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母嬰>幼兒教育>

請不要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

幼兒教育 閲讀(1.4W)

請不要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

請不要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

幼兒到了3歲,進入詢問“為什麼”的敏感期。孩子們基於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理,急於揭開其中的奧祕,習慣把“為什麼”掛在嘴邊,且沒完沒了。孩子的窮追不捨,常常令家長無言以對,哭笑不得。

此時,家長的態度如若表現得敷衍或厭煩,會將孩子探索知識的慾望和熱情推入冰谷,折斷孩子思維的翅膀,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認真、耐心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對他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犟勁兒,不訓斥、不挖苦、不迴避。否則,家長的冷言和漠視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投下陰影,且終生揮之不去。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的哲學命題,一直在學術界爭論不休。記得兒子三歲那年,突然向我發問:

“媽媽,雞是從哪裏來的?”

“母雞下蛋孵出來的呀。”之後,兒子接着追問:

“那母雞又是從哪裏來的?”

“也是它媽下蛋孵出來的呀。”我的話言剛落,只聽得孩子哇的一聲哭起來,泣不成聲地繼續問道:

“那它媽的媽,又是從哪裏來的呀?哇......。”

顯然,孩子是在為自然界最早出現的一隻雞而困惑,這個物種來自何處?且一定是困擾了許久。對孩子的好奇和發問,我表現得漫不經心,故意敷衍和搪塞,引起孩子的極度反感和失望,故而才哭得那麼傷心。世上的第一隻雞究竟來自何方?實則是在爭論生命的起源。如今,學術界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都有諸多非議,連哲學界都爭論不休的古老課題,我豈能一兩句話説得清?

兒子的發問和氣惱,對我震動不小。父母教育子女,態度必須坦誠,對孩子的提問,必須且只需認真答覆。自己不清楚的問題,要直接坦白地向孩子表示歉意,並與孩子一起去查書,或向他人請教。要真誠地告訴孩子,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有很多疑難課題人類搞不清楚,鼓勵孩子長大要攻克這些科學難關。家長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共同學習和探討,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它使父母與孩子心靈距離縮短,淨化了靈魂、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與孩子一起鍛鍊成長。教育子女,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的歷程,父母只有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對話,共同答疑,才能贏得孩子真正的信任和尊重。

回首童年往事,我卻沒有兒子這麼幸運。因家庭變故,小時候我也曾做過兩年“留守兒童”,因年幼無知,不會看大人是否閒暇和眉眼高低,依舊像在父母面前一樣刨根問底。一次,我的“為什麼”激怒了大人,換來的是一頓劈頭蓋臉的呵斥:

“真討厭,貧嘴寡舌!你哪來那麼多為什麼?要想知道,拿鎬頭來,刨開根兒看看吧!”

一句話,令我終生難忘,就如同一瓢冷水澆了個透心涼,心中的疑慮和興致頓時煙消雲散,心中泛起莫名的惶恐、失落和委屈。大人不回答也就罷了,為何如此兇狠對我?後來,我才漸漸明白,這裏不是我的家,既然不受歡迎,就多幹活,少説話,學會看人下菜跌,別問那麼多為什麼?免得招人嫌、討人厭。難過了,想家了,就偷偷站在街口的高台上,拼命向着遠方呼喊媽媽。小小年紀,因生長環境的突變,家庭愛的缺失,將許多困惑埋藏於心底,久而久之,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直至學生時代,在老師給我的操行評語裏,還頻頻出現“性格孤僻”的字樣,直至影響了我後來一生的發展。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來不得半點兒虛假、拔高和浮躁。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家長必須俯下身來,靜心聽取孩子的心聲,認真回答他們的“為什麼”?與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無窮奧妙。在大人眼裏,也許就是芝麻大點兒的小事,荒唐、幼稚、可笑,但在孩子的內心世界,無限神往,勝過於天。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那就應該盡到啟蒙教師的職責,不要為孩子的“為什麼”而煩惱,不要把愛發問的孩子拒之千里之外,而要將其問題視為家庭共同探討的課題,一起來研究,共同去探索。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父母科學、虔誠、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學會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努力去學習,仔細去觀察,潛心去研究。大千世界,奧祕無窮,探索者,需要飽滿的求知慾望,需要持久的學習熱情。父母的關愛、真誠和耐心,就是維繫孩子踏上人生成功之路的原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