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小孩發燒怎麼辦 這些方法有效給孩子退燒

嬰幼兒 閲讀(8.09K)

相信很多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最嚴重的就是發燒一直不退的現象。那麼小孩發燒怎麼辦?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的給孩子退燒呢?今天本站的小編就來介紹給你一些有效快速給孩子退燒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小孩發燒怎麼辦 這些方法有效給孩子退燒

目錄

1、小孩發燒的原因 2、小孩發燒怎麼辦

3、4個家庭日常退燒方法 4、老中醫推薦三種退燒偏方

5、5個常用的退燒穴位 6、5種物理降温方法有效退燒

7、孩子發燒的防治方法 8、10種治療發燒的食療方

小孩發燒的原因

非疾病因素

小孩體温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比如温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分攝取不夠、水分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等等。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若寶寶的體温呈現不穩定狀態則應考慮患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讓給醫生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多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較大的寶寶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少部分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需要以手術治療。

呼吸道和胃腸道疾病是造成發燒的主因

現在到呼吸科來看病的發燒患兒數量很多,發燒病例在門診中已經佔到了1/2到2/3,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都可能造成夏季發高燒。因為吃了不潔食物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也會發燒,同時還有噁心、嘔吐等一些胃腸道反應。

在呼吸道感染中,除了比較普遍的疾病外,皰疹性咽炎最近有抬頭的趨勢,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病毒引起的,大多會出現感染,患兒的口咽部會有一些小皰,再發展下去就會變成潰瘍,因為潰瘍會感覺比較疼,所以孩子經常會哭鬧,較重的還影響進食、進水。另外,由於潰瘍,所以可能合併細菌感染,短的燒三五天,長的要一週左右才能退燒,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希望一天就把體温降下來,恢復需要一定時間。

在胃腸道疾病中,痢疾應該得到重視,它也是一種腸道病毒的感染,有很多種類型,普通的沒有什麼問題,吃點藥就好了,可是如果孩子得了腦水腫型的或是休克型痢疾就比較嚴重,腦水腫型的會抽風,休克型的則一下變得臉色蒼白、休克,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夏天孩子出現高燒時,如果伴隨着精神不好,噁心、嘔吐最好注意一下大便,不要把痢疾這種病漏掉了。

注意衞生不貪涼會減低發燒的可能

夏天天氣熱,為了讓孩子舒服,家長一般愛用空調降温。但孩子對內外温差的調節能力還不是很健全,所以在夜間貪涼,把温度調得太低了或被子蓋的不好就容易感冒發燒。還有的家長為了省電,可能也較少開窗,造成室內空氣的不流通,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危險,所以,在夏季使用空調時也要開窗通風。

飲食方面也不能讓孩子貪涼,孩子一般都好吃冷飲,這時要幫助孩子剋制,不要一下子吃很多涼的東西。同時注意衞生,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乾淨,給孩子經常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腐敗的食物千萬不能吃。

不要一發燒就要求輸液

醫生提醒家長,在孩子生病後有的家長非常急躁,一發燒就讓醫生給孩子輸液,其實是不對的。因為輸液針對細菌型的感染比較有效,而且對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更有效,這時選擇抗生素輸液可以進行較快的治療,但普通的細菌型感染吃點藥就足夠了,儘量不要輸液。在孩子發生病毒感染時更多的是靠自身抗體來抵禦,藥物只是起輔助性作用,醫生一般都是用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對症治療,雖然現在有一些抗病毒的口服或靜脈注射類藥物,但是療效並不明顯,所以,病毒感染時沒有必要輸液。輸液越多,發生藥物過敏的機會就越大,這比打針吃藥都要受罪。

降低孩子體温不能“教條”

在照顧發燒的孩子時,首先就是把他們的體温進行控制,不要讓他們燒得太高,1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吃退燒藥,只能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來進行,所以,應該把包孩子的被包和衣服打開,必要時用空調調節一下室內的温度,但不要用風直吹。給孩子用毛巾蘸温水擦擦身體,用温水洗洗澡也可以。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吃藥,但是也要在38.5℃以上的時候再吃,如果孩子只是有點發燒並沒有其他不適,也用不着非要在短時間內把體温降下來,尤其是發燒原因還沒確定的時候。因為人的體温升高也是人體抵抗外來細菌、病毒侵入的一種有效方式,體温每上升一度,抵抗力就隨之增加,所以,不查病根的單純降温對孩子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降低機體的抵抗能力。

哪些常見病容易導致高燒?

