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初生嬰兒 護理新生寶寶的妙招

嬰幼兒 閲讀(4.97K)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長大,但是照顧寶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還要多多瞭解一些初生嬰兒的常識哦!初生嬰兒護理該怎麼做呢,初生嬰兒打嗝是常見的事情,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究竟該怎麼做吧,看看你們平時都做對了嗎?

初生嬰兒 護理新生寶寶的妙招

目錄

1、新生寶寶護理謹記的要素 2、新生寶寶營養攝取的途徑

3、初生嬰兒的怪現象 4、護理新生寶寶必知的事情

5、初生寶寶洗澡的要領 6、新生寶寶換尿布的注意事項

7、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8、新生寶寶怎麼照顧

新生寶寶護理謹記的要素

一、温度和光線

新生兒對外界温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室內温度適宜保持在25~28攝氏度。盛夏要適當降温。室內的光線不要太暗或者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裏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二、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釐米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側卧,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餵養後 多采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卧位時,應該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 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卧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 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餵養。

三、從嬰兒糞便看健康狀況

嬰兒大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常能反映其胃腸道的健康和病理狀態,故觀察或檢查嬰兒糞便極其重要。

胎便:新生兒出生3日內排的胎便粘稠,色黑綠或深綠,無臭,若餵養充分,2~3日即轉為正常的嬰兒大便。

母乳餵養兒的糞便:母乳餵養兒的糞便呈黃,黃綠色或金黃色,均勻呈膏狀,或帶少許黃色糞便顆粒(脂肪小塊),有酸味不臭,排便次數較多。

人工餵養兒的糞便:糞便呈淡黃色或灰黃色,較幹稠,臭味明顯。每日1~2次。如果大便呈水樣,也許是病理狀況。如果臭味較濃説明蛋白質多孩子消化不好,如果糞便泡沫較多説明嬰兒對糖消化不良或是奶中糖含量較多,發酵比較旺盛的緣故。

混合餵養兒的糞便:用母乳或奶粉餵養的嬰兒若同時加澱粉類食物,大便可能增多,稠度稍減,呈暗綠色,臭味加重;若加食蔬菜水果等,大便外觀近似成人糞便。

糞便顏色異常:糞便排出綠色糞便且次數增加説明腸蠕動增加了1也許奶量不夠2是嬰兒體內有輕度炎症,要進一步觀察或看醫生。如果排出白色糞便,常常提示嬰兒膽道不通,膽汁排不到腸內,如伴有皮膚髮黃應及時就醫。

四、新生兒出生後什麼時候開始哺乳

以往主張讓產婦及剛出生的新生兒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要求正常新生兒一般在生後6—12小時,早產兒甚至更晚。現在人們認識到,這種主張是片面的, 不利於小兒的健康,晚餵奶的新生兒黃疸較重,有的發生低血糖,使腦部受到損傷,有的發生脱水熱。而且許多中外心理學家發現,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小時是個敏感 期,且在出生後20—30分鐘的吸吮反射最強。如果此時沒有得到吸吮體驗,將會影響以後的吸吮能力;專家們還認為,新生兒出生後母子接觸時間越早、越長,母子間的感情越深,嬰兒的心理髮育越好。因此主張應讓新生兒在出生後1小時內,就開始伏在母親的胸前吸吮乳頭。所以孩子應在出生後儘早吃到母乳。

五、注意保護臍帶

不要隨便打開臍帶的包紮繃帶,保持繃帶乾燥、清潔,若發現有血液滲出現象,應立即請醫護人員重新包紮。

六、注意清潔衞生

新生兒皮膚表面有一層胎脂,有抵抗風寒和潤滑皮膚的作用,不要急於洗去,1~2天后,胎脂就會被吸收。給新生兒擦身時宜自上而下地擦,洗完後在腋 窩、皮膚褶皺處抹上熟的食用油脂。當臍帶脱落後,可給嬰兒洗澡,水温不宜太熱。應儘量在餵奶前1~2個小時洗澡,並防止水滴進入耳道內。嬰兒的衣物和尿布 要柔軟衞生,並勤洗勤換,不要用鹼性太強的洗衣粉、肥皂等洗衣物。

