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常見食品安全問題

養生保健 閲讀(2.94W)

衣食住行中最受人們關注的莫過於飲食了。那麼食品安全的問題你又知道多少呢?什麼是安全食品?什麼是低營養食品?還是來一起看看吧!

常見食品安全問題

常見食品安全問題

1、什麼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什麼是飲食風險

風險可簡單地理解為人所不希望發生的事件的發生概率或機會多少。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問題,不過風險有大小,飲食當然也不例外。

有一些飲食風險是可以度量的,而有一些飲食風險只能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給予估算,例如某種食品成分的風險。

飲食風險通常都是針對整個人羣而言,並非指個人風險,後者通常比羣體風險要低或高一些。就食品而言,個人風險將視危害成分暴露量、個人敏感性及飲食方式等而定。用風險概念來分析食品安全性問題,就不難理解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無風險或零風險的事,問題在於消費者能接受什麼樣的風險。

對可能的風險和獲益作綜合的平衡,權衡得失利害,才能作出合理的取捨和符合實際的決策。例如,在外就餐可能有食品污染、餐具不潔、染病機會多等危險,但有省時、便捷、美味的好處,相對而言,其風險在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農藥、獸藥、添加劑及其他化學品,可能為消費者帶來一定的風險,但不用這些化學品又會增大別的風險,如病蟲害滋生可使食品中某些致病的微生物、生物毒素、寄生蟲增多,導致食品的質量和數量嚴重下降,食品的營養和品味不佳,食品價格上漲。

作為消費者,只能根據條件選擇接受哪一種風險。顯然,對風險與獲益兩個方面的充分、全面的認識與理解,是確保食品安全性的前提。其中,對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危害成分的風險評價及其相應的風險控制,則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需要嚴格的方法、技術、工作程序和機構上的支持與保證。

3、當前食品安全面臨哪些新問題

對有害投入品的投入變換手法,給檢測工作帶來了難度。如養殖户添加“瘦肉精”變過去的全程添加為現在的宰前二十天停止添加,規避了通行的尿樣檢測,但肝、腎、肌肉中仍然殘留,食用後對人體健康仍然有較大的危害。

有害投入品的功能花樣翻新,危害面較大。現在有害投入品的功能,不僅是為了降低成本,還包括改變顏色、形狀、口感等,並不斷開發“新的功能”。例如,為了提高銷售價格,某地十多家養雞場竟在雞飼料裏添加了加麗素紅(色素)以生產所謂“紅心土雞蛋”;為防止蒼蠅污染,竟在火腿上噴敵敵畏;為使蠶蛹顯得新鮮,竟給蠶蛹噴敵敵畏,使之不住搖頭;在魚池中加入激素,使魚保持活力,不斷遊動;給屠宰前的生豬喂鹽,使之口渴喝水,以增加肉中水分等。

有些企業打着金字招牌製售污染食品,欺騙性較大。一些不法分子將普通的甚至是污染的食品進行包裝,貼上“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食品”的標籤,或打着着名品牌的招牌,進入超市高價出售,利用品牌、超市的信譽度和影響力,欺騙消費者。

以低營養食品原料替代生產假冒高營養食品,銷售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由於廣大農村尤其是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收入水平較低,監管力度較弱,加上農民食品安全意識普遍不強、鑑別能力差,給製假售假者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於是,一些不法分子將假冒偽劣和有害物超標食品的銷售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

食品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及昆蟲的污染。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細菌與細菌毒素、黴菌與黴菌毒素以及病毒等的污染。出現在食品中的細菌除包括可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傳染病等的致病菌外,還包括能引起食品腐敗變質並可作為食品受到污染標誌的非致病菌。病毒污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污染,而其他病毒不易在食品上繁殖。寄生蟲及其蟲卵主要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直接污染食品或通過水體和土壤間接污染食品。昆蟲污染主要包括糧食中的甲蟲、蟎類、蛾類以及動物食品和發酵食品中的蠅、蛆等污染。

化學性污染 食品化學性污染涉及範圍較廣,情況也較複雜。主要包括:①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藥、獸藥、有毒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二噁英、三氯丙醇等。②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運輸工具等接觸食品時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質。③濫用食品添加劑。④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如酒中有害的醇類、醛類等。⑤摻假、製假過程中加入的物質,如在辣椒粉中摻入的化學染料蘇丹紅。

物理性污染 有的物理性污染物可能並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但是嚴重影響了食品應有的感官性狀和(或)營養價值,主要有:①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污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入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等;②食品的摻雜使假,如糧食中摻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摻入大量的糖等;③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質的開採、冶煉、生產、應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家庭防範食品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一般來説,家庭防範食品污染可採取如下措施:

(1)要購買沒有污染和雜質、沒有變色及變味且符合衞生標準的食物,不買已知被污染的食物。(2)生魚生肉應在低温下保存,買回後若超過兩小時才烹調,也宜先放入冰箱,不要圖省事。(3)要買消毒牛奶,不食用未經加工的牛奶。(4)易腐敗的食品要隨買隨加工,加工過的食品最好馬上吃掉。食物在室温下存放的時間越長,危險性就越大。(5)做飯前要把手洗乾淨,中間轉而做另一種食品時最好也要洗手。(6)菜刀、菜板用前都應清洗乾淨,要先切熟食,後切生品,或切生熟食品的菜刀、菜板分開。(7)儘量用封閉的容器裝食物。(8)當準備食用已存放一段時間的食物時,要將食物再次加熱到100℃以上。(9)飲用潔淨的水,把水燒開了再喝。(10)及時將廚房裏的垃圾清除、扔掉。

什麼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食源性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髮病率的前列,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衞生問題。

食源性疾病危險因素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食源性疾病可以有不同病原,也可有不同的病理和臨牀表現,但是這類疾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通過進食行為而發病,這就為預防這類疾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加強食品衞生監督管理,倡導合理營養,控制食品污染,提高食品衞生質量,可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總的來説,食源性疾病危險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過早地烹調食物,煮熟的食物保存在室温條件下(25~40℃)超過2小時。

(2)熟食或剩餘食品重新加熱的温度和時間不夠,未能殺死病菌。

(3)肉、奶、蛋、豆類及其製品加熱不徹底或不均勻,未燒熟煮透。

(4)冷凍肉及家禽在烹調前沒有充分解凍。

(5)由於人員操作或者食品存放不當等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6)誤食有毒的動植物或者烹調加工方法不當(如四季豆或豆漿未煮透),沒有去除其中的有毒物質。

(7)生吃水產品及其他可能被寄生蟲、細菌、病毒污染的食品。

(8)食物的體積過大,烹調的温度和時間不夠。

(9)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和衞生習慣不良。

(10)使用不潔淨的水。

結語:想要吃的健康,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是健康的是食品。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的常識,對你的健康又很大的幫助。(文章原載於《養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6,作者:項陽青,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