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節氣>

寒露養生 這八大養生禁忌要牢記

節氣 閲讀(1.3W)

國慶過後,大家明顯的感覺到氣温有所下降,早晚的温差較大,那是因為寒露節氣的來臨。到了寒露時節,人們就要注意保暖了,那麼寒露如何養生呢?寒露養生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本站的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寒露的習俗以及如何養生最好,一起來看看吧。

寒露養生 這八大養生禁忌要牢記

目錄

1、寒露是什麼意思 2、寒露是幾月幾號

3、寒露如何養生 4、寒露習俗有哪些

5、寒露養生吃什麼好 6、寒露養生吃什麼水果

7、寒露養生食譜 8、寒露養生注意事項

9、寒露養生的方法

寒露是什麼意思

每年的寒露,從10月8日或9日開始,到23日或24日結束。送走美好的九月,迎來金秋十月,我們從處暑、白露、秋分一路走來,一直在讚美着秋天,到了寒露時節,我們仍舊不會吝惜美好的語言。秋高氣爽、日麗風清,星月交輝,依然是我國許多地區這一時期天氣的主旋律。此時,南方的人們在開始享受涼爽的秋風之時,北方的人們已在領略深秋的悽美了。

寒露節氣時,太陽的直射點已經離開了赤道,由南緯5°57′移至南緯11°32′,這時北半球的太陽高度角由大變小,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着減少,氣温明顯下降。全國大部分地區,甚至華南都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這時,許多人開始用“寒冷”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字的表面來解釋,其實寒露的“寒”就是寒冷的意思,而“露”則表示了在近地面層的水汽會凝結成露水的現象。但從氣象角度來看,寒露節氣和白露、霜降這兩個節氣一樣,所表示的熱量變化意義比它的水分變化意義更為明顯,應該説,它更多地體現了一種氣温轉變,季節轉換的進程。

或許在南方人們都會有這樣的語文,在寒露這個節氣,早晨或者是傍晚我們怎麼沒有見到露水呢?其實也好理解,因為二十四節氣是出自黃河流域,此時,江南氣温還偏高,出現露水的時間要比北方晚。

從寒露到它後面的節氣霜降雖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卻是一年中氣温降得比較快的一段時間,若是一場冷空氣過後,日平均温度下降8℃、10℃很常見。因此這個時節是我國許多地區氣候變化的一個轉折點。

寒露和白露的區別

在古代的勞動人民為了更好的準備農事工作,就把一年詳細的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由字面上可知,既然是二十四節氣那每個節氣當然都有其特點。今天小編就以寒露和白露為例子來解説吧,感興趣的不妨往下文看看。

解惑

諺雲:“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過後,温度就會變的很低,並且温差較大,氣候冷暖多變,特別是在早晨和傍晚的時候,氣温都會比白天要低的很多很多,更加感覺到有幾分的涼意。如果這時候再赤膊露體,穿着短褲,就非常容易的受涼,從而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體質虛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覺莫貪涼。秋天病菌繁殖活躍,加之氣候比較乾燥,易造成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所以,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

寒露過後,氣候冷暖多變、晝夜温差變化較大,稍不注意,就易着涼傷風,誘發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生活中也應儘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涼而導致胃病復發或加重。

寒露後入夜更是寒氣襲人。“寒露腳不露”告誡人們寒露過後,要特別注重腳部的保暖,切勿赤腳,以防“寒從足生”。因為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着密切的神經聯繫。

只要人體的腳部受涼,那麼就會引起很多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而且人體的抵抗力也會因此有所下降。所以足部保暖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寒露過後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寒露起居飲食

(1)飲食

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温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2)起居

寒露以後,隨着氣温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温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古代的勞動人們,之所以將一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是為更好的早農事上早做準備。在建立新中國之前人們都是以農曆為曆法計算的,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解惑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前後(10月8日~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温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如果説“白露”節氣標誌着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着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説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是幾月幾號

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温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

①指將欲凝結的寒涼露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節氣之一。《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

寒露——氣温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寒露由來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温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説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影響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

乾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採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温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禦“寒露風”的危害。華北地區要抓緊播種小麥,這時,若遇乾旱少雨的天氣應設法造墒搶墒播種,保證在霜降前後播完,切不可被動等雨導致早茬種晚麥。

