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孕產婦>

孕期糖尿病 準媽媽怎麼治療糖尿病

孕產婦 閲讀(5.84K)

每個孕婦都想生出健康的寶寶,但是有很多的因素會決定寶寶的健康!很多的孕婦都會出現孕期糖尿病,為什麼的孕期糖尿病呢,孕期糖尿病症狀有哪些呢,生活中孕期糖尿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孕期糖尿病該怎麼治療呢!

孕期糖尿病 準媽媽怎麼治療糖尿病

目錄

1、孕期糖尿病的簡介 2、妊娠期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3、妊娠合併糖尿病早期症狀 4、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斷標準

5、不同類型糖媽媽心理干預方式不同 6、糖媽媽懷孕前後標準保健策略

7、孕期糖尿病該怎麼吃呢8、糖尿病孕婦吃水果要注意什麼

孕期糖尿病的簡介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種特殊類型,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種後備狀態。臨牀資料數據顯示,有2%~3%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發生糖尿病,多發生於妊娠的中晚期,且多見於肥胖和高齡產婦。妊娠糖尿病患者發生早產、低體重兒、難產、巨大兒、先天畸形等的機率明顯高於無糖尿病的孕婦的胎兒。

簡介

1. 飲食療法

GDM中85%僅用飲食療法即可達到治療目的,亦即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原則:少食多餐、食用富含纖維素、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食物品種應以蔬菜、豆製品、瘦肉、魚、蛋、奶為主。

2.胰島素治療

妊娠合併糖尿病飲食治療後一週內出現3次以上空腹105mg/d1 或餐後2小時>120 mg/d1宜用胰島素治療,使用胰島素治療期間應嚴密監測血糖,越控制理想也越容易發生低血糖,對母子同樣有危險性,夜間發生機會多,必需在睡前加小吃。

3.分娩時機和方式

分娩時機取決於血糖控制、有無合併症。如病情控制理想、胎兒發育正常可等待至足月分娩,但不應超過預產期。一般孕39周入院,作分娩前準備。

4.產後處理

產後應定期監測血糖。產前使用胰島素者通常減低到產前1/2-1/3或不用。但仍需飲食控制。餵奶者需要每天增加碳水化合物50克左右。

妊娠合併糖尿病產婦提倡母乳餵養。哺乳可減少胰島素用量。

故應該及時進行篩查,減少對孕婦和胎兒的不利因素。妊娠24~28周是篩查的最佳時期。對於孕齡大於25歲者、小於25歲但肥胖者、一級親屬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巨大胎兒分娩史者、羊水過多史者等均應進行篩查。

妊娠期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糖尿病飲食的第一個主要的原則就是控制飲食,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低糖其實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的食物。比方説,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樂、蜜餞,及蜂蜜、加糖飲料,以及各種中西式的甜點都應該少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則建議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來調味。此外,澱粉類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頭、玉米、菱角,以及燒餅、燒賣、蘿蔔糕等;尤其各種年節食品,如粽子、月餅、年糕,更是糖尿病患者特別需要“忌口”的。

糖尿病飲食的第二個主要的原則就是少吃太甜、太鹹、太油的食物,最好是不吃:由於肥胖是糖尿病的敵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攝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類的食品,譬如肥肉、豬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同時要節制肉類食物、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量,並且改用植物油來烹調食物。此外一些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海鮮類等,也要少吃。至烹調上,應儘量採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燉、烤、滷、紅燒、清蒸、水煮、涼拌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食譜

食譜一

早餐:牛奶220克、雜糧饅頭50克、煮雞蛋一個(50克).

