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歷史上戚繼光賄賂張居正不可告人的祕密

歷史解密 閲讀(2.11W)

戚繼光賄賂張居正祕密:戚繼光(1528—1588),字元敬,又字文明、汝謙,號南塘,晚年號孟諸,山東蓬萊人。他從戎四十餘年,身經百戰,是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抗倭名將、民族英雄,他訓練的“戚家軍”戰無不勝,威震天下。但因與張居正關係密切,戚繼光晚年遭彈劾解甲歸田,兩年後猝然去世。

歷史上戚繼光賄賂張居正不可告人的祕密

明代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朝中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了。張居正的死,無論是對當時的政局,還是對戚繼光本人,都是一樁極為重要的事件。其實張居正並沒有得什麼大病。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張居正“久坐成痔”,常常為此痛苦不堪。無奈之下,他決定找醫生將痔瘡割除。也不知是醫生的醫術太低導致傷口感染,還是張居正體質太差,動完手術後,張居正的身體竟虛弱得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在病榻上拖了三個月後,年僅五十七歲的張居正溘然長逝。張居正是明代著名的改革家。萬曆皇帝朱翊鈞十歲即位,張居正即擔任內閣首輔,此後牢牢執掌朝廷權柄達十年之久。他鑑於當時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使明王朝的財政狀況得以大大改善。在對外方面,他用戚繼光、李成樑等名將防禦邊患,使明朝在萬曆初年出現了一段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説,張居正的死,實是明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事件。對戚繼光來説,這也是他個人生涯由盛轉衰的開始。

因為,朝野上下都知道,戚繼光是張居正的“親信”。張居正死了,戚繼光無疑在朝中失去了強有力的靠山。更為關鍵的因素是,萬曆皇帝朱翊鈞早已對張居正忍無可忍了。萬曆小時候,由於少不更事,朝政由張居正把持倒也罷了。後來萬曆一天一天地長大了,張居正依然不放權,並且對萬曆限制頗嚴,以至萬曆有時連賞賜宮女的錢也拿不出來,這就不能不讓小皇帝心中暗恨。如今張首輔死了,萬曆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擺脱張首輔的束縛而為所欲為了。

張居正專權十年,當然樹敵不少。他活着的時候,就不時有人跳出來與之叫板,如今成了死老虎,挺身而出要清算張居正的就更多了。有人上書,告張居正生前“貪濫僭奢,招權樹黨,忘親欺君,蔽主殃民”,有人甚至説張居正與太監馮保相互勾結、有謀反意圖……萬曆此時還算通情達理,他認為,張居正雖然令他極為失望,但“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姑貸不究,以全始終”。

然而事情還沒完。萬曆雖然表示不再追究張居正的“罪過”,但與張居正有牽連的人,卻被打入了另類。首當其衝受到牽連的便有時任薊鎮總兵的戚繼光。有人散佈謠言,説戚繼光與張居正的關係極不正常,很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祕密。戚繼光手下有個將領(據後人推斷是西路副總兵陳大治),揭發戚繼光曾連夜派人給張居正送信,併發出疑問:“意欲何為?莫非反狀乎?”

戚繼光與張居正關係好固然是事實,但説戚繼光有助張居正謀反之意,卻也難以服眾。萬曆皇帝也不相信戚繼光有“助逆”行為,但他與一些大臣都有類似的看法,即戚繼光在北京北部統帥數萬雄兵,即使沒有謀反之心,也有謀反的能力。所以,兵科都給事中張鼎思建議朝廷的執政者,將戚繼光調到南方去,理由當然冠冕堂皇,説戚繼光在南方有平定倭寇的大功,在北方則沒有卓越的表現,因此適合到南方去發揮其軍事才能。

於是,一紙調令,便將鎮守薊鎮長達成十六年的戚繼光調到廣東任總兵官。名義上,戚繼光的職務並未降低,但是,朝廷將他從京城附近遠調到廣東,從中不難看出萬曆以及執政者們對戚繼光的不放心。執政者們將戚繼光調離京畿重地,也是進一步清算張居正的政治需要。長期以來,戚繼光與張居正的關係早就令眾人側目了。張居正任首輔的十年間,可以説一直將戚繼光倚為干城,對戚繼光言聽計從。朝內不時有人想與戚繼光為難,但都被張居正或罷黜或調離,為戚繼光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創造了一個極為寬鬆的環境。