1、急性鼻竇炎是臨牀最常見的高熱性疾病,鼻腔粘膜表面的上皮細胞有纖毛系統,纖毛在不停的擺動以清除粘附的病原,在粘膜表面的粘液層還有很多吞噬細胞遊走,隨時準備消滅入侵的病原菌。鼻咽部集中了三組淋巴結,一般的細菌和病毒很難感染鼻竇。能夠感染鼻竇的病原菌,要麼毒性強要麼數量多,這就決定了戰爭的激烈,戰鬥越激烈,體温就越高。急性鼻竇炎的最初表現不一定是鼻子堵和流鼻涕,而是頭疼、嘔吐、高燒,檢查會發現鼻竇部位有壓疼,嗓子不一定紅腫明顯。

2、化膿性扁桃體炎,是由鏈球菌感染所致,檢查扁桃體有化膿,嗓子不一定疼,化驗檢查白細胞高,容易診斷,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熱性疾病。

3、皰疹性咽炎,是由流感嗜血桿菌或者溶血鏈球菌感染,主要表現是咽痛,高熱,檢查白細胞一般很高,給與抗菌素治療效果好。每年春節可以有小範圍流行。

4、皰疹性咽峽炎也是常見的發熱性疾病,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有一定的流行性,主要表現是咽峽部有皰疹,疼痛,吃東西困難,化驗檢查白細胞不高,沒有特效藥物,病程5-7天。柯薩奇病毒容易導致心臟的損傷。

5、中毒性痢疾,一般痢疾表現的是肚子疼和拉肚子,而中毒性痢疾表現的是高熱、精神差,面色發灰、發黃,病情嚴重者24小時會出現中毒性休克,化驗檢查白細胞會很高,可以肛管取便檢查,大便裏有紅白細胞。一般多發於夏秋季,隨着衞生條件的好轉,現在發病越來越少。

6、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散發,臨牀特點是高熱、扁桃體腫大,扁桃體上有模樣化膿、頸後淋巴結腫大肝脾腫。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者增高,單核細胞增高並伴有異形淋巴細胞(>10%)化驗抗EBV IgM陽性,病情嚴重者可以造成肝臟和心臟不同程度的損傷。

7、幼兒急疹,是由幼兒急疹病毒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多發於6-9個月,突然高燒,沒有其他症狀,一般體温會在39℃-40℃之間,三天後熱退,全身出現紅色皮疹。沒有特殊治療。

8、川崎病,是2歲以下常見的高熱性疾病,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可以長期發燒,臨牀表現也比較典型,粘膜充血和皸裂,皮膚有紅斑和紅疹,淋巴結腫大,第五天還會出現四肢指端的腫脹。

孩子發燒怎麼辦?

1、孩子發燒即使找到了最可靠最高明的醫生,也並不是説不管什麼發燒,看一次病、打一針就退燒了病好了。有些病,尤其是病毒感染的疾病,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把它克服消滅。碰到這些病,小兒科醫生們也只有告訴你這是什麼病,要燒多久,愈

後如何,再給你一些小兒護理方法和注意事項,不使他發生嚴重的合併症,使病程順利過去。但有些家長們對醫生們希望過高,對小兒疼愛如命,恨不得一針見效,萬一這個醫生不能如願,馬上又去找第二個醫生,甚至第三個第四個醫生,等這些醫生都沒有辦法在一定時間內將退燒退掉,便又去最貴的醫院花最高的費用去解除心中的焦慮與困擾。正好這時病程也快到好的時候了,燒也該退了,這個最貴的醫院也就成為最好的醫院。或者有些鄉村醫生會給孩子使用靜脈激素,雖然高熱退下去了,但也許掩蓋或者加劇了病情,比如粟粒型結核。

2、對於一些病毒感染,有其固定的病程和發熱時間,比如麻疹,典型的麻疹需要高燒4-天疹子出來以後才會退燒,幼兒急疹也是需要高燒3天才會退燒,任何好的醫生也不能使他的温度退掉或縮短髮燒的過程。

3、對於細菌感染的發燒,由於抗生素的應用,都會因病源細菌的被消滅而獲痊癒,發燒過程也就會縮短。例如傷寒,從前非要三四個星期才能退燒。但是也因為這些抗生素或化學藥劑是消滅細菌的利器,人們也就毫無限制的使用,不管是不是細菌感染,不管是那種細菌感染,反正小兒一有發燒,就使用一種或幾種抗生素,第二天再換一種或另加一種。這樣會使細菌出現耐藥,長此以往,超級細菌就會出現。