七、注意家庭成員健康

與孩子接觸較多的家庭成員,其身體健康與否,對嬰兒的健康至關重要。患有結核、肝炎、痢疾等傳染病者,不可接觸嬰兒,以免傳染。

小編總結:此外,嬰幼兒排尿有個特點,就是一旦開始就難以中斷(除非突然受到驚嚇),如果尿流斷斷續續,或排尿時出現疼痛、哭鬧等情況,均應及時到醫院找醫生檢查。

新生寶寶營養攝取的途徑

寶寶第一次睜開眼睛、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呀呀學語、第一次歡快地舞動小手和小腳,都讓爸爸、媽媽們激動不已。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其中孩子出生頭半年的營養攝取非常重要。那麼,新爸爸、媽媽們就得馬上開始行動,掌握相關的營養知識。

A母乳餵養

新生兒主要是母乳餵養。母乳(尤其初乳)是嬰兒最佳天然營養品。餵奶時間不固定,一般每隔三個半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鐘左右;初乳非常珍貴,應讓新生兒儘量多次吸吮。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的好處有:

1.營養均衡:母乳具有孩子6個月以內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幾乎所有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6、鈣、鐵、鋅等。

2.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母乳中各種營養成分都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並能減少食物過敏發生;此外,不同時期母乳的營養成分有所不同,能很好的滿足生長髮育不同時期孩子的營養需求。

3.能夠預防孩子感染:母乳(特別是產後5天內分泌的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增加嬰兒的抗感染力。

4.能促進親子關係和發育:母乳餵養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最佳途徑。

5.最省錢、方便。

6.鼓勵完全母乳到生後4個月。

7.注意:建議從生後15天開始適當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D。

B人工餵養

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況下,應採用鮮牛奶或經衞生部門許可出售的奶粉、配方奶粉,按指定食用方法餵養。每天喂6~7次,每4小時左右喂一次。

人工餵養應使用嬰兒配方奶粉,而不是牛奶。因為牛奶中含有過多的鈉、鉀等礦物質,會加重嬰兒的腎負荷;牛奶中的蛋白以乳酪蛋白為主,不利於嬰兒消化吸收。

嬰兒配方奶粉又稱為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或其他動物乳或其他動植物成分為基本成分,適當添加營養素,可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所需營養的一種人工食品。

C混合餵養

一般餵母乳後,可接着喂牛奶或配方奶粉(米粉),也可在兩次餵母乳間隔時喂。堅持每天保證喂三次母乳。

D喂水

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不需要喂水。人工及混合餵養可在兩次餵奶中間喂温開水,每天可喂2到3次,每次40毫升左右(可逐漸增多)。

E 輔食

4~6個月嬰兒開始有吞嚥非流質食物的能力,開始出牙。在這個階段單乳類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的需要,因此除堅持乳類餵養外,還應逐漸添加輔食。增加輔食原則是:從少到多、循序漸進。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對某些食物成分、特別是某些蛋白過敏,家長應格外小心。儘早抱嬰兒到户外活動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不管嬰兒是全部吃配方奶還是部分吃配方奶,選擇合適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家長應向醫務或護理人員進行諮詢。

新生寶寶的睡姿和睡眠習慣

睡姿注意

睡姿會影響新生兒的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新生兒的頭顱和身體的發育。伯斯馬丁專家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側卧,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餵養後多采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卧位時,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卧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餵養。

側卧特別需要注意不能一直偏左或一直偏右,要左右交替側睡,以防出現歪脖現象。

睡眠習慣

伯斯馬丁的護理專家在這裏提醒新生兒的家長,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於新生的成長和發育,在這裏分享給新生兒的家長幫助新生兒養成睡眠習慣的經驗:

1、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餵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或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2、白天不要讓孩子睡得太多,白天睡多了,自然晚上就不好好睡眠了。

3、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牀裏。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搖着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着他才能入睡。

4、不要讓嬰兒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讓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牀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

5、對4~6個月的嬰兒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

6、讓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隨着年齡的增加,孩子會變得貪玩而不願入睡,尤其是在哥哥或姐姐未入睡之前,他是不想睡眠的。但應該知道從剛剛會走的小孩到學齡前兒童,每晚的是睡眠時間應保證10~12小時。

7、孩子不宜睡軟牀,孩子還處於生長髮育之中,骨骼硬度較小,容易發生彎曲變形。如果長期睡軟牀,會由於睡覺時偏向一側,造成脊柱突向該側形成畸形。

8、睡覺前不應讓孩子興奮,應保持安靜,但可給孩子講一會書,唱只催眠曲或洗個熱水澡。睡前不應看電視或錄象節目。這會使孩子興奮,不利入睡。 每天在同一時間讓孩子上牀睡覺,這樣,孩子的生物鐘會自然調整過來。

