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嬰兒護理常識 這些寶寶護理常識少不了

嬰幼兒 閲讀(1.25W)

護理嬰兒也是有講究的,而且嬰兒護理起來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麼,嬰兒護理的方法有哪些呢?有助嬰兒護理知識有哪些呢?下面,帶着這些疑問,一起到文中看看,嬰兒護理常識有哪些吧!護理嬰兒生疏的媽媽們更要看仔細了哦!

嬰兒護理常識 這些寶寶護理常識少不了

目錄

1、嬰兒護理小常識 2、夏季如何護理嬰兒

3、嬰兒咳嗽護理常識 4、嬰兒護理知識有哪些

5、嬰兒耳朵護理知識 6、嬰兒護理要點

7、霧霾天氣嬰兒如何護理 8、嬰兒皮膚護理常識

嬰兒護理小常識

一、發熱

家庭常備兒退熱栓,以備寶寶發燒的時候及時的服用。

二、感冒

家庭常備小兒感冒顆粒,專家忠告:勿亂服藥家長在寶寶感冒後,性情急躁,欲疾病之速愈,往往雜藥亂服或中西藥並用,致使發汗不止或引起變證。應在用藥、食療、起居、飲食等方面多下點功夫。

三、咳嗽

家庭常備小兒咳喘口服液,在感冒期間可以有效的保護肺子和支氣管,專家忠告:兒童容易咳嗽,但是很多孩子的媽媽都會給孩子經常備一瓶止咳糖漿,其實這種藥副作用是很大的,不建議為孩子服用這種藥。

四、濕疹

濕疹和過敏有一定關係。牛奶、糖果、雞蛋清、魚類等食物,可能是過敏的原因或加重過敏的誘因,應儘可能少吃。濕疹處不宜洗得太勤,更不要用肥皂洗。洗澡時要用軟毛巾輕輕將水吸乾,以減少對患處的刺激。要把病兒的雙手用紗布包起來,以防到處亂抓,造成出血或化膿。

五、腹瀉

小兒腹瀉忌食含有長纖維素的各種水果和蔬菜;導致脹氣食物;忌糖;少用蛋白質;忌脂類食物 ;忌不易消化物;忌廣譜抗生素。

六、外傷

1%~2%碘酒,一般用於不破皮的皮膚外傷以及早期癤腫,蚊蟲叮咬,具有較強的消毒、殺菌作用。0.1%利凡諾溶液,用於皮膚、粘膜外傷的清洗或濕敷、浸泡,有抑菌作用以及衞生材料(適量的紗布、繃帶、棉球、棉籤和橡皮膏)。家庭中外用藥需與內服藥嚴格分開,貼上標籤,妥善保存,放在小兒不能拿到的地方,以防誤服發生意外。

七、便祕

有的寶寶可能會三四天才排便一次,但如果排便比較順暢的話,則不能算是便祕;反之,寶寶即使每天都排便,然而排出的便又幹又少,同時伴食慾不佳、腹脹,也可認定為便祕。

夏季如何護理嬰兒

夏日來襲,天氣炎熱,寶寶該怎麼喝水?該怎麼護理寶寶睡覺?怎麼讓寶寶健康的度過夏季成為了家長當下最重要的課題,想讓寶寶健康過一夏天,家長要掌握一定的護理常識與技巧,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盛夏已來臨,為了使孩子能健康,愉快地度過夏季,希大家能掌握一些幼兒夏季的保健知識,以確保我們的孩子愉快的度過炎熱的夏季。

護理常識,夏季這樣護理寶寶才科學

謹防幼兒曬傷

天氣好的時候,家長總是樂意帶着孩子在户外曬太陽,認為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鈣質吸收,可謂一舉兩得。

這種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還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曬太陽也要適度,否則孩子有可能被曬傷。因為當兒童暴露在太陽光下,在接受熱的同時,皮膚也會顯着地吸收陽光而製造維生素D,陽光中含有多種不同波長的輻射線,短波的光線能供應高能量,而長波的光線能提供不同波長的輻射線。

太陽光中的X線是一種波長非常短的短波光線,幸而大氣層中存在着保護層,以致使這些光線對人體不造成傷害,而且皮膚的色素也可保護皮膚對抗紫外線,但陽光中的短波仍可穿過大氣層,一旦人體的天然防禦功能較差,就經不起太陽照射,從而造成曬傷。所以,家長在給孩子曬太陽時應注意,孩子在較強烈的陽光下最多隻能停留15分鐘左右。

少用爽身粉

夏天孩子易出汗,不少父母在給孩子洗澡後撲上一層爽身粉,意在保護皮膚。殊不知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鎂,氧化硅以及硫酸鎂等,容易侵入呼吸道,孩子的呼吸道發育尚不完善,即使吸入量少也不能靠自身功能排除,如果吸入量多,侵入支氣管後會吸乾分泌物,破壞氣管的纖毛運動,降低防禦力,誘發呼吸道感染。

慎用蚊香

夏天蚊蠅多,家長為保護孩子往往點上一盤蚊香,以驅趕蚊蠅。但要注意,蚊香特別是劣質蚊香中摻有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藥,燃燒時農藥散佈在煙霧中,被幼兒吸入易致中毒。孩子年齡小,身體器官功能較差,對有機磷特別敏感,故不宜應用。

夏季要補鈣

孩子在夏季曬太陽時間過長,日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兒童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使骨骼加速鈣化,但血鈣大量沉澱於骨骼,會使經腸道吸收的鈣質量相對不足,造成血鈣下降,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

