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健康生活>

晨起養生動作慢 養生五字訣

健康生活 閲讀(1.38W)

目錄:

晨起養生動作慢 養生五字訣

第一章:晨起養生動作慢 養生五字訣

第二章:您在哪裏養生

第三章:中年健康養生五常看

養生的方法有很多。每段時間都有不一樣的養生方式,只有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方法,養生效果才會顯着。那麼每天不同時刻,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晨起養生動作慢 養生五字訣

養生方法多種多樣,不僅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選對時機更可以事半功倍。一天中,從早到晚,如果你分剮遵循了“慢”“動”“潤”“熱”“鬆”這五字訣,養生效果就不會差了。

●早晨慢:

都説“一天之計在於晨”,但早晨也是最危險的時間。儘管此時筋骨已經舒展、頭腦也愈發清醒,但體內的臟器和血管卻仍處於半夢半醒之間。因此,早晨養生的訣竅就在於慢。

首先起牀要慢。在平仰卧的狀態下,睜大雙眼,適應由睡至醒的交替過程。等待幾分鐘後再翻身起牀。

其次要慢排尿。早晨一覺醒來,可能會有急不可待的排尿感,但尿意越是緊迫,越要沉得住氣。因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甚至出現排尿性暈厥。排尿儘量緩慢,不可用力過快過猛,直立位或蹲起時,要手扶支撐物。

慢飲水也非常關鍵。經過一晚上的代謝和水分蒸發,早晨必然口乾舌燥的。此時,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給心臟帶來過大負擔。正確的方法是,倒一杯温開水,先含一小口滋潤口腔,然後慢慢嚥下,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喝250—300毫升即可。

●上午動:

上午9點到下午1點,是人體一天中最精神、大腦最具活力的時候。在這個黃金時段內,應該最少運動1小時、動腦一刻鐘。

1小時的鍛鍊,可以用15分鐘預熱、30分鐘運動、最後15分鐘伸展。在運動後,可以按摩腰腿,坐下抬腿10分鐘,放鬆心情消水腫。沒有整塊時間鍛鍊的人,則可以抓住零散時間進行鍛鍊。所謂動腦,是指積極的思考。不論退休老人還是上班族,都可以在休息間歇,抽出一刻鐘做幾題腦筋急轉彎或數獨,真正調動大腦的潛能。

●下午潤:

下午時段,身體需要消耗午飯攝人的大量食物,小腸把食物裏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裏。這時我們須喝一杯水,用來稀釋血液,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久坐的人此時要起身扭扭腰,畫圈按摩腹部,讓喝進去的水滋潤腸胃,防止大便祕結。除了讓水分進入體內,更要讓它滋養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可以用温熱的濕毛巾擦擦臉,喚醒下午的疲憊。

●晚上熱:

晚上7點到9點之間,是身體逐漸開始倦怠的時候,但此時的養生重點,是讓疲憊的身體逐漸舒展開來。

此時可以選擇泡個澡。在37-39℃的温水中泡20分鐘左右,可讓身心沉靜下來。也可以用熱敷臉、泡雙手、泡雙腳三個步驟來代替。首先準備一盆熱水,將熱毛巾浸透後擰乾,敷在臉上1分鐘,毛巾涼後重覆上述步驟3次。然後將雙手浸入熱水中1分鐘。再倒一桶熱水,浸泡腳和小腿15分鐘。依次下來,可達到和泡澡一樣的放鬆功效。

●夜間鬆:

夜晚的到來意味着一天的結束,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閒暇的時光,會使家庭生活充滿温馨和情趣,也利於消除工作中的緊張情緒。這時,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聊聊高興的事情,問問老人的生活、孩子的學業,將煩惱也拿出來和大家説説,千萬別憋在心裏。總之,過一天就是過一道坎,清掉心裏的垃圾,才能有安穩的睡眠。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睡前1小時內少説話。因為説話太多容易使大腦興奮,思維活躍,從而使人難以入睡。

此外,睡前還可以按摩,百會穴、湧泉穴、足三裏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幫助睡眠。尤其是夫妻之間相互按摩,舒緩白天因站、坐而過於疲勞的腳部、小腿、背部,不僅放鬆身體,也是增進感情和快樂的好方法。

您在哪裏養生

隨着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養老機構功能的不斷完善,現在已經有一些老年人主動走進社會福利機構。但專家指出,未來中國的養老模式仍將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導。

調查資料表明:目前城市居民中,絕大部分老人在家養老。父.母與子女同住一處的約佔40%,其餘60%與子女分開居住。顯然,只要不是有特殊情況,子女們往往不願意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因為中國傳統的家庭養老觀念認為,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子女滿堂,兒孫繞膝,是相當一部分中國老人樂見的事。而且在許多人眼裏,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子女不孝順的表現,沒有盡到贍養老人的責任,因此很多養老院建好了, “居民”卻很少。

養老業發展不能盲目一哄而起

傳統的養老觀念是一個因素,經濟基礎在養老業的發展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穩定的經濟狀況、拮据的家庭收入,也是阻礙老人進入社會養老機構的重要原因:對於目前大多數靠退休金養老的人來説,去社會養老機構養老,所需的費用都得依靠子女的支持,而對於那些家庭經濟狀況差的老人來説,進養老院無異是不切實際的“高消費”。