9、每晚睡覺前讓孩子在牀上抱一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這些東西會有助於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尤其是當孩子半夜醒來時。但要保證玩具的安全性,比如玩具熊上面是否有鈕釦、帶子等易引起窒息 的東西。

10、檢查孩子是否蓋得太多或太少,太熱或太冷都不利於睡眠。渴了或餓了也不利於入睡。孩子也可能要求亮着燈睡或房門不要關得太嚴,留些縫隙。 避免讓孩子與父母一塊睡。當孩子要求或召喚時,不要去孩子的卧室,更不要躺在孩子牀上就寢。

應採取如下措施:每次對召喚的迴應都要等待幾秒鐘,並逐漸延長等待時間。讓孩子明白這是睡覺的時間,給他自己入睡的機會。讓孩子放心,你就在他身邊的不遠處。如果你不得不進入他的卧室,應離得儘量遠些,逐漸加大距離,直至你不用進入他的卧室,只用聲音就能使孩子安心入睡。

初生嬰兒的怪現象

怪現象1 總是緊攥着小拳頭

解密:很多新媽媽可能會感到奇怪,寶寶的拳頭為什麼總是緊握着的?這是因為,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屈肌的力量要強於伸肌。大約在寶寶三四個月左右,隨着神經系統的逐漸發育成熟,屈肌的力量會逐漸減弱,伸肌的力量逐漸增強,二者會逐漸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到那時,寶寶的小手也會呈現鬆弛自如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剛出生後不久,當你用手扒寶寶的手指時也能扒開,而且寶寶各個手指頭的關節活動自如,如果你用力扒也扒不開,或者寶寶手指關節不能活動就要引起注意。另外,如果4個月以後寶寶的小手依然時時刻刻都緊攥着,就需要去醫院看醫生。

2便便時憋紅臉

怪現象2 總是用力地“抻”胳膊“抻”腿

解密:寶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動作有很多原因,原因之一是:寶寶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自己排氣。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腸道發育還不完善,容易有脹氣的情況出現,無論是通過打嗝還是放屁的方式將脹氣排出,都會令寶寶感到舒服一些,而他“抻”來“抻”去的運動方式也有利於胃腸蠕動,加速脹氣的排出。

原因之二是:這是寶寶緩解快速生長給自己帶來不適的一種方式。剛剛出生後的一個月,是寶寶生長最快速的時期,正常情況下,寶寶在這段時間內會增長7~8釐米,除了骨骼在24小時不停地生長以外,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韌帶包括皮膚組織也在生長,這種快速生長會令寶寶感到不太舒服,“抻”胳膊“抻”腿就是寶寶緩解這種不適的表現。此外,3個月以前的寶寶還不會翻身,而“抻”來“抻”去也就成了寶寶自發運動的一種方式。

怪現象3 便便時憋紅臉

解密:寶寶排便時經常用盡渾身的力氣,同時小臉也會被憋得紅紅的,這主要是因為寶寶結腸以及肛門括約肌的排泄功能發育還不成熟,即使是在吃母乳時排出很稀的便便,也很費力氣。隨着寶寶腸道以及肛門括約肌的生理功能不斷成熟,排便會越來越順暢,到寶寶6個月左右,即使添加了輔食,寶寶排出逐漸成形的便便時也不再那麼費力。另外,寶寶在排便同時往往還在大量排氣,因此通常表現為憋紅了臉。

3呼吸不規律

怪現象4 呼吸不規律

解密:正常新生兒出生後,立即開始呼吸。由於新生兒的鼻腔、咽、氣管、支氣管均較狹小,胸部的肌肉尚不夠發達,肺部彈力組織發育也不完全,因此,新生兒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以腹式呼吸為主,而胸廓運動較淺,呼吸時肚子一鼓一癟,看起來好像是用肚子在呼吸。

根據這一特點,可以通過看寶寶腹部運動來數呼吸次數。新生兒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較少,但他們機體所需的氧氣量並不少,所以只好通過加快呼吸頻率來彌補每次吸入氣量的不足。正常新生兒每分鐘呼吸35~45次。由於新生兒呼吸中樞還不夠健全,所以會出現呼吸節律不規則,有呼吸深淺交替或快慢不均的現象,入睡後更明顯,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呼吸暫停超過20秒或者出現臉色發青、發紫的現象就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

