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節氣>

立冬是哪天 立冬的習俗和氣候特點是什麼

節氣 閲讀(7.92K)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最具意義的一個節氣,其實立冬的立追根溯源的話,咱們與古人所理解的都是一樣的,是建立、開始之意。因此説,立冬是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氣。那麼,大家知道立冬了是哪天 ?立冬的習俗和氣候特點又都什麼嗎?不知道的話,那就跟隨小編一同來了解一下吧!

立冬是哪天 立冬的習俗和氣候特點是什麼

立冬是哪天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今年的立冬就是11月8號。我國民間一直以來都把這一天當做是一年冬天的開始。中醫學裏面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陽氣慢慢潛藏,陰氣開始盛極,草木都凋零,萬物的活動都開始慢慢休止,進入了冬眠的狀態,以養精蓄鋭,為第二年的春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工作!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開始。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

立冬的習俗

1、吃餃子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一般在立冬之時會全家團聚吃餃子。因為餃子來自“交子之時”的説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成為餐桌上的必備之物。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衞”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裏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2、補冬

立冬的時候草木都開始慢慢凋零了,蟄蟲伏藏了,天地萬物都慢慢進入了一種冬眠的狀態之中,來養精蓄鋭,為着來年的生機勃勃做好一切準備。人類雖然沒有冬眠這個説法,不過,我們民間確實有立冬補冬的一個習俗。

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因為氣候嚴寒,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3、補氣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不要耗散陽氣)”、“虛者補之,寒者温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這裏須要注意的是,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理環境不同,雖然都是冬令進補,但是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所以還是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補方式。

4、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5、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6、祭祖祭天,慶豐收

舊時,立冬這天,人們還要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即便再忙的農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殺雞宰羊,準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一方面祭祀蒼天,感謝上天恩賜的豐年,並祈求上天賜給來歲風調雨順;而祭祀儀式後的酒食也可讓辛苦一年的農人,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立冬氣候特點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出現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嶺以北也會出現初霜。11月的北方,隨着冷空氣的前鋒移出本地,鋒後的冷空氣團開始向暖的方面變性,如果沒有後續的冷空氣補充,幾天之後,温度雖回升了,空氣質量卻逐漸變壞。特別是大城市,大氣中積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結合凝結後,形成煙霧或是濃霧,影響着人們的健康和交通運行。在我國西南、江南,水汽條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氣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霧出現。

華北初雪、降水多樣

11月以後,全國各地降水量都發生變化,降水量都會明顯減少。此時,降水的形式也不再是隻有雨水這種形式,而是出現多樣化:有雨、雪、雨夾雪、霰、冰粒等。而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華北等地也相繼下起了第一場雪。當有強冷空氣影響時,江南也會下雪。西南地區典型的華西連陰雨結束,但相對比與全國雨水基本都少的情況,它還算得上是雨水較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時間分佈,每年的11月就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乾季。而西南西北部乾季的特點也變得更加明顯。四川盆地、貴州東部、雲南西南部,11月還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

在雲南,卻是晴天温暖,雨天陰冷,被人們稱為“四季如春,一雨便冬”。如果有較強的冷空氣的話,再加上有暖濕氣流呼應,那麼,南方地區的過程雨量還是會較大。但是此時長江以北和華南地區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區要少、不大,對於一年三熟的華南,11月的乾旱,對作物生長仍有負面影響。

氣温下降、變化明顯

隨着冷空氣的加強,氣温下降的趨勢加快。北方的降温,人們習以為常。從10月下旬開始,先後供暖,人們好在還有一個避寒之地。而對於此時處在深秋“小陽春”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如果遇到強冷空氣迅速南下,有時不到一天時間,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畢竟大風過後,陽光照耀,冷氣團很快變性,氣温回升較快。氣温的回升與熱量的積聚,促使下一輪冷空氣帶來較強的降温。此時,令人愜意的深秋天氣接近尾聲,明顯的降温使這一地區在進入初霜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紅葉最佳觀賞期,並在11月底陸續入冬。

偏北風多、風力加強作為早已入冬的西北、華北、東北等地,此時的大風、降温可以説是習以為常。在華北中南部到黃淮等地,立冬期間的冷空氣,常常不是大風把這一帶山區紅葉一掃而光,就是把城裏的樹也吹成光桿,讓人們有一種一下子進入冬天的感覺。若遇到勢力強、速度快的冷空氣,它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區和南方的江湖河面風力加大,大風一直吹到東南沿海和台灣海峽。特別是北部、東部海域,海上的大風易使海上作業受到嚴重損失。

南北兩方、温差拉大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平均温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兩者的温差可達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温暖宜人。

結語:以上就是關於24節氣中立冬的日期、習俗與氣候特點的介紹了,大家都清楚了嗎?明天就是立冬了。那也就是説冬天的腳步不遠了,天氣也會慢慢變冷了,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哦,外出時一定要穿得暖暖的。否則,很容易着涼感冒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