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戰史風雲>

綏遠抗戰最關鍵一戰 滅“大元國”的百靈廟大捷

戰史風雲 閲讀(3.09W)

1937年“七七”事變之前,在我國北部邊疆——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一帶,發生過一次震驚中外的抗日戰役。晉綏軍勝利收復百靈廟,史稱“百靈廟大捷”。百靈廟大捷真正的價值在於:直接挫敗了日軍在內蒙建立傀儡國“大元國”的企圖。

綏遠抗戰最關鍵一戰 滅“大元國”的百靈廟大捷

1937年“七七”事變之前,在我國北部邊疆—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一帶,發生過一次震驚中外的抗日戰役。1936年11月20-24日,國民黨綏遠省主席兼35軍軍長傅作義將軍採用奇襲制勝、先發制人的方法,向百靈廟發起全面進攻。激戰至24日上午,晉綏軍將敵軍殲滅大半。日本特務機關長盛島角芳、顧問煙穀草以及偽蒙第7師師長穆克登寶最後狼狽逃竄,晉綏軍勝利收復百靈廟,此為“百靈廟大捷”。

著名的民國史專家楊天石認為,百靈廟大捷真正的價值在於:直接挫敗了日軍在內蒙建立傀儡國“大元國”的企圖。

中國北方歷史上有過很多少數民族政權。近代史上,由於清朝“滿蒙一體”的統治政策,蒙古王公仍舊握有相當大的勢力和影響。日本人以此企圖扶植蒙古族的傀儡軍隊,建立傀儡政權,用一個一個小的傀儡政權,像蠶吃桑葉那樣一口一口地侵略中國。

1932年,日本人在東北製造出一個“滿洲國”後,企圖進一步製造出一個“大元國”,地點則選在長城以北的西部內蒙古地區——相當於原來的綏遠和察哈爾省,首都則選在綏遠省的百靈廟。

建立大元國,日本帝國主義依仗的對象是親日的地方分裂勢力即蒙古貴族德王和土匪李守信。日本人利用德王和李守信組織了一支叫做“偽蒙軍”的隊伍,由日本關東軍直接豢養。

1936年10月,國民黨中央政府獲悉日本侵略軍準備進攻綏遠省,遂派遣陳誠飛到太原,與閻錫山達成共識:中央軍和晉綏軍各出兵15萬人,合兵30萬,奔赴綏遠抗日。

11月16號,蔣介石給閻錫山發電報,指示其佔領綏遠重鎮百靈廟和商都。閻錫山派麾下大將傅作義攻打百靈廟,另給蔣介石回電,要求中央軍增兵5萬,拿下雁北。

日本方面和偽蒙軍隊得悉中國軍隊要進攻百靈廟,趕緊增加兵力。傅作義得到偽蒙軍增兵的情報,有些擔心,給國民黨中央軍事決策機構發去電報,請示機宜。最高軍事當局指示:利用夜戰,拿下百靈廟。

雖然駐守百靈廟的日本特務機關長拿着戰刀督促偽蒙軍和部分日軍拼死抵抗,但兵貴神速,傅作義指揮得當,將士拼命。11月24日,僅僅一天時間,中國軍隊就拿下了百靈廟這一綏遠重鎮。

拿下百靈廟、粉碎日本人建立“大元國”傀儡政權之前,陳誠已赴寧夏定遠營贏得了達王(阿拉善旗第九代十任札薩克和碩親王)的支持,趕走了日本在定遠營的勢力,挫敗了日軍企圖在寧夏扶植“大夏國”的企圖。一時,國民黨政府在外交方面表現得空前強硬。

當時,中國和日本正在進行恢復國交談判。談判過程中,國民黨外交部長張羣直接指出:日本對華北的真實意圖是造成獨立、半獨立的政權,進而破壞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對此,中國政府方面絕無討論之餘地。

張羣針鋒相對地跟日本人提出五項條件。第一,廢止上海、塘沽的停戰協議;第二,日本停止扶植華北偽政權;第三,日本必須停止在華北的鴉片走私,且不能干涉中國方面打擊鴉片走私;第四,日軍飛機不能在中國領空任意行動、任意飛行;第五,日軍要解散察哈爾和綏遠北部的偽軍。馮玉祥將軍高度評價此五項條件,他説:一向是日本人向我們提條件,今天反過來,我們給他們提了五條。這五條光明正大、義正言辭。

除此以外,國民政府還做好了與日本大戰的二點準備。第一,政治上準備遷都。財政部長孔祥熙得到通知,要把上海的鈔票轉移到江西南昌。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各部做好隨時搬遷的準備;第二,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得到指令,責令南京、上海、漢口等地的中國軍隊做好抗擊日軍侵略的準備。馮玉祥將軍則受命準備作戰計劃。國民政府另派出張自忠將軍、黃紹竑將軍,率領4萬中國軍隊左右夾攻,消滅當時盤踞在上海的六七千日軍,然後派大軍前往華北抗日。

百靈廟大捷是中國軍隊在1933年長城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的軍事勝利,傅作義將軍採用奇襲戰術迅速解決了敵軍。中共中央給百靈廟祝捷大會送來了“為國禦侮”的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