此時如果兒童從食物中攝入的鈣質不足,或不能及時補充鈣質,極易導致低鈣性驚厥症、出現雙眼上翻、面肌顫動、肢體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因此,夏季要及時給兒童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米皮、海帶、魚、骨頭湯等。另外,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也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製品、雞蛋等。

西瓜消暑,但不宜多吃

炎熱的夏季裏西瓜是孩子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現在吃西瓜也要當心惹出“禍”來了。據介紹,一般帶有激素和農藥的西瓜,從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條紋黃綠不均勻,從裏面來看瓜瓤比較紅,但瓜子卻是白色的,而且吃起來沒有甜味。

冷飲喝得過多影響營養吸收

冷飲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孩子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

嬰兒咳嗽護理常識

保持居室空氣新鮮

室温維持在23℃——26℃,避免室內空氣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止煙塵等污染,因為煙的味道會刺激寶寶,引起或加重咳嗽。

多喝些白開水

有利於稀釋痰液,便於咳出。

不要自作主張給寶貝隨意服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數都是病毒所引起,如果沒有合併感染,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如果患兒在咳嗽伴有明顯的炎症現象,如發熱、痰色黃而粘稠、血常規白細胞增多等,則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濫用抗生素容易產生耐藥或引起過敏。

不要亂用止咳嗽藥

因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而排出體外,起着清潔呼吸道並使其保持通暢的作用。止咳藥雖可暫時緩解咳嗽症狀,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於呼吸道內,繼發細菌感染,所以,所以在未明確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亂喂止咳藥。如果咳嗽時間較長,痰液較多,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用藥。

飲食應清淡易消化

不要吃太甜太鹹、生冷、辛辣、油炸、易致過敏的海產品等飲食。俗話説:“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醫認為,魚、蟹、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可能助濕生痰,有的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而辣椒、胡椒、生薑等辛辣食品,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咳嗽加重,多食新鮮水果及蔬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於機體代謝功能的恢復。

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有利於各種器官機能恢復及疾病的康復,入睡前咳嗽不止,可將寶寶頭部墊高,減少因鼻腔分泌物向後流向喉嚨下方引起的喉嚨瘙癢,從而減輕咳嗽症狀。最好左側右側換着睡,有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鬆動和排出。咳嗽的寶寶吃奶後不要立即躺下,以免因咳嗽引起的嘔吐造成誤吸。

給孩子翻身或拍背

一則促進肺部的血液循環,二來使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而易於排出,每側拍3~5分鐘,每天2~3次。方法是將幾個枕頭做成一個20-30度的斜面,寶寶側卧在枕頭上,左右都可以,頭高腳低位,利用地吸引力使肺部不同部位利於排痰。但應注意,寶寶吃完食物後的兩小時內不應用體位排痰法,以免嘔吐。

寶寶的穿着

咳嗽時很多家長誤認為寶寶天生怕冷,所以總是給寶寶穿很多,其實,“捂太好”更容易捂出病。寶寶天生愛動,穿太多則容易出汗,更容易感冒加重咳嗽。正確的做法是以家長的穿衣厚度作為標準即可,並儘量寬鬆些,一歲以內的孩子可適當的多加一件薄衣服。

嬰兒護理知識有哪些

安靜

新生兒除了哺乳時間外,大部份時間都在睡眠,因此嬰兒房間應該保持整潔和安靜。但是也無需刻意避免所有的聲音,適當的聲音嬰兒會適應且是聽覺發展所必需的。

保温

新生兒對於體温調節能力較差,父母應注意嬰兒的體温,嬰兒房間的温度宜保持25-28℃左右,且要留心室內空氣的流通。

衣服

嬰兒衣服的選擇,應以輕軟、温和而不易褪色,並避免使用易燃燒之尼龍料為宜。棉織內衣沒有刺激性,又容易吸汗,是最適當的衣服。衣服的型式須簡單,太緊和太寬,都會妨礙嬰兒的活動。

換尿布

嬰兒解大小便時,馬上換尿布,並用温水洗淨屁股,再以棉巾輕輕拭乾。

洗澡

每天要為嬰兒洗澡,除提供清潔舒適外,還可藉此觀察身體有無異常現象,如紅疹、瘀斑、外傷等等,並可增進親子關係。

洗澡的時間最好在餵奶前半小時或餵奶後1個小時,可避免吐奶,選在一天中氣温較高的時段(約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左右),室內温度要暖和(約26-29℃)水的温度要適當,先放冷水再放熱水(37.5-39℃)可用手腕內側測試,感覺熱熱不燙即可洗澡,時間約5分-10分為宜。

避免洗澡水進入耳朵、預防中耳炎,洗後用清潔小棉棒清潔耳朵蓋,僅防將棉花棒插入耳鼻孔深處。洗澡時千萬不要讓嬰兒單獨留在浴缸中,以預防發生意外。

臍帶護帶

目的:預防臍部感染。

促進早日干燥及脱落。

觀察有無出血及異常情形。

臍帶通常於出生後7-14天會脱落,在脱落前,每洗完澡至少做一次臍帶護理,但如果臍帶潮濕或有臭味,即要多做幾次護理,並保持乾燥,當臍輪周圍發紅、臍部出血、臍帶脱落傷口未愈而長肉芽、臭味時,均需找醫師診治。

