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休閒>世界之最>

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 中國三四千年前已開始種杏

世界之最 閲讀(2.32W)

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在哪裏?杏(學名:ArmeniacavulgarisLam.)落葉喬木。地生,植株無毛。葉互生,闊卵形或圓卵形葉子,邊緣有鈍鋸齒;近葉柄頂端有二腺體;淡紅色花單生或2-3個同生,白色或微紅色。圓、長圓或扁圓形核果,果皮多為白色、黃色至黃紅色,向陽部常具紅暈和斑點;暗黃色果肉,味甜多汁;核面平滑沒有斑孔,核緣厚而有溝紋。種仁多苦味或甜味。花期3-4月,果期6-7月。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等相關內容。

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 中國三四千年前已開始種杏

中國是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



中國種杏甚早。文獻《夏小正》説:“正月,梅杏拖桃華。四月,,囿有見杏”。其後的古書《管子》、《莊子》。《禮記》、《山海經》等亦有記述。研究者在湖北江陵、江蘇徐州的西漢墓中,也曾多次發現杏核。書載在張騫通西域時還將它傳入波斯和希臘等國。中國三四千年前已開始種杏,是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

《夏小正》簡介

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 中國三四千年前已開始種杏 第2張


《夏小正》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科學文獻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錄傳統農事的歷書,原為《大戴禮記》中的第47篇。

《夏小正》撰者無考。通常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期,也有人説它是夏代的歷法。《禮記·禮運》篇記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史記·夏本紀》中記載:“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司馬遷認為孔子所指的夏時就是夏小正,經歷代學者考證,也認為內存夏代資料。但據其所載天文內容考定成書於前350年左右,即戰國中期。

《夏小正》基本內容

《夏小正》由“經”和“傳”兩部分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內容是按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記載每月的物候、氣象、星象和有關重大政事,特別是生產方面的大事。書中反映當時的農業生產的內容包括穀物、纖維植物、染料、園藝作物的種植,蠶桑,畜牧和採集、漁獵;蠶桑和養馬頗受重視;馬的閹割,染料的藍和園藝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為首次見於記載。《夏小正》文句簡奧不下於甲骨文,大多數是二字、三字或四字為一完整句子。其指時標誌,以動植物變化為主,用以指時的標準星象都是一些比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參、織女等。

《夏小正》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記載。還沒有出現四季和節氣的概念。《夏小正》記載的生產事項,包括農耕、漁獵、採集、蠶桑、畜牧等,但無一句提到“百工之事”,這是當時中原地區社會分工還不發達的反映,這些也反映出《夏小正》曆法的完善程度。

世界最早種杏的國家 中國三四千年前已開始種杏 第3張

相傳夏禹曾“頒夏時於邦國”。《禮記·禮運》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鄭玄箋:“得夏四時之書也,其書存者有《小正》。”《史記·夏本紀》也説:“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這些記載表明,《夏小正》在春秋時代以前已經出現,春秋時代的杞國還在使用它。夏緯瑛、範楚玉認為,《夏小正》的經文成書年代可能是商代或商周之際,最遲也是春秋以前居住在淮海地區沿用夏時的杞人整理記錄而成的。其內容則保留了許多夏代的東西,為我們研究中國上古的農業和農業科學技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夏小正》的《傳》則是戰國時候的人作的。

關於《夏小正》所反映的地域,夏緯瑛認為經文中有明顯的反映淮海地區物候的記載,表明它是淮海地區的產物。但對此也有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