4、退熱方法的選擇:出汗當然是散熱的最好方法,最快最有效。但要注意脱水現象,宜小心利用,最常用的就是退熱藥。

其次使表皮血管流量增加,也是放散熱量的好辦法,可以用温水拭浴,使表皮血管擴張,或者用温水加一點酒精,但只用酒精拭浴比較危險,以來酒精揮發比加快,孩子容易寒戰,也容易導致孩子通過皮膚吸收酒精。

再次就是周圍環境温度不可太高,空氣要流通,可用電扇但不要直接吹到病兒身上,室內濕度低一點,病兒少穿點衣服少蓋厚被子,這都可使熱量放散增加,但要注意別使小兒發冷打顫,以免產生反效果。最後就是多飲温水,這既可使小兒退燒,又可預防脱水現象。若是高燒不退,又無法喝水解決,就要用靜脈灌注液體到小兒體內以補充水分。通便也是退熱的很好選擇,通過通便可以帶走大量積熱,可以使用開塞露,也可以通過鹽水灌腸的方法,後者需要在醫院護士執行,但也更有效。

4個家庭日常退燒方法

1、退熱貼

通常見來看感冒發燒的寶寶,頭上都貼着一塊退熱貼,體檢時有時發現胸口還貼有一塊,更誇張的腋下也各有一塊。其實,退熱貼的退燒效果是很有限的,其安慰家人的作用大於治療寶寶發燒的作用,所以如果寶寶貼了不哭鬧,很安靜,那我也不反對貼的。

2、酒精拭浴

這個我明確反對!!並非每個寶寶發燒都適合用酒精拭浴,且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比如濃度的配製、拭浴的部位等。如寶寶高燒時四肢冰涼還用酒精刺激,可能會導致寒戰,寶寶也痛苦。搽得越多皮膚吸收得越多,你不會只是為了退熱而讓寶寶喝酒吧?

3、冰敷

這是最價廉物美的方法,可以接受。但並不是每個寶寶都喜歡。

4、藥物降温

這是目前最有效的退熱方法!只要按説明書正規,不過量使用,副作用的發生是很少的。

專家解答12招科學地應對孩子發燒

一、物理降温須知3個要點

1.分發熱不同階段科學為寶寶降温

Q:看電視劇《辣媽正傳》的時候,我看到裏面有個情節:孩子發高燒了,婆婆就説要穿厚點蓋被子出一身汗就沒事了,而媳婦不願意,説這個穿得太厚熱量散發不出去,不僅不給寶寶穿得太多,還給他用冷水擦臉和手腳。請問醫生,這兩種做法哪種才是正確的呀?為什麼呢?

A:都不完全準確。分發熱不同階段進行處理會更合適:體温上升期,發熱寶寶感覺冷,此時不宜使用冷水擦身,要多飲水,退熱貼,或冰敷頭部,手腳涼的寶寶給予手腳保暖,改善末梢循環;持續高熱期,寶寶感覺很熱,可予冰敷頭部,温水擦浴、多飲水排尿排汗、温水洗浴等體温超過38.5度,可予退熱藥口服處理;退熱期,寶寶出汗,要注意補充水分,及時換汗濕的內衣褲等;所以,監測發熱寶寶的體温變化是十分重要的。

2.不建議酒精擦身降温,可冰敷前額頭部降温

Q:現在好多説法都被推翻了,以前説小孩發燒用酒精擦身降温,現在又説不能用酒精降温。這到底能不能給孩子酒精擦身降温呢?聽説也不能用冰袋降温,請問醫生,孩子發燒了,合適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A:第一,由於酒精可通過皮膚吸收,所以不建議酒精擦身降温;第二,可以用冰敷前額、頭部;第三,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浴、室温相對恆定在舒適温度(22℃-26℃)、多飲水排尿排汗、温水洗浴等。

Q:夏天發燒用冰塊冷敷降温説得過去,可是冬天天氣那麼冷,還要用冰塊冷敷嗎?這冬天用冰塊冷敷,或者不給孩子穿厚一點,這孩子着涼了不是會更嚴重嗎?請問在大冬天裏,孩子發燒了,要怎麼給他降温呢?

A:居家用冰敷降温建議主要冰敷頭部,無論冬天夏天要用乾毛巾一層隔着冰袋進行冰敷;冬天,如有條件的話,同樣建議寶寶發熱宜呆在相對恆定舒適温度的室温,穿衣的多少根據發熱的不同時期給予增減。

3.低至中度熱可進行物理降温

Q:我家兒子11月12號打得水痘疫苗,我看到説明上説6-18天有的孩子會發燒,昨天下午開始我兒子有點發燒,昨天晚上燒到38度,今天早上還在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水痘疫苗的問題,還是生病了?這種情況的發燒需要怎樣處理?