寒露前後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適宜播種期,品種安排上應先播甘藍型品種,後播白菜型品種。淮河以南的綠肥播種要抓緊掃尾,已出苗的要清溝瀝水,防止澇漬。

華北平原的甘薯薯塊膨大逐漸停止,這時清晨的氣温在10℃以下或更低的機率逐漸增大,應根據天氣情況抓緊收穫,爭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則在地裏經受低温時間過長,會因受凍而導致薯塊“硬心”,降低食用、飼用和工業用價值,也不能貯藏或作種用。

寒露日期的計算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8.318,20世紀=9.098。

舉例説明:2088年寒露日期=[88×0.2422+8.318]-[88/4]=29-22=7,10月7日是寒露。

例外:無。

寒露如何養生

寒露以後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秋天,諺語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繼續穿涼鞋了,所以,可以把涼鞋、單衣等洗乾淨並收拾起來。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儘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秋季涼熱交替,氣温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我們要隨着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説“春捂秋凍”。

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飲食養生方面,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防止房勞傷腎。初秋白天氣温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秋遊也一種好的活動形式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寒露推薦四種蔬果

石榴汁抗氧化

以色列研究所證實,每天飲用100毫升石榴汁,連續飲用兩週,可將氧化過程減緩40%,並可減少已沉積的氧化膽固醇。即使停止飲用,這種奇特的效果仍將持續一個月。

石榴汁還是一種比紅酒、番茄汁、維生素E等更有效的抗氧化果汁,是排除心血管毒素的重要物質之一。石榴汁的多酚含量比綠茶高得多,是抗衰老和防治癌症的“超級明星”。

吃桑葚防便祕

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生津、滋液熄風、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有效預防便祕。現代研究還認為,桑葚具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降血脂、護肝等多種作用。習慣性便祕者可取鮮桑葚適量,洗淨榨汁,每次服用15毫升。

小白菜排毒素

小白菜中所含的礦物質能夠促進骨骼的發育,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通暢腸胃,利大小便,加速排毒,並有益於骨骼健康。

據測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鈣是大白菜的2倍,含維生素C約是大白菜的3倍多,含有的胡蘿蔔素是大白菜的74倍,小白菜所含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略低於大白菜。

吃花菜健脾胃

花菜性平味甘,有健脾養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口臭煩渴者更為適宜。

花菜所含的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蔔素、微量元素硒都對抗癌、防癌有益,其中西蘭花所含維生素C更多,加之所含蛋白質及胡蘿蔔素,可提高細胞免疫功能。

國外研究還發現,花菜中含有多種吲哚衍生物,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預防乳腺癌的發生。

寒露習俗有哪些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以“寒”為名的。俗諺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都意味着天氣由秋涼向秋寒轉變。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温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如果説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温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採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此時正值晚稻抽穗灌漿期,要繼續加強田間管理,做到淺水勤灌,乾乾濕濕,以濕為主,切忌後期斷水過早。

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觀紅葉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温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紅葉,學名黃梢。是觀賞樹木,主要看葉。為歷代文人青睞。A早見於司馬相如(上林賦》,全國各地都有。事實上,人們在觀賞紅葉的時候,不僅僅是黃護,還有烏柏、丹楓、火炬、紅葉李等樹種。漫步在通幽曲徑上望山坡。便會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紅葉。色彩斑斕的美景。

滿山遍野的紅葉是秋天最為壯麗的自然景觀。在中國詩歌中有兩首詩是寫紅葉的傑作,一首就是唐代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料,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詩的妙處在幹不僅寫出了一片火紅的楓林,還寫出了“霜”。紅葉是‘霜”打成的,這是完全符合道理的。這裏寫的是東北地區的紅葉,北方下霜比南方早,一般寒露的時候就開始了,所以詩中寫的是“霜葉紅幹二月花”。

第二首寫紅葉的詩是宋代楊萬里的《秋山》:

烏柏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程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鬆掩醉容。

