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體質養生>

中醫治畏寒怕冷的方法有哪些呢

體質養生 閲讀(1.96W)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比較敏感,因為冬天氣温較低,雨水天氣比較多。所以大部人冬季都畏寒怕冷,那麼中醫治畏寒怕冷的方法有哪些呢?畏寒怕冷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覺得是平時工作忙,運動量少,使血液循環減弱,還有的認為是營養不良引起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中醫治畏寒怕冷的好方法吧。

中醫治畏寒怕冷的方法有哪些呢

起居調養

立冬後,晝短夜長逐漸明顯,天氣逐漸轉冷,此時起居方面要適當調整,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既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有利於陽氣的潛藏,陰精的蓄積。同時,睡前要用熱水泡腳,因為腳不僅是足三陰經(注:足三陰經是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注:足三陽經是指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的終止處,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

因此,睡前熱水泡腳可以達到安神活血祛淤的功效。除此之外,立冬前後天氣仍不太冷,但早晚氣温會明顯下降,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尤其是睡覺時,皮膚腠理疏鬆,更容易感受外邪而發病,多見感冒、咳嗽等症。

運動調養

立冬時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養陽氣,使陽氣潛藏,可選擇八段錦、十六段錦、太極拳等,不適宜太激烈的運動,同時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佳,不宜過度運動,使大汗出,使陽氣外泄,寒邪容易入侵。

運動時,要選擇在向陽的地方進行,如操場、運動場等,早上運動不宜過早,要等日出見陽光後才運動,以防陰氣太重損傷陽氣。

飲食調養

立冬時節,民間有立冬補冬的説法,認為立冬要進補,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禦寒。立冬時心肺氣弱,腎氣強盛,飲食宜減辛苦,以養腎氣。在飲食方面,由於天氣仍偏乾燥,此時飲食秉承“秋冬養陰”的原則,少食生冷之食,但也不宜燥熱,不宜進大温大補之品,應以清補甘温之味為宜,如雞、鴨、魚類、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同時配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如梨、冬棗、柑橘等。

還可配合一些清潤滋補的藥膳進行調理。

海馬童子雞:

海馬9g,童子雞1只,共蒸食,可補陽虛。 韭菜白米蝦:韭菜200g,白米蝦(或蝦仁)100g,共炒,加調味,常服食,可補陽虛。

韭菜炒豬腰:

韭黃100克,豬腰1個,調料適量,可温陽補腎,適合四肢不温,精神不振,自汗。

五味雀:

麻雀5只,五味子3克,葱、姜、花椒、料酒等適量,可以温補心腎,壯陽益精,適合汗出、消瘦、精神萎靡、陽痿、尿頻。

以上講的就是中醫治畏寒怕冷的方法有哪些,對於體質虛弱畏寒怕冷者可以泡腳和按摩來改善血液循環,泡腳是每天都要堅持,幾天是看不到效果的,其次就是要多運動,早睡早起,作息規律要正確,飲食搭配要合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治療畏寒怕冷有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