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小心吃白米 吃出二型糖尿病

養生保健 閲讀(5.74K)

目錄:

小心吃白米 吃出二型糖尿病

第一章:小心吃白米 吃出二型糖尿病

第二章:反式脂肪又添“新罪”

第三章:美國研究稱“八杯水”美容無效

我國南方地區的主食一般以白米為主,但美國哈佛一項研究發現,長吃白米的人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要比不吃白米的人高的多,這是為什麼呢?這個説法科學嗎?

小心吃白米 吃出二型糖尿病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食用白米與罹患二型糖尿病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聯。所謂白米,是指精磨去除稻米外層部分的精製米,有別於糙米等其他稻米品種。

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研究人員在分析先前在多國所做調查後認為,白米可能會增加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中,這一團隊調用前人歷時22年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所做有關飲食結構與糖尿病的統計數字。4個國家的數據整合後表明,在接受隨訪調查的全部35萬4國民眾中,最終大約13萬人罹患二型糖尿病。

按國別分類統計,中國和日本患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比美國和澳大利亞患病機率高55%;而在美國與澳大利亞之間,這種機率差別較小,兩國民眾患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差只有12%。

研究者認為,中日和美澳調查對象在患病機率方面出現較明顯差別,可能源自白米在不同地區飲食結構中的分量差異。法新社援引哈佛大學的論文報道,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人們每天吃三頓至四頓白米;而在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白米在飲食中的地位驟然下降,平均每週只吃一兩次。

近些年,精製白米已成為全球稻米商品中的主力軍,農產品機械化的普及使稻米加工更加快速高效,為了尋求口感、外觀和規格上的優質,原生稻米被碾制、打磨、拋光,留下的是外表光鮮卻失去大部分營養的精製白米。與之相比,糙米纖維更多,富含鎂和多種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數低,在人體內緩慢釋放能量,患糖尿病的風險相對白米更低。

儘管似乎在白米與糖尿病中尋找到某種關聯,但研究人員説,一方面,這種關聯需要進一步科學證明;另一方面,白米絕不是導致糖尿病的唯一原因。換句話説,如果患有糖尿病,並非只需“戒白米”。

研究團隊承認,他們的結論具有侷限性,因為在調查中,不清楚不同地域的人們在食用白米之外吃了什麼或沒有吃什麼,其他物質的攝入或不攝入都可能影響研究準確度。

但研究人員同時勸告糖尿病高風險人羣,應當禁食所有高糖與高脂食物。孫奇説,在關注白米的同時,人們應當密切注意他們食用的其他食物,需要點明的是,糖尿病患者或高風險人羣應當關注整個飲食結構,而不是某種單一食物。

反式脂肪又添“新罪”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常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使人易怒、攻擊性變強。研究人員為此建議,尤其不要給未成年人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醫學系研究人員調查945名男女的反式脂肪攝入量和行為變化,結果發現,不論年紀大小,那些常吃含有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攻擊性。

研究人員詢問研究對象的攻擊歷史、攻擊手段、自我評價、易怒程度等信息,採用“外部攻擊行為”評判標準,綜合考慮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吸煙、是否飲酒等因素後得出上述結論。

研究帶頭人比阿特麗斯·戈洛姆説:“我們發現,更多的反式脂肪與更強的攻擊性之間存在明顯關聯。評判因素中,超過已知其他攻擊性預測變量,更多反式脂肪始終預示着攻擊性和易怒。”

反式脂肪又稱反式脂肪酸、反型脂肪,一些使麪點酥鬆的油脂、人造黃油和用於油炸的食用油均可能含有反式脂肪,大豆油等植物油經氫化處理也容易產生反式脂肪。反式脂肪的名字源於它的反向分子結構,這種分子結構不易扭結。與一般植物油成分相比,人造反式脂肪更耐高温、不易變質、存放更久,因此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不僅口感好,且利於保存。反式脂肪常見於餅乾、麪包、蛋糕、薯條等快餐生產流程。

戈洛姆因此建議學校、監獄的管理部門應審查食譜,以確保所提供的食物不會導致食用者的攻擊行為。

先前研究顯示,反式脂肪會提高人的膽固醇水平,引發肥胖、糖尿病、炎症、心血管疾病、腫瘤等。

西班牙去年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食用含有大量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的食品會增加罹患抑鬱症的風險。研究人員對超過1.2萬名歐洲志願者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進行6年隨訪後發現,增加反式脂肪攝入量的志願者患抑鬱症的風險比沒有增加攝入量的人提高48%。

