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疾病調理>

腳氣怎麼辦 吃什麼可以治療腳氣

疾病調理 閲讀(8.15K)

1、米皮糠

腳氣怎麼辦 吃什麼可以治療腳氣

含有極為豐富的維生素B1。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治腳氣病常作:米皮糠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煮米粥常食之,即不發。”對於妊娠婦女腳氣病浮腫,可以用糯米糠犧、發芽小麥等量,磨粉做1糰子,蒸熟食之,每日吃3~5個。

2、小麥麩

又稱麩皮,小麥皮。《藥物圖考》中説小麥中含有一種生活素,有和緩神經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小麥皮中含有多量的維生素B1,有防治腳氣病、末梢神經炎的作用。對腳氣浮腫,民間習慣用小麥麩炒黃,加紅糖適量,拌勻,大棗湯沖服,每次60克,1日2次,頗有效益。

3、豌豆

腳氣病均宜食用,宋代《聖濟總錄》中早有“治腳氣病抬肩喘”的記載。相似於濕性腳氣病的氣促現象,可經常用青豌豆煮熟淡食。花生 據《現代實用中藥》記載,花生適宜腳氣病人服食,並介紹一種方法:“腳氣病:生花生仁(帶衣用)15克,赤小豆15克,紅皮棗15克,煮湯,一日數回飲用。”

4、赤小豆

能利水消腫、解毒去濕、健脾益氣,適宜腳氣病浮腫者食用。《聖濟總錄》曾有赤小豆為主,配紫蘇葉、桑根白皮,治療“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的記載,根據症狀描述,相似於混合型腳氣病之重症。《食療本草》:“和鯉魚爛煮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民間常用赤小豆60~120克,煮爛食,1天2次,連吃數天。或用赤小豆60克,同冬瓜250克,一同煨爛服用。

5、薏苡仁

能健脾,利濕。《食療本草》説它能“去幹濕腳氣”。《本草正義》:“薏苡,味甘淡,能利關節,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濕痺,消水腫疼痛。”《藥品化義》:“用治腳氣病腫痛,倍用無不效。”尤其適宜腳氣水腫者食。

6、黃豆

含豐富的蛋白質,是一種高植物蛋白食品,同時還含多種維生素等。將黃豆做成豆腐、豆漿、豆腐腦、豆腐乾等豆製品,經常食用,適宜腳氣病的防治。

7、田螺

能清熱、利水。《本草拾遺》:“煮食之,利大小便,腳氣衝上,腳手浮腫。”田螺含豐富的蛋白質,也含一定量的硫胺素,對腳氣病浮腫者尤為適宜。

8、青魚

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多量的維生素B1,能益氣化濕。《食療本草》:“青魚和韭白煮食之,治腳氣腳弱,煩悶,益心力。”《開寶本草》:“青魚主腳氣濕痺。”所以,無論乾濕腳氣,皆宜食用。

9、鯉魚

能利水、消腫、補虛,是一種高蛋白飲食。《本草綱目》:“鯉,其功長於利小便,故能消腫脹、腳氣之病。”尤其適宜腳氣病浮腫之人服食。

10、冬瓜

能利水,又含有許多維生素,冬瓜中的含鈉量也較低。所以,特別適宜腳氣病水腫者食用。可用冬瓜50~500克,煮濃湯,1日2~3次飲服。也可選用冬瓜皮煎水喝。

腳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哈密瓜

腳氣病患者不宜食用。

2、蠶蛹

腳氣病、對魚蝦過敏的人忌食。

3、咖啡

腳氣病患者不宜飲用。

腳氣是怎麼來的?

腳氣病古稱“疾”,現代稱維生素B1缺乏病。醫學上叫做足癬,又名“香港腳”,是一種傳染性腳部皮膚病,其發病原因是飲食失調,脾胃二經濕氣下注造成的。臨牀表現為:初起時,頭暈乏力,疲倦厭食,足部出現針刺感或螞蟻爬行感,呈襪套型分佈,繼而肌肉痠痛,肌力減退,皮膚感覺遲鈍,筋脈馳張,攣縮,足部浮腫。嚴重者出現心悸、氣短,心動過速,心臟擴大,下肢腫痛,當腫痛過膝至股部,神志不清,喘息嘔吐,呈病危狀,需急救。

醫學上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及角化型。據瞭解,成人中有七成以上的人患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由於人們對腳部衞生的不重視以及治療不當。

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脱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脱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患有腳氣的人,很容易用手去抓腳癢的部位,這恰恰給真菌向手及身體其他部位傳播提供了機會。所以腳氣的防治不可大意,尤其是愛美的女人們更要慎重選擇治療藥物。

去腳氣吃什麼好?

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像蘆筍、杏仁、瘦肉、蛋、雞肉、花生、牛奶、啤酒、動物肝臟,麥片、燕麥、玉米等五穀雜糧,綠葉蔬菜如菠菜、大蒜等均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以調節皮脂腺分泌,增強皮膚抵抗力。

推薦去腳氣食療方

1、鮮海帶120g,幹品減半,即60g,米醋適量。將海帶洗淨,先蒸一下,然後放入鍋內,加適量米醋,置文火上煮。海帶熟後即可服用。此方適用於腳氣病、水腫、頸淋巴結核、單純性甲狀腺腫等症,有軟堅、利水、消腫的功效。

2、糠粞500克,紅糖200克。用糠粞和水加糖做成團於或餅蒸熟。養心健脾,除濕。適用於濕腳氣病。

3、紫菜(幹品)15g,瘦豬肉100g,香油、鹽、味精適量。將紫菜浸泡後洗淨,瘦豬肉洗淨切片,兩者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置文火上燉煮。豬肉熟後,加油、鹽、味精調味即可服食。此方適用於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腳氣病等症,有清熱、化痰、軟堅的功效。

4、赤小豆50克,花生米(帶衣)50克,谷麥芽各50克,紅棗10個,白糖少許。將赤小豆、花生米、谷麥芽、紅棗加水煮湯至熟爛,再放糖少許。温腎健脾利水。適用於濕腳氣病兼有浮腫。

5、栗子250克,母雞1只,料酒、醬油少許。將栗子去殼,一切為二,母雞洗淨切成塊,加料酒、醬油煨蒸至熟爛。健脾補腎。適用於於腳氣病。

6、粳米500克,羊肉(瘦)1000克,豌豆300克,木瓜1000克,草果5克,白砂糖20克,鹽10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將羊肉洗淨,切成六分見方的塊;粳米、草果、豌豆淘洗乾淨;木瓜取汁待用。將羊肉、草果、豌豆、粳米、木瓜汁、清水適量放入鍋,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熬,至豌豆熟爛,肉熟,放白糖、鹽、味精、胡椒粉即成。補中順氣。適用於腰膝疼痛、腳氣不仁等症。

根治腳氣,堅持護理是關鍵

根治腳氣,堅持護理是關鍵。去腳氣也還要注意一些個人衞生習慣和飲食。如果有腳臭毛病的話,那就應該經常洗腳,洗完腳,要在腳上用點爽身粉或者止汗劑。要穿透氣的棉襪,鞋襪都要經常更換。特別嚴重的話,可以做在睡覺前,洗淨腳擦乾後用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這樣連續如此一週,接著再每週一至兩次症狀會得到改善。日常可以用茶包煮水後,把腳泡在茶水裏二十至三十分鐘,擦乾後撒爽身粉,也可以用粗鹽溶水來代替茶水。