怪現象5 全身脱皮

解密:這是大部分新生兒都會出現的現象,寶寶出生以前,都是泡在子宮的羊水裏,温暖濕潤,而出生以後,外界環境乾燥,加之皮膚表皮層和真皮層發育薄和結構疏鬆,更容易丟失水分,而此時的寶寶新陳代謝又比較旺盛,所以皮膚容易出現乾燥脱水,表皮層就容易脱落,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父母不必擔心,也可以在洗澡後給寶寶的全身塗抹滋潤的護膚油,保持皮膚的滋潤。隨着寶寶皮膚屏障功能的逐漸完善,這種現象就會得以緩解。

4睡覺時“一驚一乍”回頂部

怪現象6 睡覺時“一驚一乍

解密: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寶寶的大腦皮層發育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處理外界的刺激。

通常情況下,一個成熟的大腦,不僅能接收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同時會將這種刺激傳導到相應的器官進行處理。比如我們成人聽到雷聲立即會對這種聲音做出反應,“告訴”大腦,這是雷聲,不必太擔心。但在大腦皮層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寶寶雖然接收了外界的刺激,卻不能很好地將這種刺激傳遞給相應的器官並進行處理,反而是把這種刺激“泛化”了,也就是全身的肌肉都對這種刺激做出收縮的迴應,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一驚一乍”。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寶寶淺睡眠的時間較長也是原因之一,淺睡眠的時候,大腦皮層更容易感知到外界的刺激,並做出全身的反應,而成人的潛睡眠時間要明顯減少,出現“一驚一乍”現象的機率也很少。

怪現象7 大口吐奶

解密:吐奶是6個月以內嬰兒比較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胃與成人的胃不同。

寶寶的胃還是水平的,而我們成人的胃是垂直的,按照比較傳統的説法就是寶寶的胃比較“淺”。而且食管的括約肌發育也不成熟,這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胃食管反流”,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吐奶”。

當寶寶吐奶以後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將寶寶的小臉掰向一側,讓反流的奶液順着寶寶的嘴角流出來。切忌將寶寶立即抱起,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殘留在寶寶咽部的一部分奶液倒灌進氣管,嗆到寶寶。如果寶寶大口吐奶的現象比較頻繁,建議採取少量多次的餵奶方式,不要喂得過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吐奶現象的發生。約在6個月以後,隨着輔食的添加以及寶寶胃腸道發育成熟,吐奶的現象也會逐漸改善。

護理新生寶寶必知的事情

1.創造良好的衞生環境

寶寶剛出生不久,身體比較弱,抵抗力相對比較差,稍不注意就讓細菌乘機而入。因此家人在接觸寶寶之前一定要對雙手進行嚴格的消毒,防止細菌通過你的接觸感染到寶寶。同時應當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防止家裏過於沉悶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環境。另外,家長要注意為孩子勤換紙尿褲,以免出現尿布疹或者紅屁股的情況。

2.觀察寶寶的健康情況

寶寶剛剛離開媽媽的肚子,對外面的環境還沒有足夠的適應。所以寶寶會常常出現發燒感冒等情況。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要記得觀察寶寶的健康情況,以便能夠及時為寶寶提供幫助。一方面寶寶的呼吸管腔比較狹窄,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現氣道阻塞的情況。家長要時刻注意寶寶的呼吸情況。另一方面,寶寶出生後倘若長時間沒有排便,家長要請醫生檢查下是否有肛門閉鎖的情況以便及時做出應對。

3.注意矯正寶寶的睡姿

寶寶出生不久,其頭骨還沒完全定型,倘若受到長時間的擠壓,容易造成寶寶頭部外型難看。因此家長要注意不能讓寶寶長時間保持一個睡姿。家長要在一定的時間內為寶寶矯正頭部位置。另外,媽媽也要常跟寶寶交換睡覺位置。因為寶寶總是習慣將頭部朝向有媽媽的地方,倘若寶寶換位了,寶寶也會跟着換。

