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養生常識 入秋後容易患的8種疾病

養生保健 閲讀(1.49W)

立秋之後,天氣漸漸轉涼,很多人都已經穿起了外套。大家都知道,秋季是一個病發非常高的季節,那麼,在秋季我們會經常得哪些疾病呢?在秋季我們要注意哪些養生細節呢?今天,小編便和大家説一説秋季的養生小常識,讓大家瞭解一下秋季的養生之道。

養生常識 入秋後容易患的8種疾病

秋季容易患的疾病

傷風感冒多發

秋季氣候多變,天氣經常忽冷忽熱,一旦不注意容易感冒。總體上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中醫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所以進入秋季之後一定要注意多鍛鍊身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同時還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及時的增減衣物。

支氣管炎

秋天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多發的季節,因為秋季空氣中的過敏物質較多,容易誘發支氣管炎。所有容易過敏的人士更要注意避免和過敏因素的接觸,注意家居環境的空氣流通,每天打開窗户,讓室內空氣可以得到對流。保持良好的情緒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胃腸負擔加重

人體受到冷空氣的刺激會導致血液中的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量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另外炎熱天氣過後,人的食慾也會隨之有變得旺盛,胃腸的負擔加重。容易導致胃病的復發或者加重胃病。

秋雨病

秋季氣壓低,濕度大,對人的血壓。尿量等會產生影響。容易導致部分人出現沮喪、抑鬱情緒。空氣濕度大也容易滋生細菌,增加了人體患上傷害、痢疾、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和皮膚病的機會。

肺炎

秋天容易出現秋燥症狀,而傷害最大的器官是肺部。生病感冒等也極容易誘發肺炎的出現,日常生活中應該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肺功能,少吃辛辣刺激性高的食物,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增加肺部的水分,預防肺炎的發生。

慢性咽炎

秋季慢性咽炎多發,失眠、焦慮、激動,咽部有異物感,作癢微痛,乾燥灼熱等,都是慢性咽炎的一些相關症狀。一旦出現慢性咽炎的症狀或疾病一定要及時診治,以免病情加重。

外寒內濕關節疼痛

秋季的氣候一方面暑濕蒸騰,另一方面寒意襲人,非常容易發生外寒內濕的關節疼痛的症狀。有這種情況的患者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皮膚感染

蚊蟲多,一旦被叮咬之後肌膚容易出現紅腫瘙癢的症狀,搔破肌膚就會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包等。

秋季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身體也隨之而改變,因此,秋季養生首要保養體內陰氣,以適應自然界的規律。女性秋季養生生活妙招幫助女性成功養陰,輕鬆舒適的度過漸涼的秋季。

秋季養生之道,七種養生小常識

一、養肺先要寧心神

秋季開始,自然界的萬物開始沉寂,因為這個原因,從而導致我們在這個季節中經常感到憂鬱。如果再去想一些傷感的事,那麼將使我們的心情一直處於悲傷期,身體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呼吸不暢。所以,在這個季節中,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讓自己的心情舒暢,呼吸健康

通俗地説,心平氣和是養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緒變化表現最顯現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穩不僅增加肺的負擔,同時也會使身體裏的氣外泄,這與“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調養很重要。

二、起居有度適秋涼

秋季的天氣大多是涼爽為主,雖然有些時候會陰雨綿綿,但總體來説還是屬於天高無雲的清爽天氣。有些人們即使在這麼好的天氣裏還是習慣性地賴牀不起,每天都到中午才慢慢從牀上爬起來,晚上再熬夜到凌晨兩三點。這樣的生活習慣是非常不好的,在秋季涼爽的天氣中,我們應該早睡早起,每天多鍛鍊鍛鍊,對身體很有好處。

因而着衣要隨天氣變化而增減,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睡覺要護住胸背,因為五臟的腧穴都彙集於背部,如果邪風侵入,容易中風。

三、秋補宜滋陰潤燥

中國民間自古就有“貼秋膘”的習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開始“食肉進補”。對此,在飲食調養方面,要按照《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説,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

可食用銀耳、甘蔗、燕窩、阿膠、梨、芝麻、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時常脘腹脹滿、大便泄瀉,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藥膳,因為它們性偏涼,應先調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復後,再少吃一點滋陰食品和藥膳。

因為秋季的天氣大多清爽,所以這個季節是一年之中户外運動最好的季節。無論在什麼年齡段的人們,早上起來後,最好都能運動運動。但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適宜的出點汗就好,切忌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地選擇運動項目。

四、飲食應少辛增酸

秋季飲食還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説,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醫認為,肺火太盛會損傷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還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火的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蘋果、石榴、葡萄、柚子、檸檬、山楂等。總之,秋天要適當多吃酸的食物,從而達到養肺同時養肝的目的。

目前南方不少地區仍然是濕熱天氣,導致人體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如果吃些性温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對健脾胃、補中氣均有極好的功效。藥典古籍,如《本草經疏》、《隨息居飲食譜》及《金匱要略》等,均對此論有記載,並且對其功效讚譽有加。

五、飲食平衡防秋燥

傳統養生文化認為:以形補形,以物補物。就是吃什麼補什麼。那麼秋季就應吃肺補肺,但肺的功能太強,就很容易傷肝。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當令季節,如果再過補,身體的平衡就會被破壞。

《飲膳正要》説:“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為緩解“秋燥”,飲食方面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更有人主張入秋應當食用糯米阿膠粥(阿膠搭配糯米)以滋陰潤燥。

總之,秋季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膠、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儘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動物內臟。

六、靜坐吐納利身心

在此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秋季吐納健身法。

首先,清晨洗漱後,在室內閉目靜坐,牙齒閉合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中津液充滿後,將津液分三次嚥下。

然後稍停片刻,慢慢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頭頂住上齶,用鼻子吸氣。

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唸“口四”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覆做36次。堅持做此養生功,有保肺健身的功效。

還可將兩手搓熱,敷在眼部3秒,反覆做8次。堅持此功,不僅可以明目,且對肝、肺、心都有益處。

七、秋季經絡養生

經絡養生與於運動養生的核心是相同的。但經絡養生的目的在於保持經絡的通暢,糾正臟腑經絡功能的失衡,長期堅持,必有益處。

具體做法:將腳浸入温水中9分鐘;之後,按太淵穴、膻中穴各36次;最後,作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嚥。

總結:疾病一直以來都是身體最大的敵人,而在現在的秋季之中,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好養生細節。一個良好的養生習慣,可以給你帶來永遠的健康身心。同時,小編希望大家能把文章中的養生常識擴散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到秋季的養生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