早點:(上午9至10點):蘇打餅乾25克。

午餐:鹽水河蝦100克、木耳炒白菜190克、蝦皮冬瓜湯100克、蕎麥麪條100克。

午點:(下午3點左右):黃瓜150克。

晚餐:青椒肉絲130克、西紅柿紫菜湯110克、芹菜炒肉130克、米飯(稻米和小米)100克。

晚點:(睡前30分鐘):牛奶220克、煮雞蛋一個(50克)。

食譜二

早餐:豆漿200克、麥麩麪包50克、煮雞蛋一個(50克)。

早點:花捲30克。

午餐:絲瓜雞蛋湯100克、白切雞50克、苦瓜炒肉絲125克、米飯100克。

午點:西紅柿150克。

晚餐:清蒸鱸魚100克、冬瓜湯110克、菜花炒胡蘿蔔150克、米飯100克。

晚點:牛奶220克、煮雞蛋一個(50克)。

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之玉竹炒藕片

材料

玉竹、蓮藕、胡蘿蔔、精鹽、薑汁、胡椒粉

製作方法

1、玉竹洗淨、去根鬚、切段、焯熟、瀝乾;蓮藕洗淨、切片、焯水;胡蘿蔔去皮、切片。

2、鍋上火放油燒熱,倒入藕片、玉竹段、胡蘿蔔片炒至斷生,加精鹽、薑汁、胡椒粉翻炒均勻,加味精即可。

妊娠期糖尿病食譜之鯉魚紅豆湯

材料

鯉魚、紅豆。

製作方法

1、鯉魚去內臟及鱗、洗淨、切塊;紅豆洗淨。

2、紅豆和鯉魚一起入鍋煮熟,然後用隔水電燉盅燉一小時即可。(不用加食鹽,適量放薑絲調劑魚腥)

妊娠合併糖尿病早期症狀

臨牀表現:妊娠期有“三多”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或反覆發作的外陰陰道念珠菌感染症狀或體徵。孕婦體重>90kg,本次妊娠伴有羊水過多或巨大胎兒者應警惕糖尿病。

(一)主要症狀

1.多食

糖尿病患者攝入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是隨着小便一起排出體外,熱量來源不足,機體常處於飢餓難忍的狀態,出現食慾亢進現象,儘管一日進食四、五次,尚不能滿足,有的患者每日能吃1kg左右食物。吃得越多,血糖越高,尿中排出的糖也就越多,這時飢餓的感覺就越厲害。如果突然食慾減退,很可能是出現了嚴重併發症,這要特別加以注意。

2.多飲

糖尿病患者由於排尿過多,水分大量丟失,因此感到口乾,只有多飲來補充喪失的水分才行。不僅飲水的次數增多,而且飲水量也明顯增大。

3.多尿

糖尿病患者的尿量和排尿次數明顯增多。24小時尿量一般為3000~4000 ml,偶爾可達10000ml以上,排尿次數可多達20餘次。造成多尿是因血糖過高,高濃度的葡萄糖從尿中排出,要帶走大量的水分,使尿量增加,臨牀上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

4.消瘦

糖尿病患者體重減輕,多因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體內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所致,亦與高滲性組織失水有關。

5.疲乏無力

因為攝入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謝又增快,體力得不到補充的緣故。

(二)次要症狀

1.反覆感染

頑固性外陰瘙癢,或反覆外陰、陰道真菌感染,或屢發癤、癰者,有可能為糖尿病。此外,反覆的呼吸道、膽道、尿路感染,創口不癒合者,應懷疑足否患有糖尿病。

2.反應性低血糖

多發生於餐後3小時或3小時以上,表現為心悸、出汗、飢餓、顫抖等,如測血糖則在正常低值或低於正常,進食含糖食物後上述症狀可消失。在某些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有此表現。