這首詩以十分輕盈的筆調和一點調侃的手法,把裝扮秋天山色之美的兩種樹烏柏樹和楓樹寫了出來。寫得很浪漫;而‘’小楓一夜偷天酒”則把自己的“醉容”留給了人間。

不過,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緯度範圍比較大,各地的紅葉在遼闊的大地上呈現的時間是不同的。正所謂演戲的開幕時間是不同的,只有按時才能看上精彩的演出。

北京流行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説。據記載,鬥蟋蟀兒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蟋蟀兒,致使一隻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飲食習俗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葱、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南方較流行秋釣邊

在我國南方,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氣温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温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説。

寒露養生吃什麼好

一、芝麻

芝麻,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醫藥學專着裏都享有很高的評價: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臟、助消化、化積滯、降血壓、順氣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經衰弱,抗衰老。

芝麻分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藥用以黑芝麻為好。白芝麻通常稱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餘的。

諺語説:“嚼把黑芝麻,活到百歲無白髮”,意思是説“黑色芝麻養黑髮”。在中醫看來,黑芝麻不僅能養黑髮,還有護膚美膚作用,常吃黑芝麻,乾燥、粗糙的皮膚能變得細緻、光滑、柔嫩,從而延緩衰老。

芝麻粥

原料:芝麻50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芝麻(黑,白混合更佳)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可加少許鹽,胡椒粉,俗稱“芝麻鹽”,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

二、鴨子

秋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更重要的是,鴨子本是涼性食品,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於滋陰養津以防秋燥。

中醫稱鴨為“藥”和滋補上品。這是因鴨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肉高,比豬肉低。

喝鴨湯進補,最好結合自己的體質狀況、配合中藥或者食物進行。對於平時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等體質較弱的人羣來説,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山藥、蓮子)、中藥(黃芪或西洋參),一般為30~60克;對於女性來説,由於秋季皮膚乾燥,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百合)、中藥(玉竹),以起到養顏護膚的作用。

海帶燉鴨

原料:淨鴨500克、淨海帶150克。

做法:將鴨剁成小塊,海帶切成方塊。將鴨和海帶在開水中焯一下。加水燒開,撈去浮沫,加入大葱末、薑末、料酒、花椒用慢火燉至爛熟,再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

三、花菜

花菜性平味甘,有健脾養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口臭煩渴者更為適宜。

花菜所含的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蔔素、微量元素硒都對抗癌、防癌有益,其中西蘭花所含維生素C更多,加之所含蛋白質及胡蘿蔔素,可提高細胞免疫功能。

國外研究還發現,花菜中含有多種吲哚衍生物,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預防乳腺癌的發生。

奶油花菜

原料:花菜500克、火腿末5克、牛奶70克、精鹽3克、紹酒10克、味精1克、雞湯200克、水澱粉10克、精製菜油50克。

做法:花菜去根,削去黑斑,洗淨,將花蕾用刀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用清水浸泡一下,然後撈起瀝乾炒鍋上火,放入油燒至六成熟,倒入花菜,加入雞湯、紹酒、精鹽、味精燒沸,用水澱粉勾芡,加入牛奶與芡汁調勻燒至略沸,出鍋裝入盤中,撒上火腿末即成。

四、大棗

大棗味甘性温,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不足,血虛證,髒躁證及緩和藥性等。大棗善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羣芳譜》記載:“十月取大棗,中破之,去皮核,小火反覆炙香,煮湯飲,健脾開胃甚宜人”。

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大棗五至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大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以治療飲食過飽所引起的胃脹、嘔吐等症狀,現在還常用於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百合銀耳紅棗湯

原料:乾的百合,紅棗,銀耳各適量。

做法:銀耳先泡發。百合洗淨待用。紅棗洗淨,加小半碗水泡發待用。電飯煲放適量水,先加百合煮十分鐘。然後再放銀耳繼續煮至軟爛,至少要煮半小時以上。最後下入泡發好的紅棗,連泡好的水一起倒下去。煮好後可以一直保温,準備喝的時候加三小塊方糖。

寒露滋補養生的五款粥

一、梨子粥

梨子2只,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二、栗子粥

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痠痛、關節痛等。

三、芝麻粥

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祕、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四、胡蘿蔔粥

