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戰史風雲>

國民黨數千特務潛伏刺殺葉劍英 廣州城遍地炸彈

戰史風雲 閲讀(2.85W)

一説起廣州解放初期的反特大戰,凡是上了點年紀的讀者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羊城暗哨》,本報(《廣州日報》)也早就揭祕這部被電影界公認為經典之作的諜戰大片是以震驚全國的“羊城第一案”為原型的,而如果讀者你有耐心跟我一起走進塵封的歷史深處,看一看解放初期數千敵特人員和上萬土匪潛伏盤踞廣州內外的危急形勢,翻一翻敵特人員屢屢試圖暗殺葉帥的陰謀,以及他們多次叫囂要讓炸彈在廣州“響成一片”的威脅,你就會同意,現實中反特大戰的跌宕起伏和驚心動魄,絕對遠比電影精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屏住呼吸,看看60多年前在廣州城內上演的反特大片吧。

國民黨數千特務潛伏刺殺葉劍英 廣州城遍地炸彈

驚險 數千敵特暗藏城內 上萬土匪盤踞四周

像我們這樣的年青一代,一聽説國民黨特務,腦海裏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必是年輕貌美的“軍統”女諜形象。不過,到底什麼是“軍統”、什麼是“中統”,我以前從沒弄明白過。

這次一查資料才知道,原來“中統”的全稱是“國民黨中央調查統計局”,“軍統”的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兩個機構約初創於上世紀30年代初,之後逐步膨脹,到上世紀40年代,直接為“中統局”服務的工作人員就有上萬人,而為“軍統局”服務的人員更有數萬人之多,至於外圍人員更以數十萬乃至百萬計,讀者印象中年輕貌美的女間諜,只是這兩大特務網絡的冰山一角。

我之所以想弄清楚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黨特務網絡的大體運作,是因為文獻中揭示的廣州解放初期的敵特人員數量之多,真讓我有一點驚訝。據初步統計,當時約有近5000名敵特人員“潛伏”於廣東全境,其中暗藏在廣州的就有3600多人;至於一般的土匪就更多了,全省總共約4萬多名土匪中,有1萬多人活躍於廣州全城內外。

聽一聽這些敵特人員組織的反動組織的名稱,你就可以明白他們的破壞性了。他們有的組成了“廣東敵後暗殺團”,有的參加了“廣東突擊軍”,專以襲擊解放軍和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暗殺幹部為目標,上世紀50年代,很多敵特人員甚至還收到了“暗殺一名部長,獎勵黃金十條”的懸賞通告,為之蠢蠢欲動者大有人在。

看到這兒,讀者你或許要問了,當時廣州怎麼會有這麼多敵特人員和土匪呢?根據粗淺的歷史知識,我覺得有這麼兩個原因,一來,1949年2月,國民政府南遷廣州,“軍統局”和“中統局”隨之南下,大量特務和散兵遊勇因此雲集於此,兵敗後有“能耐”逃到台灣去的畢竟是少數;二來廣州毗鄰港澳,當時的香港可以説是國民黨特務的“策劃基地”之一,我們通過歷史課本熟知的特務頭子毛人鳳就曾“坐鎮”香港,策劃了一系列針對廣州的爆炸和暗殺活動,這些活動當然也要通過他們在廣州的間諜網絡完成。

刺殺 葉帥屢成特務目標 暗殺計劃環環相扣

剛才我們説了,暗殺是敵特人員“樂此不疲”的活動之一,政府高級幹部則是他們的主要目標。根據黨史學者孟紅撰文所述,國民黨開出“暗殺一個部長,獎勵十根金條”的價碼之時,正是抗美援朝的初期,心心念念“反攻大陸”的蔣介石覺得時機已到,派出了大量的間諜特務,試圖炮製各種“恐怖迷局”,當時的廣州市市長葉劍英,就是他們在華南的重點刺殺對象之一。