臍帶消毒溶液:75%酒精和95%酒精。

消毒法:洗澡後先用小棉棒將臍部水份擦乾,再用一支小棉棒沾消毒溶液,一手用姆指、食指輕壓臍部周圍將皺摺處撐開,由臍部內面往外環消毒1-2次。

尿片要覆蓋在臍帶上面,避免常尿濕引起感染,若不慎尿濕需再做臍部護理。

避免感染

因嬰兒對於感染的抵抗力很低,接觸嬰兒或準備嬰兒食物時應先洗手,千萬不要讓嬰兒接近有傳染病的人,例如有傷風感冒的患者,並切忌親吻嬰兒的嘴,以免傳染疾病。

量體温

由於新生兒的體温調節中樞尚未穩定,故其變化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一般可低至36.1℃,可高至37.7℃。

嬰兒測量體温的部位為肛門,若有特殊情形,如腹瀉、肛門囗有瘜肉時,改測量腋温。

一般測量體温是在每天洗澡前測一次,平時若現寶寶臉部發紅,四肢冰冷全身發抖時,也應隨時測量。

測量體温的方法是在測量前先檢視肛表水銀端的完整性,將水銀甩至35度以下,以旋轉方式插入肛門約二分方,測量一分鐘取出肛温表,用衞生紙擦乾淨,與視線成水平的位置,查看水銀度數,正常體温為36.5-37.5℃。

嬰兒耳朵護理知識

每位父母親,對自己的寶寶都愛護有加,但是對寶寶耳朵護理上並沒有掌握好的方法,專家説寶寶耳朵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正確保護好寶寶的耳朵,才能夠擁有好的聽力,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一定要十分的和足以,儘量學一些寶寶耳朵護理的知識,現在就跟着專家一起來學習一下,正確做法讓你們家的寶寶保護好耳朵,年輕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更加用心學習哦。

哺乳時,最好讓寶寶採取半坐位

生完寶寶,媽媽們都會比較辛苦,因為有一段需要哺乳的時期,因為寶寶的耳朵一般分為三種情況,外耳,中耳,內耳。

中耳為一相對密封的氣腔,平時,當寶寶吃飯吞嚥食物的時候,突然打噴嚏或者哭泣時候,為了讓中耳內外的氣壓恢復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間開放。

考慮到寶寶的年紀太小,耳部的器官沒有發育得很完全,這時候假如你橫抱着寶寶餵奶或者奶瓶的考口過大等等,都非常容易導致寶寶嗆奶,並且誘發中耳炎。

專家提供正確的餵奶姿勢:假如您是坐在椅子上餵奶,應該將寶寶斜抱在自己的懷中,讓寶寶呈現半坐着的狀態,媽媽一定要用手臂輕輕地將寶寶的上身和頭部支撐起來,選取最適宜的角度。

給寶寶去醫院清理耳垢

假如寶寶的耳垢不是很多,是不需要清理的,但是時間久了發現而耳垢越來越多,形成了團狀,這時候就需要帶着寶寶到醫院清理耳垢。

有一些父母覺得小小的事情,還要跑到醫院這麼麻煩,於是就給自己寶寶清理了耳垢,這樣的做法是很危險的。因為家裏的燈光一般都是白熾燈,父母都是跟着自己的感覺來清理寶寶的耳垢,很容易造成耳部局部的損傷,再來寶寶的年紀很小,不一定都會安靜地配合你的動作。

呼吸道感染後,檢查寶寶是否有耳部不適

發現寶寶患有呼吸道感染時,一般要檢查寶寶的耳部有沒有不適 ,一般是因為病菌進入到中耳,導致耳部發炎。這時候,家長們應該積極預防寶寶感冒,並且寶寶感冒的週期。因為一般耳部發言,都會在10天左右才會發作,只要寶寶感冒在段時間內回覆,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寶寶患了感冒、中耳炎時,不能坐飛機

當孩子的身體很健康的時候,乘坐飛機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在飛機起來或者降落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通過餵奶的方式來安撫寶寶緊張的情緒,但是一旦寶寶換了感冒,中耳炎時,千萬不恩能夠坐飛機。因為,這時候咽鼓管處於一種水腫的狀態,會加重對耳部的壓迫。

不能讓寶寶長時間戴耳機

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隨着科學技的發展,手機和電腦已經成為常見的物品,於是家長們也很開心地然給寶寶享受在音樂聲中,但是寶寶的年紀還很小,在音量上不好控制,加上耳機的音調直接刺激了寶寶的鼓膜,時間長了,很容易造成聽力下降。

以上都是介紹寶寶耳朵護理的知識,家長們一定要熟記。對於年輕的爸爸媽媽來説,沒有照顧小孩的經驗,更加應該多學習保護寶寶耳部的常識,有時候就是因為小小的細節沒有注意,就引起更多的不好的現象發生。希望專家的介紹,能夠對大家有幫助。在照顧寶寶的事情上,家長應該多溝通,儘管是單身子女,不能太多溺愛孩子,就忘記了正確照看寶寶的方式。

嬰兒護理要點

口腔清理

嬰兒出生時,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嬰兒誤吸羊水,導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兒口腔皮膚嬌嫩,以免誤傷孩子。

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需細心護理,穿寬鬆衣物,隨時保持乾爽清潔。新生兒皮膚細嫩,不宜接觸尖鋭物體。

臍帶護理

配合醫生保持臍帶的乾燥清潔,如有發炎現象,要及時消炎。臍帶剪開幾日後會自行脱落,要小心護理。

睡眠護理

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兒才有體力進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寶寶更好生長髮育。

