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誰能給流動兒童一個“心”歸宿

嬰幼兒 閲讀(2.21W)

目錄:

誰能給流動兒童一個“心”歸宿

第一章:誰能給流動兒童一個“心”歸宿

第二章:寶貝 你有拒絕的權利

第三章:別做愛折騰的家長

流動兒童就是指隨着父母的工作地點變化而不停輾轉的孩子們。課業,人際關係,都會受到影響。這樣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誰來保障?

誰能給流動兒童一個“心”歸宿?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羣孩子,他們跟隨父母居住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以及偏遠郊區,跟隨父母在幾個城市中流動,學業、玩伴時常發生變動。

他們被形象地稱為“流動花朵”。多變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們們難以適應,同時他們還要面對沉重的課業負擔,社會或多或少的財神以及人際交往的障礙。他們幼小的心靈能承受這些嗎?

案例1:新學期開始,虎子轉入某打工子弟學校的五年級。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轉學了。

對虎子來説,似乎每兩年都會隨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不同的課本,使他聽不懂老師講的課,成績很不好。同學們總是嘲笑他“沒有文化”,這讓他無法專心學習。

案例2:曉霞就讀於一所公立學校,身上略顯陳舊的衣服令她在穿着各式新款服裝的孩子們中間格外顯眼:她來到這個城市已經半年了,起初她不會講普通話,更聽不懂當地的方言,不如城裏的孩子講衞生、懂禮貌,城裏的孩子都叫她“鄉巴佬”。

她不喜歡這所學校,她非常想念鄉下的學校,那裏有很多好朋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案例 :在林老師眼中 多多特別讓她勞神。

多多的父母在菜市場賣水果,平時對孩子很不關心。多多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就算被點名回答問題,也總是支支吾吾地應付,作業不好好完成,多門功課成績不及格。不但如此,他還經常跟班裏的同學打架。林老師多次約請家長到學校,可他的父母忙着做生意,根本不理睬老師的要求。

流動兒童的心理問題

由於父母工作不穩定,流動兒。童不得不經常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不斷變換的生活、居住環境帶給他們強烈的恐懼感和失落感,這樣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封閉、消極的心理,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一些流動兒童的父母為生活奔波,無暇顧及對子女的教育,缺乏對他們言語、思想、行為等方面的指導,使他們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情感交流,沒有機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也無法得到足夠的情感支持,這最終可能導致流動兒童出現一些行為問題,包括一定程度的學習適應不良、違紀行為、攻擊行為和退縮行為等。

流動兒童的情緒問題主要表現為自卑、感情敏感脆弱,內心存在程度的不平等感、對立感,沒有歸屬感等,與夥伴、同學和朋友關係的中斷更加劇了流動兒童的孤獨感。

在社會身份認同方面,由於流動兒童身份的特殊性,相對於城市來説,他們是外來人員,但相對於農村來説,他們又是城裏人。對於城市,他們常常在內心上予以排斥和否定,而農村的老家卻再也回不去了,這不僅造成了他們內心的矛盾,也導致了他們對身份定位的模糊。大多數的流動兒童感到或經常感到被歧視,這個比例遠遠高於普通的城市兒童和留守在農村的兒童。

父母應發揮榜樣的作用

作為流動兒童的父母,為了計孩子能夠更快地適應城市的生活,首先要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着名教育家洛克曾説過:”務必接受一個毋庸置疑的真理,無論給兒童什麼樣的教訓,無論給兒童什麼樣的聰明而文雅的訓練,對他們的行為能產生最大影響的是他周圍的同伴,是看護人的行動。”

家長是流動兒童最先模仿的對象,加之生活在一起,其言談舉止無疑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一些流動兒童之所以被城市孩子排斥,除了生活水平等客觀因素外,主要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不講衞生、説髒話、隨地吐痰等,而這些不良的習慣往往是在父母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形成的。因此,父母存教育和要求孩子的同時,更應該要求自己,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家永遠是温暖的

很多農村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孩子的家教簡單粗暴,往往是非打即罵。這樣不但不能使流動兒童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反而會使他們更加叛逆。

在陌生的環境中,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勵,這樣才能幫助流動兒童更好地適應新環境,變得樂觀、開朗。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裏,只有父母是最温柔的,只有家是最温暖的。流動兒童能生活在一個温暖的家庭中,足矣!

