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太平輪倖存者葉倫明追憶 一口唾沫救了他一命?

野史祕聞 閲讀(6.16K)

今年年底,吳宇森新片《太平輪1949》將開機,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1949年,造成900多人遇難、震驚中外的太平輪海難的故事。

太平輪倖存者葉倫明追憶 一口唾沫救了他一命?

居住在福州的91歲高齡的葉倫明老人,是這場海難的36名倖存者之一,也是目前依然在世的2名倖存者中的一個。

昨日,在其侄女葉秀華的陪同解説下,葉老打開了那段塵封的記憶。

回憶起62年前的那場生死經歷,葉老眼眶泛淚,唏噓不已:太平輪根本不太平,同船的朋友全部葬身海底,而我因一口唾沫僥倖逃生。

看見木桶就緊緊抱住了

1949年1月27日子夜時分,定期往返上海與基隆間的太平輪,與運煤船建元輪相撞,沉沒於浙東舟山海域,900多人遇難,僅36人生還。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太平輪沉沒事件,太平輪亦因此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

62年前的除夕前夜,太平輪最後一趟航班。

28歲的葉倫明帶着20磅左右(相當於9公斤)的羊毛,登上了太平輪,他提前了5天,買到的是三等艙的通鋪票。他的妻子正在台灣等着他回家吃團圓飯。

原定上午啟航的船,那天一直到下午4時半才啟航。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很興奮。

啟航當晚,葉倫明和幾名親戚朋友在船艙下面吃飯,當他拿着飯盒準備去幫大家盛飯的時候,突然有人從甲板上吐了口唾沫下來。葉倫明抬頭一看,一個穿白衣的人一閃而過,他生氣地衝上甲板。

“剛上甲板就聽到一聲巨響,接着便是一陣劇烈的晃動,撞船了!”葉老説,如果不是那口唾沫,他還在下面的船艙,就可能和朋友們一起葬身海底。

船難發生後,被撞的建元輪很快就沉沒了,落水的船員紛紛遊向太平輪。葉倫明跑到船邊救人,可沒過一會兒,他發現太平輪也在下沉。他立刻跑到駕駛室,叫船長開船。

15分鐘後,太平輪也沉沒了,海面上慘叫聲、救命聲、哭聲響成一片。

葉老説,他摸黑看見一個木桶就緊緊抱住了。接着,他努力尋找生還者,有人伸出手來,他就儘量把他們拉上木桶。“我記得我還把一個小嬰兒放在小木桶上,後來也不知道飄到了哪裏。”

然而,不到幾分鐘的時間,整個海面一片死寂。

在漫長的海上漂流,無盡地等待,活下來的人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卻不敢交談。直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一艘澳大利亞軍艦駛過,救起了他們。

30年長跑紀念遇難朋友

這場海難改變了葉倫明的一生。隨後沒多久,兩岸封鎖對峙,葉倫明被留在了上海,他的妻子幾年後在台灣改嫁,葉倫明從此沒再娶,孑然一身。

1980年,59歲的葉老在朋友的幫助下,到香港定居,並開始了長達30年的馬拉松長跑,成了香港有名的“馬拉松老人”,得獎無數。

“我要為他們奔跑。”葉老説,跑步是為了紀念當年在海難中遇難的朋友。“只要跑步,就不覺得孤獨,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今年91歲的葉老精神矍鑠,走路像是在慢跑,活脱脱一個運動老人。在他的房間內,擺滿了獎章和獎盃,有一百來個,還有一張董建華先生親自簽發的社區服務獎證書。這些都是葉老30年來跑馬拉松得來的。

據葉秀華女士介紹,葉老在69歲那年,曾經在一個馬拉松賽中連續跑了29個小時。他的毅力和勇氣感動了香港市民。而此後,他更是經常代表香港,遠征美國、歐洲、日本、南非,參加馬拉松賽。甚至到了80多歲,他還參加香港鐵人三項賽。

葉倫明

但近年來,葉老不太能跑,便將跑步改為快走。去年,葉秀華到香港將其接回福州,安享晚年。

“我還想再跑,我還能跑!”前段時間,葉倫明還向福州的家人提起,要去參加廈門的馬拉松比賽,但被阻止了。葉老説,“只要還能再跑,我會跑到倒下為止!”

太平輪故事

上船的多是達官顯貴

“太平輪”屬於中聯輪船公司,台灣主持人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是股東之一。蔡康永曾在《我家的鐵達尼號》一文中説,1949年除夕前,一羣急着要離開上海的有錢人,搶着要擠上早已客滿的太平輪。“這些人,有的用金條換艙位,硬是從原來的乘客手上,把位子買過來。這羣太平輪的‘最後一批乘客’裏面,有當時上海最有錢有勢的一些人。”

據史料記載,這天的太平輪上,有“遼寧省政府主席”徐箴夫婦、“瓊崖守備司令部中將司令”王毅、蔣經國密友俞季虞、《東南日報》社長陸淑影、總統府機要室主任毛慶祥之子,台灣清真寺創辦人常子春的家人、台灣陸軍訓練部司令教官齊傑臣的家眷五口、袁世凱之孫袁家藝、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著名美籍華裔刑案鑑識專家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台灣棒球名球評家張昭雄之父等等。

據統計,太平輪登記載客508人,最終擠上了1000人左右。

傳説中的黃金船

長久以來,太平輪是條黃金船的傳言不斷。有傳言説,當年有12噸的黃金沉於海中。

當時許多人是舉家搬遷,帶上了全部家當,金飾珠寶、值錢細軟。隨船有中央銀行的全部卷宗和運廈銀洋200多箱,而北京最大的玉器鋪子“永寶齋”的主人常子春畢生所收藏的值錢玉器、古董也在船上。

當時船上還裝着各種政府機關的報表文件,以及600噸鋼材、藥鋪的中藥、商鋪的賬簿、五金、鐵釘,外加東南日報社的一整套印刷器材和白報紙。

更為神祕的是,傳言中這班太平輪還帶了故宮古董,有人聽説“懷素字畫也在船上”。

太平輪打撈不易

根據昨日《東方早報》報道,自從去年“太平輪紀念協會”組織遇難者家屬在出事的海域做了海祭之後,沉船的位置為人所知,引來了許多的盜寶者打撈。

據瞭解,2010年6月30日至7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水下考古隊員在嵊泗海域進行了為期12天的水下考古探測排摸,初步斷定了“太平輪”可能的沉船位置。

然而,此後考古隊並沒有對此開展進一步的考古工作。原因是該處海域來往船隻多,水流湍急且水下能見度低,只有20釐米,不宜水下作業。

而全面打撈太平輪將會是十分艱鉅而浩大的工程。舉例來説,“南海一號”的重量才一兩百噸,打撈費用就超過2個億。太平輪是兩千多噸的鋼鐵船,沉船水域又很複雜,打撈費恐怕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文章部分資料來自張典婉《太平輪一九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