戚繼光對張居正無疑是充滿感激之情的。1578年,張居正的父親病故,張居正赴江陵奔喪,戚繼光特意派出一隊士兵護衞張居正南行。張居正此行已是扈從如雲,當然用不着戚繼光的士兵作為衞士。為了領情,張居正只留下了六名士兵。

臨行前,張居正怕戚繼光受朝官們的欺負,特意安排他的學生樑夢龍擔任戚繼光的直接上司——薊遼總督。為此,他還寫信安慰戚繼光説,樑夢龍是其門生,他們的師生關係最好,由樑夢龍擔任薊遼總督,決不會對戚繼光不利。於是就有人推測,戚繼光與張居正的關係如此不一般,是戚繼光經常給張居正送禮的結果。

大凡英雄豪傑都有好色的弱點,張居正與戚繼光也不例外。戚繼光的朋友、文學家王世貞後來寫了篇《張公居正傳》,説戚繼光“時時購千金姬”送給張居正,以至張首輔縱慾過度而得病。王世貞甚至説張居正“日餌房中藥,發強陽而燥,則又飲寒劑泄之,其下成痔”。這麼説來,連張居正得的痔瘡也成了他好色縱慾的結果了。張居正固然好色,但説戚繼光經常不惜千金買美女送他享用,卻也史乏佐證。王世貞與張居正有矛盾,當然也有無中生有地貶損張居正以泄私憤的可能。

雖説戚繼光給張居正送美女之事後人已經無法證實,但戚繼光給張居正送禮,卻是不爭的事實。對此,張居正在書牘日記中有明文記載。有一次,戚繼光派弟弟到北京給張居正送禮,張居正只是象徵性地收下了一點,其餘又讓戚繼光的弟弟帶了回去。史家在《明史》中為戚繼光立傳,説戚繼光與俞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戚繼光在“操行”方面哪些地方不如俞大猷呢?恐怕指的就是戚繼光給張居正送禮之事。

對此,我們似乎應當辯證地來看待。在專制社會裏,一個人的進退去留甚至生殺予奪,完全決定在當權者的手中。戚繼光如若不去結交當權者作為自己在朝中的靠山,是無法在外安心領兵作戰的。在賄賂公行、貪官遍地的時代,仁人志士想有所成就,昧着良心通過送禮等非正當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是在所難免,不足深責。

再説,戚繼光與張居正的關係,也不是當時有些人想像的那樣勢利。談遷在《國榷》中曾説:“非戚將軍附江陵(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故云)也,江陵自重將軍耳。”是張居正欣賞戚繼光的軍事才能而器重之,而並戚繼光刻意去依附張居正。戚繼光給張居正送禮,是出於對知己或者説是對張居正知遇之恩的一種報答,無可厚非。

但在當時,戚繼光受到反張勢力的聲討,也在情理之中。無奈之下,戚繼光只得輕裝簡從,南下廣東赴任去了。

戚繼光離開自己苦心經營了十五年的薊鎮邊塞,心中極不是滋味。他是於隆慶元年(1567年)被調到薊鎮來的。在此之前,福建一帶的倭寇已經基本得以平息,而北邊的韃靼卻時常大規模南犯,對明王朝的首都北京構成了莫大的威脅。

國難思良將。工科給事中吳時來和陝西道李叔和先後向朝廷建議,調文武兼資的福建總兵戚繼光到北方負責防禦韃靼入犯。剛剛即位的隆慶皇帝答覆説:“朕在邸(尚未即位時)已知之矣。念東南新定,不果召。今速召戚某同譚綸回京,訓練兵馬,以備緩急之用。”