A:低至中度熱主要是物理降温。是否伴有"生病",具體看孩子有沒有伴隨呼吸道消化道症狀,如家長不能做這方面的評估,可以到醫院讓醫生進行體格檢查和診斷。

二、寶寶發燒用藥注意3個事項

1. 退熱藥使用時機是體温>38.5℃

Q:冬天天氣冷,寶寶免不了小感冒。可公公婆婆一聽到寶寶發燒了,就給寶寶吃退燒藥,還是把大人的退燒藥減去一半磨成碎粉加水餵給寶寶吃。我總覺這樣做對寶寶傷害很大,寶寶是低燒,37度多,而且也才9個月大,這給大人的藥也太過分了,可是又拗不過他們。請問,寶寶發低燒要怎麼處理才好呢?能用哪些藥呢?

A:退熱藥使用時機是體温>38.5℃,先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使用小孩適用安全的退熱藥。

Q:寶寶48天大,可能是去體檢的時候着涼了,回家後有點小發燒,量了體温是37度5,我們要怎麼處理會比較好?給他降温還是吃藥呢?

A:3個月以內寶寶,體温波動到37.5度仍是屬於可允許的範圍。所以最宜處理方法是觀察,並監測體温變化,多喝水。

2.不建議寶寶每次發燒都去輸液

Q:我家兒子每個月幾乎都要感冒一次,並且每次發燒38-39.8度,每次不輸液就不退燒,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樣對孩子的發育有什麼影響?

A:輸液退熱這是個錯誤的認識。其實靜脈輸液中沒有專門退熱的藥。發熱有一個過程,因此不建議你孩子每次發熱都去輸液。

3.長牙發低燒一般不用吃退熱藥

Q:寶寶6個月的時候開始長牙,口水是吧嗒吧嗒的流,而且常常發低燒、腹瀉。老人家都説是因為長牙才會發燒,不用太擔心。請問這個長牙發燒要不要給她吃退燒藥呢?是任由它還是物理降温呢?這個時候我要怎麼處理?

A:長牙發低燒一般不用吃退熱藥的。而且不是所有寶寶長牙都會發熱,就算髮熱也是低熱,予多喝水,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即可。

三、寶寶反覆發燒須知2個要點

1.寶寶發熱有一個過程,反覆是允許的

Q:我家小孩5個月,症狀發燒,最高39.3度,醫生打了兩次點滴,吃了一些藥,但到今天為至有四天了,還是反反覆覆的。一會不燒了,一會又燒到38度多,一到晚上準會發燒,作為新手媽媽,急死我了,怎樣處理這樣的發燒情況?

A:寶寶發熱有一個過程,反覆是允許的,你的寶寶發熱已經4天,如果體温仍然超過38.5度,建議你處理積極物理降温輔以藥物降温外,應該按照醫院醫生要求,必要時進一步實驗室檢查明確發熱的原因。

2.反覆發燒但精神正常,可採取物理降温

Q:寶寶下午睡覺起來發燒39.5度,帶到醫院打了針,吃了藥之後就好了,但是晚上20點又開始發燒了,寶寶反覆發燒是什麼原因呢?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A:退熱藥是對症處理的臨時降温藥物,對引起發熱的原因基本上不起作用。只要引起發熱的病因未去除,那麼,退熱藥的藥效維持時間一過,寶寶再發熱是不奇怪的。這種情況,家長應該觀察孩子精神狀況,不少孩子發熱38.5度以上都精神如常,這時,主要是物理降温,在家服藥,或距離上次退熱藥服用時間6-8小時以上再次服用退熱藥(體温>38.5℃)。

四、關於寶寶發燒的其它注意事項

1.3個月以內寶寶中度發熱,應到醫院就診

Q:我家寶貝2個月了!感覺寶寶有點發燒,請問如何區分低燒和高燒呢?什麼情況下的發燒要馬上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呢?這麼小的寶寶,作為家長怎麼正確測量體温?