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脣乾裂者食用。

五、菊花粥

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寒露飲食養生之道

酸味收斂第一

酸味可防止能量損失,因此酸味具有收縮和收斂的作用。在生魚片上滴些檸檬汁後,生魚片會變得有質感,就是酸味收斂作用的體現。在人體內,酸味通過收斂防止氣機發散,防止能量的損失。

清淡飲食更利秋

雖然秋天天氣寒涼,人們更喜歡吃味厚油滑的食物,但是秋膘並不能老貼,一些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的食物更能幫助我們的身體收斂,並能慢慢滋養五臟六腑。多食用湯類、粥類和羹類流質飲食還能幫助我們的身體緩解秋燥。

在乾燥的秋天,不要擔心攝入的水分過多,因為胃腸道在此時也是非常地乾燥,較多的水分在進入胃腸後很快就能被人體吸收,在體內經過體液循環運轉後,通過排便、排汗等排出體外。

酸、甘、潤

仲秋至深秋,燥邪當令,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失水分,出現皮膚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脱落、咽喉燥痛等症狀或不適。因此,秋季應多喝水,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以“酸、甘、潤”為主,少食辛温發散之品。

中醫學認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陰生津。秋季氣候乾燥,因此適宜多食酸、甘、潤之品,如雪梨、蜂 蜜、甘蔗、牛奶、銀耳、百合、蓮子、核桃、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養陰、生津、潤燥,緩解人體乾燥症狀。

寒露食材

黃豆

中醫認為黃豆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作用,常用黃豆與豬蹄、排骨等煲湯食用,可起到很好地補益作用。且秋季天氣乾燥,在飲食上應多喝些豆漿等能補充人體津液的漿類食品,因此大家購買的時候多選擇高蛋白的黃豆產品。

鴨梨

梨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保護心臟,減輕疲勞,增強心肌活力,降低血壓。另外秋天特別適合多吃鴨梨,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

牛肉

牛肉所含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鈣、磷、鐵等物質十分豐富。常吃牛肉可以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特別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白蘿蔔

秋天人體容易出現咳嗽、哮喘、胃不適、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白蘿蔔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生吃可以止渴、清內熱;熟食可消食健脾。

寒露飲食趣談

四菜與三瓜

秋天要保持秋暢可以選擇多吃黃花菜、芥菜、大白菜和菠菜;另外有三種瓜可以多吃:絲瓜、苦瓜和南瓜。

四種菜最好是煮熟了以後加醋、醬油、麻油拌着吃;三種瓜,除了南瓜可以蒸着吃以外,剩下的最好是煲湯吃。吃了絲瓜以後,把絲瓜絡留着熬水,熬了水之後晚上泡泡腳、泡泡手,可以活動經脈、活動關節。

絲瓜絡在中藥裏面是藥,對解決關節痙攣、風濕疼痛、腿痛有好處。也可以用西瓜皮和葫蘆皮一塊煎水來擦臂部、背部、胸部和腿部的皮膚,起到細膩皮膚的作用。

獨愛秋菠

菠菜的故鄉在波斯,2000多年前,波斯人就把它當作蔬菜栽種,所以直到現在,菠菜還有“波斯草”的別名。唐代貞觀21年,尼泊爾的國王把菠菜作為 一種禮物,專門派使臣送到長安。從那時開始,菠菜在中國落户。菠菜味甘、性涼,利五臟,解酒毒,能潤燥滑腸,養血止血,清熱除煩,生津止渴,養肝明目。

另外,菠菜中還含有豐富維生素E。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能阻止機體內氧化過程,有助長壽,因此多吃菠菜對延緩衰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國農業部一項最新實驗表明,每天吃30克左右的新鮮菠菜,比喝3杯紅葡萄酒的抗衰老效果更好。

寒露飲食原則

寒露飲食防秋燥,多吃蜂蜜少吃辣

寒露節氣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為宜,應多食芝麻、糯米、粳米、栗子、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山藥等以增加體質。

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生薑、葱、蒜類,因過食辛辣易傷人體陰精,且容易上火。

我們都經常聽別人説朝喝鹽水晚喝蜜水,為的就是給身體內部補充水分。寒露節氣氣候比較乾燥,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感覺喉嚨很乾的現象,所以我們在寒露節氣中應該各位注意身體的補水。同時,補水也能夠起到養肺潤肺的作用。

