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健康生活>

各類人的健康睡姿

健康生活 閲讀(1.05W)

睡覺時你最愛什麼姿勢?趴着?左側OR右側睡?其實不同的人羣正確的睡姿各不相同,特別是有一些疾病的人更要注意自己的睡姿。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你適合哪種睡姿吧!

各類人的健康睡姿

冠心病患者

宜採用上半身高、下半身低的傾斜10~15度的睡眠姿勢。這樣可使下腔靜脈迴流的血液減少,有利於心臟休息和減少夜間心絞痛的發作次數,還能克服因服藥帶來的頭痛、頭昏等副作用,且有利於冠心病的治療。

心臟病患者

心臟代償功能尚好者,以右側卧為宜。因為心臟在左胸位置。朝右睡既可減輕軀體及血流對心臟的壓迫,又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右側,相應減輕心臟的負擔。若已出現心衰,可採用半卧位以緩解呼吸困難。切忌俯卧和左側卧。

高血壓病人

應平卧或側卧(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同時要選擇一個合適高度的長方形寬大枕頭,使頭和肩部都枕上,枕高一般15釐米左右。晚期病人可適當加高,但應避免將頭後頂部墊高出現的“點頭狀”,否則會感到不適。

腦血栓患者

據調查,95%以上的腦血栓患者習慣於側卧。這樣,在本身已有動脈硬化的情況下,加重了血液障礙,特別是頸部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在動脈內膜損傷處逐漸形成血栓。為消除這一隱患,仰卧睡眠較為妥當。

中風患者

不宜總是平躺着,這樣容易在背部及臀部等部位長出褥瘡。一般來説,病人最好每2小時翻一次身,由平躺改為側睡或者俯睡。如果已長褥瘡且在髂骨部位,則不能採取側睡,而要採取以仰卧、俯卧為主。調整睡姿還可以幫助病人排痰,使痰液不會堆積於後肺壁。

心力衰竭患者

宜取半坐位或高枕位。這種體位,使一部分血液因重力作用,流至腹腔及下肢的靜脈內,迴心血量相對減少,肺充血亦可減輕,從而使呼吸困難減輕。

消化不良患者

最好是朝右側睡。從解剖學上看,胃通向十二指腸、小腸通向大腸的出口都在右側。因此,右側睡不會壓迫這些器官,並有利於腸道內食物由上到下地順暢運行,可以幫助消化。

消化道潰瘍患者

宜採取左側卧姿勢。如果向右側卧,從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體迴流量大大多於正常情況,而且持續不斷,易引起胃部灼痛,還不利於潰瘍癒合。

膽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右側卧位較佳。這樣可使幽門口向上,減少膽汁返流次數和時間,口苦症狀可明顯減輕。

膽石症患者

以平卧或右側卧位為佳,不宜左側卧。因為膽囊“瓶口”朝下方。這樣在重力作用下易使膽囊內結石落入“瓶頸部”而發生嵌頓,引起膽絞痛發作。

膽囊炎、闌尾炎患者

宜採用平卧、雙腿彎起的睡姿。這樣可減少腹肌的張力,使腹部疼痛得到減緩。

肝炎患者

應採取右側卧。因這種睡姿肝臟位於腹腔動脈之下,動脈血液便順勢進入肝臟,向其供應更多的氧氣和養料,也有利於肝細胞的再生與修復。

哮喘病患者

宜採取半躺半坐的姿勢,以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環,減少肺部淤血,增加氧氣的吸入量,有利於症狀緩解與休息。一旦出現呼吸困難,病人只能坐着睡,這樣可使橫膈下降,肺活量增加,有利減輕呼吸困難。

肺膿腫患者

如病變部位在右肺,應取右側在上的側卧姿:如病變部位在左肺,則宜取左側在上的側卧姿:如病變部位在後,便應俯卧:如病變部位在前,那麼最佳睡姿便是仰卧了。這樣有利於膿液的排出,促進康復。