據瞭解,目前在敬老院養老的老人,家庭狀況各不相同,有的喪偶,子女孝順卻無暇照料,有的體弱多病,僱保姆又不放心;有的不願跟子女同住不算寬裕的住房;當然也有跟子女不和,把敬老院當成避風港的;還有一些思想前衞的老人,為了讓子女心無旁騖地工作,主動要求住到養老院。

不管老人們走入養老院的初衷如何,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都是促使他們下定決心的最重要原因,離開生活多年的家,多多少少有一絲無奈。目前我們的社會服務尚不完善,因此,養老院成了很多老人需要享受服務時別無選擇的選擇。

專家指出,對於生活可以基本自理的老人來説,熟悉的生活環境、親情的慰藉和相對隱祕的個人空間都是很重要的。社會對這些老年人的關注不應該只注重物質層面,放棄其精神層面。如果社會化服務趨於完善,老人大可不必選擇養老院。養老院的收養重點應該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這部分老人現在恰恰被排斥在養老院的門外。即使是在社會化程度很高的美國,到社會機構養老的老人也只有5%。中國養老業的發展不能盲目一哄而起,而是要選擇一條投資最少、效益最好的道路,走和社區服務相結合的路。

社會養老方式能否被社會接受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目前尚屬向現代化社會邁進的過渡性階段,這個過渡表現為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整體性發展,即由結構轉型帶來的觀念轉型一一社會福利社會辦,和機制轉型——將市場機制引入社會福利,兩種轉型均有益於養老機構的發展。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個與結構轉型相關的問題,即越年輕者收入越高,年齡越大者收入越低:整體偏低的平均工資造成退休金平均水平偏低,致使養老院的需求能力與支付能力產生很大差距,即有效需求嚴重不足。而這種狀況不僅現在存在,預計在未來的若干年內都將繼續存在。

私人企業紛紛湧向養老機構的結果,導致養老結構的供給超出了需求,社會資源由此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在“硬件”過多的情況下,卻忽視了“軟件”的建設。大部分養老院精神生活很單調,也有一些養老院的環境和服務都很好,但收費高,大多數家庭負擔不起。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張運藩教授指出: “社會養老方式能否被社會接受,關鍵看養老機構能否提供物質,特別是精神和服務方面的幫助。”

居家養老符合中國國情

目前,我國已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養老和照料問題日益突出。中國人的家庭觀比較牢固,特別是人到老年後,地緣文化觀念更加濃厚,左鄰右舍的情感維繫也更為重要,老年人一般都樂意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據統計,目前有90%的老人樂於接受居家養老的模式。

中外社會養老的歷史經驗表明,居家養老和居家護理是解決多數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方式。

居家養老並不是簡單的指老年人在自己家裏安度晚年,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是通過社會服務的方式把居家住房變成一個老年公寓。居家養老和居家護理對於人口眾多、居住密集以及土地和水資源緊缺的中國來説,是很適合的。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能夠滿足多數老年人在家裏安度晚年的心願和需求:不佔用土地資源,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經濟上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為社會提供了新的穩定的就業渠道,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成為一個重要的就業領域。

專家認為,儘管居家養老是最理想的養老模式,但根據中國國情,從總體發展趨勢上看,養老院、老年公寓仍然可能成為中國社會養老的主要方式。

有關人士認為,無論是西方還是我們身邊的實踐都告訴我們,養老院只是一種必要的補充,絕不是解決老齡問題的靈丹妙藥,而真正能夠滿足老年人訴求的,是一種類似家庭的社區關懷機制,把細緻的體貼送到老人的家中。子女贍養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模式,應該是當前理想的養老模式。

目前社區服務蓬勃發展,比如“時間儲蓄”,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 “急救呼叫”走入尋常百姓家等等,社區服務已深入到千家萬户,如果能利用社區服務網絡以及相關資料解決養老問題,那將是突破性的進展。

中年健康養生五常看

一看“飲食”。

食慾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當您的食慾突減、食量下降時,一定要請醫生查清原因。當然,食慾陡然亢進也是異常表現。

二看“體重”。

體重迅速增加或急劇下降,都對健康不利。所以,將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尤為重要。

三看“睡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如果長時間改變生活節奏,就會改變內分泌,導致神經紊亂,導致睡眠障礙。

四看“顏色”。

即大、小便的顏色。不同質量的飲食,排出的糞便也會呈不同顏色。當便中混雜血液或粘液,説明胃腸道出了毛病;若大便呈瀝青般黑粘稠狀,説明消化道出血;大便若呈白色,可能是患了膽道疾病。

五看“脾氣”。

自己是否經常無端地發脾氣,若是,則可能由疾病所致。一般來講,高血壓、胃病、肝炎等都會引起煩躁不安,使人容易動輒發脾氣。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養生方法,如果你也是一個養生愛好者的話,不妨看看別人的養生方法和你是不是真的有點不一樣啊!(文章原載於《健康生活·家庭》《健康》,刊期:2012年第4期,作者:貝爾,劉紹宗,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