A:低熱37.5-38度;中度熱38-39度;高熱39-40度;3個月以內寶寶中度發熱,應到醫院就診,3月以上寶寶發熱,如果精神和一般情況好可以先自行在家物理降温,觀察,如果高熱或出現精神不好就要到醫院就診,讓醫生評估病情。

2.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燒不是一用抗生素就能退熱

Q:前兩天寶寶發燒,服藥後退燒了。但在午後和凌晨四點左右又再次發燒,去人民醫院經驗血常規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我想問問,為什麼會引起細菌感染呢?像這類的發燒該如何護理,如何預防呢?昨天燒到39.9度。嚇死我了,像這樣的高燒會不會燒壞腦子?

A: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具體是否輸液,要看感染嚴重程度即病情而定。而且,不是一用抗生素就能退熱,一般要炎症完全控制了才會退熱。發熱,有個別寶寶會出現熱性驚厥,還有些是因為患腦炎或腦膜炎,早期像一般感冒發熱一樣,後期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時,家長易誤以為是燒壞腦子,其實這種情況,早期病變部位就在中樞神經系統的。

3.發熱時進食水分、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主

Q:這幾天天氣變化大,沒注意穿衣變化,寶貝一下子就感冒發燒了。發燒後我給他喝了小兒退熱的液劑,想着這些藥都比較傷身,就想給他弄點營養補一下,可是他都不願意吃。請問醫生,這個時候我要怎麼從飲食上護理好寶寶呢?怎麼給他補充營養呢?

A:寶寶發熱時身體內消化酶也受到破壞,消化功能有所減退,建議進食水分、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主。

4.發熱寶寶表皮温度不均是常見現象

Q:寶寶11個月大,今天帶他出去小區玩,回來後,就發燒了,但是寶寶發燒為什麼手腳冰涼?

A:發熱寶寶表皮温度不均一是很常見的。此時,可用温水毛巾擦或敷冰涼的手腳。

寶寶發燒是常見的病症,但是很多爸媽在應對時都會有些慌亂,害怕體温升高會對寶寶帶來危害。其實,爸爸媽媽們要放輕鬆一點,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應對寶寶發燒,幫助其儘快地恢復健康

老中醫推薦三種退燒偏方

1.釜底抽薪法

相當於中醫“通腑泄熱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藥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主要適用於高熱而有便祕的病人。如病人出現高熱汗出,大便不通,腹脹、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亂語,舌苔黃糙起刺,脈滑有力時。此猶如鍋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則火熄熱退。故常用大黃、芒硝等藥,或將其配入清熱方劑中,以通利大便,瀉下熱結,使邪熱從下而去,可達到去火退熱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護陰液,猶如防止火太旺而將水燒乾,限制體温上升,這也有利於退熱。

2.揚湯止沸法

相當於中醫“疏散退熱法”,即用藥性辛散的藥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兩個內容。

一是發汗退熱法,適用於表證發熱的病人,常見發熱與惡寒怕冷同時並見,無汗或有汗不暢,這是由於體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發熱,因受邪性質的不同和病人體質的差異,又可分為風寒表證和風熱表證兩大類。前者惡寒明顯,一般無汗,且兼有頭痛,肢體痠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脈浮緊等;後者發熱明顯,一般有汗,且兼有頭痛,口渴,咽喉腫痛,脈浮數等。發汗退熱法宜根據寒熱之異來選取不同的藥物,如風寒表證常用辛温發汗藥,如麻黃、桂枝、羌活等;風熱表證常用辛涼發汗藥,如柴胡、升麻、薄荷等。通過發汗散邪,使邪熱外達,發熱隨之減輕,從而達到退熱之效,符合中醫經典着作《黃帝內經》所説的“體若燔炭,汗也而散”的治則,發汗法對無汗高熱者尤其有效。

二是升散退熱法,適用於內有鬱熱的病人,因邪熱內鬱於裏,常表現為發熱,胸膈煩熱,口乾脣裂,面色紅赤,口舌生瘡,舌紅苔黃,脈數等,可於清熱方劑中酌加薄荷、升麻等以加強疏散清熱之功,此符合《黃帝內經》所説的“火鬱發之”的治則。但應注意的是,發汗退熱法雖十分常用,且有很好的退熱作用,但過汗能損傷津液,故對體虛病人應當慎用。

3.熱者寒之法

也是中醫最常用的退熱法之一,即用藥性寒涼(甘寒或苦寒)的藥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主要適用於發熱而不惡寒的病人。如見高熱不退,汗出較多,口渴喜喝冷飲,脈象洪大而數時,為熱盛津傷證,此時不能用發汗退熱法,宜用甘寒退熱法,如石膏、生地、麥冬等;如見高熱煩躁,口燥咽乾,便祕尿熱,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熱毒熾盛證,當用苦寒清熱法,如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由於本類藥物性多寒涼,易傷脾胃,故應注意適可而止。