5年前,本報在紀念廣州解放60週年的特別報道中曾提到過,廣州解放初期,為提防特務暗殺,葉劍英曾數次搬家,而且每一次都要制定嚴格的警衞方案。的確,在這一次次搬家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刺殺迷局。比如,1950年4月,國民黨特務根據“保密局”的命令,制定了一個詳盡的暗殺計劃,其中有人負責乘坐汽艇盯梢葉劍英經常乘坐的“珠江輪”,如果時機成熟,就擲手榴彈將輪船炸沉;與此同時,又有人負責潛入葉劍英經常宴請賓客的西園酒家當廚師,趁人不注意在飯菜中下毒;此外,還有特務分子“潛伏”在葉劍英寓所門外,伺機投擲手榴彈。如此“環環相扣”的暗殺方案,在敵特人員看來真是萬無一失,後來幸得其中一名敵特人員悄悄投案自首,將計劃向公安部門和盤托出,這一陰謀才被徹底挫敗,參與暗殺的敵特人員亦被一網打盡。

4月的暗殺陰雲剛被掃除,5月,敵特人員又開始行動了。5月31日晚,葉劍英正在廣東迎賓館內宴請解放海南島的軍方將領,院內突然被扔了一顆自制罐頭炸彈,爆炸聲異常劇烈,幸而沒有人員傷亡;6月中,省政府大院內又被扔了一顆炸彈。後來,公安人員經過針對這兩起爆炸事件縝密偵查,將製造爆炸的國民黨特務機構“內調局”潛伏在廣州的一夥特務人員一舉剪除。

眼見這兩起爆炸事件都沒有達到目標,敵特人員又開始策劃槍擊事件。一日,葉劍英乘車返回住所時,藏匿在路邊的特務照着他就是一槍,幸虧司機躲閃及時,子彈才沒有擊中葉劍英。葉帥短短數月連遭暗殺陰謀,可見敵特人員之猖狂,也可見其處境之險,再翻閲葉劍英出席各種羣眾集會的老照片,你又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帥的勇敢與無畏。

爆炸 敵特確定多個目標 圖謀廣州“響成一片”

解放之初的廣州,除了暗殺和轟炸,反特人員還必須時時警惕爆炸的威脅,尤其到了每年的10月前後,國民黨特務都會策劃爆炸事件,企圖造成轟動效應,以動搖軍心和民心,為“反攻大陸”做“鋪墊”。就拿1954年的國慶節來説吧,根據學者顧育豹撰文所述,當天市區維新路(今起義路)一座張燈結綵的牌樓上突然被發現了一個煙盒,煙盒裏有一顆定時炸彈!反特人員驚出一身冷汗,國慶牌樓下人山人海,這顆炸彈真要是在這兒炸了,後果誰也承擔不起。民警火速將煙盒帶回派出所,當天下午6時,反爆專家成功將炸彈引爆,雖説化險為夷,但飛得到處都是的炸彈碎片還是讓反特人員倒抽了一口涼氣。接着,偵查人員在從港澳回鄉探親的人羣中展開重點排查,很快就鎖定了放置炸彈的特務。原來,此人是接受了國民黨特務機關的委派潛回內地,他把煙盒裝進褲兜,假裝遊人,晃盪到國慶牌樓時趁人不注意就把煙盒留在了那兒,自以為天衣無縫,不料沒幾天就落了網。

與1954年的“牌樓爆炸陰謀”相比,1956年國民黨特務策劃的“要讓廣州響成一片”的計劃就更加歹毒了。按照他們的計劃,先將炸彈分佈在油庫、發電廠、公園、賓館、戲院、茶樓等數十個目標地點,待到10月10日晚上8點,近百名敵特人員將它們同時引爆,將廣州炸得處處是火海,到處響成一片。不過,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實在高估了行動者的膽量和反偵查的“能力”。從9月開始,就不停地有形跡可疑的特務分子因市民舉報而落網,又有數十名敵特人員或懾於新生政權的威力,或因為轟炸目標防守嚴密,無從下手,苦於主子發威,回去也沒好果子吃,因而主動投案自首。

這樣,從當年9月中到10月中,短短一個月,反特人員擒獲了百多名特務分子,排查了數十枚燃燒彈和定時炸彈,全城沒有一個地方遭到轟炸,國民黨特務“讓廣州響成一片”的計劃完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