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傳統文化>

正月是什麼意思?春節“正月”又是怎麼來的?

傳統文化 閲讀(2.08W)

春節是中國最看重的節日之一,農曆的一月一號是中國傳統的新年,也叫春節,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七年級。為什麼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是叫“正月”呢?正月,又稱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

正月是什麼意思?春節“正月”又是怎麼來的?

據文獻資料記載,中國人過新年大約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從虞舜時期開始的。舜當上部落首領以後,帶領屬下祭拜天地。人們便把這一天作為歲首,據説這就是農曆新年的來歷。不過,正月七年級究竟從哪一天算起,在漢武帝之前並不統一。

據相關文獻資料記載説,夏朝的夏曆把元月作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夏曆的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又以夏曆的十月為端月,即十月七年級為一年之始。這就是史書中通常所説的“夏朝建寅,商朝建醜,周朝建子,秦朝建亥”。直到漢朝的漢武帝,才又恢復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正月的“正”字,應該讀作“改正”的“正”字音,為什麼人們卻把它讀作“長征”的“徵”字音呢?中國著名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説,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姓贏名政,他嫌“正”字的讀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説是犯了忌諱,就下令把“正月”讀作“正(徵)月”。後來人們習慣了,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專家們表示,正月七年級是中國人最為看中的春節,這天早上,家家户户的人們先要向長輩、朋友、鄰里致以新年問候和祝福。這一天,再窮的人家也要準備新衣,以圖新年新氣象,來年交好運。此外,春節最講究的是全家人口大團圓,在外地工作的人再遠也要趕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