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女性健康>

女性生理期 什麼樣的睡姿最健康

女性健康 閲讀(1.99W)

女性生理期 什麼樣的睡姿最健康

女性生理期 什麼樣的睡姿最健康

女性生理期 什麼樣的睡姿最健康

處於生理期的女性,睡覺確實是個麻煩事。腹部不適、氣血兩虧,都會讓你睡不着。量多的時候又怕漏,提心吊膽的睡着,早上起牀又是熊貓眼、黃臉婆的樣子。經期到底怎樣睡才踏實安穩呢?什麼樣的睡姿最健康?趕緊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些女性生活常識吧。

其實,經期睡姿不要求女性像睡美人一樣安逸、迷人,只要能保持月經順暢,渾身舒服就好。但睡姿如果不正確,就可能影響你的睡眠質量哦。

生理期這些睡姿不可取:

1、沙發上小睡

生理期最忌諱的睡姿之一,就是蜷在沙發上睡覺。對於平常人來説,一邊看電視一邊打盹是一種享受。但生理期時若這樣睡覺,會讓心率減慢、血管擴張,致使留在各臟器的血液減少,不利於經血順暢排出。

如果經血流通不暢,就會導致臉色晦暗無光,甚至變得越來越粗糙。

2、趴在桌子上睡

如果你在工作或上網時覺得疲倦,切忌將雙手當枕頭趴在桌子上睡覺。因為這不僅不利於經血排出,而且會對臉部肌膚造成壓迫,讓臉部充血、眼球受壓。此外,這種睡姿還會使呼吸不暢,連帶生殖系統都受到威脅。

3、墊高枕頭睡

生理期晚上睡覺時,不要將枕頭墊得很高,因為這樣也很容易造成體內血液的流通不暢。但也不宜太低,否則易造成“落枕”,加重經期的頭暈腦脹感。正常的枕頭高度以8~12釐米為宜。

生理期睡姿巧選擇:

1、俯卧:可能導致臉部浮腫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會發現:腹部不適非常嚴重,而一旦採取俯卧姿勢,就能減輕腹部的鼓脹感。

但是,千萬別為了這點舒適的感覺就俯卧睡覺。俯卧時不僅胸部會受壓,增加胸部、心臟、肺部的壓力,而且面部也會受壓。睡醒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面部浮腫,眼睛也出現了紅血絲,帶來類似“毀容”的效果。

2、仰卧:對子宮並無好處

仰卧是非常普遍的睡姿,但對於生理期女性來説,這種睡姿卻未必合適。一般情況下,成年女子子宮的正常位置,在骨盆的中央,宮體前傾,宮頸與宮體成120~150度的夾角。

如果長期採用仰卧的姿勢睡覺,很有可能讓子宮發生變位,其中最常見的是出現子宮後位,這意味着宮體不再前傾,同時帶來一系列的身體變化。當月經來臨時,子宮的軟組織會充血、水腫,如果遇上子宮後位,就會對盆腔周圍的神經造成壓迫,引發痛經、渾身無力等症狀;子宮後位還可能牽引宮頸上翹,致使精子不能成功進入宮頸管,從而導致不孕;最後,子宮向後傾,還可能導致盆腔內血流不暢,滯留在盆腔內瘀血過多,增大月經量。

3、側卧:生理期最佳睡姿

側卧分右側卧和左側卧,左側卧會壓迫心臟,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起身體不適;而右側卧有利於血液流通順暢,身體各器官正常運轉,使供血充足並有利於經血流出。

一般來説,只要正確使用加大夜用衞生巾,右側卧是不會發生側漏現象的。若實在擔心,可在牀單上墊上些舊衣物,或專門縫製幾塊“防側漏”牀單,牀單面積無需過大,能接住流出的經血即可,也方便清洗。

月經過多的七大內幕及對策

以衞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計,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換四五次,每個週期不超過兩包(每包10片計)。假如用3包衞生巾還不夠,而且差不多每片衞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不同年齡、生理階段的女性,發生月經過多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以25歲至40歲女性為例,異常增多的陰道出血主要與以下的七大因素相關——

內幕1:避孕方式不當

有時,異常的陰道出血與你採取的避孕方式有關。最常見的“麻煩”莫過於子宮環了。在我國,這是生育後女性最普遍採用的避孕方式,它所帶來的最突出問題就是月經週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明顯增多和經後淋漓出血等。尤其是新一代帶銅離子的活性子宮環,在提高了避孕效能的同時也增加了月經出血量。另外,短效口服避孕藥通常可以使你的月經變得很規律,經量減少,並且痛經減輕。但錯誤的服用方式同樣會引起激素調節紊亂,從而出現異常增多的月經。

比如未按照處方資料進行服用,漏服或錯服等,導致機體內的生殖激素水平紊亂,子宮內膜的發育受到影響而發生異常出血。還有采用長效針劑或皮下埋植藥物避孕的女性,最常經歷的不是一次大量的陰道出血,而是持續性的、點滴狀的出血,有時出血量也會因時間延長而累計到很大。這種情形大多是因為外用的生殖激素在你體內作用未達平衡的結果。

對策:放置子宮環後月經過多的解決方案有:用口服藥物,替代其他避孕方式,或改為配置含有可減少經量的孕酮成分的子宮環。雖然口服避孕藥在普通藥店就能很容易地獲得,但須知道它們都是處方藥。

如果你想要採取這種方式避孕,僅僅靠詳細閲讀藥品的處方資料是不夠的,在購買前一定要向專業醫生諮詢,詳細瞭解其適應和禁忌症及正確的服用方法,以及在萬一發生漏服後的補救措施。雖然你在選擇長效針劑或者皮下埋植技術藥物避孕時已被告知會有類似情形的發生,但如果隨着時間的推移它沒有逐漸改善,或漸行嚴重,就要及時去複診,請醫生重新評價你是否適合這種避孕方式。