肺結核患者

若是僅左肺有病,則適宜左側睡:要是右肺有病,則宜右側睡:如果兩邊肺部都有病變,那最好是仰睡。

胸膜炎患者

以患側在上、健側朝下為佳。這種姿勢有利於健側呼吸運動,以代償患側的通氣不足和摩擦疼痛,並可避免胸膜粘連、增厚,使功能不受損害。

支氣管擴張患者

以哪側患病卧向哪側為好。這樣可以減輕由於痰液順位引流到支氣管而刺激支氣管引起的劇烈咳嗽。

肺氣腫患者

患有這種病的中老年人,宜仰卧並抬高頭部,同時雙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通暢。

頸椎病患者

最好睡硬牀,保持平躺的姿勢,枕頭(要柔軟)不宜過高或過低,並要經常調整,尋求最合適、最舒適的枕頭高度和位置。頭枕枕頭時需從頭部枕到頸部,不要只枕頭部而使頸部懸空,還要注意頸肩部的保暖。

椎間盤突出患者??若處於急性期,最好採用側卧或平卧姿勢,以減輕椎間盤壓力,患者會較為舒服。

強直性脊椎炎患者

在發病初期,為預防關節變形、駝背等,最好趴着睡,以便儘量撐平脊椎,且牀墊可稍硬些:但如果脊椎已變形,則不必硬要趴着睡,不妨採用最為舒服的姿勢。

急性膝關節炎患者

平躺時在雙膝下方墊個小枕頭,有助於緩解疼痛,但是這麼做是錯誤的。長期如此,膝關節反而可能屈曲、攣縮,甚至會影響走路。但可試着趴睡或側卧位。

肌肉筋膜疼痛症候羣患者

若疼痛部位在臀部的梨狀肌,則不妨改用側睡,並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枕頭,讓肌肉放鬆。做過人工關節手術者,也適合採取這種睡姿。

腰背痛患者

宜側卧睡。這樣可以使肌肉完全鬆弛,避免肌肉牽拉緊張,刺激或壓迫神經,引起或加重腰背疼痛。

脊柱骨折或脊髓病變患者

以卧位是最恰當的姿勢。這樣可限制脊柱的活動,對病人康復在有好處。

脊柱其他疾病患者

宜採用俯卧位。因這種姿勢能使背部肌肉處於鬆弛狀態,減輕對脊柱的牽拉和壓迫,從而減輕痛苦。

下肢靜脈曲張或下肢水腫患者

入睡時不妨把腿部墊高約20度(不可過高),使靜脈血液容易迴流心臟,改善血液循環,以緩解局部的曲張或水腫。

下肢骨折患者

宜採用頭低腳高位。即病人仰卧,頭部去枕頭,牀尾抬高10~30釐米,能促進下肢靜脈迴流,可以減輕腫脹,有利於患肢的癒合。

腹水及腹腔急性炎症患者

宜取半卧位。這樣可以減輕呼吸受壓和腹脹感,使炎症侷限不易擴散,也利於插管引流。

化膿性中耳炎患者

早期一般都形成膿汁灌滿患側耳道,故堅持向病耳一側側卧,便於膿性分泌物排出,可以縮短病程。

昏迷患者

應採用平卧位,並使頭轉向一側。這樣可以防止喉部分泌物或胃內食物返流進入氣管而引起窒息。

子宮後傾後倒或胃下垂者

可經常屈膝低胸卧位,上抬骨盆,腹式呼吸,有助康復。

肥胖患者

採取側卧位,有利於呼吸和靜脈迴流。

孕婦

宜左側卧位,勿仰卧位,以減輕子宮對脊柱前方大血管的壓迫。

醉酒的人

首先要給醉酒者解開領帶、衣釦、褲帶等,抬起下頜,頭部後仰,保持呼吸暢通:然後採取側卧位,這樣便於嘔吐物引流,防止誤吸入氣管引發窒息。

結語:孕婦睡姿要格外的注意,因為它影響到的是兩個的健康。但並不意味着其他的睡姿就不重要,健康生活讓我們從選對睡姿開始吧!(文章原載於《大眾健康》,刊期:2012.10,作者:陳日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