盡力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

由於生活條件所限,流動兒童的學習環境往往不太理想——缺乏學習的氛圍,缺少學習用品。其他同學用學習機,他們只能翻字典:其他同學週末進修音樂、美術,他們週末只能在家幫忙照顧生意……研究發現,流動兒童的學業表現往往影響其自尊水平,也就是説,只要成績不掉隊,孩子就不會有太多的自卑情緒者。所以,家長應該盡己所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孩子寫作業時保持家中的安靜,晚上讓孩子早點上牀睡覺,擠出一點時間陪孩子完成作業,儘量用節約下來的錢為孩子買參考書、學習用品。

最後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對孩子學習方面的經濟投入未必能百分之百獲得成效,但我們還是要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持孩子在學習上下工夫。成績不是唯一的標準,重要的是父母陪伴在流動兒童身邊,相互支持,走過一段艱苦、豐富的時光,這對孩子而言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寶貝 你有拒絕的權利

《孔融讓梨》是我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昨日,讓兒子看《孔融讓梨》的動畫故事,故事中,孔融把大的梨子給哥哥,長輩問他為什麼?他説哥哥比他大,應該吃大的。後來,他又把一個大的給了弟弟,長輩再問他為什麼,他説弟弟比他小,他禮應讓弟弟吃大的。最後他自己拿了個最小的,長輩開心地誇他真是個好孩子。説實話,誰都會覺得一個四歲的孩子能如此懂事值得誇獎。

我小的時候,也是受着這樣的教育長大的,現在我也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媽媽,我能理解作為孩子長輩的心情,甚至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懂得這些禮讓的。但是,我更希望是出自孩子心裏的意願,而不是大人連哄帶騙帶威脅的謙讓。

記得我小的時候,被父母放在姥姥家,那麼一個小人,被一家子的大人寵着,那樣的狀態下,自私、霸道和佔有慾不亞於現在的獨生子女。每次弟弟妹妹和表弟表妹到姥姥家我都很開心,因為有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不超過半天,我就開始趕他們走,因為我不想讓他們分享我的玩具和特別的小點心。於是,大人又哄又騙又講一大堆的理由來讓我按他們的意思做事。

有過幾次後,我就學乖了,如果他們到姥姥家,他們要什麼,我都給他們,這樣也得到了很多次長輩的誇獎和讚揚,説我長大了懂事了。聽到他們的誇獎我羞澀的笑,可是,沒有人知道我內心的不願意;沒有人知道我那時候的委屈。那種委屈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如今,我做了媽媽,我不想我的孩子受到委屈,他擁有拒絕的權利。

前段時間,有朋友送我了兩盒巧克力,巧克力比較貴,我自己不捨得買,因為少,所以都給了孩子。正好妹妹帶着孩子來了,我給兒子説,把你的巧克力分一些給弟弟吧。

那我想吃了怎麼辦 孩子拒絕

你有兩盒呢,分一盒給弟弟,你還有一盒的,我給他説,可是,如果你不給弟弟,弟弟就一個也沒有,是嗎?那,好吧。孩子回答得並不順暢,但是,被我繞了一大圈,可能孩子的善良被我調動起來了吧,他不想讓弟弟一個也沒有,儘管不捨得,但還是答應了。我把兩盒巧克力放到他面前,讓他自己挑一盒。他拿了一盒顏色鮮豔的出來。但眼睛還一直盯着另一盒。用手摸摸又放下。

媽媽我可以不給弟弟嗎?孩子小聲的問我。

可以,寶貝。只是,媽媽明天給弟弟買的東西,弟弟也可以不給你吃。

媽媽,我的給弟弟一盒,明天你給我買個和弟弟一樣的好不好?他企求我。

明天不行,因為你還有一盒可以吃好長時間的,吃完再買好嗎?我拒絕他。

可是,我想知道弟弟的巧克力和我的有什麼不一樣。他説出了自己的小心思。

那媽媽把你的分一半給弟弟,再把弟弟的拿一半給你,這樣,寶寶兩種都可以吃到了,你覺得行嗎?