(三)體徵

大多數患者體型肥胖,容易發現皮膚癤腫或毛囊炎。查體可見部分患者宮高和腹圍之和大於140cm,外陰和陰道潮濕,分泌物較多或為白色凝乳狀。

(四)妊娠對糖尿病的影響

(1)妊娠期

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釋,胰島素相對不足;胎盤分泌的激素在周圍組織中具有抗胰島素作用,使母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增加,使隱性糖尿病顯性化,無糖尿病者發生GDM,原有糖尿病病情加重。腎糖閾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而腎小管對糖的再吸收不能相應增加,使尿糖不能正確反映病情。隨妊娠進展,空腹血糖下降,胎盤生乳素的脂解作用使周圍脂肪組織分解成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酸,故妊娠期間糖尿病患者易發生酮症酸中毒。

(2)分娩期和產褥期

宮縮大量消耗糖原及產婦進食減少,容易發展為酮症酸中毒。隨胎盤排出及內分泌的恢復,胰島素的需要量相應減少,若不及時調整用量,極易發生低血糖症和飢餓性酮症酸中毒。

(3)糖尿病對妊娠的影響

1)對孕婦的影響

糖尿病孕婦多易併發妊高徵,子癇、胎盤早剝、腦血管意外發生率也高;糖尿病時,白細胞有多種功能缺陷,故易在妊娠期及分娩期發生泌尿系感染,甚至發展為敗血症;羊水過多的發生率較非糖尿病孕婦增加10倍,可能與羊水中含糖量過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有關。羊水過多使胎膜早破及早產發病率增高。因胎兒發育較大,常導致難產及軟產道損傷,巨大兒的發生導致手術產率的升高,易發生產程延長及產後出血。

2)對胎兒的影響

巨大胎兒發生率明顯升高,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時;胎兒生長受限發生率也升高,多見於嚴重糖尿病伴有血管病變時,如腎臟、視網膜血管病變;由於羊水過多、妊高徵、胎兒窘迫以及其他嚴重併發症,常需提前終止妊娠,因而早產發生率增加;胎兒畸形率高於非糖尿病孕婦。

3)對新生兒的影響

由於胎兒肺成熟延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發生率增加;新生兒脱離母體高血糖環境後,高胰島素血癥仍存在,若不及時補充糖,易發生低血糖,嚴重時危及新生兒生命。

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斷標準

診斷檢查

孕前糖尿病已經確診或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狀的孕婦,於孕期較易確診。但GDM孕婦常無明顯症狀,有時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容易漏診,延誤治療。

(一)病史及臨牀表現

1.病史

有糖尿病家族史、患病史,特別是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巨大兒、畸形兒、新生兒死亡等分娩史。

2.臨牀表現

妊娠期有“三多”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或反覆發作的外陰陰道念珠菌感染症狀或體徵。孕婦體重>90kg,本次妊娠伴有羊水過多或巨大胎兒者應警惕糖尿病。 '

(二)首要檢查

1.尿糖測定

妊娠期腎糖閾降低,血糖正常時也可出現糖尿,屬生理性,尿糖測定多為(+)。大量排出尿糖應考慮糖尿病可能,需進一步做空腹血糖測定及糖耐量試驗,且排除腎性糖尿。

2.血糖測定

正常孕婦血糖值一般低於正常,很少超過5.6mmol/L。空腹血糖值一般為3.6~4.8mmol/L。除孕前已經診斷的糖尿病以外,妊娠期糖尿病大多發生在妊娠晚期,大多數患者無任何症狀和體徵,空腹血糖多正常,因此容易造成漏診。

3.口服50g的葡萄糖篩檢

先給孕婦口服50g葡萄糖溶液,1小時後抽取靜脈血。凡是血糖水平≥7.8mmol/L者為妊娠期糖尿病篩查陽性,應進一步作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試驗。推薦用於妊娠24~28周孕婦。

4.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試驗(OGTT)

試驗前3日不限飲食量。禁食8~14小時後的早晨,將葡萄糖75g溶於400ml水中口服,5分鐘服完,測空腹和服糖開始後1、2、3小時共4次靜脈血漿葡萄糖值。OGTT陽性者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正常值範圍如下:空腹血糖≤5.8mmol/L;1小時,≤10.6mmol/L;2小時,≤9.2mmol/L;3小時,≤8.1mmol/L。四項診斷標準中,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標準即可診斷。任何一項達到標準稱為糖耐量減低。

