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古代是如何大學聯考的 秋闈三場九天七夜

野史祕聞 閲讀(3W)

迸代人是怎樣加入“大學聯考”的呢?江南鄉試多在秋天舉辦,所以又叫“秋闈”,每闈三場,每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古代是如何大學聯考的 秋闈三場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裏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的。第二場考的則是政界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函和按照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詳細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措施。科考在那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測驗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事,即即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那時的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號,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行路,白日飲水之用。測驗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時間較長,加上氣候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帶乾糧果腹。

迸代科舉測驗的規矩好多,並且相當複雜,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帝王三級測驗。大家熟知的,是測驗地址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從形式來説,鄉試可以當作是古代中國的“天下平凡高校統一測驗”。

要想加入這個古代“大學聯考”,比現代難度大多了。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加入鄉試的,首選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後才有大概。秀才還要通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加入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辦,可以當作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加入古代的“大學聯考”鄉試。假如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時機,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加入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科場設在都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説。通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士”,得到加入最後、也是最高級測驗廷試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