後裔;為報國恨家仇,曹操在勢力不是很強大的情況下遠征烏桓。公元220年曹操病逝,為完成自己落葉歸根願望和國家穩定着想用七十二疑冢這一方法巧妙的把自己安葬在今韓國光州,至今光州市仍建有魏武廟。鄭教授稱曹操本為韓國人河南安陽發現曹操墓純屬無稽之談。”(正文)

5月27日,中韓文化產業論壇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堂舉行。在論壇上,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再次重申:“中國神話源自韓國”、“曹操是韓國人”等傳言是被歪曲和捏造的。他戲謔地表示,自己在中國比韓國總統李明博還紅。

鄭在書表示,他對中國文化感情十分深厚,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加深中韓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同期)鄭在書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最近中國的網上散佈的一些韓國起源論 對此很多韓國人也不相信 在韓國三國演義很流行 都知道曹操 所以他們也不相信(曹操是韓國人)我的學術思想被歪曲和誤解 我經受了很大的痛苦 但是我認為這種現象是過渡期的事情 我對中國文化的愛心 沒有變化 我相信中韓兩國的關係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正文)韓國駐華使館日前發表聲明稱,近期類似“中國文化被韓國”的諸多報道內容,事後經查明大部分報道內容均無事實依據。聲明舉例説,有消息稱,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主張“中國神話源自韓國”,而事實情況是,鄭在書教授的論文是強調中國文化和亞洲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正文) 2006年

之後,中國網絡上所謂的“文化元祖論爭”持續不斷。論爭由2006年韓國將“漢醫”改為“韓醫”並將《東醫寶鑑》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引起,之後,因“孔子”、“孫中山”、“曹操”、“李時珍”、“西施”等歷史人物是韓國人等一系列假新聞,進一步激化了反韓情緒。鄭在書表示,中國和韓國都有被侵略的歷史,“被害者意識”造就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隨着兩個國家經濟發展,自信心逐漸提高,文化產業方面競爭意識也愈發增強,文化衝突正是社會從“前現代”到“現代”過渡的一種表現。(同期)鄭在書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我認為有幾個解決方案 首先要剋制民族主義的情緒 加強對對方文化的理解 輿論媒體要進行客觀報道 立足於東亞文化共同體的立場上 積極恢復過去靈活 而且包容的文化認識)(正文)參會不少學者提出,文化是人類共享的價值和情感,2012年是中韓建交20週年,雙方應該在各領域付諸各種擴大交流的努力。

案例三:孫中山是韓國人

2008年,一則傳言聲稱:“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成均館大學歷史系教授樸芬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內容是説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有韓國血統。”就是這樣一篇報道,近日在中國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許多讀者把這則新聞與幾乎同時期的韓國電視台泄漏奧運開幕式彩排內容聯繫起來,怒斥韓國人“無恥”、“無聊”,並要求韓國“立即停止侮辱孫中山先生”。

連連闢謠 韓國人直喊冤

聲稱李白是韓國人的學者壓根不存在

韓國駐華使館向媒體發來題為“糾正中國媒體對韓國的扭曲報道”的書面聲明,希望對有關報道進行澄清。聲明中指出,近期一些中國媒體刊載了以“韓國人硬稱中國的文化遺產是韓國的”為內容的報道,此報道陸續通過網站廣泛流傳,“我們對此深感擔憂,並予以關注。”聲明中稱,近期中國一些媒體刊登了關於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金秉德教授主張“中國詩人李白是韓國人”的報道。經韓方核實,韓國首爾大學根本就沒有叫金秉德的教授,此外雖有國史系、東洋史系、西洋史系,但沒有“歷史系”這一學系。稱曹操是韓國人的教授:我被黑了!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也站出來表示:“中國神話源自韓國”、“曹操是韓國人”等傳言是被歪曲和捏造的。他戲謔地表示,自己在中國比韓國總統李明博還紅。鄭在書表示,最近中國的網上散佈的一些韓國起源論,對此很多韓國人也不相信。在韓國三國演義很流行,都知道曹操,所以他們也不相信(曹操是韓國人)。我的學術思想被歪曲和誤解 我經受了很大的痛苦。”“孫中山是韓國人”本是假新聞。

“7月30日,我在國內網站上看到這則新聞後,第一感覺是驚詫。”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東亞系的在讀中國研究生楊笑告訴媒體,他在韓國最大的搜索引擎naver網中搜索“孫中山韓國人”等關鍵字,卻發現韓國國內並無相關報道。而在naver網中搜索所謂提出新研究成果的韓國教授“樸芬慶”的韓語名,搜出名為“樸芬慶”的教授竟然是釜山港口研究院研究員,其專業研究方向卻是水產物流。因此楊笑判斷,“這可能是一個假新聞。”

張三丰被傳入韓籍:真相幾何?