(三)次要檢查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

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了的血紅蛋白。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人體所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相對較高。人體內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日,在細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保持相對不變。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檢測前120日內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的良好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結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結合的血紅蛋白佔全部血紅蛋白的比例。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為4%~6%;許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降低至7%以下,糖尿病的併發症將大大降低。

2.C肽的測定

正常人空腹胰島素為5~25mU/L,空腹C肽為0.24~0.9mmol/L。餐後1小時達高峯,最高峯可達空腹值的5~10倍。血漿胰島素及C肽的測定對於區分兩型不同的糖尿病有着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用以判定胰島β細胞的功能狀態,以決定是否需要用胰島素治療。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很低,而且難以恢復;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大多數也是低下的,而且胰島素及C肽的高峯值出現的較晚。

(四)檢查注意事項

1.胰島素的測定

胰島β細胞所分泌的胰島素原可被相應的酶水解生成胰島素和C肽,因此,血胰島素和C肽都能反映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能力。胰島素的測定會受到一些外源性胰島素的干擾,例如測定注射過胰島素或正在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而C肽的測定則相對穩定。但是隻測定空腹血胰島素及C肽往往難以反映患者自身胰島素分泌的情況。要了解患者的胰島功能,需要做葡萄糖耐量試驗,即口服75g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瞭解空腹受刺激後不同時間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

2.糖耐量異常

包括一步法和兩步法.首先做50g糖負荷試驗,如果異常進一步做OGTT試驗,在歐洲和香港有醫院採用一步法,用75g糖負荷試驗。使用後者時單純測空腹血糖和服糖後兩小時血糖。

3.血糖篩查

對於有高危因素的孕婦,應在首次做產前檢查時就進行50g糖試驗,如果正常,再在孕24~28周重複試驗。對於低危因素的孕婦可以不進行篩查(年齡<25歲,BMI<25,無糖尿病家族史)。

4.血糖測定

一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由於結果欠精確,血糖試紙條或快速血糖測定儀不宜用於糖耐量試驗。

鑑別診斷

1.潛在糖尿病

此類孕婦妊娠前後均無糖尿病的臨牀特點,但糖耐量異常,經過一定時間後,可能發展成顯性(臨牀)糖尿病。

2.糖尿病前期

這類孕婦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婦無明顯糖代謝紊亂,可在妊娠後出現類似糖尿病孕婦的併發症(巨大胎兒、畸形兒及羊水過多等)。若干年後多數將出現顯性(臨牀)糖尿病。

3.糖尿病昏迷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組以意識障礙為特徵的臨牀綜合徵。它包括兩種臨牀類型,即糖尿病酮性酸中毒及糖尿病非酮症昏迷(高滲性昏迷),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危險的合併症,若不及時處理,常導致死亡。

4.尿崩症

是由於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壓素,簡稱AVp)缺乏、腎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以多尿、煩渴、多飲與低密度尿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尿崩症的主要臨牀特點為多尿、煩渴與多飲,起病常較急。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牀特點尿量多(可達8~10L/d或更多),尿密度低;用興奮抗利尿激素釋放的刺激(如禁飲、注射高滲鹽水等)不能使尿量顯着減少、尿密度顯着提高。

