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朱元璋與劉伯温何關係?為何屢次搶劉伯温兵書

風雲人物 閲讀(3.12W)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還鄉的大明軍師、誠意伯劉伯温病危,臨終前對守候在身邊的兒子劉璉、劉仲景説:“我死後擔心會給家裏留下禍害,我寫的兵書《百戰奇謀》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沒有找到傳人……本想把這本書獻給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獻上去了他也不會相信,倒不如燒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去了。

朱元璋與劉伯温何關係?為何屢次搶劉伯温兵書

果然,劉伯温的死訊報到京城後,朱元璋派丞相胡惟庸去青田縣弔喪。胡惟庸到劉伯温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兵書《百戰奇謀》。劉璉告訴胡惟庸,父親已把兵書燒了,給皇上留下的是一本《郁離子》和一封信。胡惟庸瞭解劉璉兄弟,知道兩人都是至誠君子,不會也不敢欺騙朝廷。在安葬了劉伯温後,胡惟庸就帶着沒有燒完的殘存書稿和軍師給皇上的書本信件,馬上返回了京城。回京後,胡惟庸把書本信件交給了朱元璋,朱元璋一見是《郁離子》就仍在一邊。回到寢宮,朱元璋坐卧不安。他很瞭解劉伯温,視兵書比生命還要寶貴,他怎麼會捨得燒掉?他那才智平平的兩個兒子雖然不是理想的傳人,可劉家有子就有孫,孫又生子,子又生孫,説不定劉家哪一代出個奇人,這部為大明打下江山、立過汗馬功勞的奇書,不也會教劉家人從朱家人手裏奪走江山嗎?怎麼辦?一個尋找兵書的計謀很快在朱元璋的腦中釀成。

劉伯温“三七”那天,胡惟庸再次來到劉家,説是奉皇上之命要取走軍師生前留下的所有書信和書籍,因為那些書信和書籍中有機密。胡丞相像抄家似的把劉伯温所有的書信、書籍都拿走了,可仍然沒有發現兵書《百戰奇謀》。

劉伯温“五七”那天,胡惟庸三到青田縣向劉璉兄弟傳達皇上的命令:因為軍事師有功於朝廷,所以皇上決定在劉家老屋的原址上建造“誠意伯府”。這樣,就得推到劉家老屋,要劉璉兄弟搬到劉伯温墓旁的臨時小屋裏守孝,劉璉兄弟趕忙磕頭謝恩。劉家老屋拆得很仔細,板縫、樑孔、牆洞都認真地搜查過。縱然這樣,也沒發現哪裏藏有兵書……

洪武三十一年,71歲的朱元璋在一場大病中死去。臨終前,他拉着皇太孫朱允炆的手説:“記住,一定要把軍師的兵書找到,不能讓它落到外姓人手裏。”

到底劉伯温留沒留下兵書?從明惠帝朱允炆到明成祖朱棣,一直到崇禎皇帝朱由檢,都沒有發現《百戰奇謀》。

誰知,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從皇宮搜出的書籍中,發現了一本劉伯温手寫的《郁離子》。李自成讀過這本書的刻本,見了手寫本頓時愛不釋手,就拿起來翻了翻。也許是年代久遠了,或者是經過幾代皇帝讀過,翻頁時,有的書頁摺疊處自然斷裂,發現裏邊也寫了字,不覺好奇地看了幾行,看後大吃一驚!跟着又撕開幾頁細讀。啊!是劉伯温寫的兵書《百戰奇謀》!李自成瀏覽了兵書的“料敵”、“佈陣”、“用計”幾章,高興得滾下淚來,從此把它帶在身邊,形影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