眼部清理

為了防止新生兒患上眼炎,需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清理眼睛。及時為孩子清理眼角周圍異物,保護孩子視力。

保持恆温

新生兒應在温室內放置一段時間再抱到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應該控制在25度,嬰兒體温要保持在36.5度。

注意體位

要用正確的姿勢護理新生兒,儘量不要讓他人隨意抱起,不正確的抱姿會對孩子骨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健康環境

新生兒應在通風且無噪音的房間內休息。通風保持空氣清爽,無噪音讓新生兒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特殊生理現象

新生兒長“馬牙”、女嬰生殖分泌紅色異物、嬰兒生理性黃疸等都是正常現象,但若這些症狀長時間未消失,則需立即就醫。

護理禁忌

禁止搖睡

為了哄睡,很多大人喜歡搖晃寶寶。其實寶寶不是睡着的,而是被你們搖暈的,小寶寶的頸部肌肉、韌帶和腦組織等都非常的脆弱,搖晃小寶寶,很容易損害到他們頸部肌肉和韌帶的,過度頻繁搖晃嚴重的話可能會扭傷寶寶的頸部、導致腦出血,晃動的大腦組織很容易被突然改變的外力撕裂,引發硬腦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

禁用睡姿定型枕

小寶寶容易被旁邊的固定枕堵住口鼻引起窒息。而且固定的睡姿,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讓新生兒豎直坐

這個行為對新生兒絕對是嚴禁的,因為這時新生兒的脊柱很脆弱,強行豎直會導致脊柱甚至能彎曲變形,3個月大的嬰兒才能垂直豎立。

給寶寶做激烈動作

這些激烈動作只會讓骨骼尚未發展完全的嬰兒造成危害,還可能導致嬰兒腦出血或是視網膜問題。

禁捏臉蛋

父母常會用捏臉蛋來逗孩子,喜歡寶寶的人也習慣伸手捏臉。盲目捏新生兒的臉蛋會導致孩子常流口水,誘發口腔粘膜炎等疾病。

禁止陪睡

有些父母會將孩子放置在彼此之間睡覺,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缺氧甚至窒息,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導致寶寶做噩夢,啼哭不止。

禁用化纖材料的尿布

化纖材料在吸水性、透氣性上都大大不如純棉材料,不透氣,不吸水,會導致新生兒的皮膚不能正常發育。細菌入侵,皮膚被感染,會出現冒泡,潰瘍等症狀。

禁用洗衣粉洗衣物

洗衣粉會導致新生兒中毒,不宜使用,此外新買的寶寶衣物都要洗滌之後才可使用。

禁留嬰兒頭垢

頭垢是新生兒頭皮的分泌物和灰塵堆積起來的,頭垢會影響頭皮正常生長,所以要及時清理。

寶寶長牙的症狀

流口水

寶寶長牙前2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就會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爸爸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

輕微的咳嗽

寶寶長牙過程會分泌出較多的唾液,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就不必擔心。

啃咬

寶寶長牙最大的特點,就是啃咬東西。咬自己的手,咬媽媽的乳頭,可以説,只要看見什麼東西,就拿來放到嘴裏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來減輕牙牀下長牙的壓力。

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寶寶長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為牙牀發炎,而發炎是柔軟的牙牀纖維對付逼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

易怒

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牀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拒絕進食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因為很想把東西塞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而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吸吮而使牙牀疼痛,於是就拒絕進食。

不眠

寶寶不只是在白天長牙,晚上也一樣在長。寶寶常會因牙不舒服而夜裏睡不踏實甚至煩躁。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體温升高

出牙能使體温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屁股疼痛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牙牀出血

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牀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並加速內出血吸收消失。

拉耳朵、摩擦臉頰

寶寶長牙,常常拉自己的耳朵,這是因為,牙牀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舉動。不過要注意的是,當寶寶耳朵受到感染時,也會有用力拉耳朵的現象。

寶寶長牙護理

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出牙是不知不覺自然萌出的,偶爾會伴有局部發紅、癢癢、流口水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生理現象,媽媽們不需要過分緊張。

當晚上睡覺時,寶寶卻因為長牙而不安躁動、甚至哭鬧,這時候,需要安撫奶嘴來幫忙!讓寶寶含着安撫奶嘴入睡,硅膠的材質口感舒適,讓寶寶很舒服;一些夜用的安撫奶嘴在黑暗中還會發光,能更好地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在寶寶長牙時,牙齦往往會很痛。給寶寶一些磨牙的工具能有效地舒緩這種不舒服的感覺。除了磨牙棒之類的硬餅乾,也可以給寶寶挑選一些可愛的磨牙環。卡通動物的造型、鮮豔的色彩寶寶都會很喜歡。

當然,媽媽可以更加細心一點,依據寶寶的年齡挑選相應的牙膠款式,要知道3個月大和6個月的寶寶牙齒的生長情況不同,所需要的壓力級別也不同!