寒露少食柿子,多飲枸杞菊花茶

寒露節氣是柿子豐收的季節,柿子雖然甘甜美味,吃一些對身體也有好處,但切記不能多吃。專家提醒,多吃柿子容易得柿石症。

柿子裏含有大量的果膠和樹膠等不消化物質,吃在腸胃裏,嚴重影響腸胃的消化,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少吃些柿子。

現在正是吃螃蟹的季節,要注意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專家建議: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光澤不老。如果你嫌麻煩,就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悦色”的作用。

多吃山藥、蘿蔔等“根”菜

專家提醒:寒露節氣養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藥、蘿蔔等“根”菜。

山藥既是中藥,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補珍品。研究證明,山藥中的B族維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數倍,礦物質中鉀含量極其豐富。

此外,山藥對於糖尿病有輔助療效,除了易產生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還有改善糖代謝,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功用。

由於山藥中澱粉含量較高,因此在食用山藥時,最好能用山藥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適當減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帶來能量過剩的問題。

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慾不振者恢復健康。

寒露養生吃什麼水果

1、梨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秋冬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乾喉痛、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

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於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説,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的是,梨屬於寒性食物,所以我們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多吃。

吃梨雖然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但如果吃的太多,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很容易就會導致受涼的現象。同時,對於一些消化不良以及貧血的人,不要多吃梨。

2、葡萄

葡萄它不但營養豐富、用途廣泛:色美、氣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各種產品。除含水分外,還含有約15%~30%糖類(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戊糖),各種有機酸(蘋果酸、酒石酸以及少量的檸檬酸、琥珀酸、沒食子酸、草酸、水楊酸等)和礦物質,以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卵磷脂等。

特別是現代醫學發現,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有一種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對心腦血管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多吃葡萄、喝葡萄汁和適量飲用葡萄酒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產後的婦女於飯後吃葡萄,或喝些葡萄酒,既可幫助血液循環,又可增加身體中的血色素。

中國古代醫學對葡萄藥用也有記載。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腎經,能補益氣血強筋骨、通經絡、通淋消腫、利小便、滋腎益肝。葡萄根、葉也是中藥材。

葡萄易泄瀉,不宜過食。醫療上能起到補腎、壯腰、滋神益血、降壓、開胃的作用,尤其在預防和治療神經衰弱、胃痛腹脹、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較顯着的療效。《滇南本草》説“大補氣血,舒筋活絡”。

《滇南本草圖説》説治痘症毒,胎氣上衝,煎湯飲之即下。《本草再新》説它“暖胃健脾”。《隨息居飲食譜》認為它“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陸川本草》記載:“滋養強壯,補血,強心利尿,冶腰痛,胃痛,精神疲憊,血虛心跳。”葡萄含鐵量較高,對缺鐵性貧血者,食用葡萄乾大有裨益,是治療的輔助措施。

葡萄汁、子、皮內均富含強力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及類黃酮等成分,它們在皮及子中的含有量上更勝一籌。

白藜蘆醇及類黃酮具有阿司匹林藥物的溶栓、抗血凝效益,可防禦缺血性腦中風,如腦梗塞、腦血栓等。但其性寒涼,因此當脾胃不和、虛寒泄瀉時應忌食。

3、蘋果

蘋果有“智慧果”、“記憶果”的美稱。人們早就發現,多吃蘋果有增進記憶、提高智能的效果。蘋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大腦必需的營養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富含鋅元素。

據研究,鋅是人體內許多重要酶的組成部分,是促進生長髮育的關鍵元素。

鋅通過酶廣泛參與體內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代謝。鋅還是構成與記憶力息息相關的核酸與蛋白質的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鋅可使大腦皮層邊緣部海馬區發育不良,影響記憶力,實驗也證明,減少食物中的鋅,幼童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受到嚴重障礙。鋅還與產生抗體、提高人體免疫力等有密切關係。蘋果所含的營養既全面又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非常適合嬰幼兒、老人和病人食用。

4、柑橘

柑橘是秋季上市量最大,也是人們最喜愛的水果之一。它不但酸甜可口,更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柑橘的果實、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藥理作用。未成秋天最好是要講究清肺潤喉,去火止燥。