張三丰來自韓國濟州島?

據媒體報道,目前,太極拳有遭到別國惡意搶報的可能。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印度等都已着手太極拳申遺工作,我國如不加快申遺步伐,恐使這一“金字招牌”落入別國之手。“張三丰是遼東濟州島人,現在濟州島屬於韓國。”温縣政協副主席、温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説,韓國對太極拳覬覦已久,他們用高薪邀請温縣的一些拳師去開館收徒,普及傳播太極拳,並藉助金庸武俠小説《倚天屠龍記》的影響,通過媒體散佈太極拳的創始人是張三丰的假説。

張真人並非首次當上韓國人,上次是謠傳

早在2010年,一則題為《讓我無語的棒子最新研究:中國道教祖師是韓國人》的帖子便在網上流傳,帖子裏説: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也沒有逃脱“被韓國”的命運。發表此觀點的學者是韓國首爾大學的一名歷史學教授。在一次科研成果發佈會上,這位學者歷數了自己對於道教鼻祖張道陵血統的研究成果,並且拿出了有力證據,證明張道陵是韓國後裔。據稱,該學者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帶領課題組的眾多博士研究生查閲了數百萬份資料,並走訪了許多歷史遺蹟,最終肯定中國道教鼻祖張道陵是韓國祖先後裔。該帖子對此評論道:“既然道教鼻祖都是韓國人,那麼後來大名鼎鼎的道士、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豈不也成了‘穿長衫的韓國人’?”。但是,鑑於首爾大學根本沒有“歷史系”,可知這是明顯的謠傳。

日本韓國印度也在搶太極拳

太極拳的背後,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但是,外圍的壓力也讓太極拳申遺困難重重。目前,太極拳有遭到別國惡意搶報的可能。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印度等都已着手太極拳申遺工作,我國如不加快申遺步伐,恐使這一“金字招牌”落入別國之手。

“張三丰是遼東濟州島人,現在濟州島屬於韓國。”温縣政協副主席、温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説,韓國對太極拳覬覦已久,他們用高薪邀請温縣的一些拳師去開館收徒,普及傳播太極拳,並藉助金庸武俠小説《倚天屠龍記》的影響,通過媒體散佈太極拳的創始人是張三丰的假説。

除了國際上的壓力,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社科院資深研究員韓宇宏説,太極拳在國家層面排名居中,也是有原因的,“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為了民族團結,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國家一直致力於把有國外影響的、有利於民族團結的項目先行申報,相應地,漢族的項目就會往後推推。”

申遺癥結 很難用準確的語言定義太極拳

雖然太極拳申遺的情勢緊迫,但光着急也不是辦法,申遺7年無果,其中的癥結也值得梳理和反思。

在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温縣陳家溝,英國人Joe很像一個本地人,他的中文名字叫陳少龍,他在這裏已經待了15年,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帶着一點温縣味兒,甚至當地的俚語也會説一些。但就是這樣一個熟悉太極拳和中國文化的外國人,讓他説説太極拳的定義時,他也不斷提到“神祕”一詞。他認為,太極拳可以看做是武術的一種,但這也是很表面的説法,它還是一種修行,一種哲學或生活方式,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他也不知道怎麼正確地描述。

他覺得太極拳要申遺成功,首先需要做的,是為太極拳做一個簡單的定義,讓不懂太極拳的外國人可以看懂,不要人為地複雜化和誇大宣傳,越簡單越好,“太極拳注重天人合一,不能像國外的快餐食品,到處都有,卻質量不好。”

Joe的話,也道出了嚴雙軍的心聲,太極拳的背後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牽涉到形而上學的哲學思想,在文本寫作上,他經常犯難。

“不能用一個概念去解釋另一個概念,這樣到最後不是定義變形跑樣,就是怎麼也解釋不清楚。”他説,他們的目標就是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來定義太極拳。對此,韓宇宏表示,除了定義,文本上的很多問題回答得也不好,比如文化侵略、非遺保護等。