4.無需限制餵養時間次數

家長對寶寶的餵養一般來説都是按照寶寶的需要,不用刻意地限制次數以及時間。對剛出生的寶寶進行餵養有利於促進媽媽乳汁的分泌,為寶寶提供足量的乳汁。同時對媽媽的身體恢復也能起到一定的影響,而且母乳餵養對寶寶的身體也十分有益。

初生寶寶洗澡的要領

給初生寶寶洗澡,貌似比較棘手,因為初生寶寶看起來那麼小那麼脆弱。其實,只要把這個看似複雜的洗澡過程分解為一個個清晰的部分,寶寶的洗澡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頭皮清潔

小寶寶的皮膚一般是乾性的,他們乾性皮膚的頭皮也會有乾性、薄屑狀的皮膚碎片。這和頭皮屑無關,媽媽不必緊張。有一些寶寶頭皮上有厚厚的一層褐色覆蓋着,這就是所謂的“搖籃帽”。它會逐漸消退,媽媽不必刻意清理它。如果搖籃帽太厚,媽媽希望要清洗它,可以用植物油進行清潔,注意防止寶寶頭皮感染。

面部清潔

小寶寶不需要每天洗澡——每週三次就已足夠。從頭到腳的全身清洗能保持寶寶重要器官的清潔。由於他的免疫機能正在成長中,因此,要用温水為寶寶洗臉, 並使用小毛巾或者更柔軟的紗布團。在小寶寶能吃固體食物前,他的臉都不會很髒的。有時,用奶瓶餵哺寶寶時,乳汁會從寶寶嘴裏溢出,流到小脖子上,要及時擦 拭寶寶下巴和脖頸上的乳汁。寶寶的頭部和脖子容易出汗,注意用清水清洗,避免痱子的出現。

保護眼睛

初生寶寶的各種器官功能都在成長中,寶寶眼睛的瞬間反射以及淚腺分泌功能也在逐步成熟,給寶寶洗澡時,要避免給寶寶使用沐浴液與洗髮液。事實上,用清水為初生寶寶洗澡是最好的。

為寶寶清洗眼睛周圍區域時,可以使用紗布團蘸温水輕輕按壓。注意兩隻眼睛用不同的紗布團擦拭,以防眼病互相傳染,例如沙眼或結膜炎。

關注小耳朵

寶寶小耳朵能自動清潔,媽媽千萬不要用棉花棒清潔小耳朵裏面。給寶寶洗臉後,用幹紗布團輕輕按壓淨耳朵邊的水跡。

寶寶也會有耳屎,這是正常的。如果媽媽看到寶寶耳朵裏有液體流出,一定要帶寶寶及時去醫院,這可能是感染、發炎的症狀。

手指清潔

初生的寶寶就可能有長長的指甲,媽媽應當為寶寶修剪指甲,以免他抓傷自己。為小寶寶修剪指甲所用的工具,最好是專用的圓頭指甲鉗以及特製的嬰兒修甲刀。如果小寶寶總是不停地晃動胳膊,可以趁他睡熟時進行。寶寶洗澡後是為其修剪指甲的好時機,要知道,温熱水把寶寶的指甲也泡軟了呢。

私處清潔

男寶寶在半歲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為大約四歲左右包皮才和陰莖完全長在一起。過早的翻動柔嫩的包皮會傷害寶寶的生殖器。同樣,媽媽也不要過早地清洗女寶寶的生殖器外側,以免弄破寶寶柔嫩的皮膚,幼小寶寶的生殖器有自動清潔的能力。

防止尿布疹

要注意定時察看、更換寶寶尿布,保持寶寶小屁股的乾燥與清潔。如果使用棉布質地的尿布,在清洗時不要使用洗衣粉類的化學品。每次為寶寶換尿布潔淨小屁股後,不要立刻換上尿布,可等待寶寶的小屁股自動變幹。含有鋅的護臀霜、蓖麻油以及金盞草膏都能緩解寶寶的尿布疹。為寶寶護理小屁股時,注意避免使用肥皂或者其他含有酒精以及香精的清潔用品。

新生寶寶換尿布的注意事項

一般來説,在白天,寶寶宜使用傳統的尿布片,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紙尿褲。到了晚上,考慮到能讓孩子安穩睡覺,這時可使用紙尿褲,既方便又省事。外出時,為了方便,也可考慮使用紙尿褲。給寶寶換尿布有9個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一、換尿布有哪些注意事項

