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學生保健>

逆反期的孩子應如何教育

學生保健 閲讀(2.19W)

逆反期的孩子應如何教育

逆反期的孩子應如何教育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產生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整天不想回家,不願與家長説心裏話,交換想法,做事比較任性。而許多孩子卻説,父母一天到晚嘮嘮叨叨,煩死人了,規定這不許,那不準,真討厭。顯然,家長和子女在“對着幹”。

專家介紹,從國小進入中學,對孩子來説是一個飛躍。他們認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一方面他們想擺脱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這個時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經驗,又極其要求自尊,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無微不至地“關懷” ,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自尊心,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那麼,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瞭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國中的孩子,隨着接觸範圍的擴大,知識面的增加,內心世界豐富了,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有時與父母的價值觀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對,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於是就在同齡孩子中尋找共鳴,父母也變得不那麼親近了。此時,如果父母不瞭解子女的這種心理、生理變化,一味簡單、生硬地管教,就會迫使子女產生反抗情緒和行為。

事實上,逆反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家長知道了“ 心理斷乳” 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希望子女能實現自己想實現,但沒有實現的理想。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這樣一來,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獨立,矛盾必然產生,反抗行為在所難免。 反抗形式多種多樣,有的不與父母交談,有的與父母陽奉陰違,有的離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循循善誘 因勢利導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從總體上講,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專家建議,家長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慾望,是求知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