5、石榴

石榴的營養特別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有機酸、糖類、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據分析,石榴果實中含碳水化合物17%,水份79%,糖13~17%,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質的含量較少,果實以鮮吃為主。

石榴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潰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壓,可達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慾、益壽談話派延年之功效,對飲酒過量者,解酒有奇效。

石榴可謂全身是寶,果皮、根、花皆可入藥。其果皮中含有蘋果酸、鞣質、生物鹼等成分,據有關實驗表明,石榴皮有明顯的抑菌和收斂功能,能使腸黏膜收斂,使腸黏臘的分泌物減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另外,石榴的果皮中含有鹼性物質,有驅蟲功效;石榴花則有止血功能,且石榴花泡水洗眼,還有明目的效果。

石榴性温、味甘酸澀,入肺、腎、大腸經;具有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止瀉止血的功效;主治津虧口燥咽乾,煩渴,久瀉,久痢,便血,崩漏等病症。

6、柑桔

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7、大棗

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髒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8、甘蔗

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中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於治療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症。

9、柿子

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脣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

10、柚子

性味酸、寒,可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柚子以含維生素C豐富而着稱,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柚子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

11、檸檬

味極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檸檬酸是各種水果中所含有機酸最多而命名。高血壓、心肌梗塞患者常飲檸檬飲料,對改善症狀大有益處。

12、香蕉

香蕉是着名的熱帶和亞熱帶水果。歐洲人因為它能解除憂愁而稱它為“快樂水果”,因為香蕉所含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夠減輕壓力,解除憂愁。

香蕉還含有稱為“智慧之鹽”的磷,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 和維生素C,以及多種纖維素。

食用提醒:香蕉性寒,脾胃虛寒,胃痛腹瀉的患者應少用,體質偏於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脹)、虛寒(泄瀉、易暈)、腎炎(也屬虛寒)、懷孕期腳腫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

13、山楂

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羣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此外,山楂裏因含三萜類烯酸和黃酮類,也被稱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小能手”。中醫認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止痢降壓。生山楂還有消除體內脂肪、減少脂肪吸收的功效,減肥的人可以多吃。

食用提醒:可別為了減肥過量食用,尤其是胃腸功能弱的人,長期吃生山楂可形成胃結石,增加發生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風險。因此建議,最好將山楂煮熟或泡茶吃。

14、桃

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桃中含鐵量較高,在水果中幾乎位居首位。此外桃還富含果膠,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祕。

15、櫻桃

櫻桃不僅僅因為其豔麗、可人的外表才得到大家的喜愛,它所含的營養也非常豐富:既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也含有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鐵的含量,每100 克高達6~8 毫克,比蘋果、橘子、梨高20~30 倍,維生素A 的含量比蘋果、橘子、葡萄高4~5 倍。

食用提醒:櫻桃吃多了,容易上火,症狀表現為:牙痛、大便乾燥、眼赤痛、重者流鼻血。

寒露養生食譜

食譜一:紅棗花生山藥粥

原料:紅棗10枚,花生45克,山藥1段,大米100克。

做法

1、山藥洗淨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淨。加水適量。

2、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然後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功效:紅棗具有補氣血、健睥胃的作用;花生連紅衣一起食用不僅健脾和胃、滋養調氣,還可以補血;山藥補脾養胃、補中益氣。本粥養脾補血,滋養容顏。

食譜二:參麥雪梨瘦肉湯

原料:瘦豬肉500克,太子參30克,雪梨4個,麥冬15克,南杏仁30克。

做法

1、太子參、麥冬(去心)洗淨,雪梨洗淨,連皮切4塊,去核;南杏仁用開水燙,去衣;瘦豬肉洗淨,切塊。

2、把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 ̄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秋燥風高,一定要清燥潤肺、益氣生津。中藥太子參、麥冬、南杏煲雪梨瘦肉正有此功效。太子參、麥冬均為養陰潤燥之藥,南杏性平味甘,功能止咳、潤燥,雪梨潤肺、生津、清熱、化痰,《本草綱目》認為它有“潤肺涼心,消痰降火”的功用。