更換過程中,除了要按照步驟來,父母們還需要注意到以下的一些事情,這樣不僅能保證安全地給寶寶更換到尿布,而且往往能事半功倍。

1、充分準備:在換尿布前將乾淨的尿布,尿布桶,護膚柔濕巾,護臀膏等準備好,以備更換尿布時使用。

2、固定地更換平面:將寶寶平放於地板、牀或小桌上,使其感覺舒適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要時刻用手保護寶寶的身體以免摔傷。如果選擇桌面,請最好保證桌面的高度和你腰的高度一致。

3、寶寶的安全保護:請確保換尿布的全過程,你的手始終託撫着寶寶,以防寶寶在換尿布的過程中從牀或桌面上滾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與寶寶親密接觸:把幫寶寶換尿布的過程變成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時間,通過撫觸,親吻,交談會使寶寶都倍感親切與愉悦。

5、尿布更新:握住寶寶的雙腿,將其高抬,使寶寶的臀部稍稍離開尿布,迅速撤換尿布。

6、使用嬰兒護膚柔濕巾:最初的幾個月,寶寶的嬌嫩肌膚對一次性尿布中的護臀膏和潤膚露成份是比較敏感的,因此在此階段可清潔的,柔軟的,温暖的尿布片是最佳的選擇。等到寶寶稍微大一些,可使用一次性尿布或兩種尿布同時使用。

7、徹底清潔:打開尿布,用柔軟的棉籤或護膚柔濕巾輕輕擦拭寶寶的陰部和臀部。由於女孩特殊的生理特點,在為其擦洗陰部的時候,正確的方法應是由前向後,以減少污物進入陰道的機率。而男孩則確保所有皺摺處都被清潔到。此外,在清潔包皮時要特別的小心。同時為了避免在更換尿布過程中寶寶會發生小便,可使用柔軟的紙巾將寶寶的陰莖暫時包裹起來,更換後再將紙巾拿開。

8、防止尿布疹:如果寶寶得了尿布疹,可使用護臀膏在寶寶的臀部建立一層保護膜以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和過敏。

9、尿布安全性:這完全取決於您使用一次性尿布還是尿布巾。根據不同尿布的特點來為寶寶更換一次性尿布:尿布的前後有拉扣用於調整尿布的鬆緊。尿布包裹的過緊會使寶寶不舒適,過鬆會造成污物的滲漏。尿布巾:安全的尿布巾帶有別針可調節尿布的鬆緊。需要注意的是要隨時留意別針是否扣緊以防傷害到寶寶。

二、如何正確使用尿布

如果你們喜歡老式尿布,在給孩子墊的時候,應該在最容易尿濕的地方墊得厚一些,而不要把孩子的兩腿之間塞得滿滿的,把兩條腿叉開老遠。

一般在使用三角尿布時,先將尿布放在新生兒的身體下面,尿布的底邊放在新生兒的腰部,然後將尿布下面的一個角從新生兒的兩腿之間向上兜至臍部,再將兩邊的兩個角從身體的兩側兜過來,最後再用別針將尿布的三個角別在一起。用三角形尿布時,大小便不易流到外邊,但是用別針來別住尿布有一定危險性,萬一滑脱張開,會扎傷新生兒。

在使用長方形尿布時,先將尿布從新生兒兩腿中間騎跨上來,穿入新生兒腰部的一根鬆緊帶中,而將尿布固定,但這種做法不可取,這樣的鬆緊帶會在腰至腹股溝之間來回摩擦,有時會令該處的皮膚擦破,嚴重者形成一條深的傷口,很容易發生感染。

最好是長方形尿布和三角形尿布同時使用。首先將長方形尿布放在三角形尿布之上,再將長方形尿布和三角形尿布的一個角,向上兜至新生兒的腹部,最後將三角形尿布兜過來,在新生兒腹部打結,以固定尿布。這時所用的三角形尿布可薄一些,僅用兩層即可。

如果嬰兒總是把尿布尿透,並且把牀浸濕,就需要使用兩塊尿布,或者加一層塑料墊。如果把第二塊尿布也像第一塊那樣給孩子墊上,就會顯得太厚。所以,你可以像系圍裙那樣給孩子圍在腰上,然後再用別針別住。你還可以把第二塊疊成長條,順着墊在第一塊中央。

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新媽媽給寶寶餵奶,最怕寶寶沒吃飽,僅從寶寶吃奶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是不正確的,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第一招:看體重