最後,值得指出的是,上述三法皆宜於實熱證,不宜於虛熱證;在臨牀上可以單獨應用,如能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應用則退熱效果會更好。另外,病人高熱大汗時,中醫並不主張用冰袋等冷敷法,以免影響出汗,反不利於退熱。

小孩子發燒的中醫經絡調整

孩子發燒先判斷是:一般的外感風邪還是病毒入裏?如果是風邪初犯,用刮痧法在膀胱經、肺經刮幾下就會有痧出。若無痧出,説明邪已入內,可改用拔罐,常用的在督脈和膀胱經的背俞穴處拔罐。留罐時間約10分鐘。起罐後從所留的的印痕的色澤、形態可瞭解發病的性質:鮮紅的是熱邪,紫紅的是熱瘀,褐色的是陳舊性的寒瘀,如兼有水泡則屬濕瘀。

膀胱經上有分別聯繫肺、心、肝、膽、脾、胃、三焦、腎、大腸、小腸、膀胱等的俞穴,根據印痕出現的位置確定發病的部位(可參考經絡圖或經絡人體模型之背部);拔罐後體温會下降,根據病人的體質特點,和之前用藥的程度,用過藥越多、藥的副作用越強、用藥時間越長,退燒越慢、越反覆。

拔罐後孩子會很疲倦,應創造安靜、幽暗、無風寒吹襲的環境讓他飽睡一覺。睡醒後可喂其加姜加鹽熬的稠米湯喝。如果體温降到38℃左右,就要預防半夜復發高燒,可用推拿,手法請參考蕭言生着《兒童經絡使用手冊》,用推天河水、推六腑、推三關等等手法各500次以上,用麻油或其他潤滑劑以免損傷小孩皮膚。

一個很重要的體會:最有效的是最愛孩子的親人自己動手,一邊做一邊加正面的意念,“很快好起來!”這比專業按摩人員效果更好。所以認真地堅持做推拿是很重要的。

中醫學認為,人的皮下有衞氣巡行,是負責抵禦外邪的,用上述手法推拿,可以令衞氣加強。由於衞氣不象營氣定時流行於經脈之中,而是隨機流行於皮下脈外,所以發病的任何時間均可進行,如果是預防病情反覆,按摩時間在睡前進行,如果孩子不怕干擾能同時睡覺,可適當加長時間,萬一到凌晨01~03仍有反覆發燒,可繼續加倍進行,父母、家長信念堅定很重要。

最後結束時加足底湧泉穴點揉36次收功。孩子醒後繼續用米湯喂他,米湯與清水不同,清水在小腸就被吸收變化成尿,雖然也有利於病體,但對大腸幫助不及米湯,只有米湯才能到達和滋潤大腸,一般第二天孩子自己就能解出大便,排大便對徹底退燒是很關鍵的“釜底抽薪”的步驟。只要病人自動排便,慢慢地體温就能正常。

發燒是人體有外邪入侵時的一種應激反應,就象國家遇外敵入侵時發出徵兵令一樣,發燒越高説明孩子的陽氣亢盛,(上了年紀的人,陽氣不足,就很難燒到39℃以上,和孩子不一樣,如果老人高燒往往就很危險了。)也説明致病因素屬火性,(是中醫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致病原因之一)正確的處理原則,是促進體內抗體早日產生,並抵達病邪所在的區域。

如果盲目強行用藥物通過發汗退燒,則會加重大腸津虧,使排便更困難,於是高燒會反覆,因為按《五運六氣》2008年是火運太過之年,這次流感發病又發生在夏至的陽氣極盛的氣段,所以這次孩子流感體温上得很高,有一位1998年火運太過之年出生的孩子甚至燒至42℃,但由於家長堅定採取了上文介紹的方法,終於在第二天退燒康復了。

按五行生剋的規律,火盛克金,今年到夏至後的這61天里正趕上火極強的天運天氣,對於人體的肺與大腸(五行屬金),易被火灼炙而病,所以孩子發高燒,做父母的焦急是自然的,但切不可盲目追求馬上退燒,亂用藥物發汗,火上澆油。弄巧反拙。

5個常用的退燒穴位

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温。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稜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稜針點刺放血,出血3—5滴為宜。

刮痧療法是人們常用的民間療法之一,對高熱也有奇效。可以選用上述穴位進行刮痧,也可以選背部沿督脈和膀胱經、腋窩、肘窩較大面積處,自上而下,先輕後重,刮至局部皮膚出現紫紅色痧點即可。

