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少數民族>

保安族歷史 保安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民族

少數民族 閲讀(3.23W)

飲食食用的牛羊和家禽,須由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屠宰,忌吃一切動物血和自死之物,忌吃一切兇禽猛獸之肉。舀水、舀飯不能用反手。忌在水源頭洗澡、洗衣服。其它習慣與當地回族相似。

保安族歷史 保安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民族

居住保安族一般是整村連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是土木結構的土平房;有出檐和翹檐之分。出檐房比翹檐房多一道檁柱,比較寬敞。正房座北向南,一門兩窗。喜睡熱炕,炕上多鋪毛氈。炕牆周圍多裝圍板,掛炕圍。炕的貼牆安放炕櫃或板箱,裝衣着雜物;被褥疊放在上面,家家備有炕桌,有的家還有高、低八仙桌,供吃飯、喝茶、待客用。房內多貼字畫,以阿文對聯和“克爾白圖”最為講究。院內多植果樹、花木,並種有蔬菜。

牲畜圈棚、雞舍、草房、廁所多在側後院,勤於打掃。婚姻保安族男女青年雙方同意作親時,即由男方準備好茯茶、四色禮和衣料,送到女家定親,叫做“送定茶”,送過定茶的姑娘不再相親,達到結婚年齡,由女方家長和媒人商定彩禮,通知男方,按商定數額逐一辦理。送禮時男方派5至8人,攜帶彩禮、衣料、成雙的胭脂、粉盒、手鐲、耳墜等,由媒人領着送往女家。女方的親房產族要“叫客”。女方家炸油香、饊子、宰羊擺宴席;席上還有核桃、瓜子、冰糖、桂元、葡萄乾、水果糖等,盛情待客。婚禮大都造在“主麻日”舉行。

當日由男方親朋組成迎親隊其中要有兩名女性和新郎一道牽着披紅掛綵的馬前往迎親,首先向女家説“賽倆目”,請阿訇念“尼卡”,接着進行結婚祝福儀式,撒核桃、棗等,以示新婚夫婦生活幸福和早生貴子。

女方的親朋和村上的年輕人向新郎索要“奴古目哈錢”,並將迎新來的人拉到院中,用鍋底灰抹花臉,以示喜慶。如果男女雙方是同村的,女方的一些青年還跟迎親的人返男方家,又給新郎父親臉上抹鍋底灰祝賀。

同時,還在新郎父親抬到女家,俗稱“抬公公”。此時,新娘的父親迎出,和親家見面互致問候。這時,新娘才由自己的送親隊送往男家。新娘離家時,向行進中的後方拋撒五色糧一般是麥、豆、玉米、青稞、小米等,表示把吉祥和幸福留給孃家。新娘到達男方家門時,男方青年設障攔擋。女方送親隊奮力開路,保護新娘和親屬衝進大門並送入新房。新婚之夜,村裏的青年人聚集院內唱“宴席曲”,進行風趣熱鬧的賀喜。新娘過門的3天內由女家送飯,以示父母的關懷。

喪葬保安族按伊斯蘭教風俗用白布裹屍實行土葬,葬禮簡單樸素。

風尚愛好清潔,講究衞生。無論男女老少都經常沐浴。沐浴用水是流動的潔淨水,一般家庭都沒有簡易水房或吊桶。家中用水,解放前,由成羣結隊的青年婦女、姑娘們在早上和下午定時用木製背桶背水,其技巧堪稱一絕。

保安民族感情濃厚,團結互助,尊老愛幼,對於貧窮人家盡力賙濟,熱心幫助。對老年人、長輩、阿訇和有知識的人十分尊重,諸事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