霧霾天氣嬰兒如何護理

如果因為霧霾天氣而杜絕了寶寶的户外活動和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是大可不必的,爸爸媽媽們只需要做好如下幾點準備,就可以有效防止霧霾對寶寶造成的傷害。

要注意房間通風的時間

很多人習慣開窗通風。可如果霧霾一整天不散,是該開窗通風還是緊閉門窗呢?在霧霾天氣裏,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開窗通風。

要注意衞生、保濕

清理衞生,不給病菌以滋生之地。保證房間相對的濕度,讓漂浮的粉塵易於沉澱和吸附在地面,儘量使用濕的抹布擦拭乾淨灰塵,以免被吸入呼吸道。

寶寶要減少户外活動

最好不要帶寶寶進行户外活動,要等能見度高的時段進行,地點以樹多草多的地方為好;也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活動,人多容易交叉感染,引發疾病。

給寶寶合理的飲食

多喝水是預防患上呼吸道疾病的要訣;另外要給寶寶多吃清肺的食物;由於霧天日照減少,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慢,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

所以,為了保障孩子每天的成長所需,及時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必不可少的。

給寶寶選個好口罩

當有預報已經出現陰霾天氣時,爸爸媽媽應減少寶寶的户外活動,以免吸入更多的大氣污染物。

在這種霧霾的天氣裏,的確不太適宜帶着寶寶到外面做劇烈的活動,但是也總不能宅在家裏不出門,所以在減少寶寶户外運動的同時,可以選擇樹木比較茂盛的地方,這些地方負氧離子發生量比較大,危害性相對要小。

寶寶護理最怕的事情

寶寶的腦袋最怕搖晃

嬰兒的腦袋無論長度、重量在全身所佔的比例都較大,加上頸部柔軟,控制力較弱。大人的搖晃動作易使其稚嫩的腦組織因慣性作用在顱腔內不斷地晃盪與碰撞,從而引起嬰兒腦震盪、腦水腫,甚至造成毛細血管破裂。

嬰兒的年齡越小受害越大,10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尤其危險。

護理注意要點:不要隨意搖晃童車或搖籃,必要時可採用輕拍或撫摸嬰兒背部、臀部的方法助其入睡,抱在懷中的嬰兒也只宜輕緩搖晃,不可用力晃動。至於將孩子拋起來或抓住嬰兒臂膀左右搖動的做法,更應絕對禁止。

寶寶的肚皮最怕受涼

小寶寶的肚子對氣温特別敏感,最怕受涼,一旦受涼,可使腸蠕動增強,導致腹痛、腹瀉的發生。而腹痛、腹瀉反過來又會嚴重影響小寶寶的營養吸收,使其抵抗力進一步下降,進而為各種感染性疾病的入侵開了方便之門。

護理注意要點:平時應根據氣温的變化給孩子穿厚薄適當的衣褲。在氣温低的季節,儘可能使用空調、電暖器、火爐等升高室温。給寶寶更換尿布或洗澡時動作要儘量快些,貼身內衣要先捂暖再給寶寶更換。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能讓寶寶一絲不掛地裸睡,要用毛巾或肚兜護住其腹部。

寶寶進食時最怕逗笑

人的咽部處於氣管與食道的交叉口,飲食時笑鬧很容易導致交叉口上的會厭軟骨“失職”,使異物誤入氣管,導致嗆咳不止。

如果嗆入的是奶水還好些,嗆咳一陣子後寶寶就會沒事了。如果誤入的是固體食物,食物很有可能會沿氣道堵塞氣管或支氣管,造成寶寶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從而危及寶寶的生命。

護理注意要點:與孩子逗樂應掌握好時間和場合,進食時絕對不可。另外,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進食也不好,因為電視裏的某些畫面也可能讓孩子發笑。

寶寶學走路最怕硬鞋

寶寶下地學走路時,要給他準備一雙合適的鞋。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漂亮”,甚至買來皮鞋予以“包裝”。

其實,皮鞋的鞋幫與鞋底都較硬,一雙緊緊的硬底皮鞋會限制寶寶兩腳肌肉的活動,加上減少了外界的刺激,必然會影響其學步,對孩子腳部的發育也是一種人為的束縛。

護理注意要點:孩子學步宜穿軟鞋,鞋的尺寸大小要適中,一般情況下,鞋子比腳大半釐米較為合適。

寶寶洗腳最怕熱水

用熱水洗腳或泡腳,乃是成人的養生之道,如果套用在嬰幼兒身上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的足部由26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骨頭組成,彼此間藉助於韌帶和關節相連,共同構成一個向上突起的弓狀結構——足弓。足弓可以緩衝行走與跑跳時對機體的震盪,保護足底的神經血管免受壓迫。足弓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兒童期,而熱水有可能使足底的韌帶鬆弛,導致平足形成。

護理注意要點:用温水洗腳或泡腳,以避免以上問題發生。

寶寶生病最怕甜食

寶寶生病之後吃什麼好呢?不少家長認為甜食好,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孩子生病後消化道的分泌液減少,消化酶活力降低,食慾下降。

此時若再進甜食,就會大量消耗維生素B1,使消化液進一步減少,食慾也就更差。再者,甜食也會對免疫力產生消極的影響。

護理注意要點:寶寶生病的時候儘量少吃甜食,食譜應突出高維生素、高微量元素,以加快身體的康復。

寶寶的耳朵最怕掏挖

耳屎是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的,如阻止灰塵、小蟲進入耳內,緩衝噪聲,保護鼓膜,防止外界水分流入耳內等。

嬰幼兒的耳道尚未發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縫狀,皮膚又嬌嫩。家長給寶寶掏耳時稍有不慎,輕則掏傷皮膚引起感染,重則可捅破鼓膜導致聽力喪失。

