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濕氣重的表現 體內濕氣重的5大信號

養生保健 閲讀(1.71W)

每個人體內都有濕氣,可是很多人濕氣過重卻不知道,那麼體內濕氣重的表現是什麼呢?體內濕氣重怎麼辦才好呢?不要着急,接下來就跟着小編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濕氣重怎麼辦才好吧!

濕氣重的表現 體內濕氣重的5大信號

人體內的濕氣會隨着雨水多,濕度大而加重,濕氣重的人往往無精打采、臉色暗黃或蒼白,且受濕邪侵襲之後,抵抗力下降,而潮濕的天氣讓細菌和病毒肆虐,敵強我弱,人更容易生病。去除濕氣,成為“凍齡”美女很簡單哦!

一般來説,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60%,濕度適中,人的精神倍增。據科學測定,空氣濕度過大時,有利於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當空氣濕度高於65%時,病菌繁殖滋生最快。

體內濕氣大有5個信號

信號一:舌苔厚膩

如果發現自己舌苔很厚膩,或者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明顯齒痕的話,那就基本可以確定體內有濕,這就是中醫的舌診。

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牀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這些信號説明體內的濕氣較重。

信號二: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説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信號三:食慾差

如果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裏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噁心感。這種現象也是脾胃功能較弱,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之一,且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在夏季。

信號四:小腿肚發酸

濕氣重的人起牀後會感覺小腿肚發酸、發沉,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徵,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信號五:精神狀態差

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其實這一點不難解釋,古人説“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説明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精神狀態不佳的表現。

下面教你7招祛除體內濕氣

1.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

2.注意飲食衞生

大雨可以驅走高温,為我們帶來絲絲涼意,很多人因此胃口大開。但是潮濕的春季,往往也是腸胃病多發的季節,因此飲食衞生馬虎不得。

多雨潮濕的季節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黴菌生長,因而極易誘發春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

3.衣服淋濕了要及時更換

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不管是吹空調還是外出,不可過分貪涼,防止受濕、受寒。

不要淋雨,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

中醫認為,“風邪易去,而濕邪黏膩最難去”,潮濕多雨的天氣會使“老風濕”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如果穿涼鞋走在雨水裏,回到家要及時把腳擦乾,換上乾燥的鞋子。

4.勤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尤其是經常坐在辦公室的OL,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

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5.妙用葱、姜、蒜逼出體內濕氣

葱、姜、蒜不僅是家裏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裏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

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6.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7.多吃利尿的食物

薏米煮粥,淮山煲湯去除體內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

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

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結語:體內濕氣重不是小問題,長期忽視會嚴重危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今天小編特地為大家講解了關於體內濕氣重的表現和體內濕氣重該怎麼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好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