五種物理降温方法有效退燒

1、頭部冷敷

頭部冷敷適合小兒的一般發熱,體温並不特別高的孩子。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覆使用。

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冰箱取些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人盒中,用水衝一下,溶去鋭利的稜角,裝入塑料袋中(需雙層以防漏水),冰塊裝至一半再注入適量冷水,充填冰塊間隙,然後壓出空氣,紮緊袋口,外裹舊布或毛巾。將冰袋置於高熱孩子的前額、兩側頸部,以儘快降低頭部温度,避免高熱對大腦的影響。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窩、腹股溝等處

2、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適合於高熱患兒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兒的全身皮膚。在腋窩、腹股溝、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擦拭時間可稍長一些,以助散熱。胸部、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發熱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適合於發熱較高的患兒。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温。方法是用30%—50%濃度的酒精。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擦浴時,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可先從一側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側擦至手背,再從腋下沿上臂內側向下擦至手心,擦完一側再以同樣方法擦另外一側。擦下肢時要從大腿外側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酒精擦浴,應稍用力最好,擦至皮膚髮紅為止,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而且這種方法也不適宜新生兒採用。

4、冷鹽水灌腸

冷鹽水灌湯的降温效果顯着,但不適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鹽水200—300mL,温度以4℃—6℃為宜,將肛管用甘油等潤滑油擦拭後插入肛門,再將準備好的鹽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後需用手將患兒肛門夾緊10分鐘左右,以防鹽水排出。

5、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温。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於平時,温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可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6、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裏,敲成小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温會降下來。

治療兒童發燒的十個誤區

誤區1:治療發燒必須吃藥

發燒38度以下,如果寶寶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優先使用物理退燒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熱貼。

一般當寶寶在體温達38.5℃以上時才考慮使用退燒藥,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多飲水,為避免胃腸刺激,宜在飯後服用。退熱藥治標不治本,可能掩蓋病情,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不同的退熱藥最好不要隨意互相併用,退熱藥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數或增加劑量。用藥時間不要超過3天。

誤區2:如果不及時退燒,體温會一直升高

寶寶發燒時爸媽們都會很緊張地給寶寶嘗試各種退燒方法,他們普遍認為如果不及時給寶寶退燒,寶寶的體温會一直升高,繼而容易“燒壞腦”。其實,每個人的大腦內都有個“恆温調節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發熱,體温常會在39.5—40℃達到最高點,而很少會超過40.6—41.1℃。而且正如前文提及,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温度下時,體温才會高到像後者這種程度。

誤區3:體温降下來後,就不會再反彈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因此,當藥力逐漸減弱,體温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並需要再次治療。只有徹底制服了病毒時,發熱才會消失。

誤區4:如果發熱時體温很高,説明病情很嚴重

發熱時體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嚴重。一些父母認為寶寶體温一直降不下來,導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嚴重。事實上,對藥物沒有反應的發熱可能是由病毒或細菌造成的,與感染源的嚴重性無關。

如果孩子出現高熱持續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況,即使體温不高也需及時就醫。

誤區5: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燒

在這範圍內的温度是正常的。體温在一天之中是有變化的,它一般會在下午和傍晚時達到最高點。而低燒的真正範圍是37.8—39℃。另外提醒父母的是,給寶寶測量體温有多種方法,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温,以免發生意外。推薦父母使用耳朵測温計,測量體温既安全又快捷。

誤區6: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温很高。但這就是發燒了嗎?其實孩子感覺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温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於户外等,但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温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所以發熱的孩子不一定是發燒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覺發熱不舒服,媽媽可以先通過孩子手心和頸後的温度,初步判斷體温是否正常。當然,使用體温計測量體温可以最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通常用肛表測量直腸温度,尤其是對小嬰兒會較為準確(正常體温為37℃--38℃);也可測量腋下或頸部的温度(正常體温為36℃--37℃)。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温,以免發生意外。

誤區7:發燒對身體有害

寶寶發燒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導致感冒了!這是很多父母第一時間的想法。實際上發燒並不都是對身體有害的。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普通發燒(37.8—40℃)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通常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當然啦,寶寶發燒雖然並不是壞事,但父母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好好照顧好小寶哦。

誤區8:發燒會燒壞大腦(發燒超過40℃是危險的)

寶寶發高燒了,會不會燒壞腦子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曾聽説過這樣的説法,所以當寶寶燒到39℃以上時,爸媽都用盡法寶想要把寶寶體温降下來。事實上,發燒合併感染並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擔心寶寶會燒壞腦或者落下什麼後遺症。