他馬上同意了,小臉上露出一抹可愛的笑容。並且動手先把自己的那盒打開了往外拿……

在這個過程中,我和這個小人兒討論了半天,結果還算滿意。比起他答應了,但心不甘情不願來,我寧願孩子給我講真話,哪怕是直接拒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各有各的美麗,展現着不同的風景。大人們不必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主動讓梨”就像不必渴望所有植物都是筆直挺拔一樣。瞭解植物的生活習性才可以栽培好植物,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可以讓孩子開心快樂地成長。

別做愛折騰的家長

可憐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現在這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小孩的期望越來越高,2歲學鋼琴.3歲學英語,4歲學韓語。變着法子折騰小朋友。恨不得讓4歲的小孩上一年級,10歲上大學,15歲就成博士後。然而,小孩子自有他自己的成長規律,就像稻子一樣,開花、結穗,自有周期,一味地揠苗助長,只會像那個愚蠢的農夫—樣,適得其反。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己所能,讓他們自然成長,過快樂的童年,純真的少年,愉悦的青年,這就足夠了!

同事木玲的女兒婉君和我的兒子郡是臘月出生,去年9月開學的時候,還沒滿6週歲。按國家政策,是不能上一年級的。但她父母硬是神通廣大,風風火火回湖南老家,弄來了證明,讓婉君順利上了一年級。我的兒子羨慕得不得了。

那天晚上,我在廚房做飯,燒兒子最愛吃的兔子肝炒蘿蔔。兒子在另外一個房間做作業,很認真的樣子,讓我心生温暖。菜出鍋對,我一轉身,碰到兒子的頭。我尖叫:”你什麼時候躲在這裏了,不好好做作業?”兒子支吾了半天,流着眼淚對我説:“媽媽,我想上一年級。”我一下子慌了神,急急地説:“你還沒有到年齡呢。”不料,兒子把頭一偏:“媽媽騙人,媽媽不讓我上一年級。人家婉君跟我一樣大,她都上一年級了。”這個問題難倒了我。我—下子不知如何回答,又不忍心看着兒子哭泣的樣子,於是我問:“你那麼想上一年級嗎?”兒子點頭。我的心一沉,是必要對兒子進行一番思想教育了。我蹲下身,把他抱在懷裏,對他説:“宋國有個農夫,嫌苗長得太慢,把秧苗一棵棵都拔高了。馬到家裏,疲憊不堪,説:“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都長高了不少。’他的兒子跑到田邊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你知道這個故事的寓意嗎?”我問兒子。兒子茫然地搖頭。我又向他解釋到:“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它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的客觀性,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人們的行動一旦違背了它的要求,必然要受到懲罰。故事中的這個人,由於違背了客觀規律,結果只能是好心辦壞事,事與願違。”兒子還是搖頭。我只能簡單明瞭地告訴他:“小孩要滿6週歲才上一年級,是國家定的規律,而婉君他父母違反了這個規律。不按套路出牌,不好。”聽到這裏,兒子笑了。立起身對我説:”媽媽,我不違反規律,我不要上一年級了。”

我心中的那塊石頭,總算落地了。小孩子正處在成長階段,如果這年事不跟他解釋清楚,他的心裏便會有陰影,以為自己不如別人,從而打擊了他的自信心。

隔天,婉君的媽媽偷偷問我在教育局有沒有熟人,由於婉君上學時辦的是假證件,現在學校要她退學,但是贊助費的事,説是已經交到財政局了。現在學校要她去財政局要,而她女兒現在不知是退學還是休學好,她都煩死了。

木玲顯得很焦慮,但我卻無能為力,幫不上她的忙。

一個月後,婉君又回到了幼兒園的學前班,眼裏嘴裏,遠沒了以前的那種霸氣和張揚,以前的那種優越感,變成了現在的失落感。

這究竟是誰的錯呢?

結語:讓孩子學會拒絕,並不是讓孩子缺少愛心,只是讓他能夠不在心裏學會怨恨,更不能因此學會虛偽的應對。(文章原載於《心理與健康》,刊號:2012.05,作者:劉洋,江琴,文寒崖,飛飛,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