用嬰兒體重增加的情況和日常行為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是比較可靠的。如果寶寶清醒時精神好、情緒愉快,體重逐日增加,説明寶寶吃飽了;如果寶寶體 重長時間增長緩慢,並且排除了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則説明通常認為寶寶吃飽的時候他並沒有吃飽。

第二招:聽哭聲

哺乳時,寶寶長時間不離開乳房,哺乳後,寶寶啼哭,這是他吃飽的表現。

第三招:看吃奶方式

寶寶吃過奶後能安靜地睡覺,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鬧。或有時猛吸一陣,就把奶頭吐出來哭鬧,體重不增加,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如果吃奶時很費勁兒,吮吸不久便睡着了,睡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或有時猛吸奶,這也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第四招:看排便

大便不正常,出現便祕和腹瀉。正常大便應為黃色軟膏狀。奶水不足時,大便會出現祕結、稀薄,發綠或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各位新爸爸新媽媽,初為人父人母肯定是不容易的,點滴喜悦在心頭,照料寶寶心也愁,小編就帶着大家來學習,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哦!

新生寶寶身體弱 常見疾病有四個

對於沒有過任何帶孩子經驗的新手媽咪們來説,新生兒疾病她們也是一竅不通,因而也就不知道如何預防和看護孩子。當孩子真的遇到一些意外的病情時,她們自己都嚇傻了就跟別説照顧孩子了。因此,媽咪們有必要提前瞭解一些新生兒易患上的疾病。

1.化膿性腦膜炎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新生兒疾病,一般情況之下死亡率很高,對新生兒的危險很大。大多數新生兒在正常情況之下不會患上這種疾病,因為它和敗血症有關,產前前後發生化膿性腦膜炎都可能導致孩子死亡。早期症狀為尖哭,易驚,激動,之後跟着不哭,目光呆滯,出現暈迷。新生兒出生之後,家人發現異常要馬上就疹,不能有所耽擱,有時遇上此類疾病就是和時間賽跑,耽擱的越久,救治的機率就越渺小。

2.新生兒結膜炎

新生兒結膜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新生兒眼部疾病,是因新生兒的淚腺沒有發育好而引起的病菌性感染所造成的眼部疾病。需要家長對孩子的眼部清潔到位,如果發孩子眼部有紅腫,孩子出現不適,眼睛有眼屎等症狀就要就醫,醫生會開出眼藥水給孩子滴,滴了之後孩子的病情就會得到很快的緩解。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新生兒疾病,家長不必要過於擔心害怕,經過治療就可以痊癒。

3.新生兒濕疹

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的皮膚保持乾燥就不會出現新生兒濕疹,卻不知道越是過於乾燥的皮膚越有可能因過敏而導致濕疹。一般情況之下新生兒濕疹多發於孩子的面部兩側,前額,下顎等部位,紅色疹,有時有黃色分泌物。過些時間濕疹會自行痊癒,對新生兒健康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如果嚴重的情況之下最好是就醫。

4.新生兒驚厥

新生和驚厥在民間又叫小孩子抽風,是常見的新生兒症狀。尤其是不足月的早產兒更是容易發生新生兒驚厥,些症狀大多是新生兒重大疾病的前兆。如果新生兒頻繁地發生驚厥,大人要馬上引起重視,及時送醫。有些家長因為不瞭解相關厲害性,以為沒有什麼,耽擱了最佳治療時間,對新生兒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總之,家長對一些常見的新生兒疾病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遇到問題時才能處變不驚,及時做出判斷,送醫治療,有助於新生兒的健康成長。

對新生寶寶不可以做的5個動作 重則危害孩子性命

對於初為人父人母的新手父母來説,孩子身上的很多祕密都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正是因為沒有經驗,爸爸媽媽們才會去做一些錯誤的小動作,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了不利影響。也許父母是出於一片好心,但一些護理誤區卻給孩子帶來了傷害,這樣子的誤區家長可千萬不能進哦!

