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心理健康>

幫孤僻的孩子走出心理困擾

心理健康 閲讀(6.26K)

不管在哪個班幾乎都有這樣的孩子:不愛説話,不愛活動,表面看非常乖巧聽話;喜歡一個人獨坐,不願意和老師、同伴交往。他們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性格孤僻的孩子。

幫孤僻的孩子走出心理困擾

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早期家庭環境的影響,如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粗暴,孩子缺少與他人交往的機會等等。性格孤僻對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是不利的,不論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家長,當發現有這樣傾向的孩子的時候,要及時干預,最好是家園攜手,一起做工作,效果會更好。

對不同類型不合羣孩子應採取的措施

①如果是孩子長久獨居,加上父母不善交際,很少與外界接觸,不習慣與陌生人交往,形成孩子性格孤僻。那麼,父母在孩子的穿着、言談、舉止、生活習慣等方面應設法與周圍的孩子保持一致,減少孩子因為與眾不同而產生不自在的感覺。可適當地鼓勵孩子邀請一些小客人來家作客,家長要熱情招待,為孩子作出榜樣;早上到幼兒園時,可邀鄰近的小夥伴同行;買了新玩具要與小夥伴一起玩,以使幼兒逐漸習慣並適應集體生活。

②如果孩子在家中較活躍,在集體中卻不聲不響。那多半是因孩子在家中經常聽到父母的讚揚,到集體中感到自己不如同伴,因而喪失了自信心,遇事退縮。大人要與教師配合,發現和利用孩子某一長處,讓他在集體中顯示出來,當他受到教師和同伴的讚揚時,便會有信心,也能與同伴自在地相處了。

③如果孩子與同伴相處中因不肯吃虧而造成不合羣。那末家長應對孩子嚴格要求,併為孩子創造與小同伴玩耍的條件。這樣就有助於孩子與夥伴和睦相處,建立友情。

糾正孩子不合羣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分步強化。當孩子由不理睬小朋友的邀請,到偶爾理睬,即使是拒絕參加的理睬,也應給予注意。當孩子表示了願意參加的願望,要及時鼓勵。當孩子由被邀請變得能主動要求參加小朋友們的活動時,要給予強化。這樣可以促使孩子一步一步地向理想的目標邁進。

2.強化“邀請人”的行為。就社會交往技能而言,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果有適當的交往環境,社會交往就會發生。對於已經形成不合羣行為的孩子更需要交往鍛鍊。因此,你要熱情歡迎自動上門的孩子,給他們提供遊戲場所和玩具,鼓勵你的孩子和他們玩。

3.如果你的孩子一直由家裏人照顧,那麼你最好送他到幼兒園。這裏是社會化的理想環境。除此之外,你應該多帶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保證孩子有一定的交往機會。

4.根據你孩子的具體情況,教給他所欠缺的社會交往知識與技能。

對於孤僻不合羣的孩子怎麼辦?

在幼兒園裏,我們發現有的孩子表現得較孤僻,不願和小朋友一起遊戲,不願參加集體活動,常常一個人獨自呆在角落裏,不讓別人接近他。這種孩子還伴有小心眼、遇事不開朗、愛鑽牛角尖的現象。他們不輕易招惹別人。但是,一旦內心鬱積的不滿爆發時,則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常會使人意想不到地為之驚訝。

孤僻、不合羣會給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一定障礙,難以使他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和家長對此應引起重視,並給以及時矯正。針對導致幼兒孤僻、不合羣的一些原因,這裏介紹幾種具體方法。(1)用愛來温暖孩子的孤寂的心。從小缺乏母愛(或父愛),對愛的渴求沒得到滿足,是造成幼兒孤僻不合羣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和老師應當給孩子更多的愛,尤其是當孩子感到別人都不理解他時,如果父母、教師能夠體貼關心他,站在他的立場傾聽他的心聲,孩子很快就會跟你親近起來,並且改變態度。在温和、親密的環境裏,孩子孤僻、不合羣的心理會逐漸消除。

(2)讓孩子與夥伴共同遊戲。從小在成人的環境中長大,缺乏與同伴遊戲的機會,這很容易使孩子養成不合羣的性格。因此,孩子3歲以後,有條件的話,家長應把他送幼兒園,讓他過一段集體生活,這對於防止孩子產生孤僻、不合羣的性格是很有益的。沒條件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也應為他創造與同伴遊戲的機會,鼓勵他與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耍。在幼兒園裏,對那些不合羣的孩子,教師應吸引他們參加集體和小組遊戲,在遊戲中要注意發揮他們的作用,培養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對同夥的信賴和情感上的共鳴,這有利於孩子克服不合羣的心理障礙。

(3)提高孩子的能力,教給他們與人交往的方式方法。有的孩子能力較差,不會與人交往。在遊戲中不能與同伴很好地配合,常被同伴拒絕,甚至開除出遊戲小組。這種交往中的失敗,也是造成幼兒不合羣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師在教育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友好的同時,還應注意提高個別幼兒的能力,使他們掌握與同伴交往的方式方法。家長也應注意,有目的地利用各種機會,鍛鍊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4)要消除各種不利因素。許多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孤僻、不合羣。除了以上幾方面外,教師和家長還應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具體分析,具體對待。例如:有的孩子個人衞生較差,身上又髒又臭,因而小朋友都不喜歡他。對這樣的孩子,成人要幫助他搞好個人衞生,把他打扮得乾淨利索,使小朋友對他轉變看法。有的孩子在一次與同伴交往中受了委屈,玩具被搶走了,甚至還捱了打。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此再不願和小朋友一起玩。對這樣的孩子,可以暫時讓他獨自玩一段時間,然後再幫他選擇性情温和,懂得謙讓的夥伴一起遊戲,使他重新產生與同伴遊戲的快樂。同時還要教育他能原諒別人的過錯。

總之,形成幼兒孤僻、不合羣的因素是很複雜的。教師和家長應當用滿腔的熱情和極大的耐心,對孩子施以教育,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健康活潑地成長。

如何改變孩子的孤僻性情

據一些學者推算,我國目前約有30-50萬兒童患有孤獨症,或孤僻性情。父母應學會觀察並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及早採取措施,糾正孩子的性格缺陷。

有孤僻性情的孩子常有以下表現:

1.言語及認識方面異常。表現為2歲以後不愛講話,不愛與其他人接近、交往,對別人的呼喊沒有反應,也不跟人打招呼。針對這種表現,家長應引導孩子多與小朋友一起學習和玩耍,培養孩子與集體相處的能力。

2.社會交往能力和行為異常。表現為對親友無親近感,缺乏社會交往方面的興趣和反應,不愛與夥伴一起玩耍。為糾正這一行為,父母平時要經常在適當場合,培養孩子多發言,讓孩子為客人唱唱兒歌,跳跳舞等節目,為孩子廣泛地接觸各種人創造條件。

3.不關心別人。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個性的發展和社會化過程的實現,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體驗人和人之間的正常關係,有利於良好個性的形成,有利於克服孤僻性情。

另外,心理學家的試驗結果表明運動刺激對兒童心理髮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對於性格孤僻,不合羣的兒童,要多讓孩子和其他兒童一起鍛鍊,一起做遊戲,共同活動以培養孩子熱愛集體和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