5.神經性食慾亢進應

診斷標準如下。

(1)反覆出現過量進食現象(不定時快速攝取大量食物)。

(2)在進食過程中自覺無法控制過量進食這一行為。

(3)為了不讓體重增加,往往會選用有規律性的自發性嘔吐、使用瀉下劑或利尿劑、嚴格低熱量飲食或禁食、劇烈運動等方法。

(4)最短在3個月以上、平均每週有2次過量進食現象。

(5)總是對自己的體型和體重過分關心。

6.甲狀腺功能亢進應

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由於機體代謝增加,表現為食慾亢進,但體內分解養分太多,大大地消耗體內的脂肪及蛋白質,因而引起體重下降,有時可在短時間內下降10kg之多。臨牀上若沒有明顯其他原因的消瘦患者,此病可能性最大。症狀表現除食慾亢進、消瘦外,還有心跳加快、多汗、甲狀腺腫大、手顫、情緒興奮等。有少數患者無甲狀腺腫大或儀輕度腫大,亦無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情緒激動的表現,但通過實驗室的檢查可以得出診斷。

7.妊娠期皮質醇增多症

妊娠期由於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代謝發生改變,隨孕期增長皮質醇及醛固酮的產生也相應增多。妊娠合併皮質醇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分泌過多的皮質醇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其主要表現為滿月臉、向心性肥胖、下腹部紫紋、痤瘡、血糖升高、骨質疏鬆、肌肉軟弱等,常見眩暈乏力,女性月經減少甚至閉經,並可見鬍鬚、全身毛髮增多及陰毛呈男性分佈,血壓升高,有些患者出現心悸、失眠、煩躁等精神異常。實驗室檢查24小時尿17-羥皮質類固醇(17-OHCS)及遊離皮質醇明顯升高;腎上腺部位B超檢查及腎周充氣造影可有助於診斷。

不同類型糖媽媽心理干預方式不同

不少孕婦在孕期被診斷出患上糖尿病以後,心理和情緒就變得非常緊張、悲觀等,殊不知這樣不良的心理不僅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甚至還會影響疾病的治療。那麼,護理糖媽媽的不良心理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以下是專家的介紹:

一、針對懷疑、緊張型的糖媽媽

對初發病患者,因為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對第一次檢查診斷為妊娠合併糖尿病感到震驚、懷疑、緊張。入院後不習慣醫院的環境,不知如何適應病人角色,擔心診治有誤。患者常常對醫護人員多問,緊張害怕。

護理措施:應向患者介紹有關妊娠合併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儘快使患者適應病人這個角色。

二、針對悲觀、失望型的糖媽媽

擔心胎兒畸形,新生兒合併症等,且對飲食和胰島素治療要求嚴格,其思想負擔重,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對治療失去信心。

護理措施:講清妊娠合併糖尿病的特點,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解除或減輕失望情緒;醫護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熱情接待病人,並且有熟練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另外,還要了解患者的要求,幫助解決困難,介紹疾病的治療過程及有關知識;針對其悲觀情緒,介紹成功治療的病例,使患者保持樂觀的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嚴格觀察血壓,子宮底的高度,血糖的變化等。

妊娠合併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妊娠和妊娠糖尿病(GDM)兩種情況,前者指在罹患糖尿病之後妊娠,後者指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現的不同程度葡萄糖耐量異常,約佔妊娠合併糖尿病的80%-90%。

人類對糖尿病的認識有近3500年的歷史,而對於GDM的關注僅有近百年。隨着肥胖人數的不斷增加,GDM發病率逐年增加,不僅在孕期給母兒帶來不良影響,還大大增加了產後母兒兩代的代謝相關疾病發病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繼2005年英國和加拿大制定了基於循證醫學的妊娠合併糖尿病指南之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結合2008年發表的高血糖與妊娠不良結局研究(HApO),經過長期論證,於2009年10月公佈了新的妊娠合併糖尿病指南,以規範GDM的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及產後隨訪工作。

糖媽媽懷孕前後標準保健策略

一般建議

所有計劃懷孕的女性均應接受一次專業健康諮詢,尤其是已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IGT或IFG)和曾罹患GDM 的女性。

曾罹患GDM者再次妊娠時,GDM發生可能性為30%~50%,如果產後逾1年,最好在孕前或至少在妊娠前3個月內接受口服糖耐量(OGTT)檢查,若血糖正常,則於妊娠26~28周再作評價。產後血糖正常的GDM女性,再次妊娠並不增加孕早期胎兒畸形風險。

