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男性健康>

出血、頭暈眼花、內臟下垂都和脾有關

男性健康 閲讀(1.13W)

很多時候你內臟出了問題,也許就是一個器官出了問題,那麼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其中這個氣的功用有很多,比如推動、温煦、防禦,其中一個叫作固攝。

出 血

出血、頭暈眼花、內臟下垂都和脾有關

瘀血出血就用活血止血藥。這種藥既能活血,又能止血,即雙向調節(比如田七)。

對於出血患者,同樣是皮下出血,可能甲中醫辨證為氣不攝血,乙是瘀血出血,丙可能是血熱出血。換句話説就是中醫的治療是因人而異的。西醫治療一個病,它的大方向差不多,但中醫不一樣,比如説感冒,有風寒、有風熱、有外感風寒內有藴熱……一個感冒就能整出十幾個型出來,這樣的好處是針對性很強。

脾氣上升

指脾氣具有向上運動與維持水谷精微的上輸和內臟位置相對穩定的生理特性。其實主要就是講的就是脾主運化,運的方向。

升清

此前講過地氣上升為雲,運到肺,這體現的就是脾氣上升,即升清——水谷精微向上運(第二個是穩定內臟)。

當升清功能不行,水谷精微上不去,不能濡養頭和目,就會出現頭暈眼花。所以一旦出現頭暈眼花,中醫很可能就用補脾升清,尤其是像現代醫學的低血壓。血壓不夠血上不去,我就用補脾升清的藥,如北芪,既補脾又補氣又往上升。然後用升麻,升麻雖沒有補的作用,但是它有往上升的作用。柴胡也沒有補的作用,但也有往上升的作用。

補中益氣湯就是由補氣藥組成的,但裏面有升麻、北芪、柴胡,既補了氣,還把氣往上打。氣行則血行,氣往上血就跟着往上,所以頭暈眼花用這種方法很容易解決。

上面是低血壓,另一個是低血糖,低血糖也暈。還有在很多南方潮濕的地方,人經常有一種昏沉感。昏沉的沉屬於濕,看濕的特徵,濕性類水,是往下走的,所以人就會有昏昏沉沉的感覺。

其實濕也可以理解為水,水氣一蒙,氣就上不去,甚至是往下走的,這時治療就得往上升,也能夠解決昏沉感。這是在上部的。

第二個在中部的,升不上去水谷精微就停留在中間了,其實腹脹納呆你可以説它不運,而不運的特徵是升上不去還停留在中間。

再進一步,就是表現在下部,這種比較麻煩,水谷精微不升反降,就會出現便溏,甚至下利清谷。

注意:下利清谷的表達要比之前講的完谷不化重一點。清谷肯定有完谷不化,但是完谷不化可以成形。而下利清谷除了吃什麼拉什麼,還有大便不成形。到了這個程度,就是脾陽虛了,比脾氣虛更重,連形都成不了了。所以中醫治療下利清谷,會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陽氣不夠,補陽;另一個就是幫你升上去。

升舉內臟

升舉內臟是治療內臟下垂的,瘦高的人容易內臟下垂。瘦則肌肉無力,高則空間大,就往下墜。

既然脾有升的作用,所以凡是內臟下垂,中醫都用升脾的方法。內臟下垂,皆和脾有關。

肝下垂=肝氣下陷、腎下垂=腎氣下陷

脾屬土,土有什麼特徵?承載。承託東西是土氣的作用,你這個下垂就是土氣不夠承託不了,所以不管哪種下垂,都用補脾升氣。

腎下垂加點補腎藥,肝下垂加點疏肝藥。

一不小心又説了異病同治腎下垂、肝下垂、子宮下垂、脱肛,它們雖是不同的病,但是在中醫看起來道理是一樣的,只要道理是一樣的,用的方法就一樣。內臟下垂輕的大概中醫能搞定。

升內臟還可以外延,不要學那麼死板,中醫是講道理的,那就是凡是下垂就補中益氣昇陽。

升內臟還可以外延,不要學那麼死板,中醫是講道理的,那就是凡是下垂就用補中益氣。

舉個例子比如椎間盤突出,腎主骨,那個問題可能跟腎虛有關,先補腎。為什麼人家的椎間盤不突出,你的很容易就出來了,因為你的承託力不夠,跟不能升舉內臟是同一原理的。你要升上去。

同樣,老年人有很多眼袋,就是下垂,補中益氣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