護理注意要點:對寶寶的耳屎不要輕易掏挖。耳屎一旦多了,往往會隨咀嚼、張口或者打哈欠等動作而自行脱落、排出。如寶寶因油耳或耳屎過大阻塞耳道時,最好請醫生幫助解決。

嬰兒皮膚護理常識

脱皮

脱皮是正常現象,因為胎兒還在母體時,皮膚泡在羊水,寶寶出生後皮膚會慢慢脱落換成新的皮,新生兒換皮屬於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毒性紅斑

至今醫學尚未證實嬰兒長毒性紅斑的原因,毒性紅斑的特徵為一塊塊紅疹,像蚊子咬、中間會起小水泡。全身都可能會長毒性紅斑,不過幾小時後立即消失,也許早上長,下午就不見了,變成正常皮膚;但沒多久發現其他部位又長一顆。

對於分辨是蚊子咬或毒性紅斑的方法,如果蚊子咬引起的紅疹,需要好幾天才會消腫;但毒性紅斑通常幾個小時候就消失了。再者,衣服蓋住身體的地方,蚊子咬不到;但毒性紅斑仍是會長。

通常小孩在出生約5~6天開始會長,滿月過後就比較不會。老一輩的人稱為“胎毒”,認為媽媽懷孕時沒注意飲食,造成毒素停留體內,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醫學根據、而且沒有毒性造成。不過,並非每個新生兒都會長。

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座瘡的塬理跟青春痘一樣,當寶寶還在寶媽體內,媽媽身上的女性荷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他身上。

所以嬰兒剛出生時血液含有很多女性賀爾蒙,加上生殖系統還沒發育、無法自行分泌賀爾蒙;因此,從出生時很高的女性荷爾蒙會瞬間降低,產生劇烈變化,因而長痘痘,如果沒發炎則不用刻意擦藥,而寶寶體內帶有的母體荷爾蒙約半個月至一個月會慢慢消失,痘痘也就煺掉。

對於新生兒座瘡的好發部位,可能在額頭、臉頰、下巴、脖子附近,特徵為紅紅、細細、小小,像米粒狀的疹子。

但如果疹子的面積愈來愈大、有點化膿、甚至滲出液,例如:青春痘化膿或皮膚看起來爛爛的,滲出透明色、黃色的液體,表示發炎情況嚴重,即要就醫。

之所以寶寶的皮膚會發炎,因為他在母親的肚子的羊水裏時,是無菌的環境。

寶寶出生後接觸空氣,空氣有灰塵、帶有細菌,一旦接觸皮膚,就在考驗他的皮膚免疫系統。有些嬰兒的皮膚敏感,髒東西附着後,皮膚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會局部起疹子。再嚴重,裏面發炎,可能變為皮膚炎或濕疹,如果起疹的部位多,就要注意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看起來一塊塊,像傷口結痂、會起黃色的屑,常出現在頭皮、眉毛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脂漏性亦即脂肪漏出來,因為皮脂腺過於旺盛,醫師表示,有些新生兒的皮脂腺旺盛可能與母體荷爾蒙有關。此為過渡現象,通常1~3個月後情況會變少,只要進行一般清潔即可,不用擦嬰兒油或藥物。

另外,臨牀上也有發現過敏體質的新生兒容易長異位性皮膚炎,由於他們的皮脂腺較為發達,所以脂漏性皮膚炎也較為明顯。因此,除了觀察寶寶的脂漏性皮膚炎,如果臉頰會現紅斑、有分泌物,會癢,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

汗疹

長汗疹的情況冬天多於夏天。因為夏天熱,父母會讓寶寶穿得少,但天氣冷時,會讓小孩穿很多,大人穿兩件,可能讓寶寶的穿4、5件,造成體温過熱因而長出紅斑紅點,如果保持透氣、涼爽,疹子過幾天就會消掉。

當寶寶被包覆過多時會增加排汗,汗水蒸發則可以散熱,而且四肢末端散熱較多,於是手腳變得冰冷,更讓父母擔心寶寶手腳冰是因為冷,繼續幫寶寶加衣服,但其實完全相反。其實,父母不妨檢查寶寶的身體,如果寶寶的手腳冰冷,但身體在流汗,此時,正確做法是將他身上的汗擦乾、減少衣服讓身體散熱,過一些時間手腳會慢慢回暖。

尿布疹

寶寶的屁屁包太厚或大小便完沒立即換尿布,容易紅屁屁。將寶寶的屁屁包得太厚,或大小便後沒有立即換尿布,很容易紅屁屁。另外,有些尿布疹會引發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種黴菌,人的皮膚都有黴菌,如果皮膚沒有發炎或缺損,它無法傷害皮膚,但在悶熱、濕熱的環境,身上的黴菌就會侵入正常的皮膚造成發炎,最常見的香港腳即是念珠菌感染引起。

至於辨認方式,尿布疹是紅紅的一片,念珠菌感染是圓圈狀紅疹伴隨脱皮脱屑,一般尿布疹不需治療,念珠菌感染則需要局部擦藥。預防方法,哆啦建議別讓寶寶穿得太多、注意換尿布,除此,餵母乳的嬰兒很容易解便,也容易有尿布疹,因此第一個月新生兒要勤換尿布。

嬰兒護理知識大全

哺乳和餵養

如果條件允許,母乳是最好的餵養方式。出生後母乳餵養越早越好。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儘量讓新生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並增進母嬰的感情利於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後傷口的癒合。越早開奶,多讓嬰兒嘴巴刺激乳頭,有利於乳汁的分泌。如果因為個別原因,實在無法母乳餵養,那要選擇適合嬰兒的奶粉,注意餵奶量和奶具的衞生。