隆慶皇帝提到的譚綸是戚繼光的直接上司,時任福建巡撫。他也是當時的抗倭名將,曾多次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譚綸素來賞識戚繼光的軍事才能,雖説名為戚繼光的上司,實是戚繼光肝膽相照的摯友。戚繼光與俞大猷之所以能迅速平定禍害東南沿海二十多年的倭寇,與譚綸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隆慶二年(1568年)三月,朝廷調譚綸任薊遼保定總督兼理糧餉。譚綸上任後立即上疏,要求調戚繼光至北方負責練兵事宜。調戚繼光來京,是隆慶皇帝早已決定了的事,所以譚綸的要求很快便得到了答覆。是年五月,戚繼光被任命為總理薊昌保定練兵事務一職,薊州、昌平、保定一帶的總兵以下武將均受其節制。戚繼光從小生活在北方,年輕時曾在薊門服役五年,對薊鎮一帶還是比較熟悉的。再説,皇帝將保衞首都北大門的重任交給他,明顯看出朝廷對他的器重。還有一個有利因素,就是譚綸依然是他的上司,可以任他發揮而不會從中掣肘。所以,戚繼光是滿懷着欣喜的心情北上赴任的。

戚繼光雄心勃勃,打算在薊鎮訓練十萬精兵,讓這支隊伍成為守衞北京的鋼鐵長城。所以,上任伊始,他便上書朝廷,要求撥十萬兵員,由他負責訓練。此外,他還就士兵的選用、糧餉的籌集、武器的製造等事宜向朝廷提出了建議。

但戚繼光想得未免太簡單了。戚繼光的練兵計劃,遭到了朝官們的質疑與反對。此時張居正雖然已經入閣輔政,但還不是“首輔”,不可能像後來那樣一言九鼎。張居正雖然心裏支持戚繼光的練兵計劃,但面對羣臣的反對之聲,也無可奈何愛莫能助。他給譚綸寫信説,朝中有人指責戚繼光“求望太過,志意太侈”,給他十萬士兵恐怕是不可能的。

最終,戚繼光只被允許訓練三萬士兵。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朝廷財政困難,一下子拿出十萬大軍的糧餉,不是一個小數字,委實難以承受;另一方面,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們,他們對戚繼光是否對朝廷忠心耿耿還有所懷疑。有些人認為,如果讓戚繼光在北京郊外手握十萬精兵,對朝廷的威脅恐怕也不亞於韃靼的大軍入侵。戚繼光訓練十萬精兵的想法化為泡影不久,他的職務又發生了變故。

本來,戚繼光身為總理薊昌保定練兵事務,其職權僅在譚綸之下。但只過了一年,朝廷突然將薊鎮總兵郭琥調走,任命戚繼光為薊鎮總兵。這樣一來,戚繼光與昌平、保定的總兵成了平級關係,已是無法節制他們了。為此,戚繼光曾有一段時間憤憤不平,他在《練兵條議疏》中説:“臣又竊惟邊事本有可為之勢,但其機不在邊鄙,而在朝廷;不在文武疆吏,而在議論掣肘。”原因是“薊鎮切近京都,法令久馳,弊痼既深,更張未易,流言混淆,朝議紛拿,故應區處振飭者,畏眾議而逡巡齟齬,或施行方半,人言偶乘,首尾顧忌,實難展布,易起嫌疑。”

俗話説,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戚繼光本來北上時是滿懷一腔愛國熱情的,誰知僅過一年,竟在朝臣們的掣肘、打壓下,便發出了“捐身易”、“報國難”的辛酸感歎。戚繼光意識到,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得到朝中權要的支持。否則,將空有愛國熱情,到頭來處處碰壁而一事無成。所以,他開始注意與朝中的閣臣們如除階、高拱、張居正搞好關係。

事實上,戚繼光後來做得非常成功。他與頂頭上司譚綸的關係自不用説,與張居正的關係也日漸密切。同時,戚繼光與老臣除階以及高拱的關係處理得也比較好,得到了他們的一致支持。

除階、高拱、張居正三位閣臣貌似一團和氣,其實互有矛盾。高拱不久即將除階驅逐出朝廷,代除階為“首輔”。隆慶六年,隆慶皇帝去世,張居正又將高拱驅逐出朝,代高拱而成為朝廷的新“首輔”。在戚繼光任薊鎮總兵的幾年間,朝中換了三任“首輔”,戚繼光竟與除、高、張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實在是不容易的事。

由此也看出戚繼光處理複雜政治關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