1、給新生兒擠乳頭

新生兒出生一兩天之後,女嬰的乳頭會出現紅腫並伴有類似流膿一樣的物質,不少媽媽都嚇了一大跳,想着要給寶貝擠掉膿才能更快康復,於是就動手給孩子擠乳頭。

如果父母這樣做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女寶寶受到母體激素的影響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三兩天就會自然消失,無礙寶寶的身體健康。反而父母越是去擠,越容易誘發細菌感染,從而導致乳頭受損,對女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2、為新生兒擦馬牙

小寶寶生下來之後,細心的媽咪或是父親可能會發現在孩子的牙槽上有一排或是幾顆米粒大小的米白色的小顆粒,像是小牙又不是。在民間,這種現象俗稱為馬牙,一般會在寶寶出生數週或是數月內自然消失。

如果家人用利物或是指甲等去擦試的話,很容易就會擦破幼嫩的皮膚,導致細菌感染,發生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等,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新生兒的口腔防護很重要,父母如果稍不注意就會導致寶寶出現口腔問題,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甚至不喝奶,對健康影響大,所以新手父母切忌給寶寶擦馬牙。

3、刺穿螳螂嘴

新生兒出生一兩天後,會發現孩子的嘴邊或是臉頰處有一些隆起的脂肪顆粒,像墊子一樣,民間叫“螳螂嘴”。不要小看螳螂嘴的作用,它們能有效地幫助孩子順利吮吸。但有些地方的老人家覺得孩子長螳螂嘴不好,要用東西挑破或是刺破,在挑和刺的過程中就可能導致孩子嬌嫩的皮膚被細菌感染,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疾病傷害,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剃胎毛眉毛等

很多地方都有在新生兒滿月當日給孩子剃光頭的風俗,同時還會一併剃掉眉毛和睫毛。其實孩子的胎髮和眉毛、睫毛在孩子過小的時候是不宜剃的,因為剃刀很鋒利,一不小心碰到就可能傷害到孩子的皮膚。另外,胎毛能很好地保護孩子的頭部,如被風吹,被蟲子咬到等等,剃光頭之後頭髮這道保護屏障就沒有了,孩子也就又危險了幾分。眉毛和睫毛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再剃也不。

5、經常給寶寶洗澡

為了保持寶寶身體的清潔度,不少媽媽樂意於給寶寶洗澡,有的甚至一天吸上兩三次。其實,這種看似正確的方法並不科學。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經常洗澡反而對他們的皮膚產生危害,況且在洗澡時媽媽還要給寶貝抹上沐浴露或者肥皂,這些化學產品更是傷害重重。因此建議不要給孩子過度洗澡,特別是在冬天,經常洗澡反而容易感冒。建議冬天每個星期洗兩次,夏天每個星期洗三次。

新生寶寶怎麼照顧

1、母乳餵養:母乳是媽媽為孩子準備的寶貴財富不但是滿足小兒生理需要和增強抵抗力的最佳營養品,通過吸吮媽媽的乳汁,小兒既經歷着由飢到飽的生理體驗,也經歷着舒適安全的心理體驗,哺乳時母子間的接觸和聯繫,既是情感發展的基礎,也是智力發展的良好方式。

2、保暖:新生兒體温調節能力差,環境温度不合適,會造成體温升高或降低,影響生長髮育。保暖合適的標誌是臉色紅潤、手足温暖,不出汗,吃睡正常,腋下體温36.5-37.3℃,在沒有疾病的前提下,體温超過37.5或低於36℃,都説明保暖不當。

3、襁褓、衣着寬鬆:上身可穿無領斜襟衫,下身用單子齊腋下鬆鬆包裹,胸部以成人的手能插入為宜,應能保持雙腿呈捲曲狀態。傳統的蠟燭包弊端很多,會使胸廓和四肢活動受限,甚至造成髖關節半脱位。

4、預防感染:新生兒感染的預防,除注意環境衞生和個人衞生外,要特別注意保護臍部清潔乾燥;

5、及早發現疾病:由於生理特點的影響,新生兒有病,常常症狀不明顯,不典型,不易察覺,如果不愛吃奶、哭聲不響亮,常是疾病的先兆。

6、親子交流:新生兒不僅需要充足的乳汁、清潔的尿布、温暖的搖籃,他們對媽媽的臉和與媽媽肌膚接觸有偏好,喜歡有生命的東西,睡足餵飽後和在穿洗過程中,要和他説説笑笑,扶摸撫摸他的肌膚,逗逗他愉快的應答,這些刺激,能給他未來性格注入豐富完善的營養,促進智力的發展。

結語:寶寶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不僅是飲食方面,還有生活中的每個細節!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初生嬰兒的護理常識,能夠幫助大家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小編希望每個寶寶都可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