居室環境

新生兒對外界温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温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温,而天冷時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裏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側卧,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餵養後多采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

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儘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脱;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温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臍帶護理

在新臍帶未脱落時,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脱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吐奶怎麼辦

每次給寶寶喂完奶要幫其拍嗝。而且媽媽抱着寶寶餵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給寶寶喝奶粉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較好。

嬰兒營養護理大全

嬰兒期營養護理的重中之重是讓寶寶合理地獲取營養。合理餵養是指保持營養素的平衡,滿足嬰兒機體生長髮育的需要。營養的合理與否關係到孩子現在以至將來體格、智力、心理髮育的具體程度。

1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1個月的寶寶已經脱離了新生兒期,對奶的需要量明顯增加。一般情況下,寶寶全天的奶量在500~750毫升,每天需要餵奶6~7次,每次餵奶大約在80~125毫升。

嬰兒不可喂全牛奶,如媽媽因特殊原因不能母乳餵養,應選擇嬰兒配方奶粉。當然,因寶寶體格、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活動量的不同,需奶量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對於1個月的嬰兒,每次哺乳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

如果寶寶每次吃奶後總是吸允着乳頭不放,同時其體重增長較慢,就表示母親的奶量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應進行混合餵養。混合餵養時,應堅持“母乳為主,其他奶品為輔”的原則。

2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對於2個月的嬰兒仍應繼續堅持母乳餵養,可以適當延長餵奶間隔,一般每4個小時左右喂1次,每天需要餵奶5~6次,每次哺乳的時間應控制在10~15分鐘,不要因為寶寶的活動能力增加而使其養成吃吃停停的壞習慣。如果母乳不足而採取混合餵養時,最好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睡覺前以及夜裏都要讓寶寶吃到母乳。

對於選用嬰兒配方奶粉進行人工餵養的嬰兒,此時所需的奶量可能會比新生兒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每次的餵奶量應控制在200毫升以內;2個月的嬰兒應繼續加喂果汁和菜汁,每次20~30毫升,大約4~6匙,每天1~2次,同時濃度可以適當增加。同時,還應繼續加餵魚肝油,每天可給濃縮魚肝油2滴,分早晚進行,每次1滴。

3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體重增長順利,而母親的乳房仍然有脹滿感,説明母乳充足,應繼續母乳餵養,不必追加其他食品。人工餵養的寶寶隨着體重增長速度的減慢,吃奶量可能會出現稍微地下降,有時甚至出現短暫的厭奶現象。

此時不應強行餵養,仍要本着“按時餵養”的原則,大約4個小時喂1次奶,中間可以加喂白開水,但一定不要讓寶寶吃吃停停,這對寶寶的身體和習慣培養都不利。如果此時寶寶已經習慣了飲用果汁和菜汁,可以把量加大一些,每次40~50毫升,每天2~3次,同時還應繼續給寶寶加餵魚肝油。

4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4個月的嬰兒開始進入斷奶期,需要添加輔食,這標誌着寶寶的成長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一時期仍應儘可能以母乳餵養為主,但餵乳的時間可以減少至每天5次,上、下午各2次,晚上睡覺前1次,夜間可以不再餵乳。

但在這一時期除了給寶寶餵奶以外,還應加喂半流質的輔助食物,為寶寶以後吃較硬的固體食物做好準備。除了繼續給寶寶加喂果汁和菜汁以外,此時還可以添加輔食如水果泥、菜泥及肝泥等,以補充寶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另外,還應繼續加餵魚肝油,每次2滴,每天2次。

5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5個月嬰兒的食物仍應以母乳或其他代乳品為主,餵養方式和時間可以按上月方法進行。在輔食添加方面,如果寶寶的消化吸收情況良好、大便正常,可以增加果泥、菜泥的餵食量。同時,由於寶寶體重和活動的增加,除了以上食品外,還需要補充澱粉類食物(如米粉糊、米粥、軟麪條等)和植物油,因為此時嬰兒消化道內澱粉酶的分泌明顯增加。

及時添加澱粉類食物不僅能夠補充乳品能量的不足,還可以培養寶寶用匙和咀嚼習慣。另外,還可以添加一些平魚、黃魚等魚類製作的魚泥,因為魚肉中含有較豐富的磷脂、蛋白質,而且肉質細嫩易於消化,非常適合於嬰幼兒食用。同時,仍需繼續加餵魚肝油,每次2滴,每天2次。

6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母親應儘量將母乳餵養堅持到寶寶出生後6個月。6個月的嬰兒身體已經比較結實,活動能力也比以前大大增加,因而對能量和營養成分的要求也更高。

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之前是以配方奶為主,現在可以開始飲用鮮牛奶了。如果此時寶寶還只是吃母乳,現在必須要考慮添加輔食了。

如果寶寶不樂意食用輔食,可以每次在寶寶飢餓時,先喂輔食再餵奶。同時,隨着寶寶的長大要逐漸延長餵奶間隔,減少每次餵奶的時間,逐漸增加輔食的數量。一般情況下,此時寶寶應該每天吃2次粥,每次要有半小碗,還可以吃少量碎面片,雞蛋黃要保證每天1個。

6個月正是寶寶出牙的時候,所以應在粥類食物中加入蛋黃、魚末、動物血等多種輔食,並給寶寶吃一些較硬的固體食物如碎餅乾、烤麪包等,一方面可以促進牙齒的萌出,一方面也讓寶寶練習咀嚼。