中西方文化存先天鴻溝

關於太極拳,中文的表述很多時候讓不瞭解的人一頭霧水,更何況是翻譯成英文。

“申報文本必須翻譯成英文,而我們的專家多數英文不好,中文的意思説清楚了,但翻譯成英文最後變成什麼意思,我們就掌握不了了。想找到準確、生動的英文詞彙來描繪太極拳及其理論,是件困難的事,如‘意念’‘天人合一’這些中國人明白的詞彙,沒有對應的英文詞彙,怎麼解釋?很費事。”一位參與太極拳申遺文本製作的專家表示。

陳自強是陳家溝最大的武校的校長,每年都要帶很多的外國學生,他説,除了言傳身教,翻譯自己的太極拳著作,也很重要。“我先後寫了好幾本書,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這些外國學生能看懂的,都是我的外國學生幫着翻譯的,他們看不懂的,都是翻譯公司做的。”

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最大的問題就是翻譯,中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很不一樣,找不到合適的翻譯來進行申遺文本翻譯,申遺成功的可能性為零。

“什麼都是韓國的”並非空穴來風

有評論指出:作為一個歷史上從屬中國,後來從屬日本,近代才取得獨立地位的國家,韓國的國家、民族意識更加強烈,急切地想要樹立悠久傳統,通過歷史來確立現在的國家和民族認同感、自豪感。

在韓國MBC電視台的一個節目中,就討論過朱元璋是不是韓國人。而韓國人也確實在爭奪活字印刷的發明權。他們的國立中央博物館中有一部漢文《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刊印於公元704到751年之間,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印刷品。雖然很多西方研究雕版印刷的專家都認為,這本經書是在中國印刷了以後,送到朝鮮去的,但韓國很多學者都認為,這是在韓國印刷的,表明韓國是印刷術的發明者。這些觀點當然會讓中國人感到不爽,所有不滿與偏見幾經發酵,就變成了“韓國人説世界都是他們的”。

韓國人熱衷推銷自身文化

韓國對於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都相當領先。韓國一年四季都有各種節慶活動,人民羣眾對各種村俗活動都喜聞樂見。早在1962年,韓國就頒佈了《韓國文化財產保護法》。不僅為民族文化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在民間推廣了文化保護理念。到1998年,韓國正式把“文化產業”視為韓國21世紀經濟支柱產業。民俗專家高巍認為,韓國申遺是為了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過程要大於結果從“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至日前的“暖炕”申遺,韓國給世人留下了熱衷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印象。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韓國有16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早在1962年,韓國就頒佈了《韓國文化財產保護法》。不僅為民族文化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在民間推廣了文化保護理念。到1998年,韓國正式把“文化產業”視為韓國21世紀經濟支柱產業。民俗專家高巍認為,韓國申遺是為了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過程要大於結果。

“互動體驗式”申遺手法以泡菜為例,互動體驗式申遺傳播韓國文化。

從1994年起,韓國每年的10月都在被譽為“文化之都”和“泡菜之鄉”的光州舉行泡菜節,時間持續長達一個月。

2007年,韓國泡菜協會宣佈將11月22日定為“泡菜日”。

2012年,提出為泡菜文化申遺。

2013年9月,舉行“201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機構國際研討會—泡菜和泡菜文化”。

2013年11月初,請明星做模特在《紐約時報》打廣告。

2013年11月中旬,首爾3000名婦女集體做250噸泡菜。

2013年12月初,邀請各國駐韓大使及夫人現場體驗泡菜製作工藝。

那些謠傳的韓國“申遺項目”

韓醫、漢字、春節和風水,歷史上韓國曾四次被謠傳“申遺”。

闢謠一:2006年10月,一本問世400週年的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鑑》,申請的項目並非“文化遺產”,而是“紀錄遺產”。有關官員表示,韓國尚無將“韓醫”申遺的計劃。

闢謠二:2006年10月,有媒體報道,有大學教授建議韓國政府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被證明為假新聞。

闢謠三: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後,網上傳出“韓國擬將春節作為韓國民族節日申遺”的消息,被官方闢謠。

闢謠四:有媒體2007年報道,韓國對“風水”進行了重新梳理,並以政府行為啟動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將其列為韓國國家遺產名錄並申遺。韓國媒體很快澄清,這件事子虛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