孕前已患糖尿病者需要了解妊娠對糖尿病的可能影響,孕期積極控制血糖可明顯增加低血糖風險,尤其是孕早期的早孕反應可增加低血糖風險。

已出現糖尿病慢性併發症者,可能病變在孕期會加重,因此,孕前患者必須接受身體狀況評估,在孕後每次隨訪時應再次接受評估。

藥物應用建議

妊娠或計劃妊娠的患者,應立即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鈣通道阻滯劑(CCB)和調脂藥物,可應用甲基多巴或拉貝洛爾控制血壓。

正在服用二甲雙胍和(或)格列本脲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意願,則可繼續應用上述藥物。

糖尿病孕婦應補充足夠劑量的葉酸。

孕前血糖控制建議

GDM患者早期流產和胎兒畸形風險明顯增加,妊娠前後理想的血糖控制可顯着降低此類風險。

1型或2型糖尿病的致畸風險相當,但風險程度尚難量化。

孕前血糖控制良好者,胎兒畸形發生率較低,但尚不知具體血糖低於何種水平即可降低此類風險。

對於計劃妊娠的糖尿病患者,應儘量控制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HbA1c)應<6.5%(如應用胰島素,則HbA1c<7%),相應的毛細血管內血糖值約為餐前<6.5 mmol/L,餐後<8.5 mmol/L。

HbA1c>8%的患者不建議妊娠,應首先控制血糖。

產後指南

哺乳期

鼓勵GDM或糖尿病產婦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能減少兒童肥胖發生率,但母乳餵養可能會影響母親血糖,後者又會影響乳汁成分。

鼓勵哺乳期良好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乳汁中的葡萄糖濃度和能量均較高,其營養和免疫學特性尚難評估。

尚未發現哺乳與否對胰島素劑量的影響。近來有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患者在哺乳期間使用的基礎胰島素劑量減少。

英國國家處方建議,哺乳期應用依那普利相對安全,應避免用其他ACEI類。所有ARB和CCB應避免應用。不建議哺乳期應用他汀。

隨訪指南

鼓勵GDM或糖尿病產婦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能減少兒童肥胖發生率,但母乳餵養可能會影響母親血糖,後者又會影響乳汁成分。

鼓勵哺乳期良好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乳汁中的葡萄糖濃度和能量均較高,其營養和免疫學特性尚難評估。

尚未發現哺乳與否對胰島素劑量的影響。近來有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患者在哺乳期間使用的基礎胰島素劑量減少。

英國國家處方建議,哺乳期應用依那普利相對安全,應避免用其他ACEI類。所有ARB和CCB應避免應用。不建議哺乳期應用他汀。

隨訪指南

所有按照GDM治療者最好在產後6周左右接受OGTT檢測。

計劃再次妊娠者應在妊娠前或妊娠前3個月接受OGTT檢測,血糖正常者按計劃於孕中期重複接受OGTT檢測。

不再計劃妊娠的高危患者應每年接受OGTT檢測,低危患者應每隔2~3年查空腹血糖,>5.5 mmol/L則應接受OGTT檢測。

預防GDM向2型糖尿病轉歸指南

預防或延緩GDM向2型糖尿病轉歸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研究提示,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使GDM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下降55%。生活方式干預和二甲雙胍治療對預防GDM向2型糖尿病進展同樣有效。

標準保健策略

孕前諮詢

所有糖尿病育齡女性應該會識別懷孕可能性,必要時應學習避孕知識。向所有女性提出甲狀腺功能、葉酸補充以及在孕期可能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合理建議,告知妊娠合併糖尿病存在的風險及如何使風險最小化。

建議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孕前HbA1c<6.5%,如應用胰島素則HbA1c<7%,自我檢測毛細血管血漿空腹和餐後血糖水平應分別<5.5 mmol/L和<8.0 mmol/L),不鼓勵HbA1c在 8%以上者懷孕,除非血糖得以良好控制。