食譜三:西芹南瓜炒百合

原料:南瓜、百合、西芹、鹽、雞精、植物油。

做法

1、西芹洗淨削皮,去掉老筋後切段,南瓜去皮去瓤,切薄片。鍋內燒開水,放入南瓜焯水,水開後撈出,將焯好的南瓜控幹水分。

2、鍋內放油,放入西芹翻炒,西芹炒至斷生後加入南瓜一起翻炒。南瓜西芹炒熟時放入百合,加入鹽和雞精調味,翻炒均勻後出鍋。

功效:西芹具有降血壓、鎮靜、健胃、利尿等功效。百合是秋季潤肺去燥、止咳化痰的佳品。南瓜健脾養胃,不僅是護肝、預防胃炎,治夜盲症的理想食材,還有中和致癌物質,使皮膚變得細嫩,預防和緩解糖尿病的作用。

食譜四:蓮藕花生肋排湯

原料:老藕一節,肋排一根,姜兩片,紅衣花生50克,蓮子30克(想安神效果蓮子可多放)。

做法

1、先將蓮藕外皮清洗乾淨,連皮切滾刀塊,放入淡鹽水或微量白醋水中浸泡10分鐘。新鮮肋排直接放在流動水中浸泡,或者在水中浸泡沖洗三次備用。

2、煲鍋中放入足量的水,將肋排,紅皮花生放入,大火煮開,不斷撇掉浮沫。放入切好的蓮藕,轉小火慢慢煲到蓮藕肋排熟爛,最後加適量鹽調味。

功效:藕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煲湯中放入一些蓮子。可以起到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的作用;女性吃藕能夠達到調血、補血,紅潤面色的效果;藕還可以清肺止血,是肺結核病人的最佳食品。

食譜五:山藥栗子粥

原料:山藥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紅棗7枚。

做法

1、山藥去皮。紅棗洗淨,栗子去皮。山藥切成均勻大小的塊。鍋裏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中。放入山藥和紅棗。

2、煮到40分鐘時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鐘即熟。

功效:山藥健脾,栗子補腎,兩者煮粥,可取健脾補腎、和胃理腸之效,既治腰痛,又止腹瀉。

食譜六:香菇木耳炒雞柳

原料:雞胸肉200克、木耳(水發後)100克、香菇(水發後)100克、葱段15克、蒜頭(去衣拍碎)15克,鹽、糖、生抽、米酒、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雞胸肉洗淨切條,以鹽、生抽、花生油拌勻,以平底鍋煎香備用。

2、開鍋下油,下雞柳大火翻炒,倒少許米酒,加入香菇和木耳繼而以少許生抽繼續翻炒,以鹽、糖調味,炒勻即成。

功效:香菇富含維生素、木耳富含鐵質,與雞肉配搭,營養相宜,且雞柳經過先煎後炒的製作手法,更容易突顯風味。

食譜七: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雞湯、澱粉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1、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姜洗淨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薑絲煸炒出香味。

2、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食譜八:紅蘿蔔無花果煲生魚

原料:紅蘿蔔500克、無花果6個、蜜棗3個、生魚一條(約600克)、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

1、紅蘿蔔刮皮、洗淨、切為稜角形;無花果、蜜棗洗淨;生魚宰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

2、豬瘦肉洗淨,切塊,與生薑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煲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本湯清潤鮮美,能潤燥、養陰、益氣、生津,男女老少皆宜。

食譜九:紫薯百合銀耳羹

原料:紫薯1個、百合2個、銀耳1把、冰糖10克、水適量。

做法

1、紫薯、鮮百合、銀耳1把和冰糖,銀耳用冷水泡發後,去黃色根部,撕成小塊,砂鍋內加足量的水放入銀耳,煮開後轉小火燉1.5小時左右。

2、百合掰成小瓣,清洗乾淨後浸泡在清水中備用,紫薯去皮切成小丁。銀耳煮至軟爛,湯汁濃稠。加入百合、紫薯以及適量冰糖煮5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功效:百合具有潤肺、止咳、平喘,清熱、養心、安神等功效。因此,百合對於秋季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乾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慾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症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寒露節氣除了要多吃以上養生菜,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生薑、葱、蒜類,因過食辛辣易傷人體陰精,且容易上火。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些蜜水。這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寒露養生注意事項

