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寶寶腹瀉嘔吐 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嬰幼兒 閲讀(2.62W)

寶寶體質弱,各個器官都還沒發育成熟,所以很容易造成寶寶腹瀉嘔吐。一些家長乾着急,寶寶腹瀉嘔吐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治療寶寶腹瀉嘔吐。針對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寶寶腹瀉嘔吐 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小兒嘔吐腹瀉的病因

小兒嘔吐腹瀉多見於胃腸消化道疾病,導致嘔吐腹瀉的病因可能是某種病毒,某種細菌或某些寄生蟲,也有可能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説過甜的食物或沒有煮熟的肉類食品等)。

嬰兒偶發性嘔吐

發生偶發性嘔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吃太多、胃中太多空氣、吃了些微腐壞的食物、感冒、喉嚨或軟顎受到刺激、長牙等等。請試着找出原因,如果母親沒有餵母乳,請只給寶寶加了5%葡萄糖的草本茶水喝。

其他較令人憂慮的嘔吐因素包括

三個月大嬰兒的胃部幽門痙攣

幽門狹窄症(幽門括約肌肥厚與痙攣)一般會在孩子三週大後出現,其特徵是無腹瀉或發燒現象的拋射狀嘔吐。數天後傾向症狀加劇,嚴重的個案可能會體重減輕。做母親的該怎麼辦?首先,請每週檢查寶寶體重2~3次,飲食少量多餐,並且花點時間讓寶寶打嗝。

如果體重停滯或減少時,應該找醫師檢查。有些孩子,以熱水袋或洋甘菊茶、檸檬香脂薄荷茶,或Oxalis Essence(酢漿草精油)製成的敷布做腹部温敷,可能就足以舒緩症狀;有些孩子則需藥物,甚或外科手術治療(所幸這種手術的侵入性並不高)。

出生三個月嬰兒的胃食道逆流現象

當胃部入口處之瓣膜閉鎖不全,寶寶吃下去的食物會隨着胃部的蠕動而回溢到食道,這就是胃食道逆流。在嬰兒身上,症狀包含經常性的口水嘔吐或大量嘔吐,特別是在哺乳時。有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首先,要花大量的時間讓寶寶打嗝,並小心保暖他的腹部。醫師可能建議您將搖籃或牀的一端抬高,讓他能頭高腳低斜躺着,但要小心不讓寶寶滑進毛毯中。同時,加些米湯、葛粉等,將寶寶的食物調濃稠些。若嘔吐物中有褐色的血絲,應該就是食道遭受胃酸攻擊所造成的,必須立即將情況告知醫師。只有在很罕見的案例中,才需要以藥物減少胃酸或以手術改善。

單純的腸胃感染

腸胃感染常常會先嘔吐,有時候在發作幾個小時前,父母親就感覺到孩子有點不太舒服,臉色蒼白。有時候,1~2天后才會出現腹瀉的狀況。有些孩子只有嘔吐而沒有拉肚子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從輕微到嚴重的發燒及腹痛的現象。

腹瀉的常見原因很多,如:牛奶放太久了、食用剛過期沒多久的食物、局部或全面性的着涼、病毒及細菌感染(特別是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人體通過嘔吐及腹瀉方式,將這些“外來刺激物”排出體外。

小兒嘔吐腹瀉的症狀

嚴重的嘔吐腹瀉對嬰兒健康有害,因為嘔吐和腹瀉會使身體丟失很多水分和無機鹽離子,從而可能很快導致脱水症狀的出現。

嘔吐腹瀉的治療

嘔吐腹瀉,多見於病毒感染導致。如果您的孩子沒有脱水的表現,精神好,可飲食調整,服用腸胃康,健脾散,思密達等,3—5天就會好的,注意多喝水.如小孩精神差,尿量減少,有脱水的情況,必須輸液,但輸液只是補充液體,不止瀉,可同時加收斂止瀉藥如鞣酸蛋白等,可多服用小米粥,熬得時間長一點,可起止瀉作用。

如何預防腹瀉嘔吐

別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

“最近,病房都住不下,需要臨時加牀,感冒、哮喘、肺炎、支氣管炎等患者較多。”醫生稱,近期,天氣變化快,早晚温差大,許多家長沒注意到孩子的冷熱,而0-3歲的孩子自身免疫力又比較差,屬於易感人羣,易被空氣中的細菌感染患上呼吸道疾病。

要想預防呼吸道疾病,就要保持房間通風,並保持適當的温度和濕度。醫生介紹,如果家裏太乾燥,可以放盆水或使用加濕器。遇到霧霾天時要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要給寶寶戴好口罩。飲食應清淡且營養,不要吃過於油膩的東西。

“家長儘量不要帶寶寶去人羣聚集的地方,如商場、超市等密閉的空間,會增加感染機率。”醫生説,超市、商場等地方空氣流通效果差,人羣密集,病原體更容易在空氣密集的地方聚集,造成交叉感染。

此外,天氣變化時,要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但也不能穿太多,“摸一摸孩子的手心、背心,有汗時説明衣服穿多了。”醫生説,活動量小,可以稍微多穿一點,但也不能捂得太嚴實;會走路的小孩,活動量大,穿衣厚度應和成人一樣。穿得太多,孩子容易出汗,再一遇冷,反倒容易感冒。

當心孩子感染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中,可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醫生介紹,這種病毒在小寶寶體內一般有1-2天的潛伏期。發病時,大多數孩子會出現類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比如流鼻涕、發熱等,其中一些孩子還伴有嘔吐,隨後出現腹瀉。“腹瀉週期一般在一個星期,其間要注意孩子的情況,若出現脱水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結語:如果寶寶出現了腹瀉嘔吐的情況,家長們還是趕快去醫院看看吧,畢竟每個寶寶的病因都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能自己估計病因去做決定,只有醫生的指導才能幫助寶寶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