討論口服降糖藥物益處及風險,在合適的時候應用胰島素,評價新近推薦的胰島素類似物的可能風險。停用ACEI或ARB,並選擇合適替代產品,停用他汀、貝特類及煙酸類藥物。評價已有的糖尿病併發症,尤其是眼睛和腎臟。

產前首次隨訪

未在孕前進行諮詢的女性應儘快檢測HbA1c;對於經歷過孕前諮詢的糖尿病女性,複習其對孕期糖尿病管理的理解、目前的藥物治療、血糖控制狀況、慢性併發症等,並給予合理建議;對於曾罹患GDM、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女性,建議健康生活方式並儘快接受OGTT檢測,若結果正常,建議在妊娠26~28周時接受一步法OGTT複查;對於其他女性(除非具有高危因素),建議在妊娠26~28周時接受GDM檢測。

根據血糖控制目標以及糖尿病或產科需要,儘可能多地進行隨訪,在孕早、中期可能每月隨訪1次,孕晚期隨訪則更加頻繁。

孕期管理

生活方式干預

提供關於營養的一般建議和關於碳水化合物攝入的特殊建議,後者應包括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如果應用胰島素,則碳水化合物數量、構成須與胰島素種類、劑量相契合。

鼓勵活動,根據患者之前的運動習慣提供建議。解釋運動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而靜止的生活方式則具有相反的作用。

血糖控制

HbA1c作為自我監測的輔助措施,目標值為<6%,如果安全可行,可降至更低。如果可能,應頻繁進行自我血糖監測,根據結果調整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劑量,如有需要,可將口服降糖藥換為胰島素。

GDM管理

解釋妊娠不良結局風險及如何降低這些風險。指導自我血糖監測(每天4次,空腹及3餐後1小時)並進行生活方式干預。若生活方式干預後1~2周未達到預期血糖控制目標,則開始降糖治療。胰島素仍是目前治療的主要選擇用藥,但也有充分證據提示二甲雙胍及格列本脲可作為治療選擇。HbA1c不應作為治療的常規監測手段。

產後管理

評價胰島素需要量的變化,頻繁監測血糖,決定是否在產後或哺乳期應用胰島素。GDM患者應停用降糖措施,出院前再次強調生活方式干預。1型或2型糖尿病女性應繼續監測血糖,分娩後胰島素需要量立刻下降,須根據乳母進食模式調整劑量。

考慮藥物可能透過乳汁,可考慮應用二甲雙胍或格列本脲,慎重選擇降壓藥物。產後0~6周進行糖尿病監測。如血糖正常,告知患者今後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性,並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建議每1~3年進行糖尿病檢測。如果計劃再次妊娠,則應告知患者再次發生GDM的風險性,並開展孕前諮詢。

孕期糖尿病該怎麼吃呢

妊娠期糖尿病治療的目的就是將母親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從而減少胎兒畸形及圍產期胎兒的死亡率。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應首選飲食加運動療法。因此有糖尿病的孕媽媽應遵循以下飲食原則:

1、合理控制總能量

維持孕婦體重的合理增長。在28周後,每週增長0.5kg,但是一個月最好不超過2kg。妊娠前4個月與非妊娠時相似,妊娠後期能量按理想體重×(30/35)kcal,同時必須避免過低能量導致酮症的發生。

2、糖類

應避免精製糖的攝入,主食應保證250/350g,過低則不利於胎兒生長。

3、蛋白質

每日攝入100g左右的蛋白質,且保證其中的1/3以上為優質蛋白。

4、脂肪

應適量攝入,佔總能量30%以下,特別是堅果類食品應酌量攝入。

5、膳食纖維

有助於降低過高的餐後血糖,可適當增加其在膳食中的比例。水果應根據病情的好壞適量選用。

6、餐次安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少量多餐,每日5-6餐,定時定量進餐有助於保持血糖穩定。