今年初美國研究人員公佈的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反式脂肪有損大腦,加速大腦老化。研究人員分析了104名、平均年齡87歲的健康老人血液樣本,發現在記憶力和思維測試中得分最低的老人血液中反式脂肪酸較多;腦掃描顯示,他們的腦容量較小。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飲食中每天含有的反式脂肪不超過2.5克。

美國研究稱“八杯水”美容無效

多年以來,坊間流傳着一條最基本的美容的規則:如果想擁有清新年輕的皮膚,每天必須至少喝八杯水。無論是化粧師還是保健師和營養師,大都同意飲用適量的水將清洗我們的身體系統,祛除斑點,撫平皺紋,從內向外滋潤皮膚,確確實實是擁有靚麗肌膚的靈丹妙藥。不過近幾年許多皮膚科專家認為這個理論根本就不可信,他們認為在人類的皮膚中只有最外層能保持濕潤。在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實驗中,女性參與者被告知每天飲用1.5升水,持續8個星期,其它生活因素不變。一些參與者飲用了普通的自來水。另一些人飲用“薇朵”(Willow Water,一種來自英國高山湖區的天然礦泉水)礦泉水,這種水含有水楊苷,一種柳樹皮的衍生物,在新陳代謝的時候它可以轉化成水楊酸。水楊酸是很多種皮膚產物的組成部分,因其消炎的特性而着稱,功效與阿斯匹林類似。

每一個女性參與者在試驗前後都進行拍照,然後用最先進的Visia膚色分析系統做詳細對比,檢測皺紋的範圍和深度,皮膚的質感還有日光造成的老化數量。按照廣告宣傳上所説,那些喝過“薇朵”礦泉水的實驗者被發現皺紋令人吃驚地減少了24%。這聽起來好像非常有説服力,但這是真的嗎?

《每日郵報》記者親身體驗,在六個星期內喝下126瓶薇朵礦泉水,每天三瓶,甚至在度假旅行中也不離身。同時,他沒有改變日常的護膚措施:使用高強度的維C活力乳之後,接着塗上SpF-50廣譜防曬霜。日常飲食也與平常一樣。然而,六個星期後,當水試驗前後的面部照片由化粧審美學家麗塔·拉布斯仔細檢查過後,認為只有眼角的皺紋有細微的減少。

事實上,第二張圖像的分析顯示皺紋範圍甚至比以前略有增多。倫敦西部克蘭利診所的皮膚科醫生尼克?洛博士解釋道:“喝水跟皮膚保持温潤程度的關係不大。能讓皮膚保持濕潤的東西是皮膚屏障,它在皮膚的最外層。”如果這個屏障是完整無缺的,它將阻止水分從皮膚流失。所以保持皮膚潤澤的方法不是從內往外,而是從外部着手。如果擁有正常的皮膚屏障,它將盡可能保持皮膚濕潤。

據美國皮膚科醫生和“包容性”健康專家霍華德·穆拉德(Howard Murad)博士認為,比起單純喝水,吃水果和沙拉是一種更加有效的方式,並且這對控制衰老過程至關重要。他認為,如果希望增加身體水分吸收,應當通過食物攝取,而不是用玻璃杯大口喝水。

“當我們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時我們所消耗的水分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水,”他説。“這些水由食物的結構包裹,當我們渴了時它會穩定緩慢地釋放出來給我們提供水分。這些水還被食物牢牢地鎖住,食物中富含的抗氧化劑和其它關鍵的營養素,保護和推動水分子集團的完善和建立。而這恰好是我們應該消耗的那種水。”穆德拉的新書《水的祕密:水分子集團的新發現讓你年輕十年》中詳細描述了一個新理論,證實“水分子集團流失”與所有衰老理論有最普遍的聯繫。被破壞的有漏洞的水分子集團可能會影響整個身體,如果能控制“水分子集團流失”,“吃”掉足夠的水,就能控制衰老的進程。

結語:喝水是正常的生理需要,不要為了一味的減肥、美容,而強迫自己喝大量的水,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文章原載於《北京晨報》、《文匯報》、《環球時報》,作者:凌朔、喬穎、徐愛芳 ,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