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休閒>世界之最>

現存世界最早的單衣 素紗單衣僅重49克

世界之最 閲讀(1.57W)

現存世界最早的單衣是什麼?現存世界最早的1972年3月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即長沙國丞相、軟侯利蒼妻子的墓內,出土了基本完整的絲織物和服飾達一百多件。其中有兩件輕薄透明的素紗禪(單)衣,是我國目前僅見的最輕薄的絲織品成衣。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現存世界最早的單衣等相關內容。

現存世界最早的單衣 素紗單衣僅重49克

工藝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繚綾》中寫道:“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詠誦這詩句,以為詩中那飄渺如霧般輕盈,晶瑩如水般剔透繚綾的描寫不過是詩人的藝術誇張。直至聞名於世的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墓中大量絲織品,特別是兩件素紗襌衣的出土,證實了詩人的描寫並非憑想象誇張而作,而是據實形象化的描寫。

現存世界最早的單衣 素紗單衣僅重49克 第2張

紗,是我國古代絲綢中出現得最早的一種,它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釐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釐米為40根至50根紗。密度稀疏,孔眼充滿織物的表面,因而質地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一點都不誇張。上乘的紗料,以蠶絲纖度勻細見長。素紗襌衣每平方米紗料僅重15.4克,並非因其織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紗料的旦數小,絲纖度細。絲織學上對織物的蠶絲纖度有一個

專用計量單位,叫旦(全稱:旦尼兒),每九千米長的單絲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數越小,則絲纖度越細。經測定,素紗襌衣的蠶絲纖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現在生產的高級絲織物(四眠蠶)還有14旦,足見漢代繅紡蠶絲技術的高度發展。

此件襌衣的組織結構為平紋交織,其透空率一般為75%左右。制織素紗所用原料的纖度較細,表明當時的蠶桑絲品種和生絲品質都很好,繅絲織造技術也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素紗,一般為未經染色的紗織物。這件“襌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領口較重的邊緣,重量只有40克左右,摺疊後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西漢陳留郡及長沙國文化的驕傲。

文物價值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素紗襌(單)衣,衣長128釐米,通袖長190釐米,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交領、右衽(rèn)、直裾。面料為素紗,緣為幾何紋絨圈錦。素紗絲縷極細,共用料約2.6平方米,重僅49克(另有一被毀48克出土),還不到一兩。是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且色彩鮮豔,紋飾絢麗。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穿着

素紗襌衣輕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詩經·鄭風·豐》:“衣錦衣,裳錦裳。”多數學者認為貴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華麗外衣紋飾,因此在色彩豔麗的錦袍外面罩上一層輕薄透明的襌衣,使錦衣紋飾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不僅增強了衣飾的層次感,更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有着輕柔和飄逸質感的紗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風而立,徐步而行,飄然若飛,極現女性的柔美。也有人認為其當時作為內衣穿着,是一種性感內衣。

複製

重量僅為49克的素紗襌衣,是馬王堆漢墓隨葬物品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輕紗薄如空”,其質地及紡織技術都讓現代人稱奇。

湖南省博物館曾委託南京雲錦研究所複製這件總重49克的素紗襌衣。但該研究所複製出來的第一件素紗襌衣的重量超過80克。後來,專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來現在的蠶寶寶比幾千年前的要肥胖許多,吐出來的絲明顯要粗、重,所以織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緊接着專家們着手研究一種特殊的食料餵養蠶,控制蠶寶寶的個頭,再採用這些小巧苗條的蠶寶寶吐出的絲複製素紗襌衣,終於織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紗襌衣,這一研究竟耗費專家們13年的心血!

現存世界最早的單衣 素紗單衣僅重49克 第3張

據瞭解,它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釐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釐米就有40根至50根紗。密度較為稀疏,孔眼裏充滿織物的表面,所以紗的質地非常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一點兒都不誇張。這也就是為什麼素紗襌衣如此之輕薄的原因。

馬王堆素紗襌(單)衣,曾經被盜,目前博物館所展示的是高仿真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