7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無論死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的孩子,7個月大時每天進食的奶量不變,分3~4次進食。寶寶7個月大時,母乳已經不能夠滿足其成長的需要,所以應進一步給寶寶添加輔食。

添加的輔食品種要豐富多樣,做到葷素搭配,還可以在輔食中添加少許食鹽,以增加食物的口味,要注意一定不要養成寶寶偏食的習慣。

這個時期嬰兒的牙齒開始萌出,咀嚼食物的能力逐漸增強,消化功能也逐漸增強,因此可以在粥內加入少許碎菜葉、肉末等。

但要注意給寶寶添加碎菜、肉末等時,量要逐漸增加。在出牙時期,還要繼續給寶寶吃小餅乾、烤饅頭片等以讓他練習咀嚼。

8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寶寶8個月時,母親乳汁的分泌開始減少,即使母乳的分泌不減少,乳汁的質量也開始下降,這時需做好斷奶的準備。從這個月開始,每天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次數可以增加到3次,餵食的時間可以安排在上午10時、下午2時和6時。

相應地,母乳餵養的次數要減少到2~3次,餵養的時間可以安排在早起時、中午和晚上臨睡時。此時寶寶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需要大量的鈣,而牛奶是補鈣佳品。

人工餵養的寶寶,此時不應再把牛奶作為寶寶的主食,要增加輔食,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之間。此時,嬰兒消化道內的消化酶已經可以充分消化蛋白質,因此可以給寶寶多喂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奶製品、豆製品以及魚肉等。

9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從9個月開始,嬰兒開始和大人一樣,每天要吃早、中、晚3餐輔食。

此時,寶寶可能已經長出3~4顆小牙,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較硬的食物如碎菜葉、麪條、肉末等。但是寶寶的消化能力畢竟還不很完善,因此要把較粗的根、莖去掉,不要傷着寶寶。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注意蛋白質、澱粉、維生素、油脂等營養物質間的平衡,給寶寶做的蔬菜品種應該多樣,對經常便祕的寶寶可以選擇菠菜、捲心菜、蘿蔔、葱頭等含纖維較多的食物。

與此同時,母乳的餵養次數應逐漸從3次減到2次,可以在早上或晚上進行。

此時,寶寶已經可以自己將整個水果拿在手裏吃了,但一定要將寶寶手洗乾淨,將水果洗乾淨、去皮、去核後再給寶寶吃。另外,過了9個月後寶寶在吃雞蛋時不再侷限於吃蛋黃,可以吃整個雞蛋了。

10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10個月的寶寶很快就要斷奶了,應在上午、中午、晚上吃三頓輔食。輔食仍以稀飯、軟麪條為主,但可以在稀飯或麪條中加入肉末、魚肉塊、碎菜、土豆、胡蘿蔔等,數量要比上個月齡增加。

此時正是寶寶學習和模仿大人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飯,較軟、較清淡的飯菜也可以適當地夾給寶寶吃,這樣可以使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為下一步的斷奶打好基礎。

10個月嬰兒母乳餵養的次數要減少到早、晚各一次,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增加母乳餵養的次數,否則容易使嬰兒對母乳形成一定的依賴心理,這樣既不利於輔食的添加,也不利於寶寶營養素的補充和身體的成長。

11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寶寶馬上就要滿1週歲了,此時正是斷奶期要結束的階段。此時的輔食可以不必再做得像以前那麼細、軟、爛,但也不能過硬。

有些寶寶可能由於某種原因此時還沒有完全斷奶,這時父母也不要太過於着急,因為讓寶寶完全斷奶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寶寶斷奶後,穀類食品成為寶寶的主要食品,熱量主要來源於這些穀類食品。但是寶寶的膳食在以米、面為主的同時,還要搭配動物食品及蔬菜、豆製品等。

為了提高寶寶進食的興趣,在食物的製作上可以變化花樣,如做些包子餃子、餛飩、饅頭、花捲等。

另外,斷奶並不是不讓嬰兒吃任何乳品,只是讓乳品特別是母乳不再成為寶寶的主要食品。

牛奶作為補充鈣質和其他營養成分的優選食品,還是要每天給寶寶飲用適量牛奶。一般來説,寶寶每天補充牛奶的量不應該低於250毫升。

12個月嬰兒的餵養特點

經過大半年的輔食餵養過程,1週歲的嬰兒大多數都可以完全斷奶,並逐漸養成了一日三餐為主,早、晚牛奶為輔的進餐習慣。

少數寶寶可能由於某種原因還不能完全斷乳,家長也不要太過着急,可以再延長一段母乳餵養的時間,不過最晚不要超過1.5歲。

父母要明白讓寶寶養成獨立吃飯的習慣需要等到2歲左右,而讓寶寶能夠充分消化吸收大人吃的食物則需要耐心等到5~6歲以後。因此,在寶寶飲食方面父母還需要多加照顧,要做得細、軟、清淡一些。

此時寶寶仍處於長身體的時期,必須要保證蛋白質和熱量的供應,要注意營養均衡、蔬菜和水果的搭配,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壞習慣。

結語:如何護理嬰兒真是給新爸新媽們出了難題,寶寶需要護理的部位有很多,因此,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多加註意。以上分享了有關嬰兒如何護理以及有關嬰兒護理的知識,希望通過本文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