1、預防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因而皮膚水分蒸發快,故易造成皮膚乾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祕結等,因此秋天預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則。

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重視補充機體水分,要避免過勞和劇烈運動使津氣液耗損。為了防止皮膚乾燥可塗擦各種護膚霜。但應注意口脣乾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頭經常舔口脣,否則會使口脣乾燥皸裂加重。

2、多飲湯水

秋季空氣乾燥,把進補的物品製成湯水服用比較適宜。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蔔、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牛肉湯、菠 菜 豬 肝 湯、蘿蔔排骨湯等。還可食用有利尿解熱作用的寒涼類水果,如蘋果、雪梨、柑橘、荸薺、葡萄等,可補充大量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季氣候乾燥,口渴感強,但不宜多飲含氣體的飲料,可選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頻頻飲服,既可補充體內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療作用。

3、增強體力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鍊,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鍊,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4、預防疾病

秋末氣候轉涼,這個時期是中風和心肌梗死發病的高峯期,極容易導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心病的人,對氣候的變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導致復發、病情惡化。

因此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提高警惕加強預防,家中應備有急救與治療藥品,以防萬一。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牀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於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後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入秋之後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7、調理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8、適時進補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提倡食補。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這些食物與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寒露養生八大禁忌

一、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四、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説,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

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五、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六、忌重“進”輕“出”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

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七、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

八、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羣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寒露養生四事

灸臍養秋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艾灸肚臍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可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肚臍正上方1 釐米左右,進行施灸,以有温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1次,連灸10 次為1 療程。一般來説,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病,用此法進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現 代人經常使用的一種艾灸方法。取一塊姜,切厚片,在上面紮上幾個眼兒,放在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上進行雀啄灸(就像鳥啄食一樣),以感温熱且舒適為宜。

長期冷水浴

冷水浴是一項很好的耐寒鍛鍊項目。對於決定要開始洗冷水浴的人來説,有一些事項還是要注意的:首先,初洗冷水浴時不要太突然,不要一次用冷水沖洗整個身體,以免身體適應不了而產生不適症狀,可以先用冷水潑洗面頰、手臂等處,待身體適應後再逐漸增加脖頸、胸腹、下肢、背部等處,這樣循序漸進地進行。

另外, 在水温的選擇上,可以先用稍温熱的水,然後每次逐漸降低水温,直至變為冷水。

適當養胃

秋天氣温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 於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

因此,寒露以後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另外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發展與情緒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要注意情緒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

習慣早睡早起寒露節氣中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起居習慣,我們應該保持早睡早起,起牀之後最能能夠運動一會,既能保證睡眠時間,又能讓一天都充滿精神。然而在這個節氣中很多人都會晚睡晚起,這樣是很不健康的,對我們的身體有着嚴重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寒露節氣中一定要養生早睡早起的習慣。

寒露養生的方法

寒露是十月中的一個節氣,過了寒露冬季就不遠了。那麼寒露時節養生的方法有什麼呢?

寒露起居養生

寒露以後,隨着氣温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温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出門泡個熱水腳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南京自然醫學會足療保健專家王城生副教授介紹説,寒露節氣前後要注重足部的保暖,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以防“寒從足生”。由於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又因為腳部的脂肪層較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極為敏感,驟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

寒露時節出行前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用熱水泡個腳。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養生之飲食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説,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脱落和大便祕結等。

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根據中醫理論,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10月8日是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裏,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自己呢?

在這節氣裏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

此節氣的養生湯水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合掌瓜煲豬、紅蘿蔔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白菜蜜棗煲羊肺、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椰子淮山杞子煲雞鮑魚湯等,在潤燥滑腸、清腸解毒上宜用槐花煲豬腸、火麻仁當歸煲豬等。

寒露如何防燥

秋天,尤其是寒露前後開始,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空氣趨於乾燥,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真是一舉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葱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葱、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日寸含有薑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寒露如何養生了嗎?寒露養生要牢記的八大禁忌準則你都記住了嗎?現在早晚的温度比較低,大家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是要多穿點衣服的,在飲食方面也要多多食用保暖的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