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節氣>

秋季宜減辛增酸冬季宜食温熱

節氣 閲讀(2.03W)

從立秋之日開始,便進入秋季了,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中秋節是氣候轉化的分界點。

秋季宜減辛增酸冬季宜食温熱

秋季是陽氣主收的季節

《黃帝內經》説:“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容平”,就是表達生物經過春夏季的生長,長夏的灌漿、成熟而達到的一種外在形態的穩定,亦可以説是發育的停滯狀態。這種變化在人體也有相應的體現,人體的陽氣亦由發散轉化為收斂的狀態,表現為皮膚出汗減少,小便增多;兒童的身高很少生長,因為主持生長的陽氣開始收斂;人體的多種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骨關節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所緩解或好轉,但進入秋季則舊病復發。因此,秋季陽氣的收斂伴隨着人體一系列的變化。

秋季是肺氣當值的時令

五臟通應四時,前面我們談過了肝通應春季,心通應夏季,脾通應長夏,而肺則與秋季相通應。按照我們談到的五臟與時令的關係,一方面,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現最強;另一方面,秋季最容易出現肺受傷的病症,如氣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發病最高。肺的功能是:主司呼吸之氣,主持水液代謝;與七竅的關係是開竅於鼻;在色、味的對應上是在色主白,在味為辛。

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

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長、化、收、藏過程中“收”的階段,也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開始收斂的季節,因此,在養生方面,飲食起居都要圍繞着能促進陽氣的收斂為目的,這也是《黃帝內經》所説的“秋冬養陰”。同時,鑑於秋季燥邪為主,在生活上亦應注意防止燥邪傷人。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飲食要“減辛增酸”。其原理有:一是秋季肺氣盛而肝氣虛,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為防止肺氣過盛而肝氣過虛,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辛入肺,酸入肝。

同時,秋季的養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辛主發散,酸主收斂,減辛增酸有助於“秋冬養陰”。減少辛散之味就要少食生薑、大葱、陳皮等,並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鍋、牛羊肉等,而要多食用蘋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楊桃、山楂等酸性水果

秋季飲食,宜滋陰防燥

秋季氣候乾燥,易傷人體津液,津液被傷,易出現乾咳、無痰、便祕等症狀,多服用涼潤之品可以有效預防燥邪傷人。可多食蓮藕、銀耳、雪梨、蜂蜜、百合、山藥、桔梗、甘蔗等蔬菜、水果,鴨肉、螃蟹、鼈、龜等肉類食物。

冬季的飲食之道

進入立冬,漫長的冬天開始了,這個過程,要經歷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

冬季是陽氣主“藏”的季節

自然界在冬季呈現出萬里冰封、草木凋零的景象,不僅植物的生命處於一種生長的停滯狀態,甚至很多動物也是如此,如昆蟲類、青蛙、刺蝟、烏龜、狗熊等均進入了冬眠,所以《內經》把冬季稱為“閉藏”的季節。閉藏,可以理解為自然萬物的生化徵象,但更本質的,是對自然界陽氣狀態的一種描述。

冬季是腎氣主令的時段

冬季五行屬水,與人體的腎氣相通應。因此,冬季的人體一方面會表現出腎的功能屬性,另一方面,也最容易出現腎的病變。根據《黃帝內經》論述,腎是生命之根,決定着壽命的長短,主持生殖系統功能;腎是封藏之本,人體精氣的藏蓄之器;腎是作強之官,決定着人的體力與智力。腎開竅於耳與二陰;五色之中,黑色是入通於腎的,因此補腎的藥物通常都是黑色的;五味之中,鹹味入腎。

冬季飲食,宜食温熱

《內經》亦有“用寒遠寒,食亦同法”的理論,即在飲食上,冬季要儘量少吃寒涼的食物,多吃温熱性的食品,以補益人體虛弱的陽氣,因此,在冬季最好多食用辛温之品,如羊肉、牛肉、驢肉、鮮魚等肉類,葱、姜、花椒、茴香等調料,以及蘿蔔、韭菜、桂圓、蘋果等蔬菜水果等。但同時,由於冬季天氣寒冷,人的肌膚汗孔皆處於閉合的狀態,補益陽氣過盛,則容易導致陽鬱於內,而出現火熱內生的病症,因此,在飲食上,注意補陽與滋陰、順氣結合,是最適宜的飲食,故民間又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蘿蔔上了街,藥鋪不用開”的諺語。冬季在食用補陽之品的同時,應多食用一些蘿蔔類通氣的食品,並宜配食鼈、龜、鴨、鵝、藕、木耳等護陰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