內幕2: 感染

生殖器官的炎症是另一個引起異常陰道出血的常見原因。我們都知道,女性生殖器官並不是完全密閉的,它與外界之間半開放的通道使之有機會受到來自外界各種致病因素的侵擾。

當你處於焦慮、緊張、勞累等使自身防禦功能下降的情形中,各種致病因素就可能乘虛而入,導致上述各種炎症的發生,使局部血管變得脆弱,行經時的出血不易凝止,往往引起經量增多和經期延長。如果你最近自身狀況整體不佳,陰道多量出血伴隨下腹部或腰部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顏色或氣味異常,發熱,小便頻繁並疼痛,就要考慮發生了生殖器官的感染。

對策:對付各種感染的萬用良方就是充分休息、足量飲水和清淡的飲食,如此輕度的感染可以自行好轉;否則,你就需要及時去看醫生,以選用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內幕3: 流產或異常妊娠

成熟女性的異常陰道出血有時與妊娠合併症相關,如果你的月經平時非常準時,卻無緣無故地遲到了一個多星期或十幾天,之後像開了水閘似地嘩嘩流個不停,還夾雜着比平時更多的血塊或組織物出來,時間也比平時更久些。那麼,這很可能是一次小型的流產事件。類似的事件更常發生在人工流產(無論手術或藥物流產)以後,尤其是做藥流後,有5%~10%的機會發生流產失敗或流產不全。

另外如果伴隨陰道出血增多,還出現心慌、頭暈、出冷汗、腹部疼痛甚至暈厥的狀況時,就可能是宮外孕的徵兆。

對策:最簡單的自測方法就是驗孕:通過對晨尿的檢查可以對情況有個大概估計。但這個方法並不完全可靠,有時在發生流產以前,激素水平已經下降而出現陰性的結果。如果你陰道出血在短時間內增加過多過快,或出血時間過長,或同時出現其他不適症狀,就該馬上聯絡醫生了。

內幕4 :子宮內膜異位

相關名詞: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簡單地説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原本該長在子宮壁內層的組織出現在其他位置上。這些“異位”了的子宮內膜,干擾生殖器官的各種正常功能,常常會伴隨各種月經失調——經期延長,經血過多,經前點滴出血,繼發性痛經等等。

如果你月經量逐漸增加,並且伴隨日漸嚴重的痛經;如果你在與愛人親熱的時候自覺嚴重不適甚至感到疼痛;如果你發現自己正當年而懷孕的努力卻屢遭失敗……注意,你可能已經患上了子宮內膜異位症。

對策:首先是明確診斷的問題,雖然有經驗的婦科醫生通過簡單的盆腔檢查或超聲掃描就可以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些典型表現,但確診此病卻需要進行腹腔鏡檢查。相應的治療包括口服激素調節類藥物或者手術。如果你正好有生育計劃,輕症患者也可通過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來緩解病情的發展。

內幕5: 腫瘤

育齡女性最常見的生殖器腫瘤莫過於子宮肌瘤了。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很高,達20%~25%,但請別害怕,因為其中99、5%都是良性的。引起月經過多的只有肌間和粘膜下兩種類型的子宮肌瘤居多。子宮內膜息肉其實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的病變,近年來子宮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子宮頸癌最初引起的症狀是性交後的出血,這個情形在行經前後尤其突出,有時甚至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大量出血。

如果你出現進行性增多的月經,或合併其他月經異常如:月經週期縮短,經期延長,不規則出血,或出現性交後出血……都要及時請婦科醫生檢查。

對策:每年進行一次標準的婦科檢查,包括盆腔檢查、宮頸抹片和必要時進行的盆腔超聲掃描、腹腔鏡或宮腔鏡的檢查,可以幫助你早期發現和治療上述異常情況。

內幕6 :血液病

月經增多也可能不是生殖器官本身的問題,而是血液病的徵兆。由於月經也和其他人體出血現象一樣要受到自身凝血系統的調控。如果凝血系統發生異常的情形,比如:先天缺乏某種凝血因子的血友病患者,由於血液不容易凝固導致每次月經量大和出血時間長。而月經過多有時是女性血友病患者的惟一表現!其他常見的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也易於累及凝血系統使月經量增多。

如果你容易發生各種感染,經常發燒(尤其是高熱),除了月經經常性增多外,還出現皮膚瘀斑、流鼻血、齒齦出血等狀況……這些異常的出血更可能是凝血系統的問題——也就是血液病。

對策:尤其是年輕女性,如果長期面對月經過多的問題,而經過婦產科醫生檢查又找不出任何病因,那你就應該考慮接受詳細血液檢驗,看是否患有血液病。

內幕7: 功能異常

如果上述幾種情況都不是你的問題所在,就該考慮是否存在功能失調的可能了。很多人常常提到的內分泌失調就是這種情況。但每個人的情況又會有不同,比如專業的醫生可以根據你不同的月經相、基礎體温測定、血液裏生殖激素的測定結合診斷性刮宮、超聲掃描、MRI等 輔助檢查的手段,可以區別是何種類型的激素水平失平衡,以及其可能的原因等情況,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如果你經常出現月經不規律,經量時多時少,經期不定,經前點滴出血等症狀,又找不到其他顯見的原因,那麼很可能就是功能異常在作祟。

對策:上述情形你通過自己的判斷常常不能確定緣由,建議要讓有經驗的醫生來考證病因,在首先排除前面所述種種其他“器質性”的原因後才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