7、體育鍛煉

不宜過於劇烈,但整個孕期都要堅持。

糖類的攝取是為提供熱能、維持代謝正常,並避免酮體產生。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準媽媽不應因誤以為不吃澱粉類可控制血糖或體重,而完全不吃飯;而是應儘量避免攝入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麥芽糖之類含糖飲料及甜食,以避免餐後血糖的快速增加。如有需要可加少許代糖。

建議您儘量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未精製主食,可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穀飯取代白米飯、選用全穀類麪包或饅頭等。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較高,因此早餐澱粉類食物的攝取應儘量避免或減少。

糖尿病孕婦吃水果要注意什麼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體內分泌的很多激素會對抗胰島素生成,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更注意些,平常吃水果也要注意。那麼,糖尿病孕婦吃水果要注意什麼?糖尿病孕婦吃水果要注意:不宜,吃太多水果。

吃太多水果會為妊娠糖尿病埋下隱患。專家建議:

孕婦吃水果首選含糖量較低的,如蘋果、梨、橘子、桃、葡萄等,而且每天吃水果別超過500克。

香蕉、菠蘿、荔枝、柿子之類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一定要減量。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者或妊娠糖尿病患者最好等血糖控制平穩後再吃水果。

吃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這樣既不會使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已經診斷為糖尿病的孕婦一定要算好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水果吃多了就要相應減少主食。但不能用水果代替主食,因為主食屬於複合碳水化合物,它不會在短期內快速升高血糖,而水果卻恰恰相反。而這會對胎兒有不利影響。

如何改善孕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最明顯的就是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有的孕婦在懷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有的孕婦是懷孕後才出現糖尿病的,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對母親和胎兒都有很大的危害。那麼,要如何改善孕期糖尿病呢?以下就讓小編為你指點一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攝取正確糖類

糖類的攝取是為提供熱量,維持代謝正常,並避免酮體產生。孕婦不應誤以為不吃澱粉類可控制血糖或體重,而完全不吃飯。另外,患者應儘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等含糖飲料及甜食,並防止引發餐後血糖快速的增加。多數孕婦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較高,因此早餐澱粉類食物的含量必須較少。

二、注意熱量控制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中、後期必須依照孕前所需的熱量,再增加300大卡/天。由於體重減輕可能會使母體內的酮體增加,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故孕期中不宜減重。

三、注意餐次分配

餐次的分配在維持血糖值平穩、避免酮血癥之發生,起着重要作用。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別要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因此睡前要補充點心。

四、注重蛋白質攝取

如果在孕前已攝取足夠營養,則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妊娠中期、後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質的量各為6克、12克,其中一半需來自優質蛋白,如:蛋,牛奶,深紅色肉類,魚類及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孕婦最好每天做好能喝兩杯牛奶,以獲得足夠鈣質,但切不可將牛奶當水喝,以免血糖過高。

五、多攝取纖維質

孕婦糖尿病患者應儘量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未精製主食,可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穀飯取代白米飯,選用全穀類麪包或饅頭等。多食高纖維食物,如:增加蔬菜之攝取量,吃新鮮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延緩血糖的升高,幫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較有飽足感。

六、注意油脂攝入

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減少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以及動物之皮、肥肉等,儘量避免食用洋快餐等食物。

七、進行適當鍛鍊

孕婦應適當到户外運動,可選擇散步等温和的運動方式。孕婦糖尿病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能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對降低血糖有一定幫助。

結語:懷孕是每個女人都會經歷的事情,懷孕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又是非常幸福的!每個女人都非常的享受做媽媽的日子,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就要多多瞭解這些常識,孕期糖尿病不僅影響孕婦的健康,對於胎兒也是有影響的哦,希望上述的這些常識能夠幫助大家遠離孕期糖尿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