但是當體温高於42℃時,發熱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並且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温度下時,體温才會高到這種程度(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裏)。當寶寶發高燒時相信大部分爸媽都已經坐不住要把寶寶往醫院送去了,在醫生的照料下,寶寶體温肯定不會高到那種程度,所以爸媽不必太過擔心。

誤區9:孩子很容易因發燒導致驚厥

寶寶發燒引起驚厥,是3歲以下寶寶常見的急症,因為他們的大腦功能還未發育熟。如果寶寶在家中突然發生驚厥,媽咪一定不要驚慌,也不要拍打、搖晃或大聲呼喚寶寶,更不要把寶寶緊緊摟抱。

事實上,只有4%的兒童會發生熱性驚厥。專業兒科醫生指出,即便沒有藥物治療,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最好不要隨意搬動孩子,注意保持孩子頭部側向一邊,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氣管造成窒息,同時將寶寶的衣領解開,以免過緊影響呼吸。

誤區10:熱性驚厥是有害的

熱性驚厥多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痙攣或抽搐等。熱性驚厥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它通常會在5分鐘內停止發作,並且不會造成身體的永久損傷。它也不會令兒童有更大風險。但是在下次發燒時,可能會有復發傾向。如果驚厥現象超過5分鐘,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孩子發燒的防治方法

1、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温。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温時,應換一次,反覆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裏,放在額頭上。

2、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温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温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温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3、熱敷

假使體温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覆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但是,如果體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温繼續升高。

4、泡澡

有時候,泡個温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鐘換一次。

5、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

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人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6、適當服用止痛藥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藥。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一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於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藥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10種治療發燒的食療方

1、橘皮生薑紅糖茶

橘皮、生薑各10克切細絲,加水煎至半碗,服用時加入紅糖適量,趁熱服用。服後蓋被睡覺,有助於退燒,緩解頭痛。

2、甘蔗馬蹄飲

甘蔗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止嘔。荸薺清熱、止渴、開胃、清食、化痰、益氣、明目。甘蔗榨汁與荸薺同煮,飲汁吃荸薺。可清熱生津止渴,用於發熱口渴舌幹,或麻疹後期熱傷津液的口乾脣紅,煩躁不安等症

3、紫菜湯

紫菜的清熱效果早在明代就已被肯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紫菜主治“熱氣煩塞咽喉”,它味甘、寒,能清熱、補胃、利水腫。用紫菜煮湯不但能幫助退燒,還可以緩解咽喉疼痛,如果喜歡吃豆腐,也可以加點,豆腐中的石膏成分會讓退燒的效果更強。而對於發熱時候肺熱痰多的人,專家建議可以用紫菜和蘿蔔,煮湯服用,有化痰清熱的功效。適合輕微的發熱和早期感冒,並不適合症狀較為嚴重的感冒發燒。

4、牛奶米湯

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製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5、香菜根水

香菜根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夠排汗退燒。更重要的是,它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小孩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脾胃功能較弱而導致的發燒反覆,因此喝香菜根汁可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可選250克香菜根,洗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六七百毫升左右水即可。待水熬至原來的1/3左右時,撈出香菜根。可一天喝兩到三次,小孩發燒便可緩解甚至退去。

6、小白菜豆腐湯

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可以退燒;小白菜也有清涼減熱的功效。不過要記住,烹煮時一定不要加油和鹽,否則效果會受到影響。這道“退燒湯”並不適合老人食用,因為老人免疫力差。

7、菊花茶

菊花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平肝陽。將菊花泡茶,加白糖頻服。可清熱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口渴眼赤等症。

8、煮荸薺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對於剛發燒的病人來説,荸薺有輔助其退燒的功效,每次吃10個左右即可。

9、西瓜綠皮湯

西瓜皮治閃腰岔氣,口脣生瘡。西瓜皮煮水,加白糖涼服。可降火瀉熱,用於高熱小便黃少,口渴煩燥。

10、紅蘿蔔飲

紅蘿蔔主下氣補中,利腸胃,令人健食,有益無損。紅蘿蔔水煎頻服。可治小兒高燒不退。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小孩發燒怎麼辦了嗎?小編介紹的一些給孩子退燒的方法你都清楚了嗎?那些媽媽們下次再遇到孩子發燒的情況就不要再手忙腳亂了哦,試試小編介紹的一些中醫偏